黃鳳清想了想道:“學生認為可以寫成禪讓,原因有三。其一,乾仁宗死後,國無長君,代宗兄終弟及,乃是正統,後仁宗嫡子成年,代宗理應還政於仁宗一脈,此亦為正統。其二,何進死,代宗失權,太皇太後以代宗時期外戚乾政為由欲行廢立,由此可見代宗失德,後代宗答應退位,還政於仁宗一脈,太皇太後才停止廢帝。其三,代宗退位時,與太皇太後一起去祖廟參拜,並祭犧牲,告知天地,傳檄四方,前乾書中雖然沒說是禪讓,但此舉已與禪讓無二別。因此,學生認為可以寫成禪讓。” “好。”黃教授連連點頭:“這一段就這樣寫吧。” 又過了半個時辰,王教授寫完了這一段稿章,吹乾墨跡後雙手捧給了黃鳳清:“鉉錚,待會兒去太子府的時候,把這一章給太子爺過目,太子爺覺得沒問題的話,回來就謄寫入庫吧。” “好。”黃鳳清捧過稿章,由衷道:“這一章過去,乾代宗本紀就可以寫完了,王教授勞苦功高。” 王教授哈哈大笑,拂手道:“哪裡的話,臣職所在!乾代宗之後,老夫再主持撰寫一套乾世宗本紀,也就差不多該乞骸骨了。” 一旁埋頭奮筆的嚴浩抬起頭,問道:“老王頭,你致仕之後打算怎麼養老?” 王教授見嚴浩這般輕浮的稱呼自己,見怪不怪,反正他已經習慣了嚴浩的狂妄不羈:“老夫致仕之後,家裡幾畝薄田得種種了,可以去釣釣魚,哦,還可以約上三五好友下棋!想來也是一番美事!” 嚴浩聞言直嘆息:“可惜!可惜!” 王教授皺眉:“什麼可惜?” 嚴浩道:“可惜有一處好地方你居然不去。” 老教授放下手中的書籍,認真的看著嚴浩:“奉生,你有何教我?” 嚴浩擱下手中的筆,湊上去在王教授耳邊輕聲吐出兩個字:“青樓!” 說完還拍了拍王教授胸脯:“也就跟你老王頭關係好,一般人我還真不告訴他。” 可憐老王頭憋在那裡臉漲的通紅,剛想發作,卻又被嚴浩指著問。 “哎哎哎!”嚴浩語速飛快,把王教授的話堵在嘴裡:“老王頭你不會不行了吧。” 王教授臉色一會兒青一會兒白,最終借著杜甫的詩文縐縐的罵出一句:“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哼!” 王教授拂袖而去,幾個年輕翰林這才憋不住放聲大笑起來,幾個頑氣重的翰林直徑走到嚴浩旁邊,纏著他:“奉生哥,你剛才和老王頭說什麼地方?” 嚴浩慢悠悠的放下書,伸出五根手指頭:“想知道啊!五兩銀子!” 幾個翰林對視一眼,挑頭的那個從懷裡摸出一把碎銀放在嚴浩麵前。 嚴浩眉頭一挑,招呼道:“附耳聽來!” 幾個翰林趕忙湊上去。 嚴浩在他們耳邊低語:“是青樓啊!” “哈哈哈哈哈哈!”幾人頓時笑的人仰馬翻。 黃鳳清搖頭:“奉生,你得尊著點王教授。” 嚴浩笑的差點沒背過去,連忙擺擺手:“好好好,我聽你的,下次不逗他了。” 說完他又對左右幾個頑劣的翰林道:“等老王頭致仕那天,我們哥幾個湊錢給他招個小妾,也算是我們哥幾個對他老人家的一片孝心。” “哈哈哈哈哈哈。”幾人笑的前俯後仰:“全聽奉生哥的。” 這時門外的侍衛向裡麵喊了一句:“嚴老爺,夫人給你送飯食來了!” 嚴浩聞言精神一振大步走了出去,不一會兒就拎著兩個食盒回到了這裡,把其中一個遞給黃鳳清:“嘗嘗納蘭的手藝,說是昨天跟家裡的廚娘學的。” “哦?”黃鳳清接過食盒擱在桌子上,在自己麵前收拾出一個空處,然後把食盒放在麵前,一層層的打開。 黃鳳清心中一喜,原來是餃子。 正當他準備咬下去時,隻聽旁邊的嚴浩噗的一聲,整個麵部都扭曲了。 “我靠!”嚴浩狠狠地灌了幾口茶:“這是臭豆腐乳餡的餃子?” “不行不行,鉉錚你快別吃了,這吃不得。”嚴浩站起來一把拉過黃鳳清:“走,我們還是去禦膳堂吃。” 翰林府的禦膳堂今天煮了麵,黃鳳清點了一碗紅湯麵要了一份鱔糊澆頭,於文雍和楊一諍也在這裡,恰逢嚴浩見了王教授非要去跟王教授去坐一桌,黃鳳清就坐到他們一桌去。 “師兄來了!” “師兄!” 於文雍和楊一諍向他打招呼。 黃鳳清:“嵩陽和謹言今天沒派差事嗎?” 原來當前於文雍和楊一諍一個在兵部跑腿,一個在戶部跑腿,公務繁忙,三人平時很少有機會能坐在一起吃飯。 於文雍道:“哪能不派差事?我是特地從兵部趕回來吃飯的。” 黃鳳清:“這是怎麼說?兵部的夥食不好嗎?” “非也。”於文雍低聲道:“前麵又打了敗仗,兵部幾個老家夥愁的跟如喪考妣,在那兒吃飯就像在吃喪飯一樣,昨天有個侍郎大人吃著飯就開始摔碗,我啊!這不躲回來吃飯了嗎。” “可不是!”楊一諍也壓低聲音道:“兵部一打仗,戶部就要撥銀子,幾個堂官愁的是大呼小叫,就差拿刀去找兵部拚命了,我在那兒也吃不下飯。” 黃鳳清了笑:“看來我留在翰林院修書是福分了。” 於文雍道:“都快羨煞旁人了!” 楊一諍也道:“留在翰林院多好,修身養性,我得找個機會跟我老師去說說,讓他把我留在這裡。” 於文雍聞言放下筷子道:“謹言,到時候方便的話在你老師麵前幫我也提一嘴,我也想留在這裡修書。” 黃鳳清嗦了一口麵,嘴裡含糊道:“嵩陽,你沒聽說嗎?” 於文雍一愣,問道:“聽說什麼?” 黃鳳清放下筷子道:“你可能要派官了。” 楊一諍也來了興致,趕緊放下筷子聽真。 於文雍頓時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我沒聽說啊,師兄你是哪兒聽說的?” 楊一諍接話道:“陳太宰沒告訴你?” “沒有啊。”於文雍一臉無辜:“我老師什麼都沒告訴我啊!謹言你知道?” 楊一諍擺了擺手:“我可不知道,這不是聽師兄說的嘛?” 黃鳳清神秘道:“我也是聽這裡去吏部跑腿的人說的,說嵩陽可能要去京郊當個一年縣令。” “哎呀!”楊一諍喜上眉梢,趕緊向於文雍拱手道:“嵩陽兄,恭喜恭喜!茍富貴勿相忘!” “別瞎起哄!”於文雍苦笑:“好像是東山縣最近有個縣令要致仕,我不會去那裡吧。” 黃鳳清眼睛一亮:“對,好像就是那裡。” 楊一諍道:“那個地方還不錯,挺富庶的,嵩陽兄在那兒待個一年不愁沒有政績,是個好缺。” 黃鳳清也道:“是啊,在那裡待個一年,一年後回來當個主事。” 於文雍定定的想了想,而後飛快的將碗中的麵一掃而光,朝兩人拱手道:“兩位兄弟失陪,我得去找一下我的老師。” 說罷,轉身離去。 未時初,該到了黃鳳清入宮為聖孫開蒙的時候了,黃鳳清從案幾上拿過一本《三字經》,又把上午王教授寫的稿卷帶上,向王教授告了聲,便離開了翰林院。 院門外,早已有一輛馬車在恭候他,黃鳳清上了馬車,馬車一直行駛到太子府外才停下,府內是萬萬不能坐馬車的,路要靠自己步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自從點了狀元,拜在李殊弦的門下後,黃鳳清的仕途就仿佛比別人輕鬆許多。於文雍和楊一諍都被派到兵部和戶部當苦差去了,自己卻被派了個翰林院編撰的閑差,倒不是這個閑差非要他這樣學識淵博的人不可,像嚴浩這樣的末位同進士也能來,老師這麼安排是有自己的苦心的。 老師讓他來翰林院當這個閑差,目的是讓他每日能騰出半天的時間,去太子府為皇上的孫子開蒙。 這可是一份羨煞旁人的美差,人人都羨慕他,說他有個好老師,世子的開蒙老師,那就是未來的帝師啊!朝中許多人都暗罵李殊弦為自己的學生考慮到後三代了。 黃鳳清下了馬車,一個藍袍太監趕忙迎了上來:“哎呦,黃師傅來了,聖孫上晌的時候就念著您了,特地叫奴婢在此等候。” 黃鳳清朝這位太監拱了拱手:“施公公,今天我得先見過太子,再去見聖孫,是翰林院撰寫的乾代宗本紀,有稿章要呈給太子過目。” 這位施公公久在太子府當差,早就練就了一副歡喜菩薩像,笑道:“奴婢這就帶您去見太子。” 太子趙雪均在書房接見了黃鳳清。 黃鳳清見了太子後,欲行君臣之禮。 太子:“黃師傅免禮,快請坐。” “是。” 相比趙泰極的偉岸,太子趙雪均生十分儒雅,體型清瘦,頗有書生之氣,為人也溫文爾雅,謙遜待下。 黃鳳清坐下後,雙手遞上王教授寫的稿紙:“啟稟殿下,這是王教授編撰乾代宗本紀的最後一段,請殿下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