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善罷甘休(1 / 1)

大家知道宋校長這樣說其實也不無推托,但他們也不好再說下去,因為現在確實存在這種情況,這也是事實。   她們這些中層的位置處於校長和教師之間,是最容易發生矛盾沖突的地帶。特別是學校撤並以來,她們們職務沒變,但工作環境變了。而且他們心裡也知道,若是按照編製,宋莊中學連十位領導也用不了,她們中至少有一半應該退到教師崗位上。   中心校沒有讓她們退回教師崗位而依舊保留了他們的領導職位,已經是對她們有所照顧了。如果宋校長把她們推到中心校,她們見了劉主任,這樣的要求可說不出口。   但這又能怪誰呢?怪劉主任?怪宋投長?還是怪她們自已?說不上去怪誰,但這撒並的塵埃就落在了她們身上,你說倒黴不倒黴?   一說要去中心校找劉主任,大多數人都打了退堂鼓。   是啊。合校的時候,她們這些人大都直接成間接找過劉主任說情,希望合校後保留她們職位。現在劉主任答應了她的請求,她們又想與教師爭名奪利,這話怎麼好意思開口給劉主任說呢?   劉主任一句話就可以把她們懟回去,你們要班主任待遇可以呀,你去當班主任呀?沒人攔著你呀。   所以,一提起要去中心校找劉主任說這個事,她們自覺底氣不足。   難道我們就這樣算了嗎?今年我這樣算了,明年呢?後年呢?總得有個說法不是?張慶豐主任說。   是啊,總得有個說法。大家應和道。   這也不是我們的責任。有人說,我們本來在我們聯中工作得好好的,非把我們合到這裡招人不待見。   我聽說,上次江主任得了一個教研先進個人。他天天不怎麼上課都能拿教研先進,我們為什麼不能拿?   對呀,我們為什麼不能?這就是對我們外來戶的歧視。   我們本鄉本土的,憑什麼把咱們當外來戶?江主任連主任才是外來戶。   外來戶都比我們混得好吃得香,真他娘的欺人太甚。走,找宋校長說理去。   走!大欺負人了!   她們又在張慶豐主任的帶領下氣勢洶洶地到青梅苑找宋校長。   宋校長一看又來了,知道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他原本想叫上三位副校長,但轉念一想,打住。因為來找他說事的都不是原宋莊中學的中層,都是後來撤並的三所學校的中層,而這三位副校長也是這三所聯中的原校長。誰知道他們三位在背後煽風點火了沒有?真要再把他們三位叫過來,誰知道是來了三位助手還是三位對手?   這些人原本都是他們的手下,他的哪有和他站在一隊對抗原部下的可能?   好吧,還是自己的老部下可靠。他讓人把連主任和朱主任叫了過來。   她們提出一個要求,一個問題。   一個要求就是,製定中層考核方案,按高於或最少不低於班主任待遇對待,任年級主任的,要高於班主任待遇。   一個問題是,江主任可以拿教研先進,為什麼她們不能拿?是不是對她們有歧視?   宋校聽她們說完說,先說第一個要求。首先我得聲明,到目前為止,中層的考核權在中心校,沒在學校,學校無權對中層進考核,隻能配合中心校對中層的考核工作。   其次,如果非要讓學校出臺考核製度,那就公事公辦,一是一二是二,嚴格按照上級有關精神辦事。具體地說,如,正職任課量不低於標準工作量的一半,副職不低於三分之二。擔任年級主任的,按班級數遞加,即以1為基數,每個班在1的基礎加0.05。如七年級六個班,那麼年級主任的該項待遇按七年級一個班主任的1.3倍計算等等。具體方案可到連主任處看看。   連主任說,還是那套老規矩。   宋校長說,最後,我想說明一點,我們四所中學剛剛組建,各項製度確實還在逐步完善中,不管你以前在哪個學技,現在我們都是宋莊中學的重要一員,你們也都是學校領導,我們應該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胸有全局顧全大局,不做不利於團結的事,不說有損領導形象的話,姿態要放高些,要求要放低些,領導就要有領導的樣子,不能和一般教師去爭名奪利,讓人把咱看扁了。   說的比唱的好聽。張慶豐主任心裡嘀咕著。   至於你們提出的江主任的問題,我來回答。連主任說,江主任在去年年終的募捐活動中出了力立了功,這也是眾所周知的。學校沒有什麼獎勵他。那一學期,因為我們的教學教研做得好,中心校破例在年終分給我們一個教研先進個人的指標。明說吧,這個指標原來應該給方晴或宋明的,但她兩位都剛剛入職,這個證書對她們還沒有實用價值,江主任就私下找到方晴,求方晴把這個證書讓給了他。   所以,江主任這個證書,並不是學校發給他的,是方晴讓給他的。雖然這樣做也多少不符合規定,但大家也知道,這種事也是常有的事。   按你這麼說,我們也可以私下找老師,轉讓證書?張主任問。   這個問題不能這樣說。宋校長說,原則上是不允許的,但若有特殊情況,經學校研究,視具體情況而定。   鬧騰了半天,也沒鬧出什麼名堂,大家又悶悶不樂地走出青梅苑。   娘的,不能就這樣算了。張主任憤憤不平地說,你們不去,我去找劉主任去。   上次確實是江主任找方晴說證書的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不是在證書文件公布之前,而是在文件已經敲定將要公布之時。   當時,方晴剛剛入職,人生地不熟,不懂這裡麵的套套路路,江主任給她說時,木已成舟,再加上華錚也為江主任講情,她再說什麼也於事無補,隻好順水推舟做了順水人情。   江主任雖好酒色,但有一點和華錚相似,兩人都是義氣之人,所以兩人也算是惺惺相惜,關係走得近些。   此後,方晴隻要有啥困難,再加上華錚宋明這層關係,江主任也對她格外照顧,與一般教師自有不同。上次方晴丟了資料費,江主任和文芳都主動出手相助。   本來方晴對她倆的事是有些腹誹的,但相處的這段時間,除了那點事說不過去,其他方麵她倆倒是比一般教師熱情大方真誠耿直的多。至少沒有一般教師那種小肚雞腸斤斤計較,嘴上一套心裡一套。按王鳳孝先生的比喻,這樣的人就是一顆酸棗,皮光肉薄,味酸核大,還枝上帶刺。   文芳隻是位經營小賣鋪的,在方晴看來,她卻與這樣的酸棗人正好相反,她為人溫和良善,性情敦厚,積極樂觀,熱愛生活。如果沒有那點事,方晴覺得文芳就是一位大姐大或母神級的人物。   但有了那點事,方晴內心不願意讓人把自己和她倆過多的聯係在一起。   今天,這幫領導,又把證書的陳年舊事翻倒了出來,她聽了心裡有些不快。她覺得這幫主任比那酸棗還酸。真是人多作亂g/u~a-n多為患,她不禁也為宋莊中學的前途暗自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