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精彩極了(1 / 1)

華錚在九年級采取的一些措施也遭到了老師的反對。   九1班的語文老師是許文蘭,她是一位有二十多年教齡的中年教師,她最喜歡講的是詩歌和古文。每次聽課,她不是朗誦詩歌就是背誦古文。   她的詩歌朗誦抑揚頓挫表情生動,動作語氣語態精準到位,情緒飽滿,常常能贏得滿堂喝彩。   她在年輕教師中有一定的影響力,七5班的語文老師秦文勇就是他的崇拜者。秦老師剛剛二十出頭,身材頗像成龍的師兄弟洪金寶,腆著大肚子,走起路來有些搖晃,她以許老師為師,模仿她的上課套路和教學風格。   本周,秦文勇老師講的公開課是念嬌奴赤壁懷古。方晴還差一節聽課任務沒有完成。按照學校規定,文科可以互相聽課,方晴正好這一節正好沒課,她處理了一些學生事務後,急忙跑去聽課。   為了這一節公開課,秦老師做了充分準備。他專門買了一身嶄新的卡其色西裝,純白的襯襯衣,大紅的領帶,鋥亮的皮鞋。   秦老師板書了課題。雖然他寫的字體很差,並不美觀,但他寫的很認真,倒也工工整整。   然後秦老師給學生介紹創作背景,講解蘇軾的有關文學常識。他大講特講蘇軾的文學成就,政治成就,講杭州西湖的蘇堤,講烏臺詩案,講蘇軾與王安石司馬光等人的糾葛,講文化群小,講文人的際遇……整整講了大半節課。   學生們也為他淵博的學識學折服。   然後是解決生字詞,誦讀課文。因為講解創作背景與文學常識占有用的時間過多,到這一環節時間不夠充足了,所以隻是簡單解決了一些字音詞義之後,就開始練習誦讀。先是學生讀,然後抽學生讀,男生女生輪讀,然後又抽出兩位朗誦比較好的同學上臺給大家朗誦。當然,學生讀的談不上多少精彩。秦老師對他們的表現也不太滿意。   然後,這一節中最精彩的一道大菜來了,那就是秦老師的誦讀。   秦老師為準備這節課的誦讀,已經練了好幾個早晨。方晴連續兩天聽到秦老師上完早操之後,在操場大聲的誦讀。   方晴喜歡讀書,總是在白天忙碌一天後,晚上坐在被窩兒裡看書。有時候看到很晚才睡,所以如果沒有早自習,她就想睡會兒懶覺。可偏偏秦老師誦讀的聲音特別的大,亂的她睡不了覺,等宋明上完早自習,來屋裡看她,她睡眼惺忪頭發蓬亂坐在床上,向宋明抱怨。   這是秦老師專門兒為這節課籌備的亮點。   秦老師站在講臺上,開始了他的朗誦:念嬌奴,赤壁懷古。   隻見他極目遠視,抬起右手,緩緩的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大聲朗誦到,大江東去浪淘盡。   一個“大”大字,仿佛一聲驚雷石破天驚震耳發聵,聽課老師和同學們一下被震住了。   然後他的聲音逐漸放低放緩,到了浪淘盡三字時,仿佛已經有一個磅礴傾瀉的瀑布漸漸變成了涓涓細流,泠泠叮叮。   千古風流人物。千古兩字猶如大河緩緩奔流,到風流二字時,忽又奇峰迭起巨浪滔天。到人物兩字時,又如大潮回落拍岸驚沙。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秦老師眼睛微閉,身體微微搖晃,仿佛在回憶起千年往事娓娓道來,心生感慨思慮萬千,又仿佛在品味美一杯美酒,陶醉其中。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朗誦這幾句時,秦老師加快了語速,提高了音量,雙臂大幅度的揮舞,猶如江流猛浪若奔急湍似箭。   到千堆兩字時,聲音高亢。像浪頭壁立沖擊耳膜。方晴聽著,心不禁懸了起來,仿佛一個充足了氣的大氣球在她身馬上就要爆了似的。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秦老師朗誦這兩句時,若江河流到了三角洲的出海口,河寬浪緩,流穩沙沉漸漸沒入大海。   秦老師朗誦到多少豪傑時,聲音越來越輕,語速越來越緩。他又閉上了眼睛,放下啦剛才瘋狂揮動的雙臂,仿佛夢囈。   學生們瘋狂的鼓掌。   詞的下闋基本上重復了上闕的節奏,隻是起句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如老媽媽講故事那樣緩緩到來,沒有像上闕第一句大江東去那樣一聲驚雷嚇得聽眾渾身一哆嗦。   朗誦到談笑間強如灰飛煙滅時,秦老師又慷慨激昂激情澎湃,仿佛是自己騎著汗血寶馬揮舞著青龍大刀,怒吼的沖鋒陷陣立下了蓋世奇功。   朗誦到最後一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時,秦老師想把重音和高音放在江字上,再把輕音緩音放在月字上,以起到跌宕起伏的效果。   所以,當他朗誦到一尊還酹的酹字時,聲氣如波濤下行至波穀穀底,然後稍作停頓,換了口氣。又深吸一口氣,那氣勢若滿弓射箭憋足了勁兒蓄勢待發的沖擊江字。同時右臂向上抬舉,仰望上方,挺起肚子昂起胸膛,點燃引線大炮出膛,一尊還酹~~江……   隻聽砰的一聲,他的腰帶崩開了。   多少年後,大家談起秦老師,都忘不了他朗誦時腰帶崩開的這一幕。   課堂最後不到十分鐘時間,秦老師給學生出了兩道思考題,讓學生討論。   但學生們有的在思考,有的在翻書,更多的同學在發呆,沒有人討論。   然後秦老師抽了幾位同學回答,都回答不上來。   秦老師自己做了精妙絕倫的完美解答。他將答案板書到黑板上,讓學生抄在書上,並強調強調讓學生記一記,下一課要提問。   評課時,大家對這節課有褒有貶。許老師認為,這節課彰顯了秦老師深厚的文學功底,超高的朗讀水平,帶給學生美的享受。是一節有文化的課堂,有藝術韻味的課堂,有激情的課堂。   也有的老師認為,站在學生立場,這節課學生並沒有學到多少東西。創作背景文學常識介紹過多,占用時間過長,認為在這方麵沒有必要跟七年級學生講的太多。   應該緊扣大綱要求,做好字詞段篇理解揣摩修辭手法等基礎的訓練掌握。   也老師對秦老師的朗誦也提出了不同建議,認為整體朗誦過於高亢激昂,用力過猛。有些需要低回婉轉之處,也未能處理得當,表達了錯誤的思想情感。   所以,這節課更多的是展現了教師素養的個人表演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節課的出發點,和教學目標偏離,學生從中收獲了了。   有的說,如果秦老師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朗讀,那麼他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怎麼引導學生學會朗讀上,放在準確的表達文章的思想感情上來。   但是整節課中,秦老師沒有對學生進行指導,也鮮有鼓勵,反而形成了一個對比,讓學生覺得自己朗誦的很失敗,教師朗誦的很精彩。   沒有體現學生的成長,沒有給學生信心,教師的過於出彩,壓製了學生的表現,讓學生感到自己很無能、很失敗。   許老師和秦老師都對宋明們的分組教學不感興趣。她們認為,分組不分組對他們毫無意義。因為在他們的課堂上,她們是對的一個學生講還是一群學生講沒什麼兩樣操作大致相同,基本上就是一講到底。如果說非要有區別,無非提問的同學多了幾個少了幾個。   對於最後兩道思考題的處理,也有老師提出了疑問。為什麼不可以讓學生真正去討論討論呢?被提問的同學回答不上來時,為什麼不去引導學生去思考呢?   秦老師認為,這樣的思考題,就是讓學生討論,學生也討論不出結果來,盡是浪費時間。還不如把標準答案讓他們抄抄記記,考試時說不定也能東拚西湊抹上幾句。   思考的意義是什麼?如果這樣,學生的解讀課文分析問題的能力怎麼發展?   方晴全程參與了這節課的聽課與評課,她認為,如果站在教師的角度看教師個人水平,這節課確實不乏精彩。但如果站在學生角度,那這節課糟糕透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