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想天空(1 / 1)

要是現在隨便問一個孩子,在他的思維裡什麼東西的速度最慢,除了時間也許不會有其他的答案。微笑中,自己的美好時段也是如此,雖然很小很懵懂,沒有手表也沒有時間的概念,但對時間能快速前進的願望是經久不滅的。每天從太陽升起之時就開始祈禱它的西下,一點一點的“煎熬著”自己的願望,盼望著周末時間的快點到來。雖然感覺很美但再體會它已是不可能,那時的心境一遙不可及。灰灰的陶瓦,帶著銹爛的斑跡的校門,第一次的搬校我確是印象深刻。順著有兩排整齊的冬青樹守護的路望過去,整齊的新教室外是擠擠攘攘的人群,新轉來的學生和接送學生的家長將一條並不寬敞的小路擠得滿滿當當。也許是自己獨行慣了吧,自己推著自行車,現在想來那時自己後座上綁著的高腿板凳應該特別的顯眼,隻是最後費勁好些力氣才找到合適的地方擺放停當。記得剛到學校時自己是好奇的,但很快自己就有些怯了。新的學校匯集了周圍七個村子的學生,比起之前的單村學校可謂天翻地覆。高的、矮的、胖的、瘦的,認識的、不認識的,一個帶有異域色彩的環境。那一天過的甚是忐忑,當然,新學校裡設施是自己未曾見過的,還有我們新的班主任,記得那天他非常精神的給我們開了第一次班會,隻是說的是什麼已經忘記了,也許......   新的學校是在我們的的比村,相隔一公裡左右,我們每天需要跨國滿是塵土的鄉間路前去。在新的環境裡,一切變得不一樣,當然在現在的看法裡應該是越來越正規了。我們要按時上課,老師也要按進度講課,學校有了必要的基礎服務設施,我們的老師同我們的課程一樣也多了起來。音樂、美術、體育等新課程的開設讓我們不斷的歡呼雀躍著。在當時最不願去想的煩惱就是延續轉學校之前的“傳統”,雖是不在自己的村子裡還是要上夜班的,每天早晚兩次家與學校的遷徙是具有考驗性的,雖然隻有二十分鐘的路程卻也很是燥人,午飯就是在學校裡湊合了。還是自己身高的優勢吧,那是我們是沒有父母接送的,每天晚上夜班結束我們是要以村為單位組隊回村的,自然我成了前後兩名組長的一員。在新學校裡是要呆上一整個學年的,夏天還好,可是一到了冬天手就凍得不行,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烤火,好幾次都考得生疼,後來才知道這種情況是要用溫水暖的,直接去烤火會傷到手的。   時間一如往常的行進著它的步伐,關於建築的印象亦是由此開始的。對於比自己家又大又好的房子,自己也是很羨慕的。大概也是這一年,父親竟然向信用社貸款買了一輛15馬力的農用拖拉機,記得那段時間家裡總會有人請父親幫忙去拉東西。也是這一年吧,家裡的房子經歷了我印象中的第一次修葺,不僅加了高換了新瓦,連門穿都換成了新的,隻不過那時也發生了一件自己用不願提及的事情,那時的自己耿耿於懷很長一段時間,那是第一次自己因親情受傷,小小的手指頭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疤,自那時起開始喜歡沉默。   環顧周邊,總會有好多人在感喟現實是如何的不理想,憶起自己曾經的夢想也隻能笑付東流。父母有著令旁人羨慕的中性性格,自己雖繼承了父母這方麵的資質,但孩童時期的好奇多事也不是提提就能過得去的。在自己僅呆了一年的學校裡,雖是羞澀的開始,但彼此的相同讓自己很快就轉變了過來。雖然簡單,同齡之間的我們也是有強者和弱者區分的,記得那時也總是相同情況的同學處的要更近一些,無論是誰總會有幾個一起出入的夥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嗬嗬,想起來也是集體團結做事了。   雖然大多數的時間過去了就會被忘記,自己的如此,身邊人的就更如此了。想到老師,除了一位特殊的,其餘的小學老師記住的也僅是麵貌了。那一天上午的第一節課是語文,上課鈴響了十幾分鐘也不見我們的班主任到來,好多人已經開始開小差戲耍了。忽有消息傳來,我們的老師在辦公室裡吵架呢,很意外的,教室裡一下子安靜了。窗外傳來不時地爭吵聲,確實是我們的班主任,一下子熱鬧了,轟然間教室裡炸開了。不過下課鈴不響我們是不敢出去的,大家互相猜測著,還是課代表最終忍不住了。原來班主任和另一位老是吵架了,不知怎地他還受傷了呢,聽到課代表帶回來的這個信息我們恍然間理解了剛才摩托車的發動的緣由了。很快有老師過來讓我們上自習,那一節課,別提我們上的是有多麼的煎熬了。“為人師表”老師此次真正的為自己上了生動的一課,誰會知道,童年的疑問。   每個人在不斷成長的同時,也在不斷的選擇與鑄造著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如橫看成嶺側成峰一樣,在每個時段的心靈裡也有著不同的小魔獸。學會適應貫穿在每一個不停闖蕩的人的所有時間裡,當漸漸感覺對身邊的物件越來越熟悉時,那些渴望與不渴望的改變也不期然間到來。大腦所能夠開發的區域,再努力也無法將所有都銘記,誰會去做那無意義的浪費呢。美好的能記住的總是那些最好的,想到的時能時刻令自己興奮地,及時白駒過隙已能滿足。遙遠的遙想,那純潔的期待,相信沒有誰可以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