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時間的同伴是不懂得自己去選擇的,與我貌似沒有這種擔憂。在經歷了搬校後的短暫一年後,再次的搬校對自己已沒有什麼大驚小怪。不過對新學校的失望卻是非常強烈的。校園麵積是差不多的,但是建築麵積僅是之前學校的五分之一吧,學生也隻是我們那些一年前剛剛轉校的人們。若大的校園裡僅有的校舍孤零零的縮在東北角上,校園的其他地方高高的是一排排的白楊樹,而那些低的則是不知是誰家在哪裡耕種的莊稼田。學校是不在任何一個村子裡的,距離最近的村子也有一公裡,校園孤零零的坐落在幾個村子集合的玉米田裡。出了學校,如果沒有之前靠人工踩踏擠壓而成的一條窄窄的泥濘小路都可能走不出來。校園的西側臨著的是一條小溪,在那個季節裡這是唯一仍令我們滿足的意外。雖是這樣,我們這些對未來滿是夢想的人兒還是很快就適應下來了。 雖是二次轉校了,但此次卻是有些不同的。學校離家的距離更遠了,夜班還是要繼續上的,這樣我們首次麵臨住宿問題。學校的校舍是很早之前建立的,我們的學生宿舍是由之前的一個學生教室改成的。裡麵沒有現在所謂的任何住宿設施,我們住的床是家長送來的由厚厚的秸稈鋪成的草褥子,就一個宿舍就住下了我們那一級的四十多男生,當然女生也不會有任何的優越。住的問題解決了,其他的問題也很有意思,因為家遠,大多數的我們都是一個周回家一次的,我們學校所在的地方又沒什麼提供吃飯服務的人員,我們就需要一次帶足一周的飯食,春秋季節還好,冬夏是最難辦的,夏天食物放不住,冬天不能長期吃冷飯。也算是沒辦法的辦法,回家後的我們對父母大倒苦水,最終學校妥協同意周三下午給我們三個小時時間回家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當時我們可是激動的不輕。不過冬天這個問題還是不好解決的,太冷都不願回去。記得一次,也記不得是多少年不遇的大雪下了一天一夜。由於校舍年久失修。屋頂上的幾個小洞在風的助推下將滿天的飄雪送進了宿舍裡,晚上睡覺時用塑料薄膜蓋在被子上,第二天醒來整個宿舍積了厚厚一層白雪,就在宿舍裡我們打起了雪仗。因為是恰逢星期三,又已下了如此大的雪,許多家長不放心孩子就趕到學校裡了,當然爸爸也給自己送來了禦寒的衣服。看完了我們濕漉漉的宿舍,看到我們乾啃冰涼的飯食,家長們再也無法容忍了。協商後學校裡僅有的幾個老師最終妥協了,每天老師會輪流燒大鍋菜,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當時吃的不知有多帶勁呢。 也許是收獲確實是需要付出的吧,冬天之後。老師在學校的空地上就種下了很多菜,這次身高的優勢倒也沒落下,經常性的在自習時被老師喊出去兩人一組抬水澆菜,記得後來還有一次是出學校幫老師澆自己家的田地呢,當然也賺會了不少老師的“褒獎”。現在想來自己的小學校生活,這一年是和老師距離最近的,長時間的吃住在一個環境下,倒也是其樂無窮。學校太小,我們又沒有幾個零花錢,學校裡僅有的一個小商店也是在那一年倒閉了,剩下的貨就全部給了我當時的班主任。也許是當時我們距離更為近一些的原因吧,我和同桌就被班主任相中幫著他處理這些東西。雖然沒什麼貴重和可以吃的東西,但形形色色的物品對與當時的我們還是充滿誘惑力的。吸水管、彈力球、尺子、橡皮等都被我們以隨意的價格在短時間裡處理得精光。雖然每次賣到的錢是要如數交還老師的,但我們是可以隨便拿用這些東西的,雖是很無意的一筆,那段時間卻裝滿了快樂。 每個人都想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去告訴自己的某一段歷史,現在的自己又何嘗不是呢。然倒退十幾年卻不是如此的,自己不理解更不會去想這些事情。雖一個年級獨自在一個學校裡,然兒童節仍是我們期待的節日。每一年的這一天可以不去上課,還會有學校組織的慶祝活動,父母更是會給額外的零花錢,甚至會給買新衣服,然這一年卻不是這個樣子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最後的一個自己的節日,我們靜靜的坐在教室裡準備初考。因為迫於初中升學考試的壓力吧,我們被告知不可以參加慶祝活動,整個學校就在一片安靜中平和的渡過了一天,直到幾天後學校給每個人發來了節日禮物,我們才恍然間發現自己就這麼錯過了自己少年時代的最後一個節日。 升初中的考試是如何進行的已是早就隨著鹹菜煎餅而去了,不過現在自己還完好的保存著自己的小學畢業證呢。告別小學的最後一個假期是特別長的,時間長就會無聊,沒有夥伴陪伴,在家裡也不想做任何事情,父母也漸漸開始要求幫他們分擔一些事情,越發的無聊想要逃離。唯一久久期盼的是弟弟早些放學回家,對他的假期更是無比的期盼。我們兩個的身影可謂是無處不在的,也是在這個假期,一次帶著弟弟騎自行車從村西的一個大斜坡上下來,又遇減速不及時我們一起摔了跟頭,我的手臂的膝蓋都擦破了,直到現在膝蓋上的明顯疤痕依然陪伴著我。那時候回家是不敢向父母說的,怕父母責備。現在每次回家路過那必經之地,雖已不是原來的麵貌但也總是充滿溫馨。 沒有一個人可以代替他人經歷某些事的種種,在時光的轉移中,家鄉的一切在被快速的改變著。那些殘留在記憶中的,不隻是對往昔的思念,在每一個前進的步伐中,沒有什麼力量是憑想象就可以給與的。利用好每一個記憶殘片中的美好,用心將它們一一串聯,所想的、所念的,是一種讓自己擁有大無畏精神支撐,是在異路旅行中能使自己奮力搏擊的默默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