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魏征的心路歷程(1 / 1)

我的盛世大唐 扶餘客 4447 字 2024-03-24

楊廣登基之後,一直在尋找新鮮力量,努力擺脫軍頭世家的影響。   李卓得封高唐侯,固然是一百多個突厥人的首級,已經超過封侯的門檻。但楊廣能這麼迅速,完全是李卓無意之間給楊廣長臉了。   於此同時,楊廣也希望用李卓這樣的新貴作為榜樣,引起其他地方豪強的效仿,紛紛為大隋效力,成為製衡老牌軍頭世家的力量。   楊廣萬萬沒想到,他這樣做也給了李卓機會,不斷發展私兵力量。借著渤海郡丞職務的便利,慢慢轉到臺麵上來。魏征麵前的四百人,其實隻是李卓私兵的一部分。   魏征看得出來,李卓雖然隻有十六歲,看著麵容還有些稚嫩,但不是熱血青年。   李卓現在不等朝廷旨意,準備用私兵解決王薄,保全章丘的煤礦產業。固然是魏征提出的建議,但李卓能這麼迅速的召集人手,明顯早有準備。   從另一麵證明,李卓沒把皇帝楊廣、太守公孫子政放在眼裡,不會為大隋盡忠。   魏征心道:   “這位高唐侯對大隋的忠心,即便有怕也不多……”   南北朝亂世不久,大隋地方豪強都有保留私兵的習慣。不管是宇文述還是楊玄感,在老家和封地都有大量的莊園,藏著大量的私兵。   李卓在成為高唐侯之前,也算是地方豪強,有私兵合情合理。但魏征沒想到,李卓的私兵居然這麼多,這麼強。   李卓帶著幾十個家仆就敢追殺突厥人,可見實力強橫。   民間說書人的口中,李卓的家仆都是天兵天將一樣,幾場追逐戰下來,隻有受傷的人,沒有人戰死。   在這之前,魏征根本不信,但此刻麵對這樣強的私兵,卻覺得那很可能是真的。   “私下有這麼強的實力,難道這位新晉的高唐侯,也跟那些軍頭世家一樣,有不測之誌?”   這個念頭很強烈,但仔細想又覺得不可能。   大隋立國三十年,至今少有敗績。現在帶甲百萬,四方臣服。一個豪強出身的地方官員,會在十幾歲的年紀,就謀劃造反麼?   魏征的眼神不經意的掃過李卓,很快收斂心神。   仔細說起來,李卓的力量越強,他在大隋體製內就能得到更高的權位。魏征作為李卓這棵大樹邊上的枝蔓,也會水漲船高。   既然決定給李卓當幕僚,多想無益。   魏征把這些雜亂的念頭拋開,就聽見李卓鄭重的介紹,連忙拜謝:   “侯爺如此看重,魏征愧不敢當!”   李卓和程咬金各自退開幾步,讓魏征正式麵對李卓的部眾。   魏征麵對四百多雙審視的眼睛,連忙深深呼吸調整心態,組織語言:   “咱們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打擊土匪叛賊義不容辭……但匪徒人多勢眾,咱們要小心行事。我和侯爺商量的計劃,是程郎君帶領諸位連夜行軍,一日兩夜趕到鄒平。”   “侯爺要留下來應付公孫太守,防止有些之人泄露消息,會在明日夜裡快馬加鞭趕上來。”   “程大人,你此行要注意隱蔽,盡量不要驚擾地方。”   “……”   李卓要留下來拖延時間,程咬金是替李卓帶隊的最佳人選。他是東阿縣尉,告假親自來渤海郡,自然不是帶幾個家人改換門庭,而是要試探李卓的心思。   魏征來之前,他已經差不多明白李卓的意思了。現在代替李卓領隊出發,還可以順便看看李卓的實力如何。而程咬金自己,也要在李卓這個小團體中,找到屬於他的位置。   魏征新來,沒有任何資歷,程咬金自然要盡力配合:   “魏先生放心,老程當了二十年的東阿小霸王,這些都明白。再說了,咱這大半年的縣尉,也不是虛度……”   程咬金打量著四百人,觀察他們的特點,思索行軍節奏,安排……   李卓不用操心這些,騎在馬上掃視一圈,滿意的點頭下令:   “各自的伍長、班長、排長、連長帶隊回去,軍需官督促收拾好各種物資,半個時辰以後出發,奔赴鄒平……”   “是,郎主!”   四百人答應一聲,跟著各自的長官慢慢散去。   張大牛等人覺得頭上的壓力沒了,都鬆了一口氣,頓時神態輕鬆。李卓看他們散漫無章的樣子,吩咐道:   “咱們五冠莊最重規矩,你們要牢牢記住。最近一段時間,你們都留在這裡,管事會安排你們學習五冠莊的規矩,讀書識字,習練武藝……”   新入夥的同誌,要先熟悉企業文化嘛!   ……   王薄起兵造反,大大出乎鄒平地方官員的意料。他幾乎毫無阻礙的打進鄒平縣城,殺了鄒平縣尉。   鄒平靠近山區,縣兵也不多。   一百多縣兵死的死,逃的逃,把鄒平縣拱手相讓。   王薄前幾年和一個富家子爭執,被縣令打了一頓狠狠的羞辱一番。   現在起兵造反,自然要報仇。那個富家子全家上下,無一活口。全被王薄砍了腦袋,一把火燒了他的莊園。   鄒平縣令,也逃不過王薄的報復。   王薄一腳踢開一個人頭,正是鄒平縣令的腦袋。   這顆腦袋血跡未乾,滿是驚恐的麵容,鮮活無比。   王薄故地重遊,心中非常暢快:   “賊娘的,老子又來縣衙了……”   王薄腆著個大肚子,胸毛黑乎乎的,大馬金刀的坐在縣令的位置,吩咐道:   “念吧……”   鄒平縣主薄沒跑掉,被抓了個正著,差點被砍了腦袋。   恰好王薄要找人念文書,他才撿了一條命。他在一群匪徒中間,看著縣令驚恐的腦袋,戰戰兢兢的念道:   “打開府庫得錢十五萬三千,馬匹十三,鎧甲三十五,刀一百三十五……糧食七十五石,棉布九十四……”   武器有些少了,完全不夠應用。   加上那個被滅門的富家子莊園的繳獲,也隻夠裝備兩百人,還沒一個甲胄武器齊全的……   王薄皺著眉頭聽下去,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不由得嘆了一口氣,有些遺憾:   “這都冬天了,就這麼點東西,咱們造這個反,是不是虧了?”   鄒平顯的一個惡少年,現在成了王薄的跟班,他見王薄很不滿意,小心翼翼的解釋:   “大將軍,咱們怎麼會虧呢?剛打出旗號的時候,咱們才兩百多人,現在已經有一千人了。附近郡縣還有許多人拖家帶口來投靠咱們,用不了兩天,就得有兩千人,甚至三千人……”   王薄自稱知世郎,但他覺得這個名號不夠響亮,更喜歡別人稱他為大將軍。他嫌棄的看了跟班一眼,發現他完全不明白眼前的困境,耐心的解釋道:   “吃飯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但咱哪裡去找這麼多糧食?”   跟班是鄒平惡少年,平日裡就是欺軟怕硬。想起去煤山打秋風被拒的事情,不由得眼前一亮:   “大將軍,我知道有個地方……三十裡外的那個煤山……就是那個蜂窩煤……”   “那玩意兒倒是好用,本將軍……”   王薄想說他打鐵的時候,用煤來燒火挺不錯,但想著那玩意兒不能吃,氣得一腳踹倒跟班,罵道:   “那黑乎乎的石頭,你能吃嗎?”   跟班也覺得委屈,哭訴道:   “將軍有所不知,那個煤山不簡單,好幾百口子人在那裡呢,吃喝拉撒都不是小事。小的還聽人說,他們一直在收糧食……”   有糧食麼?   王薄聞言,頓時來了興趣:   “他們要乾什麼?難不成也要造反?哈哈哈……不管了,咱們缺糧食,先搶他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