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無疾(1 / 1)

且論三萬六千是 熹知 2857 字 2024-03-16

“你,家族之恥,庸碌無能,一無所成!”一位中年男子對著麵前的青年人厲聲喝道,眼中滿是不屑與失望。   那青年人身姿挺拔,卻在這聲聲指責中顯得愈發萎靡。他的雙眼泛起漣漪般的淚光,嘴角微微顫動,似有無盡的苦楚湧上心頭,竟無言以對。   “父親……究竟為何,連您也這般看待孩兒……”他喃喃自語,聲音帶著無盡的悲涼。   中年男子冷笑一聲,目光如刀:“我曾送你至名師門下,望你成材,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他的語氣中盡是不甘與憤怒。   青年人欲要辯解,卻被中年男子揮手打斷,那手勢帶著不容置疑的霸氣。   “閉嘴!”中年男子厲聲喝道,氣勢如虹,“你,有什麼顏麵辯解?觀你的同窗,哪一個不是才華橫溢,名揚四海?而你,卻隻會讓我家族蒙羞!”   青年人低下頭,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卻強忍著不讓其滑落。他緊抿著嘴唇,似乎在尋找著最後的尊嚴。   “父親,我知我不如他們……”青年人終於開口,聲音帶著哽咽,“然而,我始終在努力,我……”   “努力?”中年男子再次冷笑,“爾之努力,便是每日無所事事,隻知讀書寫字?”他的語氣中滿是不屑,仿佛所謂的努力在他眼中不過是笑話一般。   …………   賀無疾自夢境中猛然驚醒,冷汗涔涔,心神恍若遊離。這已是他數不清第幾次在夢中重現那個畫麵,仿佛那畫麵是他生命中無法擺脫的宿命。自他離開故土,背井離鄉,孤身踏上前往胤國的征途,至今已逾十載。   他原乃錦國一介書生,飽讀詩書,溫文爾雅。然而,命運多舛,他的才情並未得到家人的認可,反而在故土上飽受冷眼與嘲諷。心灰意冷之下,他選擇了離開。   胤國繁華似錦,卻也是他心酸的寄托。他在這裡歷經風雨,顛沛流離,飽受世間冷暖。曾在街市之中以賣字為生,曾在權貴之門充當幕僚,更曾在寒風凜冽的冬夜,蜷縮於破敗的屋簷之下,隻為求得一夜的安寧。   歲月如梭,他的青澀與夢想已被現實磨礪得幾乎消失殆盡。他不再是那個懷揣詩書、胸懷壯誌的少年,而是一位被世事磨礪得深沉內斂。   …………   "外臣賀無疾欲入仕胤國,望胤公成全。"賀無疾駐足於朝堂之下,他的雙眼爍爍,是對這個國家的期待,對未來的憧憬。   賀無疾的話語在朝堂上回蕩,聲音堅定而有力,穿透了歲月的塵埃,直達胤公的內心。他身著錦國服飾,雖然身處異國,卻仍然保持著故國風骨。   “賀無疾,你為何選擇離開錦國,來到胤國?”胤公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深沉,幾分滄桑。   賀無疾抬頭,他的目光堅定而坦然,仿佛已經準備好迎接所有的挑戰。他微微頷首,回答道:“啟稟胤公,我離開錦國,非為逃避,亦非為尋求仕途的榮華。我深信,無論身處何地,隻要有誌於道,皆可為天下百姓謀福祉。錦國雖好,卻不可謀圖霸業,胤國居西境而鄰夷,借山嶽禦敵,可圖霸業矣。”   "孤乃聖上親封藩國,怎敢行不軌之事?"胤公有些憤怒地問道。   "胤公莫怒,如今雖然如此,但我聽聞當今太子,並不對六國有好感啊……"賀無疾反駁道。   胤公聞言,仿佛被賀無疾的話觸動了內心深處的某根弦。他沉默了片刻,深深地嘆了口氣,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和蒼涼:“賀無疾,你所言非虛。我胤國雖為聖上親封,卻地處偏遠,國力不強。太子雖年輕有為,但心思深沉,難以琢磨。   賀無疾聞言,他微微一笑,繼續道:“胤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六國勢強,但胤國地處西境,山川險峻,民風彪悍,本就有霸業之基。隻需明主引領,勵精圖治,定能一展宏圖。”   胤公聽著賀無疾的話,眼中閃過一絲欣賞之色。他點了點頭,聲音中帶著幾分贊許:“賀無疾,你所言極是。我胤國雖有山川之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終究需要人才來治理。你既有此誌,我便允你入仕。”   賀無疾聞言,心中激動不已。他深深地鞠躬,感激說道:“謝胤公成全!我必定不負所望,為胤國竭盡所能!”   …………   賀無疾回想往事,原來初至胤國已是十年前的事了。如今自己為胤公獻策:縱六國伐溟,此策立竿見影,如今胤國稱霸已近在咫尺,隻是賀無疾仍舊擔心著出了變故。   輕輕挽起窗邊的垂簾,溫柔的月光灑在賀無疾的書房內,為他那緊鎖的眉頭增添了幾分柔和。   他的夫人,婉如清風般的女子,輕盈地走入書房,手中端著一盞熱騰騰的茶。   “夫君,為何悶悶不樂啊?”夫人輕聲問道,將茶盞輕輕放在案幾上,香氣隨之彌漫開來。   賀無疾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迷茫與憂慮。他輕嘆一聲,道:“吾妻,我憂的是胤國之未來。雖說我為胤公獻策,使得六國伐溟,以成胤之霸業,但六國懷有異心,難保不會生出變故。”   夫人聞言,微微蹙眉,她深知賀無疾的抱負與擔憂。她走到賀無疾身旁,輕撫他的背,柔聲道:“夫君,你一心為國,妾身自然明白。朝中之事,妾身也不明白,但夫君定不要累壞了身子啊。”   賀無疾感受著夫人的溫暖,心中的憂慮稍微緩解了些。他握住夫人的手,溫和說道:“多謝夫人關懷,有夫人在,什麼病都會無恙。”   夜色漸深,書房內的燈火卻依舊明亮。賀無疾與夫人並肩而坐,他們的身影在窗外月光的映襯下,顯得極其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