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日,星期日 …… (今天早上看電視) 大灣區電視臺有了新變化 比如,最新的《七十二家房客》第十八季,現在每晚九點鐘都在播放,一次放兩集。 我幾乎每一晚都去看,看了之後覺得還行。 劇情上依舊是跟隨著主旋律走,都在講一些陳年的大道理,顯得枯燥乏味。 但是跟前幾季不同,這次引進了很多年輕的新演員,而且演技也在線,沒有看出突兀,很自然。 這是很難得的,因為都是廣東本土出身的演員 (大概是以前的龍套老演員都退休了,但是處在一線的雞公福、金醫生、八姑炳叔這些還不能走,因為他們都是這部劇的靈魂) 劇情安排也不老套了,看得出也在跟隨時代發展,劇本內容也是豐富了很多 具體表現在每一集的走向都是有起伏,有伏筆的,編劇的確是有創新。 有限的進步,但值得鼓勵。 與之相比,珠江臺的《外劇》就差很多了。 當年,兩部劇幾乎是同年開始拍攝的,一直到了現在。 一個在南方臺,一個在珠江臺,這麼多來從無間斷的拍攝創作,被譽為廣東電視臺的兩大支柱。 但是到了如今,《房客》已經開始走出去了,《外劇》還沉在泥沼裡掙紮 這麼多年,好像拍得越來越爛,沒有那麼多觀眾喜歡了 特別是這兩年,22年10月,蘇貴元的扮演者陳堅雄積勞成疾,去世了。23年元旦,康伯去世,接下來一周不到,親家蘇伯也走了。 康嬸沒有了老公,當初康伯還跟康嬸鬥氣,說要比康嬸活的更久,看來是食言了。 蘇師奶沒有了老公和兒子,隻剩下二嫂阿嬋一個女兒,那個肥肥胖胖,沉默寡言的蘇伯再也不跟她吵架了,那個市儈、嘴賤的兒子也不會讓她頭痛了。 這對於《外劇》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打擊。 即使他們已經退休了,但依然還是劇中的靈魂核心人物,是熒幕上,陪伴了廣府所有零零後兒童長大的爺爺奶奶。 這件事引發了很多廣府人的惋惜,不僅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流逝,是多麼的快。 …… 三年前,珠江臺每天早上六點鐘都是《外劇》的舞臺,像南方臺一樣,重播之前的老劇情。 特別是二哥阿宗還沒去世時,汝好茶餐廳還在的那段劇情,特別好看,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看的。 但是在前年,早上六點鐘已經不再播放《外劇》了 到了今年,連每天中午11點鐘也不是《外劇》的主場了。 隻有在每周六、日,晚上才有一段時間是給《外劇》的。 (都是老劇情,沒有意思) 而且在南方臺《房客》搞第十八季宣發的時候,《外劇》也沒有放出什麼拍新劇的消息。 時間仿佛靜止在長孫康天庥跟羅飛雁結婚那裡。 《外劇》就像是爛尾完結了一樣。 珠江臺完全爛了, 我記得以前,我讀初中時我很喜歡珠江臺的。 早上六點鐘看《外劇》,十年前的精彩劇情。 十點後有新聞《今日關注》的重播,“民生無小事,今日多關注” 中午11點還是《外劇》, 12點是《法案追蹤》,前段懸疑,後段揭秘。 下午一點鐘就有我最喜歡的港劇,都是TVB最紅、最好看的劇,我最喜歡下午一點鐘了。 還有,同時間的南方臺,上午每天都有《乘龍怪婿》看。 當時是廣東電視臺臺最輝煌的時候。 但是現在它們都落寞了 珠江臺隻剩下《今日關注》可以看 南方臺改組為大灣區電視臺,但在本月,開始在晚上十點鐘引進港劇來播放 現在還在播的是《把關者們》,在17號就開始播《創世紀》。 都是純正的粵語原音,聽著就順耳。 不像廣東衛視,晚上十點鐘的《溏心風暴》放的是國語配音,沒有靈魂。 (希望廣東電視臺以後多點引進港劇吧!這才是收視率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