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子布從子(1 / 1)

孫策的幾個同胞兄弟裡,孫翊是和他最像的,不僅外貌長得頗為神似,就連脾性也比較像,同樣都偏好武功,所以兩人的關係自然也最親近。   即便此孫策非彼孫策,他還是感受到了幾分親近。   可一想到孫權,那份親近感瞬間就淡了不少,對這位後來當上東吳大皇帝的二弟,他真的沒有什麼好感,畢竟其壓根不是個顧念親情之人。   孫策這般想著,孫翊就迫不及待地迎了過來,嘴裡還喊道:“大兄~”   此時大哥這類稱呼還沒有出現,而且那是鮮卑人的語言,漢人這時候都是叫兄長。   孫策點了點頭,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他伸手拍了拍孫翊的肩膀,又親昵地摸了摸對方的頭。   “怎麼樣,最近有沒有偷懶?汝二兄隻比汝大兩歲,卻已出仕幾年了,汝打算什麼時候出仕?”   聞言,孫翊恭敬地答道:“大兄在外征戰,二兄也外出為官,為弟要為保護好母親和弟妹,替兄長們分憂。”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句。   “況且,君理公曾言,為弟如今還不足以勝任軍職,我可不想像二兄一樣,初次領兵作戰就大敗而歸,平白跌落了孫家人的聲望。”   孫策聽後微微一愣,然後哈哈大笑了幾聲,誇贊道:“有誌氣。”   從孫翊的言語來看,孫權去年領軍攻打廣陵陳登失敗後,應該有不少人對其感到了失望。   畢竟有著孫堅和孫策的榜樣在前,所有人在戰前都覺得孫權第一次征戰也能大勝而歸。   誰能想到在孫策給了十倍於陳登兵力的情況下,他還被打得潰敗而逃?   這時,一名容貌姣好的女子也領著數個少男少女上前向孫策行禮,女子的身份很明顯,正是名氣極大的大喬。   不過大喬是去年十二月,孫策攻下皖城後所納的妾室,在此之前,他便有了一妻兩妾,育有三女一子,不過可能是因為多次遷居,三女都已相繼病逝了。   四個孩子裡隻有兩個女兒跟著大喬一起出來迎接了孫策,另外的兩個還不會下地走路呢。   過了一會,孫策拉起大喬的手,帶著一群人進到府內,徑直朝母親吳夫人所在的後院行去。   吳氏早就收到了孫策回來的消息,但她作為長輩,自然不可能和孫翊等人一樣出門迎接孫策,所以在聽到一行人的動靜後,立即就從內屋走了出來。   她雖然年紀不小了,但一張鵝蛋臉看起來風韻猶存,年輕時候絕對是個大美人,難怪孫堅會上門逼婚呢。   孫策之所以生得十分俊朗,很大程度上便是遺傳了這位母親,而且記憶中吳氏還教導原身要禮賢下士,可以說是美貌與內涵並存。   “拜見母親,一別數月,兒又派人傳播了自己遇刺之事,惹得母親擔憂,實在是不孝,懇請母親恕罪。”   此時的人們十分崇尚孝道,還沒有後來魏晉時期那麼離經叛道。   因此即便孫策貴為一方軍閥,也得給自己的母親行大禮。   吳夫人沒有立即言語,而是沉默著進行了一番上下打量,直到孫策心中發毛了,她才出聲。   “伯符乃一方之主,長期領兵在外征戰無可避免,爾父當初也是如此,而伯符將來更是要與天下群雄交鋒,不必拘泥於此等小節。”   說著,她瞥了一眼與孫策牽著手過來的大喬,又說了一句。   “所謂上行下效,伯符如今當以軍政大事為主,若欲行房中之事,也得在日落之後,且要注意節製,不可沉迷。”   大喬聞言,麵色瞬間變得羞紅。   孫策也苦笑道:“有勞母親操心,兒知曉了。”   吳夫人也沒有在此事上多言,而是換了個問題,問道:“刺客之事可與汝舅父有關?”   聽到此言,孫策先是一愣,隨即如實答道:“兒也不知,但多半沒有關係。”   確定了娘家的人沒有參與刺殺孫策的謀劃後,吳夫人的心情明顯輕鬆了許多,竟然主動聊起了她年少時的往事。   說了一陣後,她終於停下了回憶,隨後又在府上安排起了宴會,孫策這個長子難得回家一趟,一場接風家宴是必不可少的。   雖是家宴,卻也邀請了不少外人,例如與孫家交情深厚的張昭和朱治等。   宴會開始後,孫策先是與張昭和朱治進行了一番暢談對飲,之後經過介紹,他突然聽到,張昭從子張奮竟然也在席間,隻見其位於左邊的尾席,因為場上沒人關注,便自顧自地與對麵的朱治養子朱然對飲。   說到張奮,很多人可能會感到很陌生,但若提起馬鈞,應該有不少人知曉。   張奮的名聲不比馬鈞,但歷史上的他卻很善於製作攻城器械,且還具有為將之才。   原身因為一直在外征戰,隻在張昭家中與張奮碰過一麵,當時連他的姓名都沒記住,自然不可能有什麼交情。   於是孫策在宴會結束後,專門讓人請來了張奮,朱然也被順便帶了過來,三人便沒話找話地閑談。   張奮不像馬鈞那樣有口吃,出言頗有文采,但嘴皮子不太利索,不像是那種善於社交的人。   對此,孫策壓根就不在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反正也用不著張奮去做外交使者。   他直接了當地說道:“聽聞子揚愛好工事,不知可有什麼製作攻城器械的想法?”   可能孫策的問話太過於出乎預料,張奮聽後直接愣在了原地。   他這般反應,倒是讓孫策不禁反思自己,是不是剛剛提問之前應該有所鋪墊,稍微委婉一些?   好在朱然主動用手碰了張奮一下,讓後者回過了神。   隨後他抱拳道:“請將軍恕罪,仆隻是沒想到自己剛剛做出了一架大攻車,就被您叫來詢問。”   孫策有些意外,沒想到會這麼巧,隨即心中生出了一陣狂喜。   劉備七月便會奉袁紹之命,聯合汝南人反叛曹操,到時軍中若能有足夠強勁的攻城利器,孫策無論是攻廣陵,還是攻九江,亦或是攻長沙,都能強行攻破破城,還用愁擴張地盤嗎?   在聽張奮講解完大攻車的攻守兼備後,孫策拍手道:“好!子揚可稱江東名巧,我欲辟汝為討逆將軍府從事,統領江東匠人,負責製造與改進器械之事,如何?”   張奮雖未到行冠禮的年紀,但他父親臨死前為他取了表字。   才十七歲的張奮得知自己一躍成了孫策的從事,心中的欣喜可想而知。   數日之前,朱然曾勸過他不要花費太多心思鉆研大攻車,說是專心學習排兵布陣,帶兵作戰,才能得到孫策看重,在其麾下效力。   這才過了多久啊,看到朱然那一臉羨慕的神情,張奮瞬間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   他當即拱手行禮道:“仆願為將軍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