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你好,薑伯約(1 / 1)

季漢北地王 秋風渭水 4612 字 2024-03-16

千裡風塵,星垂崖野,三秋壁壘,天浮大白。   馬兒環佩叮當,兵卒龍蛇慢行,劉諶騎在馬背之上,困得哈欠連天。   “到了何處?”   “回大王,前方便是漢德縣,乃南棧之始,去劍閣三十裡。”   主簿陳壽在旁連聲回答道,兩邊山巒起伏,趨向險要。   劉諶遠遠張望,漢德縣城已遠遠可見,溪流涓涓,溪鶒點水。   大軍越陌度阡,及近郊村,忽聞有啼哭之聲,劉諶不免疑惑,便驅馬往前部查看。   隻見遠處田有墳塚,紙錢漫天,正祭祀亡人。   劉諶駐馬道邊,行路的眾兵將皆側目張望。   片刻,西鄉侯張瑛匆匆而來,嘆息一聲稟報道:“大王,臣遣人問過了,這幾日魏軍正猛攻劍山關城,這家爺孫三人在為關城運送軍資時,先後死在了魏軍砲石之下。”   劉諶目光一黯,沉默片刻對張瑛道:“將孤今日的口糧全部留給她們吧。”   “喏。”   張瑛匆匆離去,將自己今日份的口糧也分了出來,遣人送到了墳前。   兵卒將一布袋糧食放下後,便自顧折返。   墳前的老嫗寡婦又驚又疑,回首一望,便看見了道路之上,漢旗飛舞,大軍正行。   兩人將糧食緊緊抱在懷中,遠遠叩首以謝。   劉諶望見,調轉馬頭繼續前行,餘光一掃,便可見野墳。   不久,大軍抵漢德城下,城門處,縣官灰頭土臉,率佐吏憔悴來迎。   “臣漢德令司馬勝之,拜見北地王!”   “縣君請起,不必多禮,關門戰事如何?”   “昨日糧草已盡,魏軍晝夜環攻,戰事十分慘烈。”   前線已經斷糧,劉諶心中焦急,當即令漢德令司馬勝之調配民夫向關城轉運自己帶來的糧草。   又令西鄉侯張瑛率大軍在漢德縣火速休整就食,隨時準備頂上關城助戰。   正這時,有縣兵從城北奔來,向司馬勝之倉惶稟報道:“縣君,前線不支,董相催糧!”   司馬勝之臉色雙目赤紅,拂袖憤慨道:“還好大王督糧前來,否則董龔襲怕是要借臣的頭顱以定軍心了。”   連日來,輔國大將軍董厥命漢德令司馬勝之設法籌糧,以供前線將士吊命。   可漢德縣的糧倉早已空空如也,司馬勝之屢陳實情,可董厥不予理會,催促之詞愈發嚴厲。   司馬勝之心中明白,董厥是在逼他搜刮漢德百姓家中的存糧應急。   如此敗壞民心之事,董厥不肯自己動手,便隻好逼迫司馬勝之來辦。   司馬勝之遲遲不肯從命,以致前線關城自昨日便兵卒空腹而戰。   若不是劉諶今日像是及時雨般趕來,司馬勝之人頭不保。   事不宜遲,劉諶立刻率牙門將羅襲與安漢侯王訓馬不停蹄自漢德縣北出,直奔薑維營盤。   劍閣關城,魏軍砲矢不絕,兵卒緣陡坡佯攻,積屍累累。   城上,漢兵饑腸轆轆,卻仍在奮力拋石滾木,還擊魏軍。   漢軍大營,薑維在帥帳之內來回踱步,大軍斷糧,魏軍又各部輪戰不休,這樣下去己方遲早崩潰。   “報,魏軍攀襲東峰營盤嘴,張將軍正在率兵拒敵。”   “敵兵幾何?”   “約有千人。”   “傳我將令,命中軍裨將襲祚引兵三千,速去登峰馳援。”   “喏!”   薑維麵色愈沉,魏軍竟攀峭壁奇襲營盤嘴,似乎是要最後一搏。   若非斷糧,魏軍後撤,或可銜尾追殺一陣,當有斬獲。   正這時,帳下督柳充沖入,大喜道:“將軍,五殿下已率兵督糧已入漢德,王駕正向大營而來!”   薑維一愣,環視己身,理了理袍服,火速出帳前去迎接。   不久,劉諶率數騎揚塵而來,遠遠就看見轅門外諸將恭候。   當先領銜之人不怒自威,想來便是大將軍薑維。   勒馬懸蹄,一聲嘶鳴,劉諶在眾人麵前駐馬,心潮洶湧。   眼前這個錦袍蒙塵,兩袖清風的漢子,便是那名流千古的天水麒麟兒。   “臣,薑維,拜見大王!”   在短暫的對視之後,薑維率眾行禮參拜。   可馬上的劉諶卻是久久沒有反應,目光落在薑維那森森白發之上。   在旁的主簿陳壽見狀,輕輕咳了一聲,劉諶這才回過神來,一溜煙從馬背上翻下,快步走到了薑維麵前,在眾目睽睽之下,腦子一抽,下意識地伸出右手順嘴說道:“你好,薑伯約。”   霎時風靜,在場之人俱驚奇瞪目,看向了劉諶。   薑維也一時怔住,抬頭看向了北地王,兩眼之中滿是遲疑之情。   身旁的輔國大將軍董厥麵露不解,略感驚訝。   劉諶反應過來,倉促將手收了回來,話鋒一轉道:“戰況如何?”   “回大王,臣料此乃魏軍最後一搏。”   “哦?入營細說。”   “大王先請!”   劉諶邁步入營,營內一片喧囂,各部兵馬頻頻調動,有進有出。   抬望眼,劍山七十二峰直入雲霄,倚天如劍,隱隱有喊殺打鬥之聲飄下。   營帳星羅棋布,但來往秩序井然,足見薑維治軍之嚴。   自後營行過,劉諶看見了許多傷兵,痛楚呻吟,叫罵魏軍。   劍溪穿營,岸邊爬滿了正在大口痛飲的兵卒,似在以水充饑。   不久,至中軍大帳,劉諶坐在了薑維帥案之前,眾皆列於下。   “大王甘冒風霜,親自督糧前來,令臣欽佩不已。”   “孤此番攜糧十五萬斛,除去損耗實來十二萬斛,足一月之用,後續軍糧已在轉運途中,劍閣無憂矣。”   “臣料魏軍退兵便在這幾日之間,大漢危而復安,皆賴大王力挽狂瀾,真乃大幸也。”   劉諶笑了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董厥的馬屁他並不喜歡,輕輕點頭以示回應。   薑維沉思片刻,見北地王目光投來,瞥了一眼董厥,欲言又止。   “大將軍有話但說無妨。”   “回大王,眼下糧草既備,而我劍閣合兵六萬,若鐘會退兵,臣想銜尾追擊。”   還沒等劉諶出言,便見董厥臉色一沉,皺眉凝視薑維道:“鐘會知兵,豈會給大將軍機會?我軍守住劍閣已是大勝,何必再多此一舉?”   “魏軍勞師遠征,兵糧寸斷,我軍趁勢而進或可有所斬獲。”   薑維是想趁機收回通往漢中的幾處險要關隘,若依董厥之言,待鐘會退回南鄭就糧,再遣重兵封鎖通往漢中的金牛道各關隘,那大漢想要重返漢中,便希望渺茫了。   隻有趁此魏軍糧盡虛弱之時,一鼓作氣掌控金牛道,才有再圖漢中之機。   董厥嚴詞反對,目光不悅,認為守住劍閣已經不易,接連再戰,萬一喪師,豈不是玩火自焚?   兩人正欲對辯,忽有軍報傳至。   “報!魏軍已被我軍擊退,正在收兵回營。”   劉諶頓時心頭一動,鐘會怕是要撤了。   薑維目光灼灼地看向了劉諶,希望北地王能準他出關擊敵。   劍閣道,可是漢軍的主場,豈容魏軍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孤軍略淺薄,但知敵退我進,敵疲我擾,大將軍可試擊之!”   薑維大喜,立刻起身領命。   董厥還欲規勸,劉諶卻是沒有給他機會,悠悠說道:“龔襲,諸葛瞻殉國,爾兼錄尚書事,當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