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星城中學(1 / 1)

星城中學,或許是衡州最出色的中學之一,每年能夠為全國貢獻幾百名大學生。除了正常的教師資源,這裡潛藏著許多隱形的教育資源,當然這些資源不是給林語行這樣的普通人家孩子準備的,所以他並不是這裡唯一的“關係戶”。   考試是星城中學的入學傳統,往往在入學第一天進行。名為摸底,實則分流。老師們根據學生的成績“因材施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為了照顧外界學生的感受,高一的分班仍會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則(比如年級倒數第一和第一名會分到同一個班),高二和高三則會完全按照成績分化成優等生和差生班。這種明令禁止的辦學方法,在星城中學得到了良好的沿用,畢竟教育也是需要成績的。   或許受新環境的影響,林語行的頭痛在考試時甚至沒有停止過。毫不意外,林語行考出了全校倒數第一的分數,甚至是有史以來的入學最低分,一個絕對不可能靠考試進入星城中學的分數。   林語行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星城中學公認的關係戶。很快,一場關於林語行的背後關係的討論開始了。不得不承認,在這種事上學生們的熱情遠超書本知識。學生們的消息有限,主要是的靠推測和臆想,得出的結果也讓人有些哭笑不得。要麼猜測林語行是某個領導的私生子,要麼就是某個大款的兒子,甚至要把本學期新建好的圖書館算在他的頭上。更是有幾個活潑的學生,總是當麵議論,笑容裡滿是戲謔和嘲諷。毫無疑問,他們將林語行的木訥視作默許和懦弱。   或多或少的流言傳到老師之中,也成了他們的笑談之一。可漸漸地,老師們真將林語行當成了教育失敗的典型。不時讓林語行回答問題,再趁他答不出的借題發揮兩句,警醒其他同學,已經成為了每節課的保留環節。有時,林語行不是不知道問題的答案,隻是在腦海中搜索那些問題,不如答一句“不知道”來得輕鬆。   林語行則成了圖書館的常客。唯有通過大量的記憶,才能堵住周圍那些紛紛議論侵入大腦。流言四起的第一周,沉默不語的林語行將高中所授的知識悉數裝入大腦。林語行校園生活的轉機,發生在第一次月考來臨前。   “林語行,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說。”   正準備回家的林語行抬頭看了看來人,正是那位入學考第一的學生。現在的他成為了班裡的班長,似乎正為競選下屆學生會長而努力著。不得不說,有些人似乎天生具有領導能力和服務意識,凡是同學們有需要的場合,他都會及時出現,樂此不疲。   林語行放下書包,靜待他說出口中的要緊事。   “你知道,咱們學校的月考會進行綜合排名,班級綜合排名會影響以後分班的名額嗎?”   林語行點點頭,這件事他有所耳聞。在星城中學,分到優等生班級無疑意味著更多學習資源,競賽名額、大學的自主選拔等等資源都會向他們傾斜。隻需任獲其中之一,便是已經半步踏進了高等教育的大門了。而一般的學生們,仍需要麵對那千軍萬滿過獨木橋的考試。   “所以,希望你不要拖班級的後腿,畢竟這是關乎集體利益的事。”說罷,班長看向同學們,似乎是希望得到些許肯定,當幾位同學報以肯定的目光後,他才繼續說下去,“所以,月考前我會幫你補習,每天給你出一套題,不會的內容我都會講給你聽。”   林語行點了點頭,對他的貢獻表示肯定,班長以為林語行采納了他的建議,準備轉身迎接同學們欽佩的目光。   隻聽林語行緩緩地說:“張三同學,我不需要。”   不知是林語行語氣生硬還是被直呼大名感到訝異,班長在原地愣了幾秒才緩緩轉身,懷疑地確認到:“你說什麼?”   “我是說,我不需要,張三……”林語行一字一頓地重復一遍,還未意識到班長的情緒變化。   “叫我班長就行。”張三出言打斷了林語行,看得出他確實對這個名字十分抗拒。   從未有人告訴林語行關於名字的禁忌,他隻知道對年長的人不能直呼其名。因此他隻是懷疑自己太過冷漠引起了張三的不悅,這種熱臉貼冷屁股的事他經歷過許多。當然,他一般是那個冰冷的臀。   於是林語行趕緊找補起來,生怕駁了班長的麵子:“張三同學,我的意思是你可以把同樣的幫助提供給董婧怡同學,我自己學就好。”   董婧怡是班裡入學成績第二差的同學,她坐在教室的角落裡,看著另一個角落裡的林語行。   張三保持著他的耐心:“你知道你一個人會拉全班人多少分數嗎,需要我們班包攬前三名才能抵回來。你跟著我好好學,就當是幫班裡同學一個忙了。”   “我會努力的,謝謝你的好意。”林語行說完,便背上書包離開了從張三的身旁離開了,沒注意到張三的情緒已經有些不對。眾人湊上來解圍,主動提出要跟著班長一起學習。   張三客氣地一一回絕,笑著表示同學之間的學習是互相的。說完他看向了角落裡的女生,她默默低著頭,沒有任何表示。此前,從未有人拒絕過他的好意,他內心也不允許別人拒絕。今天,卻被無形之中拒絕了兩次,還是被不如自己之人。張三的內心突然有股沖動,但他很快抑製下去。他心想,隻要等到公布成績以後,同學們自然知道,誰是熱心的班長,誰是不識好歹的學生了。   隻是這次,林語行的頭疼發作完美錯過了考試的時間。   成績公布當天,林語行沒有去現場看,他喜歡遠離人群的地方。但人群會找到他。同學們來到林語行的班級門口,爭相恐後想見一見這個從倒數第一飛躍到第三名的“關係戶”張三則請了兩天假沒來學校。   從那以後,那惱人的竊竊私語聲似乎消失了。雖然林語行的成績總是隨著超憶癥的發作上下跳躍,時不時將閱讀理解的答得驢唇不對馬嘴,也並不影響老師們將林語行的進步事跡傳頌,引得同學們爭相效仿,原本門可羅雀的圖書館甚至在周末都有學生苦讀。林語行沒有為失去一片凈土而痛苦,畢竟他已近乎讀完了全部館藏,除了那些虛幻的童話故事。   饑渴的記憶指引他前往了星城圖書館,在那裡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林語行便完成了對高等教育全部內容的記憶。不同與義務教育和中等教育,林語行在記憶這些內容隻覺得晦澀難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用說懂得融會貫通,隻是囫圇吞棗,一股腦全部印在腦中罷了。   平淡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   2030年,灼人的陽光來得比往年都要早,聒噪的蟬鳴似乎也宣布著這是一個比以往都要熱的夏天。   人們早早穿上了夏裝,仍被汗水浸透了衣裳。即便如此,有一字長龍仍在烈日下堅持著。林語行路過這不知名的隊伍,聽著他們討論即將發售的新遊戲,一心隻想趕上五點十分出發前往衡州的103路末班車。   下午五點零八分,林語行看著空空如也103路站牌,以為自己錯過了最後一班車。於是他來到售票處詢問:“請問往衡州的103路末班車是走了嗎?”   售票員頭也沒抬,熟練地在電腦上出票,隨即從小窗口遞出來,纖細的手指向熟悉的站臺方向說道:“末班車五點二十發,現在還沒來。”   “末班車不是五點十分嗎?”   售票員終於抬起了頭,看向林語行,毫不掩飾自己不耐煩的神情:“這麼多年了,一直是五點二十,不要睜著眼睛亂說。”   林語行低頭看了一眼車票,發車時間確實是五點二十。他又抬頭看了一眼大屏,確實也是五點二十。車站內張貼的早已破損不堪的時刻表,亦顯示末班車的時間是五點二十分。種種事實表明,確實是他記錯了時間。   可他從未過記錯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