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五、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1 / 1)

人生就像一條拋物線,幸運的頂點,往往也是厄運的開端——羅曼·羅蘭。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都說物極必反,因此跌倒在終點之前的事時有發生......   我和琳達的關係已經升溫到了可以同居的程度,但由於琳達已經和現在的房東簽了新的一年的租房合同,因此必須等一年後才能搬過來和我住在一起,而就在這等待中,我們迎來了一個新的世紀,正確地說,是世界在“千年蟲”的恐懼中迎來了新世紀。   所謂的“千年蟲”就是當年美國微軟公司在個人計算機的操作係統中的時間設置上采用的是六位數,即年份、月份和日期都是兩位數。   這是因為美國微軟公司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發DOS操作係統時,沒有想到這個係統會一直沿用超過半個世紀——到21世紀!   因此,到了2000年,個人計算機的操作係統中的時間會被清零——變成00!那麼,所有基於個人計算機操作係統中的時間的應用,屆時都會出錯!   注意,那時,個人計算機不僅僅是已經普及到了絕大多數的個人家庭,而且也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各行各業中,甚至包括核電站,飛機飛行控製,甚至核武器的發射控製等等!   因此到了2000年,這“千年蟲”會帶來什麼災難性的影響,實在是無法預測!   所以從1998年開始,美國乃至全世界,所有和個人計算機相關的企業,都開始對其產品中的軟件係統進行了長達兩年的檢查“千年蟲”的工作。   21世紀的鐘聲最後有驚無險地平安敲響了,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   2001年的一天,我的朋友,那個上海老鄉劉堅前來找我。   “聽說你又準備回國探親了?”坐下後,劉堅問道。   “是,又到了夏末秋初的時候了,每年我都是這個時候回去。”我點頭答道。   中秋節,在中國是一個闔家團圓的節日,因此每年我都選擇這個時候回去看我的家人和朋友們。   劉堅聽我說確實準備回國去探親了,就高興地說道:“Great(好極了)!我父親有個好友,是上海交大的教授,前不久給我來了封電子郵件,說現在進入信息時代了,而光通信是信息時代最關鍵的技術之一,因此很想了解一下美國現在光通信技術的發展情況。”   “我想到你現在不是在LunX嗎?因此我說給他介紹一個人,是個光通信方麵的專家。因此這次你回去,能不能抽時間去上海交大和他們交流交流?”就在我奇怪為什麼劉堅聽說我要回國探親了時這麼興奮,劉堅說出了他的來意。   劉堅是個熱心腸的人,學的是MBA,他的性格與他的專業非常匹配。   “專家談不上,但對光通信還是了解的。”我見劉堅把我稱為光通信專家,就謙虛地糾正道。   “怎麼不是專家?你都把世界上第一臺商用的CWDM光通信係統搞出來了。”劉堅見我謙虛地說不是專家,就半開玩笑地說道。   “這不是我一個人搞的,是整個團隊一起搞的。”我解釋道。   “但你也參與其中呀,而且還是團隊的核心成員。”劉堅誤以為我要推諉去上海交大交流光通信的事,就堅持道。   我見他這麼說,知道他誤解了我的意思,於是就笑著說道:“專家不專家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一定會去,你隻要把聯係方式給我就行了!”   在我的心目中,把美國最新的技術帶回中國,始終是我的一個神聖的任務。   “這個人姓汪,回頭我用電子郵件把他家的地址發給你。”劉堅見我同意去交流,就高興地說道。   原來,進入新世紀後,人類社會開始邁入信息時代,而當時中國的通信網絡非常落後,因此嚴重製約了中國的互聯網發展。   所以中國政府也想發展基於光通信的寬帶網絡,於是作為試驗,上海的交大和北驚的清華合作成立了一個公司,叫,準備建立一個大學校園網,把全中國的大學都用互聯網寬帶連起來,劉堅介紹我去找的就是該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姓汪。   ......   兩周後,上海的一個新公房小區,夜幕下一排排平頂、白水泥外墻的六層建築,昏暗的路燈拉長了樹枝晃動的影子,樹影下,時隱時現可以看到一個理著平頭的中青年男子在東張西望的找門牌號。   這是我根據劉堅給的地址在找汪教授的家。   我根據劉堅給的門牌號碼進了一棟樓的大門,樓內沒有照明,隻有一縷月光通過樓層間的窗戶照射在陡峭的樓梯上,走上樓梯,是一個過道,過道上堆滿了各種雜物。   我對著號碼敲開了一間屋子的房門,一個戴眼鏡的矮個子中年人迎了出來。   “請問,這是汪教授的家嗎?”我客氣地問道。   “您是?”戴眼鏡的矮個子客氣地反問道。   “我從美國來,是劉堅讓我來找一個姓汪的教授。”我說明了來意。   “哦,請進請進!劉堅跟我說過您要來。”戴眼鏡的矮個子聽說是劉堅介紹來的,就客氣地把我讓進了屋裡,原來這人就是汪教授。   這是一個典型的二室一廳的上海新公房,說是二室一廳,實際上這個廳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客廳,而隻是一個小小的不足8平方米的吃飯的地方。   坐下後,汪教授給我泡了杯茶,這是傳統的中國人待客之道。   “聽劉堅說,你在美國搞光通信,是這方麵的專家。”汪教授一麵示意我喝茶,一麵說道。   “我在LunX,做DWDM和CWDM的光通信係統的研發工作,但稱不上專家,劉堅言過其實了。”我謙虛地笑著說道。   “現在國外的互聯網發展得很快,因此我們國家也想加快互聯網的建設。”坐下後,汪教授和我一樣是個搞技術的,因此沒有再和我客套,而是直截了當地向我介紹起了情況。   “是啊,幾年前,沒有人知道什麼是互聯網,而現在大家都已經離不開互聯網了!”我同意他的話,於是感嘆道。   “現在美國的互聯網都已經用寬帶上網了,是吧?”汪教授問起了美國的互聯網帶寬問題。   “基本上都是寬帶了。”我點點頭答道。   “現在中國還是在用撥號上網,這網速實在是慢得像蝸牛爬!”汪教授對我抱怨起了國內的網速。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知道什麼叫撥號上網,科普一下:   撥號上網就是利用傳統的電話線去上網,現在,一個普通家庭的上網帶寬至少是100MB的,即百兆的,而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甚至都已經開始升級到1000MB了,即千兆的。   而那時的撥號上網,網速是64KB,相當現在百兆寬帶的0.00064分之一!如果用那時的網速去打開一個現在的網頁,恐怕你等上一整天都下載不完!   “所以我們國家也想搞寬帶上網,作為試驗,我們搞了一個大學校園網。”汪教授抱怨完國內的網速,開始說起了他們的計劃。   “這個大學校園網由北驚的清華和上海的交大牽頭,南方的主節點在上海,北方的主節點在清華,兩個主節點之間通過光纖連接。”汪教授開始詳細地介紹起了技術細節。   我聽了汪教授的話,不禁想到LunX產品的重要市場之一就是麵向美國的大學。   因為美國的大學和中國的大學在組織結構和分布上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美國的國立大學和州立大學,國立大學在每個州都有分校,而州立大學則在州內的一些大城市中都有分校,因此這些學校有把各個分校的網絡通過光纖連接起來的需求,而LunX的產品中的一個應用就是滿足這些大學的需求,因此對汪教授提到的中國校園網來說正好合適。   於是我點頭說道:“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先在各大學之間建立一個獨立的寬帶網絡,因為大學中上網的人多,對帶寬的要求也大,而且應用也較普通老百姓隻是簡單地訪問互聯網更加豐富,比如學術交流,數據共享等等。”   汪教授聽我這麼說,拍了一下桌子,說道:“你說對了!不過,現在中國的大學校園網目前處於起步階段,為了避免走彎路,因此我們很希望了解一些國外相關的情況,特別是光通信方麵的情況,但目前國內這方麵的資料非常有限,正好聽劉堅說你在美國搞光通信,於是就想請你來給我們介紹介紹。”   和所有搞技術的人一樣,汪教授是個直來直去的人,不會繞彎子,於是開始毫不客氣地切入正題了——向我挑明了為什麼他想了解國外有關光通信的最新情況。   我一聽,這自然是我義不容辭且又是我能力範圍內的事,於是爽快地答應道:“這沒問題,我在上海有十天的時間,就看你們什麼時候方便了。”   汪教授一看我這麼爽快地就答應了,就高興地說道:“這太好了!這樣吧,明天我去學校安排一下,爭取大後天您能來我們學校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行,沒有問題,這是我的電話,您安排好了,隨時告訴我。”我說著掏出自己的摩托羅拉手機,打開翻蓋,把我上海的電話號碼顯示給了汪教授看。   “對了,你交流時有什麼資料要我預先打印的,可以先給我,我幫你預先打印出來。”汪教授記下我的上海手機電話號碼後,就熱情的問我有沒有交流時要用的資料需要打印。   “哦,沒有,謝謝!”我一麵謝著汪教授的好意,一麵說沒有。   “那要我準備一臺投影儀和電腦嗎?到時候可以把你的PPT投影到會議室的大屏幕上。”汪教授又熱情地問起了是否要為我準備一架投影儀和一臺電腦。   “哦,不用,謝謝。”我依然一麵謝著汪教授一麵簡短地說不用。   “連投影儀也不需要?”汪教授聽我說不需要投影儀,仿佛感到有點不解,就再次反問我道。   “是,要講的東西都在我腦子裡!”我一麵說一麵指了指我的腦袋。   “隨身帶著技術資料不方便!因此你隻要給我準備一塊大的白板就行。”我又補充了一句。   “???......哦......哦......我明白了!”汪教授聽我說隨身帶著技術資料不方便,先是一愣,想這資料也就是一個軟盤或幾張紙而已,有什麼不方便的?但通過我說話時的眼神,又轉念一想,明白了!   實際上,我每次回國做這樣的學術交流,從來不會帶任何紙質的或電子版的資料,所有的東西都在我的腦子裡,屆時直接在白板上畫或寫。   為什麼?   因為瓜田李下!   雖然這樣的學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在美國,在這方麵查得很嚴,在機場,被美國FBI突擊檢查到認為是不能帶出美國的技術資料的人多了去了,所以我不願意因此而搞出什麼幺蛾子!   談完了正事,汪教授和我閑聊了起來。“怎麼樣,什麼時候去美國的?”   “1988年,F1簽證。”我簡短的答道。   “哦,你比較早,我是95年才作為訪問學者去的德國,原來的專業是微電子技術,但想不到後來開始轉行去搞網絡通信了。”汪教授說道。   “這不算轉行,因為本來根本沒有網絡通信這一技術領域!我的專業是電子工程,但現在的主要工作卻是光通信係統的嵌入式軟件開發。”我見汪教授說他轉行了,就笑著糾正道。   應該說汪教授和我背景相同,雖然他比我大幾歲,但仍然是同時代的人,又都有海外留學的經歷,更重要的是我們都有一顆火熱的為自己的國家做點事的心,因此一拍即合......包括他能夠理解我的難處。   “喝茶,喝茶!”汪教授見我隻顧說話,茶都沒喝,就客氣地對我說道。   “好的,謝謝!”我一麵謝著,一麵端起了茶杯準備喝茶。   “嘿,等一下,我給你加點熱水,這茶都涼了!”汪教授見我端起茶杯準備喝茶,突然用手摸了一下我的茶杯,說道。   應該說,汪教授和我一見如故,我們兩人談得很投機,並很快成為了好朋友。然而讓我始料不及的是,後來在我回國東山再起最困難的時候,汪教授給了我一個至關重要的幫助,自然這是後話。   ......   三天後,交流結束了,我漫步走在上海交大的校園裡。   上海交大,是中國頂級的高等院校,素有北清華,南交大之稱。   能進入這樣的知名學府念書,曾經是我的一個夢想。   現在,我雖然沒有實現我的夢想,但我卻能夠在這裡與我的同行們一起交流,向他們介紹國外最先進的科學技術,這不禁讓我心緒萬千!   就在我浮想聯翩的時候,突然我的手機鈴聲響了。   電話是我家裡打來的。   “美國被炸了!”電話那頭傳來我父親的聲音。   “美國被炸了?”我重復著我父親的話,因為我父親的話實在讓我感到令人匪夷所思。   我驚奇地想道:這世界上居然還有人敢炸美國?這豈不是老虎頭上拍蒼蠅嗎?!   “是,現在很多航班都停了!”接下來我父親的話讓我更加感到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回到家裡,打開電視,新聞中不停地播放著美國紐約的地標建築世界貿易中心大廈在濃煙中轟然倒塌變為平地的駭人畫麵。   震驚世界的“9.11”事件發生了。   2001年9月11日上午,兩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機分別撞向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一號樓和世界貿易中心二號樓。   兩座建築在遭到攻擊後相繼倒塌,世界貿易中心其餘五座建築物也受震而坍塌損毀。   9時許,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機撞向位於美國華盛頓的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五角大樓局部結構損壞並坍塌。   我提前回到了美國。   當時,美國經濟正處於一個新的經濟衰退周期,本來美國經濟有望軟著陸的。   但由於“9·11”事件的沖擊,導致本來已經企穩的美國經濟再次掉頭向下,並直接刺穿了美國“矽穀”的高科技泡沫。   納斯達克指數被重創50%,高科技公司的股票已經不是僅僅用高臺跳水來形容,而是高臺跳水後再潛水!   “9·11”事件是美國歷史上發生在美國本土的最為嚴重的恐怖攻擊行動,遇難者總數高達2996人,對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000億美元,相當於當年生產總值的2%,對全球經濟所造成的損害達到1萬億美元左右。   “9·11”事件對美國普通百姓家庭的沖擊也是巨大的,對美國民眾造成的心理影響也極為深遠。   同時,由於美國高科技泡沫的破裂而導致大量公司的倒閉,從而使成千上萬的人一夜之間從一個白領變成了一個無業遊民,因此美國民眾對經濟及政治上的安全感均被嚴重地削弱了。   LunX自然也不例外!   由於當時LunX尚未盈利,脆弱的資金鏈岌岌可危,這種形勢下,不要說到納斯達克上市,就是公司自身的生存都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我回到了LunX,然而,“9·11”刺破了美國的高科技泡沫後,往日的工作激情早已不在——因為沒有了奮鬥的目標和希望!   晚上回到家,我打開電腦和股票交易軟件,看著那紅彤彤的一片(注:美國股票下跌用紅色顯示),我在納斯達克股市中的投資市值縮水了將近80%!這讓我在納斯達克股市中的投資幾乎全軍覆沒。   突然,股票交易軟件中跳出一條警示信息讓我感到五雷轟頂!   信息上這樣寫著:“請及時增加股票期權賬戶的保證金,否則將有強製平倉的風險!”   原來,我購買了很多美國高科技公司的一年期的股票期權,所謂的股票期權,就是一種高杠桿的金融衍生品。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正是借助了這種高杠桿的金融衍生品,我判斷索羅斯的狙擊港元鐵定不會得逞,換句話說這場由索羅斯狙擊泰銖開始的金融危機將因此而結束,於是精準地抄底了美國的高科技公司,結果讓我一周之內就賺了上海黃浦江畔的一套四市二廳的珠江玫瑰花園房子。   但這一次,我沒想到會來了個“9.11”!   如果沒有“9.11”的話,那麼美國的高科技泡沫就不會破裂,至少不會這麼早破裂,因為當時的“矽穀”正迎來它的“黃金十年”,處於巔峰時期,那麼一年後我的這些股票期權投資將為我帶來十幾倍乃至幾十倍的投資收益。   買入美國高科技公司的股票期權是當時我為了對沖萬一LunX上市失敗所做的一個投資安排——即使LunX最終沒有上市,但隻要美國的高科技仍在發展,那麼我依然可以成為一個百萬富翁,因為在當時看來,人類社會已經來到了信息時代的門口,所以美國的高科技繼續快速發展是大概率事件!   然而不幸的是,小概率的事件發生了,由於股市的暴跌導致我的這些股票期權被爆倉了,這不僅讓我在華爾街股市上的投資全軍覆沒,還讓我因為股票期權的爆倉而欠下了一大筆債務!   此時,我手裡已經沒有什麼流動資金了,因為我的流動資金全部投資在了納斯達克的科技股上了,平時我隻留下了兩個月的工資作為應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因為我相信:即使萬一LunX由於資金鏈斷裂而撐不住了,以我的能力在兩個月內找到一個工作不是什麼難事。   但我沒想到居然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把美國紐約的地標建築給炸了!這樣就不是一個LunX的問題了,甚至不是一個高科技行業的問題了,而是一個影響世界的大問題了!   我不得不做出一個痛苦的選擇,不禁把我之前不費吹灰之力就賺來的上海黃浦江畔的珠江玫瑰花園給輸了回去,還連帶不得不把我美國的那個小小別墅也抵押了出去,這才勉強湊夠了由於股票期權爆倉而需補繳的資金。   可以說“9.11”的發生,讓我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滑鐵盧”,它讓我成為百萬富翁的夢想最終也隨著美國高科技泡沫的破裂而灰飛煙滅。   同時,“9.11”的發生,也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二個分水嶺——我人生的第一個分水嶺是考取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我不得不開始重新考慮我的人生之路......但我依然相信一個人的命運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掌握和改變的......   人生的命運是多麼難以捉摸!它可以被幾小時內發生的事情毀滅——歐文·斯通。   【下章看點】   “9.11”事件的爆發重擊了X的人生,並讓他來到了一個新的人生十字路口......但他依然相信一個人的命運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掌握和改變的,那麼接下來,他會怎麼去做呢?   欲知詳情,請看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