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王昶得到消息,分兵救援(1 / 1)

文鴦聽完諸葛啟的謀劃,頓時眼前一亮。   諸葛啟此前雖然未來過南陽郡,但曾聽父親諸葛誕說過南陽郡的地形,加上剛剛也詢問了那些降兵南陽郡內的情況了。   故而斷定豫州在短時間內不好支援過來。   如此一來,在南陽郡境內,就隻用麵對新野、宛城兩城兵力了。   但諸葛啟選擇繞過這裡兵力多的地方,圖謀棘陽,專挑薄弱位置下手。   全端和文鴦對視一眼。   文鴦覺得諸葛啟所言有理,便說:“諸葛公子所謀之事屢次牽製敵軍,我聽你的。”   全端沒辦法,便打算放手一搏。   點頭道:“我也沒意見,現在糧草充足,既已進入南陽郡了,就沒有回頭的機會了,就依公子所言。”   全端和文鴦全都同意,那諸葛啟也就沒什麼顧慮了。   三人商定後,也沒記急著出發,休整一夜,第二天上午也沒出發。   因為他們在清點糧食和昨天的戰利品,弄到了五十多匹馬和五百多套完整以及不完整的甲胄,這不又可以武裝起了一支強力部隊了。   雖然有所斬獲,但昨天那一戰的損失也不少,九百人戰死,八百多人受傷。   四舍五入一下,瞬間就有將近兩千人沒了。   而且那些傷兵還要帶上。   休整到了下午,大軍才開動。   文鴦帶一部分騎兵走在最前頭,算是先鋒軍,總計一千人。   全端帶連兩千甲兵殿後,其餘人全在中軍,由諸葛啟統管。   論戰鬥力,文鴦最強,論人數諸葛啟最多。   就這樣,大致方向是往西。   黃昏,抵達堵陽縣,三人帶大軍由南麵繞了過去,趕了一一夜路,加上一上午,直到午時,前軍文鴦才看到淯水。   文鴦等著諸葛啟和全端全到後,才轉向往南,順著淯水走,但並沒有順著往西,而是徑直南下,有幾個降兵引路,也隻用一天一夜,就到了棘陽縣境內。   諸葛啟並沒有直接就帶大軍去攻城,畢竟連續行軍多日了,需要休息。   休息到第二天,方才動員大軍,前去攻打棘陽縣城。   …   就在這天,蜀地方麵的漢國方才有動靜,消息阻塞,他們是最後得知淮南第三叛消息的。   就這還是吳國方麵把消息傳給他們的。   用意肯定是想讓他們幫著牽製一部分兵力,薑維當天就集結軍隊,走近路,由儻駱道直抵關中。   本就在長安的司馬望和鄧艾,第一時間趕去駱穀口堵住了薑維。   薑維就地安營紮寨,也不攻打。   薑維的目的也很明顯,他從近路儻駱道出兵就是了為了策應東線戰場,施加壓力,牽製兵力,從而淮南方麵的給諸葛誕和孫綝二人爭取戰勝司馬昭的機會。   能不能戰勝司馬昭和魏國,就看這一戰了。   可以說,這是吳國、漢國、魏國的淮南戰區,對魏國…不,準確來說是對魏國掌權者司馬昭的一次沖擊。   四方投入總兵力,說接近百萬也不為過了,光是諸葛誕就有近二十萬兵力,司馬昭目前也調度了近五十萬,這倆加起來就不少了。   還有吳、蜀兩方的兵力,加起來最低也得有一百萬了。   …   薑維這一加入,司馬昭肯定是無法一個勁抽到關中兵力,本來司馬昭看蜀國沒什麼動靜,還想調鄧艾也來淮南戰場。   但薑維出兵了,那關中的將和人就沒法動了。   司馬昭寫信送去給就在鄧艾和司馬望,讓他倆守住即可,無需應戰。   在丘頭的司馬昭得到薑維出兵的消息時,薑維已經和司馬望、鄧艾對峙六天之久了。   壽春司馬昭這邊也暫時不打了,強行渡河已經行不通了。   ······   六天後的同一時間,江陵。   天剛亮,王昶就得到棘陽消息。   “什麼?”   王昶大驚:“棘陽被攻破了?”   王昶這邊正在和將領中的施績對峙,王昶的任務就是在這拖著施績。   萬萬沒想到,沒等到施績主動進攻,反倒是後方南陽郡先出了事。   王昶無奈,他也不知道南陽郡到底是什麼情況,謹慎起見,隻能選擇分出兩萬兵力,由他親自帶兵回援。   王昶這麼做也是實在沒辦法,南陽郡對他來說是重中之重,軍中糧草全靠南陽郡供應。   哪怕是江陵這邊和施績對峙的兵力少了,他也要回去救援南陽郡。   在得到消息當天下午,王昶就集結好兵力撤走了。   這會兒兩軍正隔漢水對峙,江陵城中的施績自然也發現了王昶軍中的動作。   施績得知王昶帶著一部分兵力撤走的情況後,立馬登上城頭,眺望敵軍營寨。   當施績來的時候,王昶已經走沒影了。   施績再三詢問,確定敵軍確實是有大股兵力北上後,施績立即開始思慮對策。   “集結軍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敵軍人少,要趁此機會打一場。探一探虛實。”   施績還沒忘記自己的任務,尋機北上拿下襄陽。   一直蝸居於江陵與王昶對峙,隻是沒找到機會。   現在不就是好機會嘛。   ···   待到夜色籠罩,施績也準備好了夜襲前的準備,帶兵由南門出城,繞一圈渡河。   直到千餘人全都渡過,也未見敵軍斥候。   正如施績事先預想的一樣,敵軍人少,會聚所有兵力於營寨之中固守。   但是···   打到後半夜了,施績也沒能把魏營打下來。   隻能選擇撤退。   但施績沒有撤回江陵,而是往東撤一段距離後就地休息。   也沒安營紮寨。   施績跳下馬,摩挲著下巴踱步沉思。   “此戰未見敵將王昶,兵力明顯少了許多。”   施績此戰真正目的就是探魏軍虛實。   “身為一軍主帥的王昶突然帶兵撤走,要不是襄陽出事了,要不就是南陽郡出了問題。”   施績想通原由後,麵露喜色,心情瞬間就好了起來。   不由‘哈哈’大笑道。   施績忽然發笑,旁邊親信不明情況,忙問:“將軍何故發笑?”   “此前攻打敵營,敵軍主將王昶不在,這說明襄陽、南陽兩地必有大難,不然王昶不會緊急撤退,這對我軍來說,正是北上之機。”   這也就是施績沒有撤回南岸的原因。   施績當機立斷道:“你回江陵,讓周塘帶五百騎兵,八千步卒來與我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