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項目管理上的缺失(1 / 1)

汗馬大道 陽光一岸 6824 字 2024-03-16

蔡雯被調入研發部後擔任項目工程師後,並沒有感受到賴廣深所說的那種壓抑和無力感。主要原因是賴廣深當前分給自己的項目都是相對比較簡單的那種。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賴廣深漸漸地把他不願意做的所有項目都轉給了蔡雯,即便如此,也沒有像剛剛加入公司擔任計劃員時的那種感覺。她慢慢明白了:有時候,你獲得的報酬和職位的高低,和你所承擔的責任、你付出的勞動量,以及你的專注程度,都沒有太大的關係,而是你恰好在合適的時機,被放到了一個合適的位置上,從此,你便與之不同了。   蔡雯對比了一下成為項目工程師後的工作與剛剛加入觸感科技時的工作的差距,除了工資待遇高了,有更多空閑時間了之外,其他都沒有做計劃員時的高。她甚至認為,讓研發部這幾個項目工程師去做當時自己做的那份計劃的工作,他們不一定都能做好。因為在這段時間裡,她觀察到,項目工程師們對項目的專業程度了解其實並不是很多,項目管理能力也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麼專業。她竟然漸漸又有了想優化一下項目管理程序的沖動。隻是,她又在擔心,是不是自己這次項目管理的改革如果落實到位後,自己是否就該回家過家了。這種想法在自己心底被壓了好久,終於,她還是忍不住去找了寧學文。   在寧學文的辦公室裡。蔡雯提出了自己對項目管理優化的方案。   寧學文聽完後,對蔡雯說:“你的想法不錯,但要做到你想要的這種水平,需要做很多前期的基本功,而且這些基本功還不是一次性的,每次項目立項時,這都是一項龐大工程。現在的任何一個項目工程師,他們都不可能接受這種方式的。”   “那就從我自己做的新項目中開始來做試點,他們繼續按他們的方式實施。”蔡雯提議道,“現在我手頭的舊項目,仍舊按以前的方式處理。”   “我了解過你之前在計劃部的經歷,你就不擔心將來如果改革成功了,你又要被排擠出去嗎?”寧學文說道:“如果你改革後的方案確實可行,並且效果顯著,如果要精簡人員,我還是會優先將你優化掉的。”   “這個我早就料到了,我當初願意來研發部門做項目工程師,不是為了這份工作或者這個職位而來的,也不是為了工作而來工作的,而是為了實踐我對項目管理的理解與應用,並由此給研發部和公司帶來更高價值。”   “這事我得向傅總申請一下,畢竟你是她安排過來的人,將來有任何問題,我不好你向她交待。”   “可以的,那什麼時候能給我確切答復?”   “下周一。”   就在蔡雯和寧學文談完的第二天,傅冬梅又打電話給她,讓她去一下自己辦公室。   蔡雯猜想,應該是學學文將自己要對項目管理進行變革的想法跟傅冬梅講了,否則,傅冬梅也沒有理由要找自己談話啊。   傅冬梅見到蔡雯後,開門見山地說:“研發項目不同於訂單管理,訂單管理更多的是一樣的操作方式,偏向於固定模式,而研發項目管理每個項目都是不同的,甚至差距巨大。你要做項目變革我理解,寧學文也跟我講了你的大致思路。我對此也挺感興趣。不過,我得先和你訂個君子協議:   “第一,如果這個變革失敗了,你這個月月底就要離開公司,我不會再給你安排其他職位。”   蔡雯沒有絲毫猶豫:“我同意。”   “第二,如果這個變革成功了,研發部門不可能留下四個項目工程師,如果將來留下兩個人,得由寧學文來決定留誰,我不會為你再做背書。”   “這個我知道,如果成功了,我會毫無保留地向其他項目工程師完成交接,然後辦完離職手續,回去過春節。”蔡雯很淡然地說。   “第三,即便這個變革成功了,這次不會再給你頒發‘汗馬獎’了,如果你到時離職,我會為你繼續為你發正常在職時的工作,發滿半年。總金額加起來,你到時候實際到手的工資不比得到‘汗馬獎’的錢少,隻是不會再有那個名譽了。”   蔡雯想了想,本不想要那麼多的補助的,但最終還是猶豫地回答道:“沒問題,我都接受。”   就這樣,傅冬梅現場用手寫了一份君子協議,她和蔡雯各自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傅冬梅用手機拍一張照片,然後把原件交給了蔡雯:“這個你收好,到時如果有任何問題,以此為憑。”   蔡雯拿著這份“君子協議”從傅冬梅的辦公室走出來,心中既開心,又有點顧慮。開心的是終於可以放手去乾了,顧慮的是過完年又要開始找工作了。既然選擇了,就不後悔,全力以赴地把這件事做成吧。   在蔡雯接下來經手的項目中,她開始拿出剛剛加入觸感科技時的那份執著和定力來麵對項目管理中的每一個細節。   她在這一個多月裡,把公司過去三年裡所有的項目資料都找來研究了一遍,得出了三個結論:   結論一、項目管理的成敗,其實在立項時就已經決定了。   蔡雯研究了很多失敗的項目,發現這些項目之所以失敗,要麼是立項前的基本工作沒有做到位,要麼就是項目的假設沒有經過科學論證。很多失敗的項目,前期的調研和分析報告或者缺失,或者乾脆沒有。   結論二、項目管理其實主要是對三個方麵的統籌:成本、質量和交期。成本、質量和交期是三個獨立的圓,項目管理既要分別管理這三大主題,又要追求三者的交集。項目管理是真正的既要三要素追求最大值,又要三要素形成最大交集,還要三要素不沖突。如果沒在前期的精心籌劃三要素的明確目標,後期在統籌管控時就很難取得所謂的“既要......又要......還要......”。   結論三、項目管理的關鍵還是對人的管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項目前期選對人是關鍵的關鍵,誰應該加入這個項目組,誰負責什麼內容,WBS如何明確、評價標準是什麼,這些看似大家都懂的內容,在實際項目管理過程中,很多人卻並沒有完全遵照執行。   很快,蔡雯收到一個新的項目申請:4英寸多功能觸屏計算器。   這個項目是為了處理倉庫積壓的那幾千片4英寸液晶屏而設立的專案,可以說是為了做某事而做某事。   產品介紹:4英寸計算器,集MP3、MP4播放器、電子書閱讀器、溫度濕度計、計算器、電子詞典、萬能紅外遙控器、藍牙耳機等功能為一體。軟件和主板在早期的MP4基礎上進行簡單優化,製造成本:28.3元,建議零售價:49.9元。用戶與市場定位:老年人、學生。銷售渠道:電商銷售。   蔡雯和這個產品的產品經理許晴做了幾次溝通後,先是完成了《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在這份報告中對產品的實際特性、市場分析與定位、潛在客戶、銷售方式與方法、產品開發步驟、軟硬件、項目總預算、項目獎金、項目管理規則、製造與檢測等方麵進行了全麵的評估。   在編寫這份報告時,許睛幾次都想給蔡雯發火了,她覺得:過去,公司做一款產品,都是由她做一個概念,然後交給項目工程師去落實就行了,如今,還沒有立項,就讓自己在一份可行性分析報告上消磨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最讓她感到不爽的是,要她對市場預期銷售額、產品預計總收益,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做出科學性的預測,對於數據和論據的要求,比大學畢業時寫論文要求都還嚴格。這讓她非常惱火,幾次找到寧學文,讓他給自己換項目工程師。可是因為她的脾氣不好,加之人又懶,現在的其他幾個項目工程師都表示不願意接她的這個項目。因為蔡雯對這個項目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加上她確實也需要一個項目來為她的變革樹標桿,最終,許晴還是同意了和她合作。   為了寫這份報告,蔡雯帶著許晴去倉庫查看這些庫存液晶屏的參數與質量,並找品質部門按AQL標準對其做了一次檢驗報告。   隨後,蔡雯帶著她去和電子工程師、結構工程師、軟件工程師對關鍵參數進行一一確認,並對過去曾經生產過的MP4播放器的庫存樣品進行體驗操作,找出過去產品的優點和不足,以便在新的產品中進行改進。   她們甚至找到一家過去專門生產MP4的大廠,去找他們庫存的電路板以及軟件。   本以為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寫完就萬事大吉了,但萬萬讓許晴沒有想到的是,這才僅僅是個開始,她的惡夢即將上演了。   當可行性分析報告過審後,在蔡雯的要求下,放晴開始和研發部門的同事們一一確定和驗證每個過程中的關鍵參數,一個看似很簡單的產品,僅僅是這些質量參數標準,許晴就花了差不多兩個星期,經過七次修訂,最終輸出一份厚達30多頁的標準手冊。這一份手冊,是許晴自從乾產品經理以來,從未有過的一次大挑戰。   這份標準手冊,許晴是一邊詛咒著蔡雯,一邊無奈地和蔡雯一起去同工程師們做出來的。   每次在許晴抱怨時,蔡雯都說:“許大小姐,你做事情能不能凡事都以‘以前怎麼怎麼做’的方式來思考,我們要做的東西,要考慮‘未來怎麼怎麼做’,我們要向前看,而不是沿襲過去的經驗。過去做得好的我們自然要借鑒,但做得不夠的,或者不好的,我們也要借鑒嗎?”   許晴鬧脾氣,蔡雯權當沒有看見,該說什麼繼續說什麼,該如何要求繼續如何要求。本來,在新產品項目中,產品經理是主導方,現在完全反過來了,蔡雯這個新手的項目工程師成了主導方了。講道理,許晴講不過她。   最後許睛徹底被征服了:“要死就死這一次了,就沖著那幾十萬的獎勵,就算吃蒼蠅,我也認了。”   在被蔡雯反復折磨了快一個月時,終於可以召開項目評審會了。   因為這是一個庫存消化的標桿項目,又是蔡雯推進項目變革的試點項目,所以整個公司都非常重視。這次項目評審會成了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項目評審會,公司的大會議室裡都坐不下這麼多人,竟然借用了工業區的大型會議室來召開的。   被蔡雯折磨得快要瘋了的許晴,在這次項目評審會上,竟然多次獲得了提問者的表揚。雖然蔡雯在開始時對大家做了這個項目的說明,但關於產品的細節,每個部門其實都有很多疑問,而許晴都一一給出了令他們滿意的回答。   這個評審會,也是公司發展史上,全程獲得掌聲最多的一次評審會。   同樣地,這次評審會,還是許晴加入公司以來,主導的最讓她耀眼的一次公開會議。   通過這次評審公,許晴對蔡雯不再像以前那麼抗拒了,而是經常主動和蔡雯交流關鍵細節和內容,更積極主動地幫蔡雯做一些事情了。   項目正式產項後,接下來的全流程設計、裡程碑、WBS以及SOP,是非常龐大的一項工程,要不是有許晴的全力主動支持,蔡雯還真沒辦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在正式項目啟動前,這些資料的編寫既重要,又艱難,之前的項目管理,這些資料是能省就省,能減就減,也就導致很多項目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烏龍不斷。蔡雯堅持把這些基礎資料做好,有二個主要原因:   其一,是在項目執行中有標準。如果實際執行時,有變化或調整,則優化這些資料,讓其成為今後項目執行的重要參考。   其二,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具備可控性和可追溯性。無論是手法與方法,還是成本與進度,都因為有了這些資料,都使其提前明確了。   在此同時,還對每個項目成員的任職資格與各階段評價標準也做了明確的說明。蔡雯將這些標準打印出來,找到各個項目成員,讓他們確認並簽字,然後掃描出來,通過郵件將電子版發給他們。這算是對項目成員的規範,也算是一種契約。   接下來,項目正式啟動後,蔡雯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跟進項目執行的實際效果,並隨時修訂調整過的執行細節。她每天下班前,會給每個項目成員發送明天的項目目標和注意事項,知會每個項目成員對接的上遊節點和下遊節點,質量標準、數量、交付時間等細節。   每個裡程碑完成後,她都會將相關人員召集起來,開一個小小的總結會,對這一時段裡做得好的,以及可以借鑒和推廣的,都形成文件發給整個項目團隊成員。對於做的不夠好的,她反而不會在這樣的小會上說,因為不足要及時整改,她每天工作中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發現當天項目執行的異常和困難,並協助他們去解決和改進。在蔡雯看來,問題點和困難,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進行解決,就是管理失誤。   對於每個裡程碑階段的預算,她都會和許晴一起總結分析。在她的這個項目中,預算主要包括兩大部分:時間預算和資金預算。這些內容,早先許晴是很反感的,她認為沒必要做得這麼細,財務部門也隻是看最終的數據。而蔡雯則表示,無論是產品管理,還是項目管理,如果對實際細節無法進行預算管理,就是做得太粗放了,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就算不得精益管理。而無論是產品,還是項目,都應遵循精益原則。   由於在立項之前就明確了所有檢驗標準,加上這是一個對舊產品的升級優化項目,整個項目在執行過程中,沒有發生過質量問題。   第一批量產產品三十萬部生產完後,按前期計劃,上架到國內知名直播電商平臺優優精選上銷售,上架後僅僅五分鐘,就全部售罄了。   這個項目,對公司來說是一個小項目,涉及的麵不大,但所涉及的資金倒不小,所以,整個項目的成功與否,一直被大家所關注。   產品量產後,辦公室每位員工,均得到了一臺產品。除了財務部員工以外,其他部門的員工都將桌麵上的計算器換成了這款產品。平常不使用時,放在桌上就是個時鐘,顯示溫度和濕度,還有定時提醒功能。   蔡雯的這個項目的結案報告發布以後,另外三位項目工程師都很是嚇了一跳,他們自己以前從沒有見過如此完整的項目結案報告,他們看完這份報告,既有不服的,也有佩服的。但是,他們都認可了蔡雯的能力,一個畢業不到半年的小姑娘,在項目管理上的表現,很多方麵比他們有些乾了十多年的還專業,還到位,還精彩。   現實證明,蔡雯的這種項目管理的變革,並不能有效減少當前項目工程師的工作量,反而會增加他們的工作。無論是寧學文,還是傅冬梅,都表示不解。而蔡雯則認為:剛剛開始工作量大,後麵的工作量就少了。一旦形成習慣,後麵的效率和質量,交期,成本都會有大幅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