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課(1 / 1)

從戎百十事 甘下風 1980 字 2024-03-16

寫了這麼多章節,居然完全沒有提到學習的事,這顯然與K大的名聲不太相符,所以還是花點時間講一講學習方麵的事兒。   K大雖然是所軍校,但對文化課程學習的重視程度是超過絕大部分普通高校的。遺憾的是,因為院校改革等原因,這個道理我們直到大三才真正明白。   大三上學期,經過盤點,大家赫然發現由於前一段時間的放縱,造成了我們中隊學員學分普遍偏少的嚴峻現實。為了亡羊補牢,大家開始瘋狂地報名各種選修課。但學校卻在這時候貼心地推出了每學期限選3門課程的製度。按照這個要求,學分不足的同學必須在之後的每一個學期都修滿3門選修課,並確保至少2門選修課能獲得學分,才能順利畢業。於是,學員們上選修課的積極性瞬間高度膨脹。   但逃課永遠是大學生的本能,軍校生也不例外。   我記得有一門喚作《世界近現代史》的選修課,三號院報名選修的人數高達一千餘人。學校為了保證大家能有足夠的空間站著上課,特意安排了三號院最大的教室用來上這門課。但實際上這個教室的座位也僅僅隻有三百多個。   最後,事實證明領導們還是想多了。由於這門課報名人數太多,學員們都篤定教員不會逐個點名,所以,可坐三百餘人的大教室最終每次都隻有一百餘人上課。   由於本人初中、高中的歷史學得比較紮實,對通過這門課程有一定的信心。所以,報了這門課後,我隻是略微向其他人打聽了一下上課情況,實際上一次也沒有去課堂上課。   教《世界近現代史》這門課的教員雖然沒有通過點名這種不理智的行為來證明該課程的吸引力,但為了給不認真學習的學員們一個教訓,在課程考核時,他特意出了一套難度極高的試卷。   老實說,這門課程考試後,我已經做好了下學期繼續努力的準備。據幾位偶爾去上課的學員說,這套試卷的難度,即便你每次課都去上了,也未必能夠考及格。由此可見,教員對學員們普遍放鴿子的行為有多大的怨氣了。   考試後的某一天,B隊把我叫到辦公室,告訴我去某某教研室領考試成績,並若有所思地問我:“你和這個教員很熟嗎?”我當時心裡咯噔了一下,心想,難道我一次課都沒有上過的事情東窗事發了嗎?然後,B隊又自言自語道:“教員為什麼專門打電話來讓你去領成績單呢?”   帶著B隊的疑問,我戰戰兢兢地去了教研室。拿到成績單的那一刻,我終於明白教員讓我去領它的原因了。因為成績單上隻有我一個人的名字,我們中隊其他近一百名參加該門課程考試的學員都沒有達到及格水平,所以教員懶得寫上他們的成績。既然成績單上隻有我一個人的名字,那也隻好讓我去領了。   學員們逃避選修課雖然是家常便飯,但並非所有的選修課都是可以逃課的。   大四那年,我不慎選修了機械工程的一門課程,有幸在“奪命書生”的監督下,認認真真學習了這門課程。“奪命書生”這種級數的外號,顯然不是一般人配得上的。這位教員姓甚名誰我已經不記得了,唯獨他的外號至今如雷貫耳。傳說中,曾經有一批師級以上領導乾部在K大進修期間做了他的學生。其中有人不幸考試不及格。為了順利畢業,遂憑借那個級別領導強大的人脈關係拿到了院長的字條,請其網開一麵。“奪命書生”當然不是浪得虛名,他當著該領導的麵撕掉字條,並建議對方去找校長批個字條再來碰碰運氣。   在他的選修課上,我有幸目睹了他的冷酷程度。第一次上課,他就給我們定了四條規矩:缺課一次,自動喪失該門課程考試資格;上課不專心,發現一次,自動喪失該門課程考試資格;上課使用手機、交頭接耳,自動喪失該門課程考試資格;上課未認真記筆記,自動喪失該門課程考試資格。此言一出,滿座皆驚,畢竟就算必修課也沒有這麼嚴格的要求。   但“奪命書生”的話是不容置疑的,第一次上課,我就親眼目睹了數名學員被他逐出課堂的場麵。而能夠證明你參加了他每一次課程的唯一憑據就是,下課前,每人要把自己課堂上所記的筆記交給他。   等全部課程結束後,“奪命書生”告訴堅持到了最後的學員們,隻要每次都交了課堂筆記,無須參加考試,該門課程就算通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