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讓與世界(1 / 1)

繼而在此觀點中,浪漫的禪讓製隻是後人的一廂情願,上古時期隻有血緣政治才是真正的硬道理。你們要知道禪讓製中所有的候選人,包括皋陶(少昊後人)包括伯益(少昊曾孫),他們都是同一家族。   由古至今的家族族長製體製,放大到政治而已,所謂禪讓隻是和平交接權利願望思想,給誰無所謂,底層人民還不一定在乎,人類戰爭本身就是一大災難   對,我也懷疑過這些人的政治關係就像羅馬的那種家族一樣,看似父輩不同,實際上還是同一家族   個人感覺愧疚的補償是不準確的,要知道權利是誘人的,而舜選了禹治水,禹是聰敏的他因為父親被殺會害怕自己也落得同樣下場因此他在治水的同時收服民心,最終成了大勢使舜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了   上古到夏商周秦統治者一直是黃帝家族後裔,各別諸侯國也是貴族後裔,如齊國薑子牙是炎帝薑姓,直到漢朝劉邦才成為平民政權。   回復:我猜,兄臺也看了神都俗人的山海落荒吧,把息壤解釋為帝安息的土壤,即墳堆。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   回復:後世的蒙元基本證明了禪讓的虛假,就是個寡頭君王製   看到類似的觀點很有趣,有一些觀點認為禹似乎不如上古三代,在這裡說一下吧,夏作為三代國家製時代的開啟,有兩個原因:一是經常說的轉禪讓製為繼承製,二是顯著加強了專製集權,使得原始聯盟製徹底解體,這一點是通過大禹治水實現的,除了治水使國家資源和政令更一致外,禹還通過治水之機嚴厲懲治了邊緣部族的離心傾向,這一點是通過一係列戰爭實現的,包括征三苗,鑄九鼎,征集萬國諸侯,殺遲到的防風氏等。史書載禹王治水後能役使鬼神,天下莫不服,就反應了禹在治水,巡視,戰爭中獲得的威望。這令華夏的控製力明顯的增強了,這也是歷代都非常推崇禹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禹被稱為禹王、大禹的原因。大禹相傳去世在會稽,遺跡被稱為禹王洞,歷代帝王都加以保護,亡命徒隻要逃到這裡,官府就不敢追捕,怕驚動大禹之靈的緣故。   回復:後來禹用息土治水,息壤解釋為墳堆還是不太對,歷來的觀點是息是會呼吸能生長,用來特指耕地的土壤和荒地的土壤進行對比   回復:也不算沒落了,士大夫就相當於縣級政府領導蕭何這一檔,劉邦泗水亭長相當於正科派出所所長,低半格但是在實權部門。   禪讓製倒不算是一廂情願   幾千年前的天子不單單享受權利更要付出義務的   甚至義務要大於權利封建時代的帝王哪怕摸魚都能有好的生活但是那時候的帝王卻一定要承擔責任因為要生存的   回復:少昊有兩種說法,一是黃帝的兒子,一是黃帝的孫子,比如《山海經》:   《山海經·大荒東經》有:“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孺:這裡指養育。   《山海經·海內經》有:“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擢首、謹耳、人麵、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回復:山海經記載少昊即玄囂,但有少昊是東夷的說法,或稱少昊為西方天帝,如《拾遺記》載,少昊並非是黃帝之子,而是白帝之孫。他的身世非常離奇。其母皇娥,是天上仙女。負責在天宮裡織布,有時候勞累了就喜歡駕著木筏,沿銀河遊玩。有一次溯流而上,一直來到了西海邊上。在窮桑樹下遇見了一位英俊少年。少年自稱白帝之子。二人一見鐘情。他們共駕木筏,一起彈琴唱歌,其樂無窮。後來皇娥便生下了少昊。少昊即是白帝之後,長大成人回到西方治一萬二千裡之地,作了西方天帝。《淮南子·時則篇》:“西方之極,少皞蓐收之所司者萬二千裡。”因西方屬金,故少昊又稱金天氏。   回復:但有一點,你有能力沒人發現,或者傳不到高官的耳朵裡,即使真正的禪讓,也不會輪到你啊。所以,禪讓的人選極有可能發生在有血緣關係的人當中,因為這些人的知名度要高得多,有人舉薦才是硬道理。   回復:少昊領土在大概山東的地方,他是西方天帝不是因為他領土在西方,還是因為木火土金水,所以他名字後麵帶金天。看傳說是毫無頭腦的,炎帝領土不在南方而在中原,黃帝領土不在中央而在偏北方,青帝伏羲也是從西北走出,顓頊是北方黑帝,但他領土是繼承少昊的在山東   三代之治確實是存在的!   不信去看看阿拉伯帝國的歷史就知道了!一開始大家窩在阿拉伯半島那個窮鄉僻壤,人們都非常淳樸,哈裡發都是選舉的,也都是德高望重!後來占領了富饒的敘利亞、埃及、波斯,財富越來越多,人的私心也越來越重,終於也變成了家天下!這簡直完美再現三代的歷史!而古羅馬也是一樣的   什葉派與遜尼派打的昏天黑地是淳樸?   穆罕默德沒有留下繼承規則,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首領是穆罕默德的後代當,還是選舉產生?   真未必,古代官方歷史可以好基本都是儒家把控的,還是感覺那本考古出來的竹書紀年,裡麵歷史更符合實際一點   回復:竹書紀年畢竟是後世杜撰,所以當成唯一參考,也不可信,而且古史不可改,這是史學家的事情   古羅馬的公民治,導致了皿煮崩塌。別了,猶太的陰d政治。後麵,的問題,不是我不想說,隻是你們根本不說人話   回復:樂了,先去看看竹書紀年哪個年代的,有更早,更多的史料置之不理,隻因為和主流觀點不同就選擇相信?就這麼喜歡標新立異?暫且不提你那竹書紀年到底有沒有其他記載可信,文獻學有個原則叫孤例不證,史學也一樣,見過這麼多叫竹書紀年的,沒一個讀過幾本書,別人史學家都還在研究,有的人就直接拿這本書當證據,沒腦子嗎   冷知識,就算是最初的哈裡發是選舉的,但四大哈裡發之間誰是正統的爭論到今天都沒停下,這和三代之治壓根不是一碼事[吃瓜]   大先知穆罕默德生前就已經表態過,他是最後一個先知,是真主安拉在世間最後的使者,這是ysl教的教義。所以阿拉伯帝國的後代統治者叫哈裡發,意為繼任者。   因為穆罕默德沒有遺囑,所以最初是選帝製,但也有部分人認為,隻有聖裔(即先知後人)有資格繼任哈裡發,按照這個理論,四大哈裡發中前三個都是僭主。這就是延續了上前年的兩派之爭,堅持穆斯林中有德者皆可的遜尼派和隻承認聖裔的什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