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首都是朝歌,帝辛繼位後,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展,國力強盛。他繼續發起對東夷用兵,打退了東夷向中原擴張,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特別是討伐徐夷的勝利,把中國的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 紂王是個想改革的明君。隻是王朝末年,國家實質上已經被世家跟諸侯控製了,改革動了很多人的利益,結果被推翻了。據說鹿臺其實是糧倉。 牧野之戰的兩年前的,周武王孟津會盟號召八百諸侯會盟明晃晃的告訴商紂王天下要易手了,孟津就是在河南,就在商王畿區域門口。後世的人說周人偷襲?姬發表示委屈,我兩年前都在你家門口告訴紂王我反了,大邦商人心散了,八百諸侯已經尊我為主了,怎麼你們為什麼會認為我是偷襲呢?合著我兩年前去紂王家門口會盟,紂王沒放心上,一門心思的和東夷死磕,那商紂真是活該滅亡。 結論紂王有可能真沒有無道到哪去,但是文王時期周人勢力已占天下勢力的三分之二,強大的邦族崛起順勢滅了弱勢的曾經的天下霸主的故事而已,也許那些罪行,單純就是武王不想在在一個勢力不如自己的紂王下麵當人臣,就隨便找幾條罪頂上去罷了 回復:封神演義是根據傳說編成的小說。那個年代的事已經無法考證隻能通過傳說。古希臘之類的就是沒有記錄,完全靠傳說當歷史。 一杯濁酒,一碗蓋澆飯,配上狼油烤狗肝,去一下牙縫裡的青銅渣。商周男兒快樂的一餐。 (豬牛羊,在古代十分珍貴叫做“太牢”。一般隻有祭祀的時候才擺出來的,大多時候吃的都是小動物比如說雞,鴨,狼,狗,兔子,青蛙,蛤蟆,天鵝之類的) 酒池的話,那年頭的酒,是沒有用過蒸餾技術的,具體是什麼樣子,你們可以想象一下。 又沒有什麼正經的調味料,大多用的都是肉醬。(蛤蟆醬,螞蟻卵醬) 也不存在什麼細鹽,即海鹽、池鹽(石鹽)。 煮鹽法和曬鹽法,沒有進一步的提煉,有多少礦物質隨緣。 還蓋澆飯,那時候有大米麼,小米飯還的熬稀點吧,而且估計除了鹽沒有其他調味料了,連胡椒粉都沒有,鹽也是苦的,我就記得小時候家裡還不富裕的時候還是吃大粒鹽呢,有的時候炒菜沒炒化,偶爾吃到一口,那個苦哦,能哭的那種,所以沒啥事別想穿越了,沒啥意思,上廁所都沒有紙。 回復:浙江有水稻但是中原地區沒有啊,上古文明還是主要以黃河流域為主,山西河南山東,這地方都是吃麥子的,到今天也是吃麥子,就算有蓋澆飯那些皇帝也吃不上, 回復:之前的王朝估計沒有,但是紂王,這一會兒正卡在這個點上。郭沫若在一首詩裡說:“但緣東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慚開化,國焉有宋荊與舒。” 回復:但是糧食運輸上應該還是不行吧,我不信他們放著當地的糧食不吃,跑去那麼老遠吃大米區,主要還是要吃麵的吧,估計他們也吃不慣,包括現在中原一代都不愛吃大米 有一種方式叫做進貢。就商代而言,粟、黍、麥、稻等應是主要作物。在距今4800一4000年的山東日照兩城鎮遺址陶器殘留物中也檢測到了酒類遺存,成分與賈湖遺址的發現大體接近,顯示了相近的釀酒傳統。這些酒類飲品被稱為混合型酒,是使用自然界中富含糖分的原料,如蜂蜜、水果(很可能是野葡萄或山楂)等來獲取天然酵母,從而使稻米發酵以得到米酒。鬯(加有草藥的香酒)、醴(以大米或小米為原料、低酒精含量的米酒)和酒(以大米或小米為原料,且充分發酵的酒,酒精含量可能在10%一15%)。 回復:有學者對商代飲食進行初步概括為 小米當家,食譜豐富。 以粒食糧,粥羹為主。 飲酒成風,忌貪宜暖。 回復:你不會以為唐朝以胖子為美把,現在的人總說現在和古代不一樣的審美其中一個例子唐朝喜歡肥胖女人,然後唐朝說的胖,是指豐滿,不是肥胖,你叫一個幾百斤的母豬去唐朝,估計乞丐都看不上,叫現在那些封滿的人妻美女,才是復活唐朝審美 有一種解釋,出自梁曉聲老師寫的《忐忑的中國人》: 酒池肉林是紂王“欣賞”的兩種“熱鬧”(或者說兩種表演),以此滿足紂王變態的心理。酒池是說,用酒灌滿一個大池子,讓群臣趴在池邊喝,喝醉了就掉池子裡淹死。肉林是說,讓一群年輕男女脫光了 pa。 需要說明的是,《忐忑的中國人》不是一本探究歷史的書籍,所以這種解釋的真實性存疑,僅作為一種可能存在的解釋,發出來供大家討論 回復:至於喝醉了淹死的說法,我百度了一下,確實也有人提及,我把兩者記混了。不過不是醉了就淹死(那得多少人啊)引用一段百度來的話: 而當時夏桀和眾美女天天在後宮飲酒作樂,經常會發生喝醉後掉到酒池裡而被淹死的事情,這麼荒唐的事,竟然還引起了妺喜歡笑不已。 酒池肉林是夏桀的首創,不過紂王是被說的最多的,至於是不是如評論裡各位說的,紂王隻是無辜的背鍋俠,那就不得而知了 毛主席說過這麼一段話,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西岐討伐帝辛,絞盡腦汁才勉勉強強想出6條不怎麼算罪的罪狀,結果後世的人但凡修一次史書,帝辛的罪狀就幾十幾百地增加,好像帝辛罪名比之前少了這個史書就不正規一樣 回復:紂王以商朝的根基,政治上被周輕鬆拉爆不說,軍事上更是被周隨手拍死,連點像樣的抵抗都做不到,不得不說南宋固然稱得上是爛中爛,但和商比何止強了一百倍,和紂王相比,劉禪瞬間變成英明聖主,朱祁鎮變成大明軍神 回復:帝辛的商和姬家的周就像朱祁鈺和朱祁鎮一樣,前者被後者用諸多惡名傍身,後者把諸多美譽厚顏無恥地加在身上,結果前者惡名多為後者所為,後者美譽多為前者所行 回復:你的意思是,已經在山東被消耗了大半軍力、然後被偷襲千裡回京馳援、最後前排俘虜倒戈後有內奸帶路黨帶路、縱使如此依然在朝歌堅持許久的商軍叫做“像樣一點的抵抗都沒有”?那你心中像樣的抵抗是啥?是土木堡葬送大軍?“陛下何故先降”? 回復:我倒很想知道周怎麼黑紂王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你們這幫洗地的,能不能先內部統一一下?一幫人說周瘋狂的黑紂王,一幫人說周絞盡腦汁都沒找出紂王的黑點,那周到底有沒有黑他? 回復:為什麼那麼爛的周飽受天下擁戴,隨手把紂王錘死,建立歷朝歷代心向往之的大周,那麼英明神武的紂王,麵對周光明正大的進攻,卻無可奈何,連點像樣的反抗都做不到,為什麼這個世界會是這個樣子呢? 回復:因為歷朝歷代基本上都是世家貴族當道,帝辛動的是貴族利益,打壓的是貴族地位。周尊崇的是貴族利益,提高的是貴族地位。就好比宋,明明宋朝地位是周圍國家裡基本上倒數的,每年還輸歲納貢,各種喪權辱國,但宋卻是文人最向往的朝代,因為文人在宋朝地位是最高的,是最肆無忌憚的 回復:周光明正大的舉行會盟,光明正大的進攻,輕輕鬆鬆的打爆商朝,愚蠢的紂王從頭到尾這麼長時間,跟得了小兒麻痹癥一樣,連點有效舉措都沒有,這不是政治被拉爆,什麼是政治被拉爆?紂王到底做過什麼作用?換條狗上去和他有什麼區別? 回復:俘虜為什麼會倒戈?為什麼會讓俘虜有倒戈的條件?為什麼會有內奸?這些跟紂王半點關係都沒有嗎?商朝內部高層不支持紂王,底層平民奴隸不支持紂王,外部各路諸侯不支持紂王,商朝更是被周隨手拍死,不要提朱祁鎮,紂王不配和朱祁鎮比,雖然朱祁鎮是廢物中的廢物,但至少也比紂王強十倍,古往今來,輸得如此乾脆,如此徹底,甚至可以說的是如此可笑,卻還能被網友尊為聖君明主的也就紂王一人了 回復:說實話,聊到歷史,對當時的政治軍事情況連兩個客觀詞都想不到,隻能用隨手拍死,拉爆這種簡單的主觀詞,那是真的沒說服力,上麵反對你觀點的都聊到了商朝政治體係的延續,聊到了戰爭情況,你就隻能用錘死,雜魚這種詞來加強自己的說服力,或者隨便拉兩個大家聽說過的來對比,實在是讓人看不出你的歷史水平,最後,我認為一個但凡看過兩天歷史的人,都不會用雜魚來評價一個有名的歷史人物,歷史是嚴謹而細致的,更別說是針對紂王這個現存資料很少的歷史人物,現在史學家對這個人的故事都還有爭議,你用雜魚來評價實在太沒有水平了 回復:至於那群所謂反對我的人,提出那些觀點更是可笑之至,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之家,若非他們所言太過可笑,即便有一絲可取之處,我也懶得評論他們,這些人字字句句裡都是拋開事實不談,拋開歷史背景不談,每一句話不是憑空妄想,就是牽強附會,和他們好好說話,我不僅對不起歷史,我還對不起自己。 回復:俘虜為什麼會倒戈?來來來我問你,你要是心懷二心你不會趁這個機會煽動俘虜倒戈?哦,就你的意思是用俘虜給他們幾根木棍就讓他們當炮灰唄?你要是逼得國內世家急了難道不會當內奸?就是,錯的事情都要砸到對麵身上去是吧?那照你這麼說,汪精衛當漢奸的理由也沒什麼了唄,反正“都是中國的錯”唄?底層平民奴隸不支持帝辛他哪來的底氣把所有的軍隊砸到東邊去?最後,就沖你一句“諸侯”我就笑了,你這個是什麼歷史素養會以為商朝用的是“分封製”?不會吧不會吧,都2202年了還有人覺著商朝用的是分封製外麵的人都是諸侯吧? 回復:王權和貴族、神權等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慣穿歷史幾千年,辛反宗教,對貴族用賢不用貴都是為強化王權 回復:對,你知道這個東征放到德三相當於什麼嗎,1940年,才分完波蘭但英法翻臉集結軍隊往柏林跑,你還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你知道周對商有整整三代的世仇嗎? 你不會不知道東方的所謂東夷是商的聯姻國吧? 大凡有一丁點政治素養都乾不出這麼蠢的事 回復:首先,周入侵商是在征東夷之後,放在德國身上就是如果洗頭佬全部梭哈西方之後,蘇聯給洗頭佬來一記正義的背刺,你覺著這樣情況下怎麼打? 其次,商和周的世仇和戰爭的輸贏有什麼關係?哦你的意思是,換個沒有世仇的來,商朝被背刺就不會被打輸?洗頭佬梭哈英法之後哪怕蘇德簽了互不侵犯如果蘇聯背刺德國也不會輸? 第三,不會吧不會吧,不會還有人不知道帝辛時期商大舉征伐東夷吧?不會有人不知道東夷其實是個概念部族吧?不會有人覺著東夷隻是一個國家幾個部落吧?不會吧不會吧? 回復:再讓我們來看看千萬古一帝,光大網友口中的聖君明主紂王,麵對西岐支撐了多久,一年?一個月?屬實給我整笑了,胡亥有大功臣趙高幫忙,後期還被趙高剁了,在全程擺爛的情況下,麵對兩位五千年超一流王者的組合,居然做到了數倍於萬全老人帝辛的成績[星星眼],看來胡亥才是真正的中國歷史最強大帝! 回復:紂王東征最後一次是在紂王21年,武王伐紂是在紂王30年!主力全部東征根本不成立 回復:哦你的意思是,孟津會,那麼多方國前來應會,這種情況下情況不成熟,你管這叫沒應對?大軍出去十年?最後一次21年伐紂是在30年,查史料的時候你沒查到就在牧野之戰同年帝辛大舉向東向東南發軍嗎?你以為薑尚最後輕而易舉接管齊地是誰的功勞? 紂王隻是成王敗寇的最佳說明,而在那個朝代紂王想扳倒的族體係和祭祀體係。 反而被兩夥人安插在身邊的內應知道,和外族串通被人所滅。 祭祀和貴族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往紂王身上潑臟水。 一開始也隻是說品行不端,不敬神。 為什麼不敬神就是品性不端呢? 想想就知道是哪夥人編的了 隨著後來的發展紂王也是越描越黑,然後就有了酒池肉林。 而所謂的封神演義是明朝所編撰的 甚至有些段落抄襲了三國演義 有一說一,在商朝不敬神和不敬祖先確實是一種罪,畢竟還是要依靠神話確立正統性的時代,這種行為基本相當於否定自己的正統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屬於是比較嚴重是品行不端。 回復:隨便說說,據我所知的商周史,周本來是西邊的蠻子,在文王之前的君王就已經收攏西邊蠻族各部,慢慢壯大,威脅商。你可以看看商周西邊的地圖,商周兩代好幾百年西邊的隱患都是尾大不掉的問題。 商王試過敲打周的國君,但是商王一定是一個喜歡搞大動作的人,為政喜歡折騰(對傳統規則挑戰),又愛征伐。結果被周發現機會偷家,商王手下的微子啟,膠隔這些人跟周有曖昧關係,趁商虛弱裡應外合,一並拿下。 回復:神特麼始作俑者說的是紂王,這話是孔子說的!而且以俑殉葬是人家周朝公卿開的頭,殷商遺民建立的宋國直到滅亡都遵循著人殉祖製,為此不惜被中夏諸侯嘲笑。 所謂紂王不人殉,隻是不讓諸侯人殉而已。 上古夏商,血祀成風,人牲是祭祀祖先最上等的貢品,他們認為祭祀越多,祖先越歡喜,天神越歡喜,先王和天神就會庇佑大邑商千秋萬代。紂王剝奪諸侯的祭祀權,就是要自家祖先成為唯一享用血食者,天神就會隻似乎王室一家,甚至紂王一人。 舉個例子:假設商朝每年要殺十萬奴隸祭祀。 紂王之前:王室四萬、大小諸侯共六萬。 紂王腦袋瓜一拍! 改成:王室十萬,大小諸侯不給奴隸了! 諸侯:娘蛋子受,不為人子!你祖宗是祖宗。我們祖宗不是祖宗?!!反了! 薑子牙【記小本本】:帝辛無道,禁人殉…… 後世:紂王居然在三千年前就開始廢除奴隸製,真是明君啊!!! 紂王:“……(⊙o⊙)啥?” 商王朝就是亡於搜刮,上層驕奢,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這是歷史定論,網絡歷史學家永遠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回復:王莽可是周禮復刻者,鐵桿皇漢人,為了麵子放棄結盟,為了禮儀改貨幣十多次,就他還穿越,從過去穿越來的吧 回復:越來越多歷史證據已經表明紂王不是昏庸亡國的好嗎,沒點證據就別硬說什麼昏庸,歷史是勝利者編撰的,周朝的史書怎麼會不去刻意貶低商朝來體現自己的功績呢? 回復:我怎麼見考古發現商朝時期已經有用陶俑代替人殉的呢?薑子牙記的帝辛無道,禁人殉,到底是說的是禁止諸侯人殉,還是禁止所有人殉,你見過? 甲骨文出土的征戰事跡總是沒法質疑的吧,常年征戰對農業國家的影響不用說吧?征戰不會不死人吧,那王都直屬的地區人口怎麼補? 而且你說他自己人殉,這跟他的不敬鬼神罪名不是沖突了麼? 飛廉等人也是有記錄的,這些“罪人”難道不是他破格任用的典型?這可還是他的罪狀之一呢!那這些人都能任用,搶奴隸充實中央人口不可能麼? 周伐商的時候,說是五萬伐十七萬,可能誇張了,但是軍隊商多於周還是有可能的,你說那麼多人從哪來?不是奴隸是啥?他要是自己搞十萬人殉去哪找這麼多軍隊? 回復:初中生這個詞好,說他們是高中都不配。 高中生起碼知道,中華文明名義上是五千年,可實際直到周禮的出現才定下華夏文脈的根基。 沒有姬周,沒有周禮,中華文化直接廢一半都是輕的。 紂王本身就是黑,學術上所謂的“洗白”不過是將紂王從“不忍直視”的惡心黑,還原成了普普通通的黑。 而對紂王的“洗白”,無非是告訴世人,不是昏庸殘暴的紂王一手毀滅了殷商,而是腐朽無能的殷商孕育出了昏庸殘暴的紂王,從而導致政權的滅亡。 “商”的滅亡,是整個階級的腐朽,紂王隻是腐朽階級之一,貴族大臣也同樣不是什麼好東西。將國家滅亡的罪責全扣到紂王頭上是對歷史人物的不公。 這個過程固然在“洗白”,可依舊改變不了紂王是“黑”的事實。 小子們腦袋轉不過這個彎,固執的認為“洗白”就是要將人物身上的黑徹底抹去,所以才出現無腦吹紂而不自知的情況。 其實真要吹,盤庚武丁哪個不吊打帝辛? 盤庚遷殷為殷商少說續了一兩百年的國祚,商王庚麵對反對遷都大計的作亂九王,以祭祀絕斷為威脅,以王權強涉神權壓服天下諸侯,強令遷都,雄心氣魄大的嚇死人! 武丁起於民間,繼位之初隱忍不發,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個典故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執政後, 一手提拔了奴隸出身的傅說為相, 一手造就了投戎軍馬的大將王後, 大破攜征服古印度之威侵略中原的古雅利安人, 哪個不比他帝辛能吹?! 更可笑的是吹紂王任用女人,提拔奴隸,這特麼完全抄的武丁人設!!! 結果有傅說婦好當活例子的武丁沒人吹,空口白牙的紂王卻吹成了兆古一帝、網廟十哲。 嘖嘖嘖,魔幻現實主義 回復:毛主席說過這麼一段話,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它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回復:什麼叫受中原文化影響人家用儀器檢測出來基因跟我們高度吻合都是同一個祖先,你認誰是祖先我不管,但三皇五帝被定義為上古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不服你可以去把人家棺材板撬開 回復:還有祖先高度重合的問題,先不提兩個足夠近且缺乏足夠地理障礙民族之間的通婚問題,就是全人類也都有共同祖先,你要關注的是這兩個民族分開的節點,而不是有沒有共同祖先 回復:隋煬帝掛掉,根本原因是和世家死磕,其本身其實沒那麼昏庸,結果唐朝摘了現成的桃子,這個秦國和六國死磕結果被漢朝摘桃子一個道理,古代王朝更替除開明朝和本朝,其實和底層百姓沒半毛錢關係…… 回復:有個很有意思的點,當能證明周武王所謂聖王形象站不住跟腳時,當有文獻資料能記錄周武王更暴戾的時候,歷史的真相就必須要澄清,歷史如果是基於謊言那我們所學的就是虛偽。你們多翻翻殷商考古研究報告就能明白,享受幾千年殷商文明成果的後輩因為家族私欲想要構建一個淩駕於王權的家族秩序一心的栽贓誣陷殷商一脈,雖然人家本來也是殷商嫡係。 就我個人理解,秦朝之前的歷史文件都不一定準。天知道那些犄角旮旯的象形字湊一塊是什麼意思,各地有什麼用法區別,記錄是否公允,全靠後人推測。 再說抹黑前朝的末代皇帝是傳統藝能,給自己編個龍傲天傳說更是家常便飯。也就自從始皇帝統一文字後才稍微好解讀一些,能從一些相對冷門傳記裡和正史找到些對比。 酒池肉林就算不是真的,也應該是商周交界的年代編出來的,孔子的年代貴族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了,堆酒肉數量這種很low的享受方式,應該是更接近蠻荒的商周交界時代的人能想像出的奢華生活。 桿上上掛臘肉,擺幾箱酒而已。現在角度來說不是很奢侈。隻不過古代生產力不發達, 歷史上的商王帝辛甚至都不知道,酒池肉林是什麼?一周代以前沒那技術,也沒那能力,有內時間不如治理國家或者打仗,三帝辛在歷史上,也是少有的仁君 你要知道商紂王的時候肉可是沒有香料做調味的,酒也很渾濁,不好喝,而且那個時候豬牛羊是很難讓王日常吃的,參考周朝天子九鼎,豬牛羊都屬於是味道比較好的上等肉,拿來祭祀都嫌浪費,日常吃不太可能,商紂王被討伐的直接原因是因為商紂王一脈老早就得罪了西岐貴族,也就是文王一脈,所以文王早就想報仇,但是恰好商紂王也知道文王對自己有怨,所以就想把文王弄過來當人質或者直接殺了,所以文王就趁此機會團結其他方國去反商,後麵武王分封諸帝之後代也純屬因為利益交換再加上為自己的朝代立正統之名 酒池肉林實際上根本就沒那麼誇張,都是後人瞎編的,孔子也插了一腳,往前人身上汙水潑的越多,後人教訓就越多,他們越說越誇張就是為了讓統治者好好乾罷了,比如嬴政焚書坑儒,都不是什麼好書,跟邪教差不多,坑的是那些方士,還是那種來洪水啥的就要人拿命去祭祀的那種邪魔外道的方士,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汙水仍然該潑的潑,現在翻案了考試也要這麼寫。 我小時候看哪吒傳奇也覺得紂王昏庸暴戾,直到後來我看了上下五千年,說辛是個很有才華文武全才的帝王,但是太太太太太愛打仗了,再加上很多政策在當時觸動了貴族權利,後期政治就崩盤了…… 我看過武王伐紂列的六大罪狀,怎麼看都有點強詞奪理,什麼不用貴戚重用奴隸、聽信婦言、登用小人、不重祭祀、窮兵黷武、酗酒。這六條其中幾條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簡直就是革命先驅了。重用奴隸說明紂王用人不在乎出身。聽信婦言那不就是給女性平權嗎?不知道的去搜一下婦好,那個時候商朝還是很重視女性的。至於妲己存不存在還是兩說。不重祭祀,要知道那個時候祭祀都是要用活人的,而且紂王還廢除了活祭和奴隸製度。 “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這句話是誰說的知道嗎。偉人說的 就像貓妖傳裡的極樂之宴,在在周圍掛一圈烤肉基本上就是酒池肉林了,想想唐朝生產力再想想商朝生產力,就知道這種事商朝玩不起 先商時期歷代商王,貴族祖先,天地鬼神都在祭祀之列,周祭製度推出後,後兩者被移除國家公祭範疇,要不要祭祀看商王想法,到商紂王時,經常殺王室旁支(祭祀?除後患?),也搞人祭,比如征夷前的那次,還有對比乾用疈,重用沒有聲望,也沒有地方權貴支持的人,收攏各地權貴的奴隸土地,有些貴族還被祭祀掉(集權+恐怖治理),打亂了有商以來的政治傳統,沒有多少需要祭祀的神鬼,意味著人祭減少還有與諸侯(抓羌、夷人的方國)的交惡,意味著權貴們的先祖神靈得不到國家供奉,丟了臉麵,後麵還要和商王搶人搶地,甚至身家性命難保。 商的製度崩壞是導致其滅亡的根本,周滅紂是當時天下所共認的,但舊商貴族不認周王朝,認的新商王是紂的兒子武庚,可以說周文周武不過是確認了商是能被打敗的,周公才是真的徹底滅了商的人(文化傳統和祭祀儀式) 商朝時代底層人民基本上還是原始社會那一套生活方式,沒有固定的婚姻家庭製度。為了鼓勵生育會定期讓青年男女在固定場合集體交歡,並賞賜一些酒肉,也可能會有相應的祭祀典禮,這是最早的提高生育率的國策,隻是被後世汙名化了。 商紂王我認為被推倒的原因和秦國差不多。第一,勞役和兵役在當時相對來說肯定是重了一些。第二,商紂王作為在軍事上有成就的君王肯定是比較果斷的人,而且脾氣也不會太好,甚至有些自滿。第三,周勢力已經很強大,而商朝對於周的防備過於懈怠。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最後就是,夏商周秦的民眾朝代國家意識其實很弱,完全就是誰說的政策好,誰更強大更成功,就跟誰混。幾乎所有戰爭實際上都是貴族或者“城市居民”在打仗。上層階級的功其實和底層毫無關係,反倒是他們的過與底層息息相關。無論夏商周秦漢,最後滅亡時,都沒有任何底層人民出來想要挽回國家。反倒是更壓製底層的宋明清,滅亡時一堆人想要復國。 一般考古學界和歷史學界對商紂王的評價在暴虐無道的愚王,和功過參半的君主這方麵搖晃。 功上主要是紂王對東夷的收復,地盤的擴張,奴隸製的發展上,做出貢獻, 過失上主要是輕慢朝政,荒廢民生,疏於祭祀,殘害忠良。 可能未必那麼殘暴不仁,罪大惡極。 但在考古學沒有新的發現來給他翻案,證明他真的神文聖武,功蓋堯舜,對中華民族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之前,我們一般認為紂王的形象與記錄相符合。 網友們這麼草率的把他誇成一個聖人,是不是,,,還不太合適? 拋開生產力談歷史都是扯,怎麼就不考慮按照早期國家的生產力去乾後工業時代才能支撐得起的娛樂活動有多扯?商紂王再怎麼有很多任用女人任用囚犯不任用親戚的現代看起來很好的行為,不符合當時的生產力,和阻礙歷史進步沒什麼區別。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但是每一個勝利者的背後都是不光彩的,一板一眼的行動很難獲得成功。 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