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與妲己(1 / 1)

那時候還小,看不懂那部動畫,笑紂王昏庸無道,為了一個女人棄了江山丟了天下,長大之後才知道,當你愛的人整日陪在你身邊,對你笑對你哭,為你跳舞為你解憂的時候,什麼天下,什麼江山,都難敵她柔柔一笑,原來,那是我們羨慕不來的愛情。妲己對他一見鐘情,為他擋了那一箭,後來為了常伴他左右,爬山找仙草,跌落萬丈深淵,隻不過是為了與他長相廝守。而他知道她身份,卻不管不顧,為她棄了天下。你說,我們怎麼羨慕的來啊。   雖然這樣以天下人為籌碼的一種戀愛,很不負責任,也很血腥殘忍,完全建立在別人的快樂上。如果你是天下中的一人,你多半是覺的惡心和恨的。可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不會用別人的視角來看,而是自己的視角,一個漂亮的,對你忠心耿耿,包容你的一切,不管你陷入何種困境都站在你的這邊,為了你願意犧牲一切的人,作為普通人的你,就問你心不心動?所以我自己經常陷入矛盾,有些愛明知是錯,為什麼還要繼續愛?反正我現階段隻思考出了一種結果:和人的道德水平掛鉤,白話就是私心和大義的對決。越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她/他關注的別的東西就越多,關注自己的就越少,關注“遠方”的人更多,關注“身邊”的人就更少。如果這樣一個人離你很遠,那你多半是欣賞加支持的,但如果這樣的人就在你身邊,乾脆點說,就是你的親友,那你多半是不會太開心的。   隻是證明妲己的眼光沒有選錯,為了紂王她拚盡一切,而紂王用自己的行動證明,妲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   從現在看來,紂王真的算是思想很進步的了,能任用女性為官,反對活人祭祀,倡導人定勝天的思想   以前看封神榜總覺得,紂王是活該   現在回頭看,確是滿滿的悲哀——人勝不過天,神仙才是統治者   不管紂王在歷史上是不是真的昏君,在這部動畫片裡他和妲己的感情是真的,反派也可以有愛情,沒必要因為是反派就把他們的愛情否定,也不必因為他們的愛情真摯就說他們在歷史上怎樣被冤枉。愛情是愛情,正義是正義,各論各的,不管歷史上真相如何,至少動畫片裡的他就是昏庸無道的紂王。   一條命替紂王擋了箭,七條命為了仙草,一條命偷了龍珠,最後一條命給了紂王   小時候以為紂王隻是好妲己美色,妲己隻是被石磯娘娘驅使,貪戀紂王權勢。看到他倆居然是真心愛慕對方的時候,我都愣住了,第一次知道壞人心裡也是有不忍傷害的心愛之人   以前隻覺得它倆死到臨頭了還這樣,不知悔改,現在懂得世間愛情無常以後,他倆真好啊。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是不假,可後人們能看到的不也隻有這些勝利者寫的書嗎?說什麼要保持謹慎審視的態度,評論區我倒是沒見到幾個對歷史保持審慎態度的,反而是一堆懂哥言之鑿鑿的要把紂王說成聖君了,就是不知道從哪裡看來的了。   以前看過一個解釋,動畫片裡妲己一直給大王喂葡萄,因為她是狐貍,在狐貍眼裡葡萄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所以要把最好的食物給最心愛的人   天地自從眾生誕生每時每刻都在產生矛盾,用洪荒小說的話就是戾氣、怨念,達到峰值後天地容不下了就會降下量劫,封神期間就處於量劫時期。紂王和妲己分別把天下和三界的大部分戾氣、怨念拉到自己身上,死後因果兩清,矛盾歸零,封神量劫也以他們兩的死終結,從這點來說紂王和妲己是有大功德於天地的!   哎,紂王調戲女媧,女媧就利用妲己讓紂王昏庸殘暴,說到底這些紂王妲己害的人也都有女媧避不開的一份,但是沒人怪過女媧。何況妲己的命運也不過就是狡兔死走狗烹罷了,也是一個悲劇人物,幸好她在動畫片獲得了愛情,她的愛不是騙來的。   當然,這也是我帶著童年濾鏡去看,真實的歷史,就讓它過去吧   雖然是兩個壞蛋的愛情,但還是把我感動哭了   紂王是周朝以後的評價,我更願意稱它為帝辛,其原名子受,當時講究受德為辛,所以也被稱之為帝辛,由此可以看出子受在統治時期是比較有賢德的,同時,其在位時期五次征戰西夷,並且減少不排除取消了許多活人祭祀,同時也重用用一些有能力的女性,比如說女將軍婦好,而且子受在位期間,百姓們的生活也是比較好的,而我們現在大多數對於子受的負麵評價都是來自於周朝,因為,因為周朝的君主得國不正,對商王朝搞偷襲了屬於是,所以才需要對於子受抹黑,以此來鞏固政權。   帝辛,中國商代最後一位君主。殷帝辛名受,“天下謂之紂”,人稱殷紂王。為帝乙少子,以母為正後,辛為嗣。帝紂天資聰穎,聞見甚敏;稍長又材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歡心。時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載,帝乙崩,帝辛繼位。   帝辛在位時,很長一段時間生活在邢臺的沙丘宮苑,並在這裡處理政事,沙丘成為帝辛實際上的一個夏天處理政務和遊玩享樂的場所。邢侯因為進諫便被帝辛誅殺於沙丘。   司馬遷《史記》載:“(紂王)原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巨橋之粟,益收狗與奇物……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足見其驕奢。後來《史記集解》(南朝劉宋·裴駰)考證說,沙丘在“巨鹿東北七十裡”。這就是由正史首次記載的我國帝王的園林。   紂王擴大沙丘苑臺,廣建離宮館,多置飛禽走獸,供己享樂。閑來宮中無事,便逐狗鬥雞,飲酒作樂。鑿池儲酒,懸肉如林。讓婦女倡優,裸著身子,跳互相追逐的“北裡舞”,以取笑樂。   帝辛在位五十二年,關於紂王的為人,後世貶毀的多。其實早在春秋時代,就有人替殷紂抱過不平。當代的歷史學家郭沫若也曾說過:“實際,這個人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非常之大……中華民族之能向東南部發展,是紂王的功勞“   成與敗,盛世與亂世,都不是他們的愛情造成的,他們的愛情隻是恰好出現在了這亂世,而不是他們的愛情造成了這亂世,亂世不需要美人與愛情頂罪,即使沒有他們,亂世依舊會出現   其實封神演義裡的背景故事是幾個聖人的博弈,紂王代表一方,西周代表一方,紂王淩駕於百姓之上,但是神仙又淩駕於紂王之上,目的就是為了打仗死人然後封神。最後紂王也是封神了的   回復:我尋思著動畫開場紂王就殘虐百姓不是刻畫的很清楚嗎?為了自己開心直接就可以把士兵扔到水裡和鱷魚鬥,為了虐待姬發又讓和老虎生死決,跟古羅馬鬥獸場一樣,為了討妲己歡心後麵可不就是更加變本加厲嗎?建個宮殿要壓榨百姓,像是雷震子爸爸直接就因為被勞役而死掉,亂世之中,百姓是不得安寧,但紂王選擇殘虐百姓,哪次不是他自己主動的?百姓就算必須死也不會選擇這種用這種被淩虐的方式死的,這不就是拿百姓淒慘的命運為樂的愛情嗎?   回復:有一說一,封神榜裡麵命運就是最重要的,帝辛明明沒有理由亡國,就因為商朝氣運盡了,女媧直接派狐貍去迷惑帝辛,挺離譜的,還有一堆神仙什麼的,本來不用死,但是你內定封神榜,上麵就總找點逆天理由讓你死   我記得在最後結局時,妲己被命令要去取紂王的心,她拿著匕首告訴紂王,她要他的心。   紂王說你要什麼都來拿。   妲己扔了匕首,兩人一起走向坍圮的宮殿。   當時就被感動了,怎麼說呢,雖然動畫裡紂王不是個好人,妲己也不是,但他們的愛是真的,我磕到了!   歷史紂王不算壞,但是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五千年上下又有多少明君,那些最終成王的人最後往往也變成了紂王   當時最後兩人一起走進火堆的時候雖然我可能不太懂,但是我哭了   這個情景的意義是告訴孩子們,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壞人也有好的一麵,壞人對於某些人來說也是保護他們性命的好人,這個是真實的現實   回復:確實,但如果你要這麼說,那你的一切喜怒哀樂都是又腦內化學物質分泌產生的。那麼無論你再喜歡或討厭一個人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隻要切了你的分泌腺你就是個沒有感情的人。或者隻要給你打激素就能控製你的情感。那麼你的一切情感都是沒有意義的嗎?   回復:與其你思考這個,不如想想,也許妲己長的不好看紂王就不會喜歡。   那麼給你妲己的顏值,紂王就能為你付出江山付出一切嗎?   你以為天下美人那麼多,紂王都會對她們如對妲己嗎?   回復:因為喜歡一個人可能有很多點   不隻是相貌,性格,還有其他很多因素。我給你舉得例子就是隻有相貌沒有性格的結果   比如紂王喜歡的妲己由十個點組成缺一不可,懂嗎。但沒人知道紂王喜歡妲己哪十個點,所以歷史妲己不好看紂王也可能會喜歡   “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很有功勞的。紂王伐東夷,打了勝仗,但損失也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使商朝亡了國。”“當時微子是裡通外國。為什麼紂王滅了呢?主要是微子反對他,還有箕子反對他,比乾反對他。紂王去打東夷,把那個部族征服了。紂王是很有才乾的。後頭那些壞話都是周朝人講的,不要聽。”   感覺紂王的潛臺詞就是:“隻要愛妃高興,這江山的女王都可以讓給你來做。”   也許他已經想到如果江山用這種方式失而復得,他也不會再是這江山的王,但是隻要愛妃想,他就可以為此犧牲。這倆人真的,我哭死。   回復:最後一位人皇,唉,人權主義最終還是被神權打敗,封神榜是眾神為了打壓人權的一個陰謀,神明本該庇佑蒼生,他們卻為了自身利益不惜挑起殷商和西周的戰爭,以至生靈塗炭、屍橫遍野,殷商輸了,紂王之後再無人皇,此後再無集人界龍脈氣運者,人族徹徹底底輸了(這是封神演義原著中的設定,所以薑子牙封的那些神仙都是要他們都死了才封,因為死了後就不用被人界天道規則束縛了,說白了封神就是為了削弱人族勢力,強化神權統治)   真正帝辛才不是這樣的   他長的英俊又高還尊重女性(妲己出身不好)   自己還會做占卜(這是大祭司的活)   而且商朝有用人祭祀天地的習慣   帝辛覺的不合適讓人減少祭祀   大祭司覺得帝辛搶了自己的活還要這麼搞就背叛了商   帝辛被捅了背後正麵又有周夾擊啊   歷史上沒有妲己這個人   帝辛隻是步子太大了,他超前太多提出依靠才能提拔人,損害了大貴族的利益。廢活祭也是,好像還有什麼用婦人。   商紂王其實是歷代文人立的反麵典型,古代文人很喜歡用罵商紂王來勸皇帝勤政,時間久了,罵的就越來越越厲害了   一些考證說歷史上紂王喜歡妲己好像就是因為妲己跟他政見相合,而且妲己也不是王妃,隻是貴族女子而已   回復:不是對歷史持懷疑態度,是對現有的史類典籍,因為它們都或多或少的帶著勝利者的政治角度去寫的,不夠客觀,所以當涉及到對一位比較重要的歷史人物或者事情時,還是應當審慎不人雲亦雲   回復:按照古神話來說,人皇是和天帝一個等級的,那是因為姬發打過來的時候。紂王一把火燒了朝歌,糧草,兵家都被燒了,本來姬發那到這東西,就能趁機打敗其他的諸侯,成為人皇,但是沒有得到,他壓不住那些諸侯了,所以隻能退而求次自豪天子,把其他諸侯都鳳王,意思是大家都差不多,誰也不比誰高貴   回復:隋煬帝純純能力不行   李世民怎麼樣,囚父殺兄,敗壞綱常。可人家能力強啊,縱橫天下隻有一敗,同樣是打高句麗,隋煬帝那麼個費勁打三次也不過是雙方都巨損,李世民一路平推,然後感覺再打不合算了,給自己算了個輸了。手下強的文臣武將無數,還有李靖魏延這些大才,他就是歷史上怎麼排都得進前三的帝王。   隋煬帝方向沒錯,但那又怎樣,打不過就是你辦事不力,更何況還驕奢過,別覺得這是後世給的,李世民連自己那點勾當都讓史官照寫   小時候真看不懂,隻看到愚昧昏君和癡情的狐貍。最後他們在火中的從容,我覺得不符合邏輯,他們竟然不悲傷不絕望,為什麼?披著綢帶一點也不威風,帶有幾分可笑。現在看了就感覺悲壯,在火中殉情,無論什麼樣的絕境,在擁有彼此的時候,就沒必要絕望。   沒生活在那個時代不予評價。   紂王不可推卸的問題就是亡國之君。   功與過不可相抵。   人是非常復雜的。   再殘忍的人也有些愛心。   再善良的人也心存邪念。   如果沒記錯的話,現代眼光看帝辛實在不能說昏君暴君。   所謂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是瘋子,帝辛絕對是個不合時宜的聰明人,當時的殷商貴族是以人祭為主,而且祭祀頻率和規模越來越大,帝辛不喜歡這種大規模的屠殺,因為參與祭祀的人牲多數是戰敗和擄掠來的,崇神的那部分殷商貴族就與帝辛有了沖突。   如果根據現在的考古發掘,姬姓部落在那時候反倒是依附殷商的小部族,而且很可能就是專門做擄掠奴隸販賣人牲這些活計的,所以......   還有一點是雖然帝辛精通占卜,但本人貌似有無神論傾向,再加上上古時代與其說是帝製更像是酋長製,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帝辛想把上古部族社會直接帶到封建社會根本是不可能的,沒有經過奴隸製的長期生產力積累,這也是為什麼他失敗了還被周朝記成了暴君。   順便一提,挖心的比乾、叛商成為周朝宋國首位國君的微子啟還有後來去建立箕子朝鮮的箕子也都是帝辛的叔伯或者兄弟,隻不過盤庚之後商朝有了朝封建宗法發展的苗頭,是嫡子繼承製,而他們算是庶出,某種程度來講應該是帝辛的政敵或者殷商舊貴族了。   從紂王問她你還留在這乾嘛,紂王以為妲己作為狐貍精是被派來的,但是他愛她所以不敢拆穿哪怕是要他的命他也願意,妲己以為紂王不知道她是狐貍,為紂王放棄了那麼多,他們倆其實是雙向奔赴,又以為對方不愛自己,最後也算是絕美愛情了   紂王本人可沒有史書上那麼不堪,而且越遠古的歷史越難考證,放下那些偏見吧,好好欣賞美麗的愛情吧。   我小的時候看到妲己陪紂王一塊兒被燒死,心裡就像塞了一團棉花,悶悶的很不舒服,一直到完結我也愣神了很久……   那時竟不知道,美人也可以為英雄放棄天下   沒有他,其他都算什麼   “寡人寧負天下也絕不負你”   “沒有大王,天下對我有何用”   “隻有你,還留在寡人身邊”   願這愛,世代相傳   有些人在為愛情流淚   而有些人在問哪裡有這樣的仙草   小時候看到紂王說他早知道妲己是狐貍的時候,我一愣,心想原來愛情是這麼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