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乾想建設商朝,心被挖了, 商容想規勸紂王,撞頭死了, 薑皇後賢德忠貞,割舌剜眼, 黃飛虎忠心耿耿,死妻喪妹, 路上老叟頑童何辜?慘遭刨骨驗髓, 城中六甲孕婦何罪?卻被剖腹驗孕, 殺妻誅子自毀長城的君王,又憑什麼不反? 一人造反是罪,天下八百鎮諸侯皆反還是罪嗎? 不曾見,同是大興土木,造鹿臺百姓怨聲載道,造靈臺萬民無償勞動,差距在哪? 歷史上商是神權最勝的朝代,什麼周是天子,商是人王都是扯,商王是祭司,是神的代言人,死了也要成為神,那就是地上的神。 至於電車難題,歷史上有很多,但這個問題在於條件太少,我就相信八個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或者說四個字,實事求是。 伯夷叔齊攔武王車駕,說這是以暴易暴,左右欲殺,太公阻之,說此為義士,然後武王就放了他們,問題就在於,武王隻能走這條路,不殺紂王,難道要等到紂王來殺自己?武王明白自己的處境也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所以他們要繼續伐紂,但同時他們也明白伯夷叔齊的想法,明白這種想要保全蒼生的高尚,故而放之。 同樣還有佛教,佛陀轉世割肉喂鷹,饑餓的蒼鷹捕食鴿子,或者鴿子死,或者鷹死,但是佛卻割下自己的肉喂鷹,這樣鴿子不會死,鷹也不會死。這是佛陀慈悲,同樣也是告訴我們,凡是並不是隻有兩個選擇,我沒必要非得按照電車難題提出者說的兩個選擇來選?我就是想都救,就是看你提這個問題的人不爽,你說鴿子和鷹一定得死一個,是因為你這個出題者隻給了這些條件,但佛偏要讓他倆都活,就是從出題者給的條件之外又創造了條件,就偏不按你出問題的套路走。 道理就是世界是個廁所,出題者說你要麼吃奧利給,要麼讓他製造奧利給讓廁所更臟,那我偏不,我就要把他打掃乾凈,讓以後的人有一個更好的上廁所的環境,我可能做不到全打掃完,但因為我做了,那以後說不定也有人會去做,這樣總有一天世界會變乾凈。同樣電車難題也是,兩個小孩在鐵軌上玩,撞死那個都一樣,都是死,但真正的問題在於如何預防這種問題在現實中發生,當鐵軌上出現小孩的那一刻,就證明教育或者是鐵路係統已經出現了問題,問題在於防微杜漸。當然,如果非得選擇,那就得學習武王,想明白自己的處境,以及到底想求什麼,想明白邊際成本,然後迅速做出決斷,因為最應該想的是撞和不撞的問題,而不是撞哪個的問題,當然最好是不撞。 我懷疑薑子牙不僅僅是根骨差了,而是前世背了很大的因果。不然他一個根骨這麼差的人到底怎麼拜到玉虛宮去的,而且元始天尊這麼大的身份,竟然都不能給自己弟子改善根骨,說明薑子牙有很大的漏要補,元始天尊專門讓薑子牙來主持封神,就是讓這個巨大功德來填他前世的漏,而這也僅僅隻是保他今生作為人平安一生,榮華富貴而已,連成仙都不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要是元始天尊憑親疏喜好改變人的氣運,那他就差遠了,人最後都要靠自己,天地造化就擺在那裡,走到哪一步全憑自己,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薑子牙,縱然我申公豹不能成正果,也不能享受富貴,但我是一個神仙。可你呢,你百年之後已沒有神仙好封啦。 我願永守天門,使天下百姓永享太平。(如生命化作那朵蓮花,功名利祿算拋下) 鴻鈞老祖是創始元靈的大徒弟。創始元靈是和盤古一個級別的人物,還有其他三個徒弟是混鯤祖師,女媧娘娘和陸壓道君。鴻鈞老祖有三個徒弟,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所謂的三清。元始天尊收了十二個徒弟,最後收的薑子牙。元始天尊想把他的徒弟聚集起來合法化不再是散仙所以就搞了個封神榜。 電車難題的事得存在地位平等的條件才行。三界中,人與神的地位就跟動物與人的地位一樣。以此可代入,就像是某人為了動物站在了人類對立。而薑子牙的師父通過設計人與妖的戰役來教薑子牙做神,其中人與妖的善與惡對於神來說完全是無關緊要。從宏觀上看,這薑子牙就是一個為了自己信念而反叛自己民族的事例,非常符合西方的大愛無疆的價值觀。 封神榜原著表達的內容更加黑暗露骨。薑子牙是沒有仙緣的,簡稱學渣,一輩子都成不了仙那種。讓他主持封神榜實際就是找個背鍋的,畢竟最後無論正反派都封了神,昨天還打打殺殺今天就成同事了,總要有個人背鍋緩和氣氛吧。薑子牙最後也沒封神,反倒是各教大佬的徒弟都封神了。估計原著作者就是想表達刻苦讀書不如朝中有人,畢竟仕途科舉得意的人哪有空寫小說啊 兄弟封神榜裡全是通天的人,封神就和簽了終身合同,而位列仙班就是有期合同,一個被人瘋狂剝削,一個自由自在,而且元始的弟子封神地位遠超通天的。最主要的是闡教那邊的十二金仙私德都有問題,對不起他們偉光正的人設,什麼出賣徒弟了,讓徒弟擋殺劫了,教唯一的徒弟還留了一手拉,打不過找師傅啦,用邪法詛咒對手啦。 封神大部分神仙都不願意,這就是封神的世界觀。最開始就是天庭缺人所以讓兩教出人打無期工 回復:不是過分解讀,封神榜本身就是講的三教紛爭。最倒黴的就是這三:通天教主(截教教主主張有教無類)人王帝辛(也就是人族之王,後被潑臟水叫紂王)蘇妲己(狐族族長,被女媧派去禍害商朝最後背黑鍋)其他大佬有一個算一個都不是好東西(小說裡) 截教通天教主玩的有教無類,弟子質量最高的是內門弟子,四個準聖。外門弟子多數就是魚龍混雜了……屬於他在金鰲島講道,是個生靈就能聽他講道的。 闡教人什麼私德就不用多說了。說到底,還是通天教主風頭太甚,引起別人不滿了。也是三個師兄弟教育理念的分歧 回復:你會這樣覺得說穿了就是現代人跟古代人的價值觀錯節而已。舉例來說古代人覺得報仇就要殺全家,現代人就覺得你這過了火。這方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武鬆,作者是照著正派去塑造的,但是現代人卻覺得武鬆濫殺不是好人。封神演義也是同樣,如果你看原著,作者很明顯就是支持闡教和人教,但是因為現代人和古人價值觀的脫節,就覺得闡教和人教不對,於是拿自己的價值觀代入作者,覺得作者就是在內涵人教和闡教。但是你好好看一遍原著的話你會發現原著作者其實是很標準的“正統”思想。 回復:灶王爺和薑子牙沒什麼關係雖然灶王爺看著記得的挺多從地位來說就是個專門在人間管事情的小仙人 回復:得了吧,首先原著叫《封神演義》,不叫封神榜。其次,我隻看過原著,相關的電影電視我幾乎都沒看過。而看過封神演義的人根本不會說原著描寫得多麼黑暗,封神演義原著體現的是很標準的古代“正統”思想,周是“正統”,伐商紂的“無道”,而且原著裡作者是旗幟鮮明地支持闡教和人教,因為作者眼中“闡教”和“人教”才是正統。現代人會覺得作者原著在內涵完全是因為現代人與古人的價值觀錯位,覺得闡教和人教不配代表道德的正方,所以才開始腦補各種陰謀論,然後一群沒看過原著的人看了幾篇營銷號和網文就開始跟著一起吹原著是多麼“黑暗”,那些說原著黑暗的有幾個是正兒八經地看過原著的? 回復:封神榜裡其實誰都沒寫,它就是一個招魂幡。通天教主對自己弟子說,近期不要惹事,否則成為封神榜上有名人。他自己撰寫的他會不知道誰是有名人呢?所以那就是個招魂幡,殺了你就借口說你是封神榜上有名人,是要上去成仙的。 回復:不,原著中孫悟空是絕對的主角。你要知道,在我們熟悉的百回本西遊記麵世之前,西遊記的故事就已經有了,隻不過那時候西遊故事的主角是唐僧,孫悟空是一個到了故事中間才登場的三線角色。說到這裡你明白了嗎?我們熟悉的《西遊記》本質上其實是一本同人,但是這本同人寫得太好了,把其它西遊故事給擠垮了,變得比原著還要正統(真?同人逼死官方)。孫悟空被從一個三線角色直接提拔到了主角,而且還是龍傲天一般的主角,可以說原著作者是最大的猴子吹。 至於故事核心,西遊記博取百家,儒道佛兼有,引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各教哲理,在紅學走紅之前,研究西遊記的“西學”才是四大名著中的第一顯學。西遊記的哲學內核其實非常有趣,它雖然講了一個佛教故事,但是故事內核卻是儒家“陽明心學”為骨,道教丹道為肉。而且還將佛教神話、道教神話、民間神話和官方信仰有機地融為了一體,對於探索中國古人精神世界擁有極高的價值。這樣一本奇書,現代營銷號卻整天就摳那些邊邊角角,整些辦公室政治的玩意兒,看得我是真的吐血,太浪費寶貝東西了。 不封神,就可以自由自在修煉得道,封神就受天庭節製,生死都在玉帝手裡,而且封神榜都是失敗死了的封神,我懷疑你到底看沒看過封神榜,估計又是在家門口地攤大學學成歸來的 回復:對的,天庭缺人,好像找的鴻均道祖,讓兩教出人打工,但是兩教都知道是無期工,都不願意去,所以搞了個封神榜,就是拿人間商朝鬥法,死了的都去封神打工 回復:古人生活的環境可不像現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古人想出人頭地基本隻有入仕,你不會真的以為古人在仕途不順的境遇下還有心思寫一本玄幻小說吧,強如李白都做不到呢。就如古人寫詩一樣,一切景語皆情語。訴說和抗爭的窗口罷了。 事實上上封神榜的基本都是被殺後肉身上榜,可以說是喪失自由,大部分先天生靈都不想上榜。 回復:中國文化內容那麼多,你就對裡麵那些醃臢東西感興趣?在原著中就是那麼一筆帶過的東西被你們當成了原著內核大吹特吹。你要是真的看過原著也就罷了。可你看過嗎?有幾個是認認真真看完原著的?有多少是看了幾篇洪荒網文或者營銷號文章就跟風胡扯的?封神演義通篇不是在寫紂王無道就是在打仗,哪有那麼多官場潛規則的內容?要是你覺得封神演義裡那點少得可憐的官場內容就是很黑暗很深刻,那說明你根本就沒見識過社會和現實,封神演義裡那點東西還叫“黑暗”? 回復:藝術不是反應現實,藝術來源於現實,但不止於現實,有時候要超過現實或是不足矣稱得上現實,所以區別於現實 回復:……這離政治的本質差遠了……別說把封神演義內核說成是政治本身是主次顛倒,就算真研究封神演義的政治內容,你也會發現它在政治這方麵的內容很膚淺,而且帶有極強的時代局限性,根本不配拿來做政治文化的典範……講真,你要真想了解中國政治方麵的思想,或者說你想研究一下中國政治文化中關於權術和統治方麵的內容,你不如去看看《道德經》,那些整天吆喝中國古代權術的跟風者,有幾個知道中國古代權術典籍之祖是《道德經》的…… 封神計劃的執行人,最後還能享受人間富貴,最大臥底九尾狐才是背鍋的 回復:能流傳下來的經典要麼是展露了人性,要麼歌頌了人性中的神性,要麼結合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對社會係統有所反思。是凝結了作者人生觀世界觀的產物。封神榜講的幾教的紛爭,講的因果,講的人性。由於人性,由於出生的不同,理念的不同就會有矛盾,有矛盾就是因,矛盾爆發就是劫就是果。渡劫之後是矛盾緩解,成王敗寇,沒有所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新的世界又有新的矛盾醞釀,等待下一次劫數。 回復:我沒說這些書沒有一點政治啊。但是和你想的恰好相反,很多人隻看宮鬥政治那點東西恰恰說明他們理解得太淺。比如說西遊記,是四大名著裡哲學思想最為深刻的一本書,兼收佛道儒各家思想。結果一群人卻隻能看到辦公室政治那點東西。更有一些人直接理解就是偏的。比如說封神演義,現在一群人整天腦補一些政治陰謀論,但是你要真仔細看過原著的話你會發現作者的思想觀念還真就非常保守和封建,他根本沒想批評裙帶關係政治陰謀之類的東西。事實上你代入古人想一下,對於古人來說真正的現實是什麼,他們真正害怕和批判的是什麼?是上層操弄蒼生?還是君王親佞遠賢,貪圖享受殘暴無道?現在很多人的解讀完全是脫離歷史背景拿自己的價值觀網上硬套。 那所謂的正統神話,又是什麼呢? 人們口口相傳,又或者人為記錄的? 跟神話小說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不都是經過人為加工而成的麼,而口口相傳的東西,最後又會有多麼誇張? 這東西跟歷史小說沒法比,因為歷史真實發生過,無可辯駁,而神話,都是編的,就憑你編的比我早,就是權威?那我還編的比你好,比你有邏輯呢。 誰又真實見過神?就算基督聖經這種較近的神話事跡,也隻是一群人吹牛皮,來回修訂。 哪又有什麼權威,要是封神榜小說在大周書成,那是不是也成權威了,不過那麼早的時代,估計也沒人掌握高超的寫作手法。 薑子牙想要脫離國產動漫的低齡化,立意很深。十二金仙可以帶入強權國家,而師尊就類似於醜國。以醜國為代表的強權國家,製訂並引導著世界的秩序。帶來的確是別的國家的災難,紂王就相當於某些國家的領袖。雖然國家崩潰民不聊生。但是作為列強的工具仍然被封為神聖。列強以加入列強為代價,將工具人綁定在戰車上。但是工具人誕生了不還有的自由意識。九尾可以帶入伊拉克一類的國家,出賣國家利益,最後搞得國家破滅,卻被使用後丟棄。最後反抗的思想戰勝了強權,師尊的師尊也就是鴻鈞,類似宇宙的運行意識,最後預兆著以強權為代表的國家秩序將會崩潰,新的秩序終會建立。不過薑子牙故事展開不足,劇情時間撐不起故事架構。 封神演義本身並不一本值得提倡的中國神話小說,其中充滿了宿命論而且bug也很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相對於目前的社會,其中的糟粕多於其中的精華。能將劇本改成這樣,而且不失其原有的故事路線。我覺得已經很難能可貴了。再就是從中間立場來看,截教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基本上全軍覆沒,而闡教滿打滿算也就60來人。截教大部分人雖然來歷並不怎麼好,但是大都很有義氣。闡教一個個“老奸巨猾”且不講道理。哪吒殺死石磯娘娘座下的童子本身就是理虧,太乙真人跑來先開噴嘲諷,接著就把石磯娘娘揚了。(個人觀點,真的不喜歡闡教。)封神最後最大的贏家其實是西方教,西方教到處攪渾水不乾好事最後卻崛起,看得我十分無奈,燃燈也是個老內鬼了。上了封神榜的人都成為了天道的奴隸,其思想本身也是受天道控製,沒有哪個神仙願意上封神榜。當然,這本書是幾百年前的了,闡教沒對老百姓動過手,黑都找不到地方黑。截教為了拉仇恨,各種武器對準老百姓,這我也沒有辦法,畢竟我不能穿越回去重寫劇本。總之,封神這書真的不怎麼好看,不願看也沒法子,作者都幾百年前的人了。你不能拿著今天的價值觀往上套。能把劇本改成這個樣子,真的已經很不錯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武廟本身就是為了祭薑太公,所以不存在武廟祭他人不祭薑尚的情況 北伐成功又怎麼樣?諸葛亮有什麼開創性的對兵法的貢獻嗎?難不成八卦陣?沒有薑子牙就沒有兵家一說,後世無論再發揚光大,也僅僅是對薑子牙的傳承罷了,李世民走到千古一帝就能頂掉黃帝的地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