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國君輕佻(1 / 1)

晉周春秋 涼血青年 3197 字 2024-03-16

夏秋之交的河東,酷熱難耐。   但勤政的晉周並沒有閑著,他點起一百甲士,加上初步經過嚴格訓練的部分“公室警衛”,帶著三位侍中大夫,離開新絳,去巡視駒、苦、步、冀四縣。   這四個縣都離新絳不遠,最遠的苦也就一百多裡。   苦、步二縣,萊犁和狼賁二人照著成周做過的事情,依樣畫葫蘆總是可以的。但是晉國一個縣的規模,比起成周那小小的領地可大多了。幸虧晉國基層官員的素質還行,大概懂得新縣令要做什麼,所以這兩個縣的情況差強人意。   冀縣的假縣令箕牧,工作最為出色。四個月的時間,縣中大半鄉裡,都已經完成了什伍之分,也沒有耽誤農時。戶口、田地、本地士卒的數量,也都搞得清清楚楚。冀縣殘留的公室井田,基本上也完成了改製。   “箕牧,汝辦事,寡人向來放心!”晉周誇贊起這個跟隨家族多年、能力最強的家臣。並當場賞賜幾壇好酒,特別說明這是平時國君才能飲用的上品。   箕牧與國君也很熟悉了,當即與晉周痛飲一番,口稱好酒。   “子圉啊,”晉周稱呼著箕牧的字。“我看那萊犁和狼賁,做得比你差了不少,如果冀縣的事情已經能夠按部就班,辛苦愛卿去這兩個地方各待上一個月,幫一幫那二人。”   箕牧自無不可。晉周又讓箕牧附耳過來,如此這般叮囑了一番,這才離去。   最後一站是較為靠北的駒,這裡的假縣令是狐沖。   狐沖見到國君的時候還是笑嘻嘻的,但是隨著晉周的問題一個接一個拋出,狐沖就逐漸笑不出來了。   “狐沖啊狐沖,你可真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四個月了,縣中有多少個小邑、多少鄉裡你隻能說出個大概,有多少田就更搞不清了。你這假縣令,是不是不要再做了?”   狐沖撓著頭說道:“國君,我是想把事情辦好,在成周時我也知道是怎麼做的,但是這駒縣總共有七八千戶,比成周時我管的那點人可多太多了,下臣的數術一向不太好……”說著,狐沖搬出來一大堆簡牘和上任時攜帶的紙張,指給晉周看。   “這是何物?”晉周問道   狐沖說:“其實下臣走訪了縣中的十多個小邑和眾多的鄉裡,以及找出了郤氏整理過的檔案,但是算來算去,也沒算清楚!”   晉周扶著額頭,哭笑不得。接著對身邊的師曠發問道:“我聽聞,子野擅長數術,此行也帶來了幾名弟子以備不時隻需?”   “然。”師曠回答道。   “哈哈,”晉周得意地說,“今日的駒縣,便是子野與幾名弟子的用武之地了!”   說著,晉周讓豎人拿出幾卷帶過來的紙張,分給師曠和他的弟子,還拿了幾張給自己。   “狐沖,且將這些簡牘、紙張,分門別類,分給師曠與弟子幾人,別忘了也給寡人一部分。今日,寡人便親自來幫你治理駒縣!”   師曠一邊囑咐自己的弟子,一邊暗中搖頭。這國君畢竟還是個孺子,這種事情也要來湊熱鬧,你是國君,難道整天想著要在臣下麵前逞能嗎?   “嗬,待我做完手頭的事情,非得狠狠地刺這孺子幾句不可。”師曠擺弄著手頭的算籌,暗中下了決心。   其實事情也沒有那麼復雜,也就是四則混合運算這種難度。狐沖連這種事都做不好,主要是他出身於狄人,自幼對簡牘、檔案之類的缺乏感知,看見那麼多字就頭疼。所以隻吩咐手下人四處辦事,自己馬馬虎虎地檢查一番就算了。   眾人見國君與師曠等人已經開始計算起來,頓時安靜了不少。   多半個時辰逐漸過去了,師曠麵前的案幾擺滿了算籌,他已經把自己這部分算完了大半。師曠抬起頭,卻看見晉周慢悠悠地踱步過來,笑瞇瞇地看著案幾上的算籌,說道:“子野,勉之!”接著又晃悠到一個與他年齡相仿、名叫史趙的弟子身邊去了。   “國君未免也太過輕佻!”師曠脫口而出,“國君暑熱出行,可以說是為了治理國政,不得不為之,可是如今讓臣等計算,國君自己也非要與臣等一起,卻又不去算,在這裡戲言?”   叔向卻拿著一張紙,示意師曠慎言。   “子野,莫要急躁,且看國君寫的……我也不知是什麼,但是,國君確實已經算完了。”叔向對師曠說道。   “什麼?國君剛才連算籌都沒有拿出來,是如何算完的?”師曠以為叔向也在戲弄自己,結果紙張一看,隻見上麵寫滿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符號,有豎線有橫線,有的像是“十”字,還有一些大圈小圈的。   但最下麵卻用篆字寫了一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正是駒縣田畝的總數,還包括上、中、下等田畝分別有多少畝,以及去年和前年分別的收成。   “這……”師曠沒話可說,想用手中的算籌來驗算,也來不及啊。況且,他完全看不懂紙上的鬼畫符到底是什麼意思。   晉周也走了過來,臉上還是笑瞇瞇的,好像一點也不生師曠的氣。   “子野莫要氣惱,寡人也知道計算時被人打擾會很煩躁的!”   師曠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好像又要發作了。   晉周趕緊說:“寡人這就與子野詳細分說,這紙上的符號到底是什麼意思。史趙,還有那邊的幾位弟子,也一起過來聽聽吧。”   隨著晉周的解說,師曠等人才知道,原來,這紙上是國君在成周時便創造出來的“晉周數字”,從上往下一個數線是“一”,上麵半圓拐個彎、連著下麵一道橫線的是“二”……國君還發明了加減乘除四個符號,以及“豎式”這種簡單明了的計算方式。   “寡人以為,這最重要的一個數字,是這個。”晉周指著紙上的一個圓圈說道,“這是零!”   晉周又詳細介紹了這“晉周數字”應該怎樣寫,數位的概念,怎樣用0來代表空位等小學數學知識。說的口乾舌燥,總算賣弄得差不多了。還不忘總結道,這“晉周數字”,現在應該改名叫“晉侯數字”了。   師曠看著紙張上的“晉侯數字”,久久不能言語。最後,終於繃不住,對著晉周一個大禮,感嘆道:“國君,此數字,善莫大焉!有了它,下臣再也不必為算籌擺放不開而煩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