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之地另外一個名字“製”。那個耳熟能詳故事——鄭伯克段於鄢之中,鄭莊公的野心家弟弟共叔段本來請求的就是製地,因為此地地勢險要,是鄭國的西大門,所以鄭莊公沒有答應,把京邑給了段。 如今隨著鄭國國勢的衰落,製邑也破落了,根本不敢打擾周邊雲集的數萬晉軍。晉周與眾將佐齊聚一堂,詢問鄭國戰事。 中軍將韓厥表示,戰事進展順利,先是在媯水河畔野戰擊潰數萬鄭軍,接著一舉攻入新鄭外城,在攻打內城時受到了阻礙。 “鄭國之兵,加起來不到十萬,其中超過一半在新鄭,抵抗極為激烈,老臣一時間不能破城,還請國君恕罪。” “何罪之有?寡人正想誇獎元戎進展神速呢!” 韓厥拜謝,又問國君道:“接下來的戰事,國君有無成算?” 晉周環視四周,詢問眾卿誰有想法。這次是中行偃忍不住先開口了:“國君,破重丘、高唐何其速也,何不造起那些攻城器械,一舉破城?” “上軍將,可知鄭國在晉楚之間,反復過多少次?” 中行偃還真的計算起來:“大概,沒有十次也有八次了。” 晉周搖搖頭說:“鄭國地處晉楚之間,晉軍來攻,可能會暫時服從晉國,等到楚國來了,又會服從楚國。寡人能夠理解,鄭國是小國,唯強是依,朝晉而暮楚,才能生存下去。因此,這次就算攻破新鄭,讓那對晉國心懷恨意的鄭伯睔暫時服從晉國,可已經六月了,不久就要秋收,晉軍不能久留。待楚國大軍一到,彼輩又會叛晉!難道寡人能夠直接滅掉鄭國社稷,杜絕後患嗎?” “不可,滅人社稷為大不仁之舉。”師曠插話道。 晉周看了末席的師曠一眼,說:“寡人自然知曉!所以,上軍將的建議,請問有誰贊成?” 韓厥問道:“國君的意思是,撤兵?” 晉周笑了:“當然不是。如今攻破新鄭外城,雖然有不少掠得不少財物,也能捉些隸臣,但對服鄭也沒有什麼幫助。寡人特意選此地與眾卿相見,正是因為有一計策,與諸卿商討。” 說著,晉周站起身來,引領眾卿走上一座匆匆壘砌起來的高臺,指著北麵的大河與南麵的群山,說道:“晉軍以往每次攻鄭,都需要渡過大河,再行南下,使鄭國能夠從容準備,或及時通報楚國。假若有一日鄭國沿大河防守,我軍甚至不容易過河。此地夾於山河之間,假若在此地築城,聚集民眾耕種,貯存糧草輜重,並留下一支兵卒駐守,則可以俯瞰鄭國腹地。從此地到新鄭,一馬平川,不過兩三日路程。假若鄭國繼續與晉國為敵,必將從此不能安寢也!” 韓厥恍然大悟,連勝贊成。 “如果能從此地出兵,可以說鄭國一大半領地都在晉軍的掌握之中,國君此計甚妙!” 中行偃、士匄等眾將佐紛紛跟著稱贊起國君來,頓時高臺上一片馬屁聲響個不停。歷史上在虎牢築城這個建議,是魯國孟獻子仲孫蔑提出來的,被晉周提前一年抄了過來。 “不過,下臣還有所擔憂。僅僅在虎牢築城,也許可以懾服鄭國,可楚國一定也會派兵與我爭奪鄭國。假若楚國的壓力太大,鄭國仍然會反復。”韓厥稱贊完國君之後,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正卿老成謀國,寡人對這個問題也早有計較。這便是‘三分四軍’之策。” “三分四軍?”眾卿聽了這話都有點緊張,這聽上去像是要減少兩個卿位?說了半天,難道國君的心思還是在整治卿族上?如果是這樣,隻能說這個小國君還是太嫩了點。 “然。虎牢之城修築完畢之後,必須留兵卒鎮守。此地離新鄭很近,離汝水之南的楚國邊境也不遠。寡人聽說,刑地大夫巫臣為了疲憊楚國,將自己的兒子派到吳國去,將晉國的戰陣之術教給吳人,如今吳人一年之內就能多次出兵騷擾楚國邊境。晉軍駐守在虎牢,也可以用此策,由上、下、新三軍輪換,派出一部分士卒駐守虎牢,隨時出兵騷擾鄭國全境,甚至可以直達楚國的汝陰之地。如果與宋國士卒相約同時出兵,一東一西,效果就更好了!到時候鄭國楚國全都不得安寧,甚至能夠解決一大半的糧草!各軍得到的財貨、糧食、俘虜,可以自行處理!” 一聽到自行處理,幾位將佐的眼睛都亮了。 “此計甚善,但中軍呢?”韓厥問道。 “正卿也肩負一國之政,難以長期駐守外國,寡人以為,中軍也可以派出部分兵力,輪換參加上、下、新三軍的騷擾行動,但主力可以留在國內。” 晉周的意思是,一軍主力在外,其將佐難免也要在外領兵,至少二人得輪番在外,而韓厥身為正卿,也上了年紀,還是留在國內比較好。當然,中軍派出的人得到的戰利品,也歸中軍所有。 韓厥不是貪鄙之輩,對國君‘三分四軍’之計表示贊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其他將佐各懷心思,也都沒有反對。上軍中行偃與士匄成了一個陣營,在國內外都可以互相照應;下軍將欒黶一心求戰功;新軍將佐要麼低調做人,要麼年紀太輕,也不反對。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晉周同時提出,按照兩國交兵的常見做法,鄭人還要交出一個名叫“子產”的貴族子弟,作為人質。 “子產?他是鄭國司馬公子發的長子,國君為何要選他?”韓厥有些不解。 嗬,你們不認識他,我還能不認識嗎,子產可以說是法家始祖之一,寡人甚至覺得他比叔向還值錢! “無他,寡人早就聽說子產好學而聰慧,想見上一麵而已。如果是個人才,也可以留在身邊以備谘詢。”晉周說。 至於在哪裡築城,晉周思來想去,還是殘破的製邑地理位置最好,也可以在現有的城墻基礎上修建,節省不少人力。於是,毫無還手之力的製邑被晉軍輕易奪取,城邑內的居民連同製地的庶民自然就歸了虎牢管轄,哪裡輪得到他們反對呢。 接下來,晉周與眾卿開始商議起人力、材料的安排情況。晉國的築城技術在春秋時代也是領先的,眾卿領地的城邑都不少,誰還沒點經驗呢。加上有擅長數術的師曠及其弟子,用了一旬時日,大概的計劃就敲定了。 除了晉國中、上、下、新四個軍都要出力之外,晉周從齊國抓的俘虜,以及衛國、魯國、邾國、薛國、滕國等共同出兵的小國都要出人力。晉周還命人專門通知宋國派幾千人來幫忙,製服鄭國也是為了宋國的安全考慮,宋人當然也要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