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杳寒山(1 / 1)

蒼墨劍華錄 鐫刻晨霜 4966 字 2024-03-16

一夜奔波,次日天明時分,柳月亭已然跋涉過重重山水,雖不知身於何處,但也粗略曉得,已是深入到了南中州北部一帶。接下來,就是要跨越邊界,去往師父所說的“杳寒山”一帶,與先行出發的師兄們匯合。   回看這一路,晝夜兼程,不曾吃過一頓好飯,不曾睡過一個好覺。這眼下,剩下的路程已是不遠,加之連夜趕路,有所疲乏,他這會兒難得放慢了腳步,悠然行在道上。   自從昨日,從那一位老漁夫的口中得知了一些令人擔憂的事情,他心中本來有些憂慮,但在後麵,也並沒有遇到什麼意料之外的狀況。興許是為謹慎起見,這邊的一些村莊城鎮入夜後活動較少,不過白日裡倒是一些如常,跟青鳧國那邊也沒有什麼兩樣。   一陣樹枝搖晃的聲音響起,跟著時,天上掉下來幾個果子,接連砸落在地麵上。   柳月亭低頭看去,認出是幾粒青黃色的酸棗。這些酸棗掉落下來後,樹下一位老婦人便朝這邊過來,她背上背著一個籮筐,身形略微佝僂,慢慢走到這邊,彎腰去地上撿。   “這位大娘,請問‘杳寒山’是如何走法?”柳月亭駐足而立,麵朝過去,微微點頭道。   一聲詢問,那老婦似乎仿若未聞,手上的活不斷,撿起來一把果子,放進背後的籮筐,又在躬身撿拾。   “這位大娘,在下路過此地,方便問個路嗎?”柳月亭又問一聲,但那老婦依然是仿若未聞。他眉頭一皺,心想對方大概是耳朵不好,目光稍移,不遠處的那顆酸棗樹上還有一位老者。那樹極高,直有六七丈,密集的枝葉間,上下結滿了一簇簇的青黃小果,那老者此刻坐在一處樹杈,手上擺弄著一根長長的竹竿,看來剛才落下來的果子,就是由其打落。   “這位老丈,方便問個路嗎?”柳月亭沖那老者喊道。   “什麼?”那老者回應一聲,有些氣喘籲籲的,沙啞著嗓子。   “在下初來乍到,難辨方位,想問下‘杳寒山’怎麼走,還要煩請相告--”柳月亭拉長聲音道。   “你說什麼?”那老者又一聲道。   柳月亭這次索性走到樹下,再度高聲問詢,怎料那老者依舊是不明其意,看來這兩位都是耳目不好。往周圍看看,在這顆果樹之後正有著三間茅屋,不過看起來,也像是沒有其他人的樣子。   一籌莫展,他最後再朝那收果的兩位看去,頓了一頓,轉身回去踏上道路。   世人知曉天墨山脈的玄奇深邃,但世間還有另外一處山林,同樣亙古悠遠,潛藏不測之兇險,人跡難至。那就是位於青鳧國、北中州與南中州三地交界的神農源山林,因傳說上古時期,神農氏在此搭架為梯、上山采藥而得名。   神農源山林西接青鳧國東北部山麓,其中深山密林,常年雲氣氤氳,且是氣候極其多變,風雨莫測,更有毒蛇猛獸棲息,普通人常難涉足。   但因為臨近中原地帶的關係,加之也不像天墨山脈那般山高穀深,自古以來,這片山林也常有一些故事與傳聞流傳,說深山老林間有隔世古村,其中的人骨骼異常,不同凡人。又有白種牲畜之說,外形與尋常牲畜無異,但渾身皮毛似雪,爪牙鋒銳有力,四肢關節倒長骨刺,樣貌威風凜凜。有喜好之人遍閱古籍,找出些許對應之處,以為洪荒遺種,想要進山抓捕,卻常難尋覓蹤跡。   是以,這些捕風捉影的傳說在外,但從來沒有人得見其本身。   神奇與傳說兼具的神農源山林,自古至今,依舊保留神秘色彩,從未向世人揭曉其真正麵目,哪怕在中州國最為強盛、如日中天的年代,依舊如同一道天塹,生生將其南北一分為二。在平日裡,中州子民南北往來,也定然是要繞開這一帶山林,經由東部的雲夢澤一帶。原因無他,隻因沒有人會想要去跨越這一片山林,白涉險地,畢竟那些兇險莫測的傳說不一定為真,但有人涉足那片山林,就此一進不出的事跡卻不假。   口口相傳,經年累月,已是諱莫如深的存在。   就在這樣一片神秘莫測的山林,東邊盡頭處,幾段支脈往中州地界延伸,那杳寒山便是其中之一。   就在這日,柳月亭在一路靠東而行,又屢作打聽,終於是到了杳寒山的山腳下,而此時,已是午時過後。前方一片林原盡頭,青山連綿疊嶂,薄霧縈繞,從表麵上看,倒是不見有什麼奇異之處。   腳下的驛道平展向前,在這一段愈顯寬闊深沉。柳月亭舉步而行,不多時,來到一處岔路口,循著右邊的道路望去,稍遠處是一座鎮子,有密集的青瓦房屋與交錯街道隔空映入眼簾,幾乎如若一座小城。   柳月亭駐足朝那邊望去,正想著要過去打探一番消息,動身前一個不經意,往另外一條岔路上晃一眼,立時感到心頭大鬆,仿佛這一日一夜、懸而不落的一顆心終於有了安放之地。隻見那邊的林道上,幾位青年男女聚作一處,正在商議著什麼,眾人各自身上攜劍,再看那衣著服飾,不是他要找尋的諸位天墨同道又是誰人?   三步並作兩步,柳月亭朝向那邊直直過去,走到近處,認出其中的奚常與宋詣二人,而另外一名女弟子他也是認得,便是籠月峰上的王紅葉,但剩下的一名男弟子卻是眼生,一時也叫不上名。   “奚師兄,宋師兄,王師姐--”還隔著一段距離,他已經開口稱呼道。   四人那邊的商談為之一頓,目光齊齊而來,仿佛也是沒有想到會在這裡遇上師門同道,奚常稍微驚訝的口氣道:“柳師弟?你怎麼在這裡?”   “奚師兄,”走到四人跟前,柳月亭換一口氣,說道,“這次你們出來探查魔教蹤跡,師父要我過來加入你們,看看能否幫上什麼忙。”   四人中互望一番,奚常笑道:“原來如此。如今有柳師弟相助,我們定能早日達成使命,不負師門所托!”   旁邊的宋詣跟著頷首而道:“有勞柳師弟了。”   再接著,王紅葉也是笑笑,說道:“歡迎柳師弟。不過,這次我們還以為,你們蘊秀峰上不會分身過來呢。”   柳月亭有些無奈道:“本來師父是這樣考慮的,現在兩位師兄去向不明,我們這裡隻有五個人,我走以後就更少了。”   王紅葉欣然笑道:“不管怎樣,如今你過來這裡,至少如奚師兄所說,我們也可以快些搞定這邊的事了。”   “我看這裡,也沒有那麼多事吧。”四人中,剛才那位一直默不作聲的男弟子,這時說道,“我等五更抵達此地,到現在已過去大半日,但似乎,也並沒有多少事做吧?”   柳月亭心頭一動,目光朝那男子看去,雖是不認得對方,但奚常等另外三人,他卻是認得。按照師父所說,此次是天墨門中各脈派出一名弟子,共同下山行事,那麼推算來,其人便應該是天都峰上的弟子。   一旁的奚常稍微看出兩人之間的一點端倪,笑道:“這興許是說明,聽聞我們天墨門到來,那些魔教妖人早已望風而逃,恐怕已是不需我等出手了。”   接著,他看向柳月亭,口中介紹:“柳師弟,這一位是天都峰上的南簫瑾,南師兄。”又向那男子介紹,“南師兄,這位是蘊秀峰掌門師伯門下的柳月亭,柳師弟。”   罷了,繼續說道:“此次我等奉師門之命行事,當要同心協力,大家都不必分什麼彼此了,都是同門一家,魔教就是共同的敵人。”   柳月亭頓了一頓,朝奚常道:“是,奚師兄。”   那南簫瑾朝二人這邊看來,也並不如何言語,隻微微點頭示意。   柳月亭略過心頭的一些想法,稍作思索,再度朝奚常道:“對了,奚師兄,今天我來得晚些,不知道你們在這裡,有什麼發現沒有?”   奚常朝在場諸人目視一周,淡淡而道:“便如南師兄所言,倒是發現不多,”說道中,低頭指向身後的地麵,續道,“唯一的發現,便是這一處‘血陣’。”   柳月亭稍微一怔,順著奚常所指示處看去,這才看到眾人身後地麵上的景象,某種怪異的圓形陣圖,大約有七八尺寬,構成陣圖的線條已然有些模糊,滲入地麵,呈現出暗淡的黑褐色,又有一股若有若無的血腥氣漂浮在空中,要稱呼其為“血陣”,的確有所憑據。   “我等先前辨認,這不像是家禽牲畜類的血……以這等邪術,倒也符合那魔教的行事作風!”不待柳月亭這邊開口說話,奚常自顧自而道,有厭惡的神情流露出來。   “這也是我們幾個,剛才在談論的一點。”他擺擺袖角,繼續說道,“此外,除去這裡,方圓十裡之內,我們也各處去查看過,並沒有再發現什麼。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柳月亭朝先前所見的那座城鎮方位望去,凝眉道:“那如此,不知奚師兄你們,有沒有去問過這裡的當地人,不知他們有何說法?”   奚常也同時皺眉道:“這個自然是早去問過,倒是有一些說法,是關於這裡的那‘杳寒山’,據說在數年前曾經發生過一場礦難,將許多人埋在那山下洞穴。關於這個,我們上午也去查看過,那洞穴內裡坍塌,也是不得而進。”   柳月亭聞言默然,轉頭去看向那條唯一的線索,地上那一道隱約透出詭異氣息的陣圖。根據臨行時師父所說,以及到了這裡之後,聽奚常口中講述他們的發現與推想,可以揣度的是,此地於不久前,應當果真有那邪魔外道之輩活動。隻如今,僅僅餘留下來這一處痕跡,周圍地界又是風平浪靜,毫無那魔教中人的蹤影。   在這之後,眾人又行商談,不過也依舊沒有什麼進展。   再後麵,眾人間又分出人,去往杳寒山下的那處洞穴。柳月亭同往探查,見那是一道開在灰黑色山石上的洞穴,洞口外的地麵上有著許多踩踏過的跡象,想來便是當年那些采挖礦脈的勞工所留。洞口的兩側各有一盞石燈,早已荒廢棄用,有些許青綠色的藤蔓生長,覆住了燈柱,又順著洞穴旁邊的石隙,曲折爬升上山壁。   洞穴朝裡去,一股寒意陡然而生,但才進得不足兩丈,便被幾塊塌落的巨石所阻。   眾人在洞口位置一番琢磨,並沒有更多的眉目,於是再度返回血陣處,與留守的人互相望望,均是搖頭以示,兩邊都沒有什麼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