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十六年的剛入秋。(1890年) 像往常的大多數清晨一樣。 我17世太公天微亮就起床去河邊。 原來我17世太公幾乎每天都會在夜裡在河邊某處下個抓魚的竹籠,然後等早上天微亮的時候,我17世太公就會去收竹籠。 竹籠抓到的經常都是小魚小蟹。 撈起這小魚小蟹,我17世太公就摘一些野菜,一起煮了下肚。 有時候也會逮到兩斤的大魚,這個概率極小,一年也遇不到幾次。 當逮到大魚的時候,我17世太公通常是舍不得自己吃的,都是先拿到集市上看看能不能兌些大米。 這天,天霧蒙蒙,幾許寒冷。 我17世太公來到河邊,當收起竹籠的那一瞬間,就感覺很沉,我17世太公心裡一陣狂喜,心裡明白一二,趕緊提上來一看,果然是一條2斤多的大魚。 我17世太公當即非常高興,趕緊用稻草把魚弓起來,提著魚就上集市去。 壩尾村到小鎮集市的路程不遠,往西走500米就到了。 眼看前麵就是集市,淡霧之下,隻見一個身材嬌小的乞丐一手拄著一根木棍,一手拿著一隻碗,提著小步子,向我17世太公迎麵慢慢走來,兩人即將擦肩而過的時候,乞丐便看著我太公,抬了抬手上的碗,示意我太公能不能施舍。 這小鎮的乞丐歷來不是沒有,一直都有幾個,基本上都是男的,或者是神誌不清的顛婆。 這幾個乞丐在小鎮是常年乞討的,鎮裡麵的人都熟悉,也經常遇到,我17世太公自然也經常遇到,但我17世太公家裡是一貧如洗,自己都是飽一餐饑一餐,哪有閑餘的施舍,所以遇到乞丐都是擺手搖頭,表示沒法幫忙。 這次遇到的這個乞丐,我17世太公也是當即搖搖頭。 等我17世太公走過好幾步後。 我17世太公腦子突然一個靈光閃現,好像發現這個乞丐有些不對啊。 這個乞丐的樣貌好像並不是小鎮裡常年的那些乞丐,這個乞丐的樣子不一樣。 然後這個乞丐走路的步子比較特別,起碼相比本地人是特別。 怎麼個特別法呢。 這雙腳一看就是裹小腳了。 隻有纏足才能走出這樣的小步子。 雖然本地的婦女從來不纏足,但我17世太公畢竟年到半百的人了,世麵還是見過的,知道外地的婦女有很多要裹小腳的,也見過裹小腳的婦女走路的樣子。 對喲。 裹小腳,隻有女子才會裹小腳。 我17世太公想到這個要點,就馬上轉身往回走,趕到了這個乞丐的身前。 這個乞丐以為我太公要施舍,也就停下了。 我17世太公湊近看一看這個乞丐,這乞丐渾身上下都很臟,衣服又臟又破,腳上穿著一雙尖尖的破爛小鞋子,這鞋子正是女子特有的裹腳的鞋子,頭發蓬亂,滿臉烏漆嘛黑,雖然看不清麵容的仔細,但起碼能看出年輕模樣來。 這乞丐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味很臭,令人作嘔,不能近前。 我太公卻也不嫌棄。 我17世太公禮貌的問道:“請問你是哪裡人?” 這個乞丐聽了後,輕輕啊了一聲,然後便搖搖頭,表示聽不懂,原來這個乞丐聽不懂客家話。 這個乞丐不是客家人。 但乞丐這個輕輕的啊的一聲,我17世太公雖然臉上沒有表露出歡喜,心中卻樂開了花。 毫無疑問,這個乞丐是個女子。 而且是個精神正常的女子。 她是個從外鄉而來的流浪女。 但她聽不懂客家話啊,接下來該怎麼交流呢? 我17世太公想了想,然後不慌不忙的奪過流浪女手上的碗,一邊慢慢的說,一邊用手比劃著:“你跟我,回家,可好?” 這時候,這流浪女完全聽懂了我太公表達的意思,知道我太公要表達是什麼。 她想了想,然後輕輕點頭答應了。 這把我17世太公高興的,還賣什麼魚哦,當即提著魚領著流浪女回了家。 我祖上住的都是圍龍屋,一個圍龍屋住著幾十號人,都是親房子叔。 這不。 我17世太公一大早領著一臟兮兮的乞丐回圍龍屋,引得周圍早起的親鄰一片好奇。 我17世太公一時不知如何回應。 領著流浪女一進屋就把門關起來了。 我17世太公立馬點灶燒水,然後從衣櫃中找來當年他母親穿的衣服。 知道流浪女這一身汙跡用一桶熱水是完全不夠的。 我17世太公也是個心細的人,提一桶熱水放在浴堂門口,並隨時補滿熱水。 看著從浴堂裡伸出一隻纖細白白的手拿著水瓢取熱水,坐在灶邊燒水的17世太公心裡那個歡喜。 於是立馬一番焚香遙叩祖宗:“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繼續忙著一邊添補熱水,一邊殺魚做飯。 良久。 等到流浪女洗漱完一出來。 哇。 不得了。 這流浪女比我17世太公是年輕多了,看起來就三十出頭的樣子,雖然現在是麵黃肌瘦,臉色虛弱,但不難看出本身的五官清秀。 撿到一個漂亮的女人,本應該是個值得高興的事。 但這反倒把我老實巴交的17世太公整的不自信了,因為自己樣貌平平,年齡也已經48歲了。 一個48歲的農夫,可想而知,好看不了。 而眼前的流浪女頗有氣質。 這種與生俱來的氣質一看就知道不是窮苦家出身。 所以,真願意留下來跟自己過? 領回來一個女子,我17世太公還沒來得及高興,就開始擔憂起來,他什麼都不說,來到浴堂門口,把流浪女疊放好的破衣服破鞋子拾起來,然後看著流浪女,指了指這破衣服,接著指了指燒的火旺旺的灶頭道:“這衣服火燒了?” 流浪女點頭同意。 我17世太公就把流浪女這一身臟兮兮發臭的衣物塞進灶頭一把火燒乾凈了。 隨後我17世太公做好了飯菜。 吃飯的時候,我17世太公隻蘸著魚湯汁吃了一碗白飯,然後把所有的飯菜都給了流浪女。 吃完飯後。 兩人對坐著。 我17世太公能清晰的感覺到這流浪女此時很小心翼翼,很拘謹。 誰也沒開口說話。 這時候聽到門外有些動靜。 我17世太公知道這是老媽老嬸在門口摸索,便起身索性把門打開。 果然是三個老媽老嬸。 這老媽老嬸進來一看。 看到屋裡坐著個標誌的女子。 那個歡呼喲。 於是圍繞在流浪女身邊熱情的嘰嘰喳喳的問東問西。 隻是。 流浪女聽不懂。 我17世太公道:“這是早上在街上領回來的流浪女,她不是顛婆,是個外鄉人,不說我們這邊的話。” 一個阿嬸道:“可以哦,大侄子,突然領回來這麼漂亮的媳婦。” 我17世太公不好意思的尷尬笑道:“阿嬸,莫笑話侄子,她願不願意留下還不一定呢,我隻見她一個女子在外挨餓挨凍,著實可憐罷。” 阿嬸道:“你現年48遇到她,這可真是我們老祖宗在天有靈,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你可要愛護著她咧,一定要把她留下來,阿嬸跟你說,女人最在乎的是有沒有男人真正對她好,我會盡量幫著你的,等會我送些番薯過來,你先養好她。” 我17世太公道:“誒,好的,多謝阿嬸。” 阿嬸笑道:“都是自家人,不用謝,你不是經常在河邊放竹籠嗎?你現在別閑著,去多編幾隻竹籠來,以後你家可不是你一張口吃飯咯。” 阿嬸這話一出,其他兩個大媽也跟著附和的笑道:“對喲,以後你可不是一人吃飽全家吃飽了。“ 我17世太公聽得高興的立馬答應,搬個小凳子坐在門口編起了小竹籠。 就這樣。 很快,我17世太公領回來一個女子的這件事在圍龍屋很快傳開,圍龍屋的大夥紛紛來我17世太公屋裡頭看熱鬧。 來看熱鬧的多半是婦女孩童。 男人很少。 這不一個婦女正把一個男人從我17世太公屋裡拉扯出來:“看看看,人家的領回來的女人,你有什麼好看的,我還不夠你看嗎?” 引得屋內女人們哄堂大笑。 接下來的幾天,這件事在小鎮上也很迅速傳播開來。 一時間,這個事情在小鎮傳的沸沸揚揚,成為飯後茶餘的熱門話題。 有人羨慕,有人嗤之以鼻。 但不管如何。 與此同時。 你會發現。 小鎮的清晨也悄悄發生了一些變化。 若乾光棍一大早的在小鎮的街上有意無意的四處閑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