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賞識(1 / 1)

父輩那些事 劉若回 4109 字 2024-03-16

藍家主等人在鋪裡頭坐著喝茶歇息。   鐘忠一直在忙前忙後的斟茶倒水。   過了一刻鐘。   鐘家掌櫃來到了鋪裡頭。   鐘忠趕忙跟他父親介紹藍家主。   鐘掌櫃,藍家主,兩人初次見麵,一陣客氣。   鐘家掌櫃忙道:“藍家主好啊,久仰大名,藍家主親自遠親,這讓我怎生好意思。”   藍家主笑道:“我怎不能親自來,我就一個莊稼漢,身子硬朗,我倆雖然看著年紀相當,論做生意我比不了你,但論下地乾活你可比不了我,啊哈哈。”   鐘家掌一邊陪笑,一邊對藍家主躬身行禮,然後一一對各位藍家長工躬身行禮:“感謝藍家主辛勞,感謝各位辛勞。”   藍家主向鐘家掌櫃介紹一人道:“鐘掌櫃,這是我兒子,我們今天主要是來確認運糧的路線,所以沒帶多少糧食,四個人三輛車,我兒子自己推一輛,這路確實難走,這往後啊,如果買賣做成,我就交給我兒子負責這邊的運糧。”   鐘家掌櫃趕忙對藍家主的兒子躬身行禮:“藍公子辛苦了,請多多指教。”   藍家主兒子回道:“不敢當,叫我小名阿藍即可。”   鐘家掌櫃道:“藍家主,我請各位到我家坐坐,我家不遠,就一裡路,我已安排人殺雞宰鴨了,各位來一趟不容易,藍家主此番是真盡心了,不管買賣做不做成,都沒關係,能跟藍家主這樣的人交個朋友就是我天大的福分了。”   藍家主道:“客氣客氣,隻是我們一行都是莊家粗人,去到你家怕是打擾了。”   鐘家掌櫃道:“哪裡的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藍家主不願意來,才是我的損失。”   藍家主拱手道:“那就任聽掌櫃安排。”   於是鐘家掌櫃就把石魁留下看鋪子,吩咐石魁看好藍家主的車輛糧食,然後讓鐘忠迎著藍家主一行人回家。   這無疑是一場愉快的家宴。   張家掌櫃還拿出珍藏多年的長樂燒酒,這長樂燒即是五華縣的特產,是口味極佳的燒酒,因五華縣古稱長樂縣,所以叫長樂燒。   一場家宴,談的歡歡喜喜。   這藍家的糧食價格確實有優勢。   比在本地收購糧食要劃算多了。   當然這也是建立在大量采購的這個基本條件。   最後。   雙方通過商談。   方案也逐漸清晰。   由於需求,時間,價格並不固定,所以雙方約定,如果哪天鐘家掌櫃需要糧食了,就派人去模石村藍家,雙方確認好重量,確認好價錢,然後藍家派出糧隊。   最好是一次能達到20擔糧的購買力。(1擔100斤,20擔2000斤)。   然後。   藍家的糧隊到達鐘家掌櫃店鋪這裡,鐘家店鋪要負責糧隊的一餐米飯,每人三碗米飯,幾碗粗茶即可,無需其他。   鐘家掌櫃覺得這些都非常合理,當然愉快的答應。   於是雙方就達成了合作。   就這樣。   有了好的糧道。   鐘家掌櫃把鋪子售賣的米價又降了一些,這樣的話就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光顧鋪子,鋪子的生意越來越好,我太公也就更忙了。   但似乎我太公總是能保持十年如一日的那股勁,每天勤快的前前後後,從不怨言,鐘家掌櫃父子對我太公很滿意。   就這樣過了幾年。   民國6年。(1917年)   我太公26歲。   不知不覺在這鋪子做長工做了8年了。   8年以來,我太公始終保持十年如一日的態度,做好自己本分工作,聽從安排,忙前忙後從不有怨言,賬目做的明明白白。   這幾年,這鐘家掌櫃看到我太公真的給鋪子幫了很多忙,人又老實,不貪一分一毫,他很滿意,也很放心。   這幾年隨著年齡也來了,鐘家掌櫃漸漸不過問鋪子的事,都交給他兒子打理,他兒子打理的確實很周到,安排的有井有序,他兒子自身也是跟我太公一樣勤快的人,所以這兩人運營店鋪,非常有默契,鋪子經營的有聲有色。   我太公心裡也非常明白,自己再怎麼是得力助手,到底是個長工,做人做事首先要分清主次,所以日常工作當然以他忠哥為主,忠哥怎麼安排,他怎麼做,鐘家掌櫃怎麼安排,他怎麼做,反正全憑鐘家安排。   我太公到了鋪子做長工以來,鐘家掌櫃的閑散時間就多了,每天散散步,讀讀書,找老友聊聊天,或者來鋪子喝喝茶。   鐘忠是非常孝順尊敬他父親的,鋪子雖然是他打理,但每當鋪子有貴重的客人到訪,鐘忠都會安排人通知他父親,請他父親來鋪子裡跟客人會談,一方麵是向客人表示他父親才是掌櫃,另一方麵其實更多是讓他父親活躍活躍,心情愉快,身體自然就長壽。   鐘家掌櫃雖然不常在鋪子裡。   但是我太公的勤勞的一舉一動,鐘家掌櫃還是看在眼裡,打心裡很欣賞我太公。   所以在我太公26歲,在這家鋪子租做了8年長工的時候。   這鐘家掌櫃做了一件令人驚訝的事。   就是鐘家掌櫃父子經過討論,父子倆達成一致,決定給我太公一份收入分成。   就是我太公平時還是拿做長工的那一份錢,到年底的時候,會另給我太公鋪子一年純收入的一些分成。   總的來說,就是這家店鋪的營業額你也有一份了,好好乾。   這在當時的小鎮是非常稀奇的,因為長工就是長工,雇主出了長工的那一份錢,你拿了錢就該好好乾活,你如果不勤快,雇主就解雇你。   勤勞工作本來就是本分,作為雇主巴不得你一個頂倆。   而鐘家掌櫃認為做人做事敬天敬地敬良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你做得這麼好,這麼令人放心,這樣的人工不可多得,人這一輩子並不長,大家坦誠相待,互相愛惜才好。   我個人覺得這鐘家掌櫃確實是個天生的生意人,很厲害,也想得開,因為他知道,他家大業大,鋪子的生意越做越大,已經不是他父子倆能全麵監督得過來的,如果招來一個知人知麵不知心的人做長工,日常經營店鋪做做賬,也是能貪走一些錢的,到時解雇招人重新培養這一係列的操作終究是心煩。   然後我太公確實是一個實誠的人,但掌櫃認為這很大的因素是建立在我太公還是孑然一身,我太公還沒娶妻生子,生活壓力不大,靠一份工錢能維持生活,所以沒有其他念想,但如果日後結婚生子,負擔大了呢?這年齡也到成婚的時候了,日後的事誰都無法保證,掌櫃是個看盡人間滄桑的過來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人性經不起長久的試探,人性是互相成就的。   所以趁著這時間來的剛好,大家明說分成,坦誠相待,一起經營,長長久久,皆大歡喜。   當然,以上都是我猜測掌櫃當時的想法,不過我覺得八九不離十。   至於這分成究竟是多少,是一成還是兩成,我們後人不得而知,口口相傳下來的就是掌櫃的分給我太公一部分的營業分成。   但這份分成卻很有誠意,因為如此一來,我家太公僅僅靠他一人的收入,就可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我家的生活條件在我太公26歲這年,有了很大的起色,按照現在的話就是脫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