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忠臣是不是太多了(1 / 1)

憐心殿內,文思寧、程衛國和鄭太後三人並排側立,斜著眼瞥視正門,上半身紋絲不動,仿佛已經化成了望夫石,下半身則在激烈運轉,腳趾處甚至出現了殘影。   他們麵前高高矗立著一塊巨大的白板,兩名內侍運筆如飛,將三人書寫的內容謄抄上去。   “怎的還沒到?莫不是又生出了什麼事端?”   “太後莫急,方才太監來報,說是已經入了宮門。既入宮門,定然插翅難飛,文相,你說是也不是?”   “文相?”   “……抱歉,臣方才頭暈眼花,思慮遲鈍,先帝的氣息太過濃鬱!”   “文相,這還有些上等薄荷腦,可以清心明神,咱幫你抹上。”   “多謝……等等,不必勞煩程公親自動腳!”   正糾纏之際,突然聽到門外傳來清越的鳴鞭聲。   皇帝已至。   三隻腳齊刷刷縮了回去,六隻眼睛惡狠狠地盯向門口出現的身影。   報仇雪恨,就在此時此地!   ……   姚勉一馬當先,闊步走進宮殿。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先帝的梓宮,也就是棺材。   皇帝的梓宮理應用名貴的金絲楠木或者梓木所製,四周再刷上金漆。   看著已經被腐蝕乾凈的棺蓋和四麵鏤空的棺體,姚勉心知原裝貨多半已經被挪為他用。   此刻,濃重的臭氣仿佛已經化作實體,如同無盡的墨汁一般,從梓宮的四壁不斷湧出,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靜下心來,依稀還能聽到沙沙的蠕動聲。   故而姚勉隻上前走了幾步,便明智地站在三丈之外,遙遙躬身行禮。   至於抱著屍體嚎啕大哭什麼的,就著實有些強人所難了。   不過在場諸人無不以袖掩鼻遮麵,甚至於帶上麵紗絹布,隻有他麵色如常,落在其他人眼裡,已經堪稱極孝。   “爾等到了黃泉自會相見,陛下何必多禮。”文思寧奮筆疾書,腳底板都散發著得意勁,就連入口的肉粥都似乎少了幾分腥臭。   他還要再多嘲諷幾句,不經意瞥到身旁的起居舍人同樣在揮毫,心中頓時一個咯噔,忙問。   “你在寫什麼?”   “永安五年九月三日,帝入憐心殿,尋崩。”起居舍人老實回道。   皇帝肯定是要死了,所以要提前記錄,免得屆時局勢混亂,脫不開身。   他是正經的史官,有骨氣的,即便迫於壓力無法盡數記錄,但是職業態度還是要體現出來。   “不妥!”文思寧麵如寒霜,在白板上落下重重一筆。   史官的話外之音他豈能聽不出來,皇帝進了憐心殿,然後死了。   後世讀史書的人豈會不生疑?   他雖然已經做好背上罵名的準備,但能少一點總歸是好的。   “重寫!”   起居舍人梗起脖頸,一名太監當即抽刀架在上麵。   他知錯能改,即刻修正:“帝哀切過重,嚎哭不絕,嘔血三鬥而亡。”   文思寧思慮再三,滿意地放下腳,鄭太後卻又抬起了玉足,憤然書寫。   “此皇帝豈能是孝子?改!”   脖頸處冰冷的感覺重現,起居舍人開始懷念上古時期。   那時候的權貴即便對史官揮起屠刀,也依然有後繼者秉筆直書,兄死弟及,父死子繼。   現在的權貴則大為不同,直接誅當事人九族,壓根就不給你及繼的機會。   於是他又改成“帝麵無戚狀,淚不垂臉,將拜,左右覺其色變,頻言‘兒不敢’,遂遇疾,尋病終。”   先帝顯靈,將兒子帶走,可見這兒子妥妥的不孝!   鄭太後麵色稍霽,但卻並沒有放下腳,似乎仍未滿意。   “不如改成【大行在殯,帝嬉笑自如,出,行未半裡,雷擊電下,墮地死。】”   鄭太後聞言頓時大悅。   還有什麼比遭雷轟更能說明問題的呢?   即便是鄉野匹夫也會罵人“天打五雷轟”,連天都厭之,皇帝的品行可見不堪,如此方遂了她的心意。   鄭太後循聲望去,正欲褒獎發言的大臣,卻赫然發現,出聲的是自己名義上的兒子,姚勉。   “還不滿意?”姚勉嘆了口氣,“那朕也沒辦法了。”   “……”   鄭太後滿心的喜悅全數化作了憤怒,一腳踹開寫字的白板,芊芊玉足狠狠向下揮動。   殺!   大臣們知機向後退去,給禁軍留足位置,數十隻長矛齊刷刷舉起,指向殿中心獨自站立的姚勉。   “陛下恕罪!”   領隊的禁軍右護軍拱手行了一禮,勉強抑製住自己內心的喜悅,將長劍狠狠向姚勉的心臟刺去。   “噗~”   鮮血從傷口噴湧而出,瞬間染紅了鎧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是右護軍本人的鎧甲。   飛濺的鮮血同樣落在了姚勉的身上,在素衣又留下一道妖艷而又鮮亮的血痕。   殿內百餘人看的分明,劍尖明明都已經觸及了姚勉的胸膛,下一個瞬間,它卻紮在了右護軍的身上,直貫心臟。   這是,自刎?   可好端端的,他為何要自刎呢?   右護軍死的乾凈利落,沒有留下隻言片語,也無需多言,此等舉動讓眾人不禁想起了方才殞命的左錚明。   “國家昏亂有忠臣,此言誠之!”姚勉感慨道。   他的話代表了絕大多數人的心聲。   真是人不可貌相,誰都知道右護軍平時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下作程度就連同黨都為之掩鼻。   沒想到他內心卻是如此的火熱赤忱,真是無小節而有大義也!   將領以如此慘烈的方式陣亡,餘下軍士們不知所措,手中長槍搖晃不定,大臣們也紛紛低下頭,羞愧難當。   隻有文思寧等人還在催促:“殺!再殺!一起動手!”   長槍如林,猶豫而又參次不齊地攢刺出去。   這一次護住姚勉的是兵部左右侍郎和一名禁軍將領。   在君上性命攸關的時刻,他們發揮超人般的速度,推開眾人,閃電般地沖到姚勉身前。   三個人身上被紮了無數個窟窿,血出如漿,立斃當場,可也成功擋下了攻擊,讓皇帝安然無恙。   看到眼前這一幕,眾臣不由得淚灑當場,不過感動之餘,心中不免升起疑惑。   咱們之中,有這麼多的忠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