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朝代的存亡在史書上不以皇帝的存續為依據的時候,即是皇帝的無能,也是大將的浪漫。 蜀漢的浪漫,曹魏的風骨,江東的。 事件一: 趙雲與薑維對戰,風華正茂的薑維在馬上笑問趙雲:“老將軍,可知天水薑伯約?” 趙雲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事件二: 經常坐西成高鐵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從西安北到成都東或者從成都東到西安北,無論是G字頭的高鐵還是D字頭的動車,二等座的票價都是263元,從未變過。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鐵全線正式通車運營。為了紀念,將西成高鐵的普通座的票價定為263元,用來紀念蜀漢於263年滅亡,讓人不禁感嘆蜀漢之浪漫。 西成高鐵全長658km,速度250km/小時,最快的一趟車3小時7分。 但是這短短的3小時的路程,諸葛先生卻走了整整一生。 全國其他地方的高鐵票價會因為時間時長等因素上下浮動,但是西成高鐵263元的票價,無論何時,都是固定的。 在《出師表》裡有這麼一句話:“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上中學時,背誦這篇課文時,真的是壓根就不理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含義。 等到長大後,才明白,這16個字,其實就是諸葛丞相殫精竭慮的一生的縮影。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在三國時期,舊都指的是東漢首都洛陽。西漢的首都是長安,公元8年,外戚王莽廢掉西漢末帝,西漢滅亡。在三國時期,由於孫權背刺關羽,荊州丟失,導致蜀國要想進軍洛陽,隻能通過漢中到達長安,才能東進洛陽。 諸葛丞相一生六出祁山北伐魏國,祁山就在今天GS省禮縣東側。第一北伐由於馬謖失街亭,導致失敗,後麵5次都是由於補給的問題,沒法取得最終勝利。公元234年8月,五丈原軍營中,諸葛亮由於積勞成疾,不幸病逝,終年54歲。 諸葛亮去世後,薑維又繼續北伐,根據《三國誌》記載,公園238年至262年之間,薑維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 整整兩代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最終也沒有看到長安城。 事件叁: 古人和今人的浪漫便是史書對薑維的評價: 薑維字伯約,天水冀人也。少孤,與母居。好鄭氏學。仕郡上計掾,州辟為從事。以父冏昔為郡功曹,值羌、戎叛亂,身衛郡將,沒於戰場,賜維官中郎,參本郡軍事。建興六年,丞相諸葛亮軍向祁山,時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維及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行。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維等乃俱詣諸葛亮。會馬謖敗於街亭,亮拔將西縣千餘家及維等還,故維遂與母相失。亮辟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時年二十七。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薑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又曰:“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薑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後遷中監軍征西將軍。 十二年,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進封平襄侯。延熙元年,隨大將軍蔣琬住漢中。琬既遷大司馬,以維為司馬,數率偏軍西入。六年,遷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十年,遷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是歲,汶山平康夷反,維率眾討定之。又出隴西、南安、金城界,與魏大將軍郭淮、夏侯霸等戰於洮西。胡王治無戴等舉部落降,維將還安處之。十二年,假維節,復出西平,不克而還。維自以練西方風俗,兼負其才武,欲誘諸羌、胡以為羽翼,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十六年春,禕卒。夏,維率數萬人出石營,經董亭,圍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解圍至洛門,維糧盡退還。明年,加督中外軍事。復出隴西,守狄道長李簡舉城降。進圍襄武,與魏將徐質交鋒,斬首破敵,魏軍敗退。維乘勝多所降下,拔河關、狄道、臨洮三縣民還,後十八年,復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經眾死者數萬人。經退保狄道城,維圍之。魏征西將軍陳泰進兵解圍,維卻住鍾題。 十九年春,就遷維為大將軍。更整勒戎馬,與鎮西大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故維為魏大將鄧艾所破於段穀,星散流離,死者甚眾。眾庶由是怨讟,而隴已西亦騷動不寧,維謝過引負,求自貶削。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 二十年,魏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反於淮南,分關中兵東下。維欲乘虛向秦川,復率數萬人出駱穀,徑至沈嶺。時長城積穀甚多而守兵乃少,聞維方到,眾皆惶懼。魏大將軍司馬望拒之,鄧艾亦自隴右,皆軍於長城。維前住芒水,皆倚山為營。望、艾傍渭堅圍,維數下挑戰,望、艾不應。景耀元年,維聞誕破敗,乃還成都。復拜大將軍。 初,先主留魏延鎮漢中,皆實兵諸圍以禦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及興勢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製。維建議,以為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穀,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穀,千裡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遊軍並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 五年,維率眾出漢、侯和,為鄧艾所破,還住遝中。維本羈旅讬國,累年攻戰,功績不立,而宦官黃皓等弄權於內,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維亦疑之。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六年,維表後主:“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謂敵終不自致,啟後主寢其事,而群臣不知。及鍾會將向駱穀,鄧艾將入遝中,然後乃遣右車騎廖化詣遝中為維援,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詣陽安關口以為諸圍外助。比至陰平,聞魏將諸葛緒向建威,故住待之。月餘,維為鄧艾所摧,還住陰平。鍾會攻圍漢、樂二城,遣別將進攻關口,蔣舒開城出降,傅僉格鬥而死。會攻樂城,不能克,聞關口已下,長驅而前。翼、厥甫至漢壽,維、化亦舍陰平而退,適與翼、厥合,皆退保劍閣以拒會。會與維書曰:“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每惟疇昔,嘗同大化,吳劄、鄭喬,能喻斯好。”維不答書,列營守險。會不能克,糧運縣遠,將議還歸。 而鄧艾自陰平由景穀道傍入,遂破諸葛瞻於綿竹。後主請降於艾,艾前據成都。維等初聞瞻破,或聞後主欲固守成都,或聞欲東入吳,或聞欲南入建寧,於是引軍由廣漢、郪道以審虛實。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詣會於涪軍前,將士鹹怒,拔刀砍石。 會厚待維等,皆權還其印號節蓋。會與維出則同轝,坐則同席,謂長史杜預曰:“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會既構鄧艾,艾檻車徵,因將維等詣成都,自稱益州牧以叛。欲授維兵五萬人,使為前驅。魏將士憤怒,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 郤正著論論維曰:“薑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製,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鹹以薑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復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如薑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 維昔所俱至蜀,梁緒官至大鴻臚,尹賞執金吾,梁虔大長秋,皆先蜀亡沒。 事件肆: 薑維密書通後主曰:“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係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丞相的唯一傳人——薑伯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隻是一個降將,第一次北伐撤退的時候甚至連母親都沒有帶有走。如果說放棄,他第一個就可以。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人,他的意誌超越了所有人,就連後主都投降了,他還在想要策反鐘會,寫給後主的信沒有一字提及後主的投降,他隻是再說自己太差勁了。 然而伯約他一個人如何挽回這些頹勢,他死在了亂軍之中。 薑維死,漢遂亡。 這樣一個人,在死之前想起的是什麼,他遠隔異地無法贍養的老母,樂不思蜀的阿鬥,為北伐犧牲的將士,他最敬重的武侯。我們不知道,我們隻知道他和他的師傅一樣,出師未捷身先死,永遠帶著一份悔恨離去。 小時候第一次看三國演義時,那時候對薑維沒什麼感覺,應該這麼說,除了一身是膽趙子龍,我對誰都沒什麼感覺。 隨著年齡的慢慢長大,開始慢慢地開始了解別的人物,比如“若非是我曹操,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虎牢關前萬人敵呂布,桃園結義劉關張等等。 特別是看了《出師表》後,我對諸葛軍事的敬仰之情無以言表。 而產生對薑維的敬仰是玩了遊戲——三國殺裡麵他的那句“克復中原,指日可待。”,發現蜀國到後期,除了薑維,別人的武力和智力都太低了。 出於好奇,才去看三國演義,看史書,去了解這個人。 之後才有了這一番惋惜之情。 聽到薑維自稱麒麟兒的時候,為他從小兒到老翁都不能完成丞相遺誌而惋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