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出動了他的哼哈二將,一出手就將小閣老擺弄的七葷八素。而胡宗憲更是在前年,也派出了兩名長袖善舞的角色。遠渡重洋前往了日本國,在中間人的牽線搭橋之下,打算好生將那個自立為王的巨寇汪直,遊說勾連一番。 胡宗憲上任以來,網羅人才加入到自己的幕府當中。其中不僅有徐渭,也有著堅決支持開海通商的鄭若曾、唐樞等人。他通過自己的幕僚釋放善意,與江南參與走私的豪商巨商,達成了一定的默契。 徐渭先前更是借著徐海來攻,通過這些參與江南海貿的大族引薦,結識了童華等汪直留在本地的耳目樁腳。現在大家都形成了一個共識,胡宗憲對於組織武裝劫掠大明沿海的行為絕不姑息寬貸,但是對於一些私底下的通商貿易,卻是故作糊塗網開一麵。 這種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明顯就比前浙直總督張經暴力鎮壓的方針要高明巧妙了太多。而這個汪直的立場,其實更接近於走私通商,而不是興兵劫掠。因此汪直其實很想和官府談判,隻是之前官府一直懶得和他談而已。如今胡宗憲卻是想與汪直達成共識,先行聯合共同剿滅激進的劫掠派賊寇。 無疑這種態度,對江南參與海貿的豪族而言,是非常值得支持的。豪族們隻想做生意發財,其實也並不喜歡這些壞規矩燒殺搶掠的賊寇。若不是朝廷先前不分青紅皂白將出海行商之人一律視作倭寇,豪族都根本不會與這些海盜們虛與委蛇。如今胡宗憲規範海貿秩序的政策,完全符合江南豪商大戶的利益,自然也就得到了各方勢力的全麵支持。 胡宗憲依舊很會做人,彼時趙文華尚在江南,他先與趙文華請示合計了許久,得到趙文華的明確支持以後方才將與汪直合作的計劃付諸行動。趙文華的立場是偏向於適當開海的,早些年就因為強調海貿之利,還與當時提督閩浙海防軍務的朱紈鬧的很不愉快。 既然有了趙文華的明確支持,胡宗憲也就上奏開始尋求朝廷的背書。當然不能明說是去招安賊首,以皇帝要臉的性格真這麼說了恐怕自己腦袋不保。隻能用日本國久不入貢,請求朝廷允許他遣使去責問,讓日本盡快恢復對大明的朝貢的名義。 在與日本官方溝通朝貢問題的同時,順便談一下島夷入寇大明的問題。這個事情皇帝覺得是小事,於是也不親自回復,隻是讓兵部尚書楊博答復胡宗憲。楊博讓胡宗憲派遣使者帶著布告去給日本國王宣示,同時對日本國進行嚴厲的外交譴責。讓日本官方自己查清楚是哪些人在主導參與入寇大明,同時讓他們在半年以內拿出一個章程,號召在明倭人返回本土。若日本國老實照辦,大明朝廷會在朝貢貿易上給予日本最優惠的待遇。若是日本國不切實解決倭寇問題,那麼大明朝廷會頒發更為嚴厲的貿易封鎖政策。 有了朝廷同意遣使去往日本的答復,胡宗憲就可以大搖大擺的向南京禮部索要使節的一應禮器信物了。同時選拔出了兩名寧波府生員充任使節,寧波之前是與日本長期進行朝貢貿易的港口。所以有不少寧波人深知海貿內情的同時,也對日本風土人情有著一定了解,甚至還有人能說上幾句日本話。 胡宗憲倒也非常大氣,分別給予了兩名寧波府生員蔣洲、陳可願正副使的身份,同時頒賜了從六品寧波市舶司副提舉的官身。 雖然寧波市舶司早已經形同虛設,但有了這個品級,卻是非常難得的。胡宗憲也進一步封官許願,若是此行事成,就可以給這二人再補上一個實缺。 蔣洲、陳可願自然是感激涕零,全力以赴了。 這蔣洲也是寧波當地頗有背景的人士,他是寧波同鄉,江南軍界的中流砥柱萬表推薦給胡宗憲的。 萬表與戚繼光家一樣,都是世襲的明威將軍,正四品寧波衛指揮僉事。說來也是諷刺,洪武年間冊封的淮西公侯後來十不存一,反倒是這些當年不入流的淮西世官,多大數都枝繁葉茂留存至今。萬表是江南本土軍戶中難得的文武兼備之才,擔任過漕運總兵、浙直海防總兵等要職。若不是已經年邁體弱,不然其聲威應還在俞大猷之上。 有了萬表的抬舉,蔣洲族中更是在寧波常年參與封貢貿易,在海上也算是說得上些話。如此背景根底,自然是最為恰當的使者人選。 於是蔣洲二人帶著船隊就前往了日本九州島,隨行的也有汪直留在大明本土的部下。胡宗憲更是給予了蔣洲汪直家人的親筆信和信物,這才是讓汪直不得不妥協順從的殺手鐧。 蔣洲率領的使團,就這樣大大方方的抵達了汪直在日本的老巢,九州肥前國鬆浦郡的五島中通島。這五島本名值賀島,是五座島嶼的總稱。據說汪直在海上看到五個山峰,故自號“五峰”,日本人也因此受到他的影響,將值賀島的名稱改成五島。五島分別為福江島、久賀島、奈留島、若鬆島、中通島五個大島,周邊還有一百四十多個小島嶼環繞拱衛。地形極端復雜,絕對算得上易守難攻。 汪直自從在大明長了教訓以後,也學會了狡兔三窟的道理。除了五島這個大本營以外,他還在肥前國鬆浦家的領地平戶島、鬆浦津建設了巢穴。 這五島本是宇久家的地盤,據說是出自平安末期,也就是南宋初期的大相國平清盛之弟平家盛,平家盛在平氏敗亡後逃亡到五島列島的宇久島,並以地名作為姓氏改稱“宇久氏”,是為宇久家盛。 日本弘和三年,也就是大明洪武十四年。宇久氏第八代當主宇久覺將居城從原先的宇久島遷移到了五島當中最大的福江島之上。 日本應永二十年,也就是大明永樂十一年。五島列島各地的豪族簽署了《宇久浦中契約》,宇久氏的第九代當主宇久勝被推選為國人領袖,確立了宇久氏在五島的支配地位。 隻是好景不長,自大明正德二年以來,宇久家因為家主之爭,陷入內亂長達十五年之久。後來在姻親鬆浦家的幫助下才得以結束紛爭,到了嘉靖十九年,宇久氏十八代當主宇久純定消滅了奈留島的領主奈留盛信,完成了五島列島的統一。汪直最早來到日本的時候,就是得到了宇久純定之父宇久盛定的熱情款待,並將汪直介紹給自己的表侄鬆浦隆信,這才在整個九州地區站穩了腳跟。汪直也確實能耐非凡,在得到二流豪強鬆浦家的支持以後。又結交了在九州島堪稱一流豪強的大內家與大友家,成為了整個九州島上的一號人物。 抵達了汪直在中通島的大本營以後,蔣洲派出了與他一同前來的汪直部下,提前去聯係留守在中通島的汪直部屬。 雖然汪直此時並不在五島,但剛好汪直的義子王滶在營寨內留守。聽到是大明朝廷的使臣前來拜訪,自然是大驚失色連忙趕來拜見。 殷勤的王滶在對蔣洲陳可願二人噓寒問暖的同時,也不免對這朝廷使者的身份進行核實。蔣洲他們自然也爽快出示了南京禮部給他們頒發的印信文書等證物,這才讓王滶徹底放下心來。這王滶也是寧波人士,聽到蔣洲的鄉音,兩方無形之中就拉近了距離。王滶告訴蔣洲,他原本姓毛名烈,字海峰。毛家本是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兄長皆有生員功名,隻是後來父親貪財投機海貿折了本,這才把自己抵給了汪直還債。 本來應是為奴作仆的命運,但汪直念在他讀書人家出身,本身也識文斷字。故而破例把他收成了義子,王滶對義父自是感激涕零。得知了蔣洲等人的來意,王滶卻是眉頭一皺,坦率告訴蔣洲,約束倭人入侵的事情恐怕找到了日本國王頭上也不起作用,甚至還會起反效果。不過倭寇多是九州本地人,隻要與他義父汪直達成共識,再通過汪直聯合九州本地強藩,大事可成!為了讓蔣洲他們充分了解當下日本的情況,王滶帶他們前去了九州島上,會見汪直之前帶他們先行見了一位日本僧人。這位僧人精通日本本國掌故的同時,也通曉中國經史,雖然說不清楚大明官話,但總歸可以寫字筆談。 這位僧人為蔣洲等人說明了日本當下的具體情況,也讓蔣洲他們束手無策了起來。原來自八十年前足利家因為內部爭權引發應仁之亂以來,大明冊封的日本國王足利家就開始大權旁落了。而到了距今六十年前左右的明應二年,日本更是爆發了近似於高平陵政變一般的動蕩。將軍足利義材的輔政大臣細川政元,乘將軍外出討伐叛軍之際,在京都擅自廢黜了大將軍。細川政元比司馬懿更厲害的是,政變成功以後又率兵前去擊敗了領軍在外的幕府將軍,隨後把廢將軍足利義材被押往京都,幽禁在龍安寺。 而足利義材的將軍之位是由後土禦門天皇親自任命,為此憤怒的天皇還以退位相要挾,要求不得擁立足利義澄為新任將軍,但細川政元根本不為所動。 這位僧人給蔣洲形象的做了個比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日本天皇相當於漢獻帝,而大將軍足利家相當於掌握全國軍政大權的魏王曹家。明應之變相當於魏王沒有篡漢,隻是以大漢魏王的形式執掌全國軍政,如此代代相傳。但依舊被魏王的顧命大臣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就此徹底架空了魏王的權利。 “這日本的司馬懿細川老賊,背主逆君,不當人子,肯定不得好報!”蔣洲了解了這些原委以後,也不由憤憤作評寫道。 沒想到竟然被蔣洲給說中了,隻見這僧人繼續寫道:“許是細川政元如此行事遭了報應,他不近女色故而沒有子嗣。於是過繼了三名養子,打算讓其中之一繼承家業。隻因他屬意次子細川澄元即位,就被長子細川澄之的家臣給刺殺了。” 細川政元雖然像極了司馬懿,卻沒有司馬師司馬昭這樣團結一心的好兒子。作為幕府實際的掌權者,細川家陷入到了內鬥中以後。京都西麵的強藩大內義興就果斷領兵兩萬進京,打算乘火打劫一番。二公子細川澄元雖然逼死了弒父的大公子,但也元氣大傷,隻能派遣三弟細川高國作為使者,前去和大內義興講和。 沒想到大內義興卻和細川高國就此一拍即合,反而狼狽為奸一起攻入了京都。二公子細川澄元幸虧跑得夠快,留了一條性命。但幕府管領也就是輔政大臣的位置,就此被三公子細川高國所占據。 細川高國重新擁立了之前被老父親細川政元所廢黜的前將軍足利義材復辟,又推薦自己的大恩人大內義興擔任管領代,也就相當於足利幕府的第二輔政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