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1 / 1)

臨馬執槍 好一個純情 7144 字 2024-03-16

南關軍指揮緊皺著眉頭一語不發,身旁的將領也不似先前模樣,個個神色凝重。   大約半刻鐘前,一隊騎兵將周連生即將從他們後方襲來的消息與劉涵的指示一同帶了過來。   很顯然周連生從後麵來就是為了兩軍匯合夾擊他們,這樣的話南關軍就得掂量掂量是否要繼續牽製宋軍,妨礙宋軍撤退的戰略是否要繼續執行了,畢竟雖然是在城內作戰,但考慮到騎兵對步兵的天然作戰優勢,周連生部的騎軍與李宏毅部的騎軍一匯合很有可能將戰場局勢徹底反轉。   劉涵的指示就更加耐人尋味了,他沒有直接命令南關軍拖延或者殲滅宋軍,而是單純的將選擇的權力放給了陣前指揮使,讓其量力而行,這種迷惑的做法不得不讓南關軍眾將揣摩揣摩他們這位節度使大人的心意了。   “你們說,節度使大人這是什麼意思?”   麵對指揮使的詢問,眾人也不知要如何作答,現在的局勢是兩軍僵持不下,但優勢仍在南關軍,偏偏這個時候最上層的人不給一個明確的指示,這不得不讓人多想。   在場的諸多南關軍將領都是知曉齊軍入關的消息,他們自然也明白南關已經變天了,這個時候放跑宋軍在日後是很有可能被齊軍抓辮子刁難的。   指揮使自然也明白這個問題,在一番糾結後終是咬咬牙下令道:“再攻他一輪!能取則取,不能取也算我們盡了力,反正沒多久齊國人就過來接手,兩邊都對得起……”   身後的一眾將領點頭稱是,很快便有一部兵馬自南關軍而出,比起先前的援軍這次顯然更加謹慎,一直是保持陣型緩緩推進的狀態,並且他們攜帶了大量的弓弩,完全拋棄了先前敵人勢弱可一路平推的想法。   望著這一幕的李宏毅皺緊眉頭,對一旁的劉萬戶說道:“那五百陷陣營怎麼樣了?”   “還是保持著防守姿態,沒有妄動。”   “直接對他們放話!”李宏毅不耐煩地說道,“降,就給他們一條生路;不降,直接就地格殺!”   劉萬戶領命而去,李宏毅仍然站在原地,南關軍的弓弩除非突破宋軍重新整合的第一防線,不然也射不到這裡,所以這也算是安全的區域了。   在劉萬戶離去沒多久後,宋軍陣中出現了短暫的喧嘩,李宏毅撇頭望了一眼,原本就縮聚在宋軍陣內的陷陣營縮得更緊了,看樣子是不打算投降要抗戰到底了。   “將軍。”劉萬戶從遠處小跑過來,“估摸著是知道南關軍還在和我們對峙,還是心存妄想,所以不打算降。”   “看到了。”李宏毅淡漠地說道,“勸降隻是走個流程罷了,但眼下還沒空對付他們,先處理眼前的問題吧。”   就在劉萬戶這一去一回的時間,南關軍也推進到了己方的射程之內,望著對麵密密麻麻的宋軍擺出的防禦陣型,南關軍將領嗤笑一聲後示意放箭。   數百名弩手朝天齊射,密密麻麻的箭雨如傾盆暴雨般朝宋軍陣地墜去,雖然此前有過短暫的休整時間,但終究是差強人意,一大部分宋軍根本沒有辦法防禦那些從天而降的弩箭,一時間第一防線的陣型開始變得混亂起來,如果不是身後督戰隊的威脅,怕是有很多人已經會向後跑了。   南關軍也沒有任何藏著掖著的想法,直接連著三輪齊射,而戰場上也插滿了密密麻麻的弩箭,隨後南關軍開始發起沖鋒,而被南關軍重點攻擊的宋軍第一防線中存活下來的人也開始集結,準備應對南關軍的進攻。   看著愈發迫近的大批南關軍和第一線內隻集結了少量的宋軍,李宏毅急切地對劉萬戶說道:“老劉,你帶第二線的宋軍去頂上一線,絕不能讓南關軍突破第一防線,二線的陷陣營留少量兵力看守即可,我會讓騎兵作後軍。”   劉萬戶即刻領命而去,此時南關軍也沖到了宋軍的陣地前,兩軍隨即開始了廝殺,宋軍在一線的總兵力無疑是要比南關軍少的,這對於士氣而言也是一個打擊,看著數倍於己的敵人,普通士兵心中的恐懼是難以遏製的。   在兩軍接陣沒多久,在南關軍連陣型都沒完全展開的情況下,宋軍便已經開始潰退,隨即就演變成了全軍的潰散,而南關軍則繼續展開陣型穩步推進,他們並沒有貪圖追殺散落的宋軍,而是收緊陣線,因為前麵已經有一支整裝待發,養精蓄銳已久的宋軍正虎視眈眈的看著他們。   第二線內的宋軍從開戰之初到現在隻和目前依舊被圍困在宋軍戰線內部的陷陣營打了一場,但也沒打多久,所以損失和消耗並不大。   劉萬戶親自領著自己的衛隊站在宋軍前列,手中握著鐵桿長槍,昂首挺胸地屹立於此,看著穩步推進的南關軍,眼神中的冷厲愈發強烈,隨即他高舉長槍,默不做聲,但身後的近千名宋軍卻幾乎是同時高聲怒吼,他們的喊殺聲震醒了這座雄關。   宋軍主動發起了沖鋒,以劉萬戶和他的三百鐵甲為先鋒,主動為宋軍打開戰局,本就是靠著在戰場上取人性命的手段走到萬戶這個位置的劉大,自然對打先鋒這件事手熟得很,更何況李宏毅給他的命令本來就是“絕不能讓南關軍突破第一防線。”   麵對戰意昂然且主動發起沖鋒的宋軍,南關軍將領感到微微驚訝後,隨即欣喜若狂,在他看來這是送死的行為,隻要順利吃下這股宋軍就有可能借機入了齊國人的眼,從而飛黃騰達。   南關軍停止了推進,並且在原地作防禦姿態來等候宋軍的沖鋒,宋軍也很快沖到了南關軍陣前,劉萬戶一馬當先率領三百鐵甲直接突進了南關軍的陣內,接連攻穿了四列南關軍陣線,為後續宋軍的突進開辟了道路,而南關軍自然不會放棄他這條大魚,周圍本就密集的南關軍開始有意識地朝劉萬戶靠攏,但因為劉萬戶身邊的三百鐵甲和後續宋軍的接入導致兩軍混戰在一起。   “跟上來,全給我跟上來!”   劉萬戶一邊不斷揮舞著他的鐵桿槍擊殺南關軍,一邊奮力高呼指揮宋軍突進,陷入混戰的宋軍有意識的以劉萬戶及其三百鐵甲為中心靠攏,不斷的朝南關軍主力方向突進。   “圍上去,把他們全部圍起來,不準讓他們在進一步!”   領兵的南關軍將領顯然對這一部宋軍的戰力感到吃驚,看著劉萬戶及其本部兵馬如此勇猛,而且距離他也越來越近,周遭的南關軍根本不能阻礙宋軍的攻勢,他一麵倉皇下令,一麵準備領著自己的衛隊向後退一退,以避開宋軍的鋒芒。   短短幾百步的距離,宋軍一再前進,南關軍一退再退,很快戰場的焦點又回到了先前宋軍設置第一防線的位置,但此時宋軍的兵力顯然也已不足,麵對數倍於己的南關軍能推進戰線對宋軍而言已是極致,鑿陣的勁頭也沒有先前那般一往無前了。   “不出一刻鐘,此戰便可分出勝負。”   在望見宋軍開始露出疲敝之態後,南關軍將領對此很是心情舒暢,他騎在馬上看著陷入重重包圍的宋軍,儼然沒有先前那般慌張無措。   “此戰過後,我若能借此讓齊國人看上一眼,嘖嘖嘖……那可真是要飛黃騰達咯!”   就在南關軍領將幻想著未來富貴時,一陣馬蹄聲傳來,一隊哨騎來到他身邊,為首一人在馬上俯身行禮後開口說道:“將軍,指揮使大人下令即刻撤軍,不得拖延。”   “撤軍?我這裡馬上就要結束了!為何突然要撤軍!”南關軍將領幾乎是嗬斥般說道。   為首的一人麵無表情,不卑不亢地說道:“有一股宋軍騎兵自我軍後方來襲,指揮使大人已經在領兵轉移了,若大人不願撤就得獨自麵對宋軍。”   聽得此話南關軍將領沉默了下來,他此時才意識到這隊哨騎是指揮使身邊的親衛,他又不斷看向戰場上已經陷入重圍的宋軍,此時宋軍兵力幾乎是損耗殆盡,隻剩下劉萬戶的那些鐵甲在堅守,就在他心中一番糾結之時,又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但這次僅從聲音的厚重便可判斷這是一大波人馬移動的聲響。   果然,南關軍將領放眼一望,聲響的來源正是被劉萬戶打開城門放進來的宋軍騎兵,此時宋軍騎兵自城門處加速朝劉萬戶被圍方向沖去,大概是看到南關軍主力已經開始轉移,打算借此救出劉萬戶一部。   南關軍將領沒有猶豫,當即下令撤軍,隨後打馬轉身領著自己的衛隊向後撤去,將劉萬戶圍得水泄不通的南關軍也開始在保持陣型的同時有序後退,不再圍獵宋軍。   看見南關軍開始撤退,宋軍爆發出一陣歡呼聲,劉萬戶倚靠著自己的鐵槍,大口喘著粗氣,此時他身上已有四五處中傷,臉上也布滿了血漬,而他身邊的宋軍此時活下的大約不到一百人,其中覆著鐵甲的不到五分之一。   李宏毅騎馬來到劉萬戶身邊,二人並未有言語,李宏毅將劉萬戶馱到馬上,打馬向後直奔已經大開的城門。   南關軍這邊卻並未撤離的太遠,仍是保持著一定距離,似乎是以作監督之意。   遠方傳來一陣悶雷聲,且聲音逐漸清晰可聞,來自地上的震動也越發明顯,在場的人都明白這八成就是周連生部的騎軍造成的動靜。   果不其然,在為首周連生的帶領下,大批的騎兵朝著城門方向前進,而先前固守在城門處的宋軍也早已撤離,李宏毅隻留下少數騎兵看護著城門。   在率軍從南關軍麵前略過時,周連生並未太過在意那些如臨大敵的南關軍,而是加速通過,自宋軍騎兵最後一人通過城門離開南關時,南關便宣告陷落。   雖然妄想通過直接拿下劉涵來奪取南關的計劃失敗了,但好歹是領著大部隊安全撤離南關,這之中李宏毅與那名目前重傷且陷入昏迷的劉萬戶功不可沒。   通過一晚的連續奔波,宋軍終於撤離了南關範圍,周連生也下令原地休整,並在李宏毅的帶領下來到劉萬戶身邊,看著這位猛人滿身的傷疤,周連生不禁麵容嚴肅。   此人毫無疑問是一位百戰猛將。   “他這樣的人在全軍中也不常見吧。”   李宏毅沉默片刻後開口回答道:“他這樣的人在天下都是罕見!”   “老劉是從軍中底層真正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到這個位置,他這個萬戶就是用軍功換的!也是我們為數不多的真正有分量,有底氣的萬戶。”   這次沉默的是周連生,不僅是李宏毅的話讓他在心中對這名老將起了敬重之心,而且也讓他羞愧與懷疑,因為自己的決定,讓如此有膽識的人落到如此境地,他也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是不是該和何承平一起走。   “他喚何名。”   “……劉季,大家都叫他劉二,因為他家裡還有個哥哥。”   周連生點點頭,既沒有說出一番勉勵之語,也沒有做出什麼表示,而是轉身走到了遠處,尋了個廣闊的地方,向遠眺望。   “都略。”李宏毅走上去繼續說道:“我軍昨夜開戰之後連夜奔走至此,無論體力還是戰力都已經跌至穀底,全軍士氣更是沒有,齊軍必然知曉這點,定會派遣追兵,說不準他們也就快來了。”   “現在老劉這個唯二的軍中萬戶重傷昏迷,此間能做主的不過你我二人,還請都略定個策略。”   話說回來,此時宋軍為了躲避有可能出現的追兵,在路線上有意識極大的偏離南關與臨淋之間的官道,若是從南關通過快馬道前往臨淋,隻需一天半即可,但對於經過一夜鏖戰的宋軍來說是不太現實的,他們需要休息。   如果宋軍想要自保的話,那目前最好的去處便是臨淋,事實上宋軍也正是朝臨淋的方向前進的。   “去臨淋吧,臨淋城防堅固,糧草充足,守備完善,我軍現在全速前進不要一日即可抵達……話說臨淋的城守是誰?”   “吳浦。”李宏毅回答道,“此人年紀四十有餘,早些年從軍於北境,軍中資歷雄厚……更多的消息末將也不知情了。”   “以你的判斷,你覺得此人如何”   “忠心耿耿。”   聽著李宏毅斬釘截鐵地回答,周連生依然沒有表示,隻是揮揮手示意後者可以退下了,然後依舊處在原地,李宏毅見此也隻能無奈告退。   後半段的路程宋軍改變了行進方式,從先前步軍先行,騎軍斷後的方式改為步軍與騎軍共乘一馬,全速朝臨淋前進。   整段路上宋軍並未遭遇追兵,在以馬匹為主要前進的工具下,以步卒為主的齊軍與南關軍必然追不上他們,宋軍一路奔馳,剛過了正午便抵達了臨淋城郊,此時吳浦也早已領兵在此等候已久。   雙方簡短的交流了一下後便匆忙地引軍一齊入城,隨後,傍晚時分在吳浦的私宅裡周連生與李宏毅又得知了關於臨淋更多的消息,而且基本上都是好消息。   首先便是臨淋城內儲存著充足的糧草,即使加上周連生一軍的量也足夠臨淋支持兩年,但這還不是最讓周連生他們興奮的,作為南關後方的城市臨淋按照大宋兵馬製度需要囤積大量來自南境的物資,而這些物資即使到了戰時也需要按規定分批運送。   從開戰到現在臨淋也隻往南關運送了兩批共五千人份的物資,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這使得臨淋城內不僅是糧草,武器裝備亦是充足的。   據吳浦統計,臨淋城內光是甲胄的儲量就已經夠一萬五千人裝備了,其中還有重甲,其餘的刀槍弓弩盾牌等各類兵器亦有大量儲備,而且臨淋本身還有一名萬戶的駐軍,加上周連生一部的兵力,再分配一下軍資,臨淋城內就有了一萬八千多名可戰敢戰的滿甲之士。   一萬八千人全部披甲,其中還有五千重甲,這在戰場上帶來的優勢毫無疑問是巨大的,但這些軍備也是南境十年太平所帶來的全部儲備了,換而言之在朝廷援兵來到之前,這便是南境以南關為首的三角防線最後的倚仗。   說完好消息,便是壞消息了,但壞消息也不多,隻有一個,確是一個無論如何依靠人力也克服不了的問題:地勢。   臨淋周邊沒有群山茂林,而且地勢開闊,隻在不近不遠處有一個不大不小的盆地,目前幾人最擔心便就是臨淋地理位置所帶來的問題了。   堅守是沒有問題的,加之城內還有一萬八千可用之兵,隻要合理運用主動出擊倒也行的通,但如果齊軍避戰呢?不主動與宋軍接戰,而是留下少數兵力鎖城,再另起大軍繼續北上攻城掠地,這樣下來等齊軍將南境全部收入囊中後臨淋差不多也守不住了,這樣一來臨淋的戰略優勢可謂全無。   經過反復激烈的討論,眾人最後都明白他們隻剩下那個最危險的選擇,要想保全大局,臨淋必須主動出擊尋覓戰機,將企圖北上的齊軍打回去,至少也要讓齊軍明白,要北伐,得先拿下臨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