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回來後,趙林影找了個周末的休息時間給弟弟打電話,以避免影響到他學習。她把自己的困惑講給趙林響:“小弟,我以前在農村感覺平淡,是因為覺得和外麵世界脫節了。現在我已經離開農村進城裡做事,已經融入了外麵的世界,但心裡怎麼還是空落落的呢?剛開始感覺挺新奇的,但幾個月下來,現在感覺和在農村裡一樣沒意思。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好呢?” 趙林響聽完,思考片刻之後說:“姐,這種事很難講清楚,屬於哲學問題了。我沒有係統研究過。這樣,我幫你留意吧。一方麵我自己多看些這方麵的書,另一方麵如果有機會,我就幫你問問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但我無法向你保證什麼時候會有答案啊。” “那是當然了。你別把我這事當個事啊,我隻是有些搞不明白才問你的。千萬千萬別影響到你的學習嗷!”趙林影有些愧疚地說。生怕自己的蠢問題會影響到弟弟的學業。 從這之後,趙林響再有空閑的時間,會去旁聽一些哲學係的課程和人文社會科學方麵的課程。其實這也是他自己的疑問,自己適不適合做航天領域,應不應該像孫若昌那樣往商業領域發展。是應該堅持自己的夢想,還是應該賺錢更實際一點,或者是考公務員什麼的。在哲學和人文課程結束之後,他會在下課時把這個問題請教老師。不同老師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有的鼓勵精神自由,有的認同堅守夢想,有的老師說在實踐中出真知,有的老師說先解決溫飽問題。 他和室友們也探討過這個話題。當時孫若昌說:“哎呀東北!你把這個問題想復雜了,累不累?賺錢,花錢,就這麼簡單。什麼賺錢就做什麼,什麼不賺錢就不做什麼。有錢了就可以想乾嘛乾嘛,想不乾嘛就不乾嘛。這個世界最現實,有錢就有一切。有錢了放屁都是道理,沒錢了說話就是放屁。“ 李晉擺手打住他:“不對不對。你這是純純的拜金主義了。我覺得人生應該多做奉獻才有意義。錢當然很重要,但不能一切向錢看。隻要能幫助到別人,隻要那件事情對社會有幫助,即便不賺錢也應該做。” “你這種想法,我敬佩,也會學,但不會做。”孫若昌直截了當地說,“營造善人的形象是必要的,別人才會願意和你做生意嘛。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啊,表麵上是個大善人,背地裡誰知道乾了多少齷蹉事。人是求名求利的,這是本性。” “唉!社會就是被有你這種想法的人敗壞的。”李晉無奈搖頭,“捐款搞慈善,最終算的還是自己的小九九。但是我和你說,人間正道是滄桑,邪道永遠勝不過正道的光。” 郝永誠在一旁則說:“很正常,大奸似忠。我沒有你們那麼多想法。找個媳婦成個家,有個自己的窩,這就挺好的。錢多錢少無所謂。” 即便那場討論結束後,孫若昌和李晉還會偶爾針鋒相對地就這個問題辯論。趙林響感覺每個人說得都有道理。人各有誌嘛。作為理論探討,當然可以有千萬種可能性。或許這個問題永遠沒有固定的答案。而當他拷問自己時,內心給出的答案始終是想從事航天領域,報效國家。為國家做事自帶一種榮耀感,這讓趙林響感到很快樂,沒有道理,也無需道理。這種榮耀感是做其他任何事都替代不了的。 不過趙林響也因此喜歡上了人文哲學。他的計算機專業,是研究怎麼做事的。而怎麼做人,則是另一個領域,沒有人係統教過他。所以趙林響再去圖書館時,也會去人文社科類的閱覽室翻翻看。 這天晚上,趙林響正在社科閱覽室裡讀著《莊子》,腦中浮想著中國造出了一艘機械鯤鵬遨遊在天空。斜對麵的書桌坐下來一位女同學。趙林響用餘光掃了一眼她手上的書,是錢穆的《中國思想史》。“夠專業呀。”趙林響暗自佩服。餘光再打量這位女同學,感覺有點眼熟。咦?這不是去年聽經管院的公開課時,那位提問的女生嗎。自從那次公開課之後,他在校園裡再也沒有見到過她。不過趙林響對這位女孩一直念念不忘。今天竟然在這裡遇到了。當時遠遠地看她,有種熟悉的感覺,和姐姐趙林影神似。今天近距離地看,這種熟悉感更強了。她今天穿了一件黑色襯衫,白色裙子,披肩發剛過肩膀,很質樸卻有一種大家風範。趙林響不由得心頭一動,收回餘光,假裝繼續看書,心裡卻在浮想她的樣子。女同學記了一些筆記之後,將書歸還原位就離開了。趙林響忘著她逐漸遠去的背景,心跳加速起來。 趙林響從這之後,心心念念都是她看書的樣子,記筆記的樣子。那幾個畫麵在她腦海裡循環播放著。他不自覺地增加了去人文社科閱覽室的次數,期望能多遇見那位女生幾次。他也如願地在這裡經常見到她。原來以前沒再見到過她,是因為她是學文科的。文科閱覽室和理科閱覽室不在一層樓。趙林響增加了來人文社科閱覽室的次數,後來甚至直接把這裡當成了自習室,他的計算機專業書籍和作業等,都拿到這裡完成學習,就為了能多看她幾眼。 大一下學期結束後,趙林響沒有回嶺南,而是在暑期勤工儉學。賺些零花錢減輕家裡負擔,也省去來回的路費錢。郝永誠也沒有回家,和他一起勤工儉學。兩個人都是農村孩子,郝永誠性格非常和善,幾乎從來不發脾氣,對待每個人都非常好。他有一位哥哥和一位姐姐,對他特別疼愛。趙林響和他在大街上為商場發傳單,雖然曬得很熱,但他倆卻非常開心。或許都是來自農村的緣故,他們倆格外聊得來。 很快過完暑假來到了大二。十一國慶假期剛結束,一則令全國人民振奮的新聞傳到了大學校園:2005年10月12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他們在軌道艙內進行了一係列空間科學實驗,在太空的5天時間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成功進行了4次穿艙試驗。實現了中國載人航天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趙林響興奮得不得了。兩年前的10月,神舟五號帶著楊利偉上太空,那時他在讀高三。兩年後的今天,又有兩名航天員飛上太空,國家的進步太神速了!沒過幾天,17日淩晨,神舟六號帶著兩名航天員在內蒙古安全返航著陸,舉國歡騰! 趙林響這些天看到這些新聞時美滋滋的,就好像是自己家裡辦了喜事一樣,每天從早到晚臉上掛著笑模樣。晚上他又是慣例來到人文社科閱覽室,見到那位女同學已經坐在老位置看書了。趙林響也坐到了斜對麵他的老位置上。女同學抬頭看了他一眼,趙林響麵帶微笑地向她點打招呼。這是他第一次對這位女同學打招呼。之前的大半年,無論是出於拘謹害羞,還是出於不認識對方,兩個人見到對方沒有都是表示的。這幾天的興奮勁使得趙林響下意識地對她點了個頭,女同學對他也點頭表示回應。兩個人會心一笑。 從那之後,兩個人再見麵時,多了些眼神上的溝通。逐漸在語言上也有了溝通。看完書後有時會一起離開。一來二去,兩個人漸漸熟悉了起來。在回宿舍的路上,兩人會聊各種各樣的話題,從學習聊到思想,從人生觀聊到世界觀。趙林響得知,她叫馬思然,是04屆經濟管理學院國際經濟專業的,西安本地人。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不帶一點口音,很有學者氣質。馬思然的格局、思維和學識令他非常敬佩。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像她這樣的才女,趙林響還是第一次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