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千裡路,自有到來風——新來的總監,打破了之前的格局:顧老師抱著一顆國際化的心態,總想著提升本土公司的標準,不死心的還是找了一個國際公司的總監——之後我們都叫他阿波! 阿波是美術出身,自然就更重視美術的輸出,他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破了原先文案歸文案,設計歸設計的格局,按照項目組,文案和美術重新做了組合;這種做法其實在廣告公司是合理的做法,但對公司老員工們,尤其那些資深文案們,確實動搖了他們原先高高在上的位置,要知道老總監在位的時候,文案可以發號施令,隨意安排設計做事的群族,如今變成了合作關係,多少有點江山不穩的預兆,最讓我開心的就是,新總監不抽煙,也沒有開會的樂趣,往往是他自己想的成熟了,才招呼我們進一步的討論,往往是明確了目標人群,明確了需求後,我們再科學的探討廣告創意。 阿波做了很多總監該做的事情,但也取代了很多人所謂”創意“的工作,公司很快就暗流湧動,分成了兩派人——公司資歷淺的,類似我和卓婭自然會投誠阿波旗下;原先那些老人們,自然形成了一派,他們不樂意被阿波支配,甚至越級,直接和顧老師匯報工作。 講真,我倒不是真想抱大腿,站隊伍,和阿波開了幾次會,明顯感覺到專業廣告人的功底,且不說創意的好壞,單論做事的規則,想問題的科學性,阿波的確是高人一籌的。 當時,公司最大的就是煙草客戶,大家都知道煙草廣告隻能偏品牌精神方向,甚至公益類型的,不能觸及煙草銷售,煙草好壞的詞語。 阿波直接拿絕對伏特加做案例分享,絕對伏特加從來不說自己的酒有多好,多烈,每次都是用自己特殊的酒瓶作為廣告識別的符號,把酒瓶幻化成各種生活場景——酒瓶的遊泳池,酒瓶的吉他,酒瓶的口紅......天馬行空的讓酒瓶出現在各種年輕人的生活場景中,讓人自然會覺得絕對伏特加就是年輕生活的一部分,而絕對伏特加的廣告語,又讓你覺得品牌的霸道和自信;煙草廣告也是一樣,不需要說煙草有多好,而是應該研究煙民抽煙的心理,煙民的生活向往,以及抽煙後想要獲得的心理感受是什麼?我們甚至也可以為香煙尋找一個品牌符號,學習絕對伏特加一樣,不斷的重復我們的符號,直到和消費者產生一對一的聯想和印記。 經他一說,創意立馬變得簡單起來,我們還想到了萬寶路的男人世界,立即想說能不能為本土香煙,也找到一個更有力量的表達方式——我們將客戶的香煙定義為:勝利之煙,並用“V”作為品牌的傳播符號。 設計和文案的工作,變得具象而有意義,我們不用在自嗨的說煙草有多好,配比有多科學,更不用自我欺騙的說抽煙的感受——當年寫煙草廣告,實在罪惡感太強了,明明知道有害健康,你還必須用保健品的贊美之詞說抽煙的感受有多自由,有多爽;當我們找到勝利的關鍵詞,我們需要的就是借勢各種勝利的場景,勝利的意義給品牌賦能。 各位看官,你瞧,這就是科學的廣告帶來工作效益的提升:設計開始尋找生活中的V,文案開始收集勝利的名言名句——新年的煙火是V,意味著回家是最大的勝利;羚羊的角是V,代表著勝利是一種領先;回家的燈火也組成了V,寓意了追求勝利也更渴望回家的溫暖...... 這其實就是奧格威所謂的品牌文化,聚焦一個符號,輸出和符號相關的文化內容,不斷的重復,不斷的創新,直到消費者認定品牌,喜歡品牌。 這種方法,對我這種小兵其實是相當受用的,我深刻的認識到廣告不是天馬行空的頭腦風暴,他是科學的符合人性需求,人性洞察,人性接受的一門藝術,當我們走進科學的大門,我們才真的可以讓廣告為客戶帶來價值,而不是憑借昂貴的廣告費,大聲吆喝。 但你也必須承認,對於大多數資深廣告人而言,總是覺得自己的想法才足夠優秀,文人相持在每個行業都是正常現象,老鳥們並不買賬,他們不喜歡符號論也不喜歡品牌延伸的思考方式,他們固執寫著煙草的賣點,抽煙的好處(現在想來,真覺得蠻搞笑的),還拿出了《科學廣告論》裡的案例,的確當年麥迪遜大道上還有過醫生為香煙代言的案例,以證明煙草並不有害健康,但歷史滾滾滾,到今天還拿錯誤的案例,服務當下的客戶,實在有點不是花自己的錢,不心疼。 老鳥裡有個和前任總監走的最近的文案,就是那時我在天臺看見和總監一起抽煙的文案,公司都叫她老孫——和總監氣質超級接近,抽煙抽的乾瘦,一頭叛逆的黃發,出奇長,都快過腰,她的形象和抽煙的氣質,完全就是2000年廣告人的代言,染發,黑眼圈,抽煙,穿著另類,一看不是做美發的就是乾廣告的。總監走了以後,老孫沉默過一段時間,但估計實在是看不爽新總監,於是開始揭竿起義,本就因為她手上的項目多,又因為她來的時間久,和顧老師的關係自然也是不在話下,老孫就自然的跳過阿波,直接和顧老師對接客戶,尤其在客戶部哪裡,老孫甚至比阿波都吃得開,尤其在老肖的項目組裡。 怎麼說呢,老孫的才華,經常會局限在男歡女愛的創意裡,之前的牛奶廣告,她的想法就是男生女生一起踩著滑板,開心的喝,我也實在沒法get到她創意的精髓,對於大多數急於廣告傳播的客戶而言,賣貨是首要的,把產品賣點表達清楚往往比搞點品牌情調來的實際,但礙於她和總監的關係,和顧老師的親近,很多人總覺得她創意厲害。 在阿波之前,老孫給煙草品牌寫了很多故事,甚至聯想到了魯迅,艾森豪威爾(事後才知道將軍抽的是雪茄),等等文人墨客,但客戶總覺得難以買單,因此也成了最難搞的項目,阿波第一次提了勝利的關鍵詞,並且展示了一係列的畫麵後,的確震懾了客戶,客戶每個月底都乖乖買好航空雜誌的尾板,等待著我們勝利精神再一度的演繹,品牌廣告堅持了1年多,就成為江浙最受喜愛的煙草品牌,風頭一度趕超了紅雙喜,也是後期為什麼中華和紅雙喜會找我們重塑品牌的原因吧。 但公司未必就是實力的戰場,她有人情世故,也有結黨營私;如果按資排序,阿波的實力絕對的老大,但論和老板的親疏,阿波也犯了”國際化“公司驕傲的通病。因為我對他專業的佩服,我自然是他聽話的文案,開會頻次多了,話題自然也就隨意起來。阿波的傲慢沒多久就浮出臺麵,他多少有點覺得是來拯救本土公司的,公司那些不好的創作方式和表達體係,他越來越直接開始批評,甚至有的時候會直接挑戰老板提出的主張,在阿波看來,老板自然有成功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專業的廣告表達。 剛開始,我還是委婉的勸他別那麼誇張,有些問題和意見可以私下和顧老師溝通,不用那麼硬剛那些”老人“,但時間久了,發現勸也是白勸,驕傲的人不會聽我”勸誡“,那段時間,我經常和卓婭討論,阿波到底能待多久。 顧老師還是看才華的,在各種項目上,她還是很挺阿波,但她也很顧及老孫的感受,每次看著他們開會,總有一種新時代婆媳關係的演繹,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顧老師夾雜在新人和老人之間,不斷盤旋調和的感覺,也和婆媳關係一樣一樣的,既想合家歡,又想激發兒子(阿波)更大的能力,又不能傷害媳婦(老孫)的感情;誰說當老板就開心了,看著左右為難,上下平衡的場麵,感覺壓力也很大;有人的地方就又江湖,有江湖就有紛爭,欸大幕拉開,老板登場,老孫和阿波之間的鬥爭,終於在各種因素交雜中,變成了老板和總監之間的沖突。 做事之前,先做人——這是我外公經常對我說的話,我以前並沒有什麼感受,但身處職場看著男掙女鬥,突然領悟,職場江湖,不是靠本事就能吃好飯;任何和人相處的江湖,做人和做事都一樣重要,畢竟做事有無數人可以取代你,沒有什麼人真的可以做到獨一無二,無可替代,老板隻是看替代的成本而已;而做人做的好,才能快速縮短老板對你的認可路徑,就業不走彎路,做人可能比做事更重要;但究竟怎麼樣做人才是對的?難道就靠和老板一起抽抽煙,喝喝酒,聊聊天,讓別人把活乾了,就能混好圈子,混好職場了? 肯定不是,各位看官牢記,老板最終的判斷還是員工價值,為公司創造的價值,而不僅僅隻是提供給老板的情緒價值。隻不過當你的工作價值並沒有大到老板不可取代的時候,你又沒有情緒價值,自然會更快速的舍棄你,尤其在我們公司,老板強大到不用任何員工,都能搞定客戶,他又怎麼會在乎誰做總監呢? 職場江湖,做人做事不是選擇題,都是必選題,一撇一捺都要寫好,才能繼續活在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