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如何在電影院賣掉更多的可樂?(1 / 1)

職場沒有返場 濤蔚 3913 字 2024-03-16

很多人都會覺得廣告公司的麵試多少有點玄學,網上也會流傳各種國際公司麵試的題目,開腦洞,搏智商,但多數和生活常識無關,考驗的是你異於常人的想象力。   隨著公司的名聲越來越大,公司麵試的難度也比我那個時候要狠上了幾倍。   “如何在電影院賣掉更多的可樂”就是最近人事特別喜歡的麵試題,我問了好幾次正確答案應該是,無奈這種題目,各有千秋,隻要能夠自圓其說,都可以是標準答案,關鍵看的就是投入產出比。   我堅定的挺阿波戰隊,也是因為聽到了他的答案。   老孫和阿波的戰況,不清不楚的開始,卻極為醒目的對立已經快2周了,兩派正式對立的起因是紅雙喜內部的PK。   當時我每天忙於找尋各種勝利的文案,對公司的氛圍感並沒狠敏感的體感,等我突然意識到:欸,公司怎麼一個項目分兩派出創意的時候,基本格局都已經既定了,老孫通過上報對阿波的不滿,竟然自己把自己給升職了,老顧似乎看著多年跟隨的份上,竟然默許了老孫成為項目負責人,雖然沒有明示TITLE,但實際卻開始乾起總監的活來。   職場打怪,實在多變,各種花樣都可以給自己找機會,阿波多了一個對手,估計內心也極度不爽,明明是大總監的身份,卻莫名多了一個平級的對手。   但老孫和前總監大有不同,她更適應公司的人情世故,如果說前總監還有點傲骨,老孫則更沒什麼專業上的堅持,她更了解老板的想法,能夠狠快速的把顧老師和老板的想法執行到位,這其實也是一種超能力,尤其對我這種尚沒有自信判斷創意正確與否的小白,能夠快速GET到老板的意圖,並且加分的執行到位,也是職場能力的體現。   表麵上看似阿波和老孫的競爭,但內核想的遠點,真是阿波和老板思維的博弈,老孫表達更多的其實就是老板常用的那些思考方式,阿波則帶著國際公司的科學方法論和設計方法,同為廣告,但內核卻是截然不同,時至今日,廣告界依舊沒有統一的方法論,有站“產品”的論點,也有站“品牌”的賽道,各家各派各執一詞,但不論黑貓白貓,抓到老鼠才是好貓。   按照明麵上的流程,接了新的項目,自然是阿波來分配工作,但那天不知道什麼原因,兩人在樓下發生了極大的爭執,基本把最後的遮羞布也扯掉了,老孫完全不再care阿波總監的地位,一副看不上他的樣子,開弓拔劍:“不要拿你那套國際公司的不落地的理論來做我們本土營銷的策劃,你如果能力真的強,為什麼來我們這裡,不好好呆在你們國際圈?”   ……   任何口舌之戰,一旦涉及“專業範圍”之外,人身傷害之內,就已經變味了,廣告圈本來就小,公司和公司之間總有一些信息往來,估計老孫了解到了一些阿波過往的“情感”經歷,終於找到了攻擊的入口。   阿波到底是個男人,平時又都搞得自己特別紳士的那種調調,突然在一個默認“高大上”的廣告公司,聽到人設攻擊,估計很難適應突然話鋒轉嫁到個人情感經歷上,當場石化在原地;而他本來就是思維較慢,說話也慢的性格,想要當場反擊是萬萬不可能的。   眼看對麵就要把他的情史底兜,氣焰越來越壓製的時候,顧老師出來了,她快速拉開了老孫,拍了拍阿波“別和她置氣哈……”   老孫被拉進了老顧的房間,門被重重的摔上了,留著阿波原地爆炸——他喘著粗氣,把稿紙摔在地上,離開了公司。   留下一地雞毛,和到處八股的我們,探頭打聽到底發生了什麼?把老孫逼的原形畢露,斯文都不要了。   其實生活裡或者工作中,如果本來就有些情緒矛盾,一個小小的點就會大大的激發戰爭。   老顧那天就是找兩人聊聊新項目,在老孫看了,自然是給了她更大的權力,開始有了總監級的責任;在阿波看來,自然是削權,憑什麼和他平起平坐討論新案子;兩人估計場麵上也做不到客客氣氣,誰都不說話,老顧也覺得冷場的難受,自然想找個話題緩和緩和,沒想到就踩到了專業的雷點上。   “你們覺得那個可樂的問題該怎麼回答啊?”老顧還笑嘻嘻,開玩笑的問他們,想著找個非“權力”級別的話題,緩沖一下。   老孫倒是十分自信的說:“按照我們老板的規矩,我們肯定應該在電影院找個導購,做點試飲,再做點促銷送爆米花啊!”   各位看官,您看這一開口就有沒有,一聽就知道老孫的知識邊界,就是牢牢焊死在公司格局,不進取多看看營銷書,也不上網多看看人家公司的麵試題。   阿波畢竟外麵公司來的,多少有點外圍營銷的思路,起碼知道這題的出處來自,聽到老孫的答案,他自然鄙視的露出那種笑臉,坦白說他也經常對我那付笑臉,那種“就知道你不明白”的鬼笑。   “你那種方案客戶要花多少錢,一杯可樂才多少錢,估計營銷費用都要超過產品成本了,而且可樂又不是什麼新產品,並不需要教育消費者,也不需要用低價促銷的方式刺激消費者嘗新式的購買。”他停了停,抬眼看了眼顧老師,顧老師似乎也對他的回答飽含興趣,“最直接的方式就把電影院溫度升高,人熱了,自然就想喝口爽的,冰可樂自然賣的就多了!”   標準腦筋急轉彎的回答,但又超級匹配營銷人的腦路。   所謂產品的銷售,都是在“現場”發生的,找到現場的答案,無疑是突破即時銷售最好的路徑。   相比傳統廣告的打法,阿波的思路不僅節約更讓人覺得智慧。   老顧也是抿嘴笑了笑,感覺自己沒有白找這個總監,的確有點東西。   老孫的臉上自然黑雲密布。   但還不至於撕破臉……   “所以,你們覺得新項目紅雙喜,我們該如何做呢?”   老孫又是為了自證強大,率先搶答:煙草不能做廣告,我們就要做好終端,做一些公益廣告,他們的煙草是不是有什麼特色,能夠輸出的地方我們也要做一點傳播……   阿波慢悠悠的說:“顧老師,紅雙喜是年輕人抽的比較多,是遇到什麼問題了嗎?是不是外省香煙的價格沖擊到了他原來的市場,他是要鞏固原有客戶,不被浙煙搶走,還是說要拓寬更年輕的人群?煙草肯定不是說自己有多好,是不是要從品牌符號和品牌精神層麵重塑呢?”   “對啊,他們就是看了我們的勝利係列,也希望能讓紅雙喜的品牌更明顯更容易識別,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畢竟中國有太多紅雙喜的品牌,甚至小家電都有。他們想區隔別的煙草,也要區隔別的“紅雙喜”。   聽著這個話鋒,估計新客戶就要落入“勝利”項目組了,老孫剛消停下來,偃旗息鼓,阿波那個標誌性的“嘲笑”又向老孫攻擊而去。   人的脾氣就是會被一下子點燃,專業上的下風已經讓人十分不爽,最後還要赤裸裸的嘲笑一把,喪失短暫的理智,老孫一下子就爆了,才有了出圈,跨專業的情史攻擊。   事後我也提醒過阿波,別依仗著專業知識,就做人情白癡,有點情商也不止於把自己搞得那麼被動,如果那天不是因為“可樂”問答,顧老師也未必會站你這邊,畢竟在女老板眼中,情史太多肯定不是加分項。   人不狂,枉少年——阿波的能力的確讓他有自信狂,尤其當年在我們公司,大家都不具備專業知識,當時的廣告和營銷理論都處於萌芽期,各門各派都有自己的論點和做法,大家靠的成功案例說話,老板當年堅信靠“腳“營銷,市場的答案一定在每個經銷商口中,在每一個渠道的現場,而阿波依仗著國際公司更多世界級成功案例的經驗,比我們的確是高了幾個維度,每次他降維打擊我,一套一套理論的時候,我也是心服口服。   第二天兩人都準時上班,仿佛沒什麼發生,但又充滿了火藥味,但新項目卻宣布兩方競爭上崗。   在我看來,戰爭剛剛開始,大幕似乎更傾斜於老孫那方,畢竟女人和女人之間不僅僅是職場需求,更多也有情感的共鳴,討厭渣男是一致的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