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吳家2郎,孝勇無雙!(1 / 1)

清晨,天光放亮。   揉著酸軟的後腰,小心翼翼的將搭在身上的胳膊都給挪開。   他的黑眼圈有些重,最近幾天都沒能睡好。   畢竟即將渡海去打仗的消息,傳入了後院,心中惶恐的秋娘帶著柳如是雪晴,一直都在纏著他。   所有人都知道威遠侯無後,在這個時代裡,無後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男人出門去打仗,萬一有個萬一,那可就太慘了。   秋娘她們的想法很簡單,離開之前盡可能的裝下更多。   眼前飄過了兩行字幕。   ‘修改已達成,發放獎勵。’   ‘注:發放銀三十九萬三千三百兩,稻二十七萬四千二百石。’   “是皇太極改變攻擊目標的獎勵到了?”陳然搓了搓臉“秋收後糧食不缺,銀子倒是好東西。這有零有整的來源是哪?歷史上明軍的損失,還是皇太極出兵大淩河堡的消耗?”   尋不著答案的陳然,看了眼窗外愈發明亮的天色,知道是時候上路...啐!是出發了。   起身收拾洗漱,混亂的戰場自然有雪晴去收拾,他出門去了小廚房,尋了些吃食填飽肚子。   出了後院,陳然的精氣神陡然一變。   不再是濃情蜜意毫不吝嗇蛋白質付出的夫君,而是統領千軍萬馬去打仗的猛男。   親兵們早已經披掛整齊,等候多時。   陳然也不廢話,乾脆揮手“出發。”   皇太極是七月二十七出的兵,陳然接到崇禎皇帝催促出兵的聖旨,是八月初十一,這個時候秋收基本已經結束。   聚集兵馬,籌備軍資,等候船隊。   陳然帶著人馬上船的時候,是八月十六。   這一天,遭受到巨大壓力的孫承宗,派遣兩千鬆山守軍出兵救援大淩河堡。   沒有絲毫意外,兩千援軍被後金一戰擊破,損失過半。   陳然抵達覺華島的時候得知這個消息,第一反應就是“皇帝又開始‘機槍陣地左移五米’的操作了。”   大淩河堡被圍,身為遼東督師的孫承宗自然是要救援的。   實際上在修建這座堡壘之前,他就已經有了相應的計劃。   問題在於,孫承宗的計劃是聚集起來所有援軍之後,以雷霆之勢前往救援。   整天看戰報與奏疏的皇帝,是個急性子。   而且朝中也有許多人,見不得孫承宗打贏這一仗,宮內宮外明裡暗裡的手段也是沒斷過。   結果現在已經出現了,第一個倒黴蛋就是鬆山的兩千援軍。   而第二個倒黴蛋已經定下來了,是吳襄與宋偉。   這邊陳然登上了覺華島,隔日吳襄就急匆匆的從二十裡地之外的寧遠城趕了過來。   見麵直接行大禮“大帥救我~~~”   “無需如此。”望著吳襄鬢角多起來的白發,陳然麵帶笑意上前將其扶起“先坐,上茶。”   吳三桂等隨從人員紛紛排列,與東江鎮諸將相對而立。   待到飲過茶水,這才開始說正事。   “大帥。”吳襄滿臉無奈,拱手求情,話語極為誠懇“卑職奉命增援大淩河堡,可與宋總兵合兵一處也不過六千人馬,這如何救得了?”   “六千?”陳然不信“兩位總兵額定兵馬,得是一萬二三吧?”   這話說的,自吳襄以下眾人皆是麵色難看。   吃空餉,這也是大明軍中的傳統藝能了。   此時人人皆知,可皇帝卻不知道。   在皇帝看來,一萬多的戰兵過去,就算是打不過,也足以牽製建奴,給大淩河堡內的守軍爭取時間。   他哪裡知道,紙上的一萬多戰兵,實際上隻有六千。   而這六千之中,真正有戰鬥力的,也不過隻是千餘家丁罷了。   這也是吳襄急躁所在,因為他知道,去了就是送死。   “這事兒。”陳然當然知道內幕如何,之所以這麼說,就是為了惡心吳襄,誰讓他是平西王的老子“找我也沒用啊。”   麵色平靜宛如木雕的陳然,端起了茶碗“既然是陛下的旨意,那就出兵唄?”   聽聞此言,年輕的吳三桂已然變色。   吳襄卻好似未曾聽到挖苦一般,愁眉苦臉的行禮“大帥,卑職想著追隨大帥鞍前馬後,一同出兵。”   “嘿。”   這話一出,陳然險些把手裡的茶碗給扔了。   跟遼鎮的兵馬一起出兵?你可饒了我吧。   別人不知道,陳然知道啊。   遼鎮最擅長的不是打仗,而是敵前轉進賣隊友!   大明的精銳,被遼鎮給坑了的,不知凡幾。   別的不說,就說此時被困在大淩河堡裡的吃.人魔王祖大壽。   歷史上他在此戰之中被困於堡內幾個月,吃光了百姓後並未堅持下去,反倒是殺光了友軍,出門剃頭去了。   跟吳襄一起出兵?你兒子平西王,可是遼鎮之中最為擅長敵前轉進的!   “此事不妥。”陳然沒有猶豫,當即拒絕“我這隻有數千前鋒兵馬,後續人馬物資還未到位,此時出不了兵。”   吳襄愁眉苦臉還要糾纏。   他是懂事的,知曉想要拖著不去,必須得有陳然幫忙說話方可。   就算是拖不下去了,也得跟著這位戰無不勝的大帥一起去,方才有性命上的安全保障。   可陳然油鹽不進,壓根就不理會。   畢竟他深知遼鎮的底細,怎麼可能會去當傻缺。   一時之間爭執不下,卻是惹惱了平西王。   “爹!”眼見著父親低聲下氣的哀求不斷,俊臉漲紅的吳三桂忍不住的跳出來大喊“咱們自去就是,何必如此低三下四的求人!我就不信了,那韃子都有三頭六臂怎麼的,大帥能打得贏,我們也能打得贏!”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側目。   吳襄氣到發抖,這傻子是要坑爹啊。   陳然笑了笑“送客。”   正愁要怎麼擺脫吳襄這個厚臉皮的糾纏呢,吳三桂自己跳出來,甚好,甚好。   “你你你~~~”坐船渡海之時,吳襄連連跺腳“你要是不會說話就別說話!”   “爹。”年輕的吳三桂,還不是數十年後那個老奸巨猾的平西王,心氣高的很“那陳然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他都能打贏韃子,咱們也行。莫要求他!”   吳襄這兒,已經是被氣到無話可說了。   “罷了罷了,回去之後備好厚禮送過來,免得人家記恨。”吳襄搖頭嘆氣“還要走走孫閣老的路子,請閣老出麵。”   第二天,陳然在覺華島的臨時住所內,收到了吳襄送來的禮物。   ‘史載:顧橫波年少成名,才貌雙絕,有‘南曲第一’之稱。後嫁三姓家奴龔鼎孳,得封後金一品夫人,未得善終。’   ‘你改變了顧橫波的命運,獲得一點歷史偏差值。’   吳襄送來賠禮的禮物,是顧橫波。   他看人真準,知曉陳然的喜好,專門將這位留在府中唱曲的小姑娘送了過來。   至於為何會到吳襄府中,同樣是因為吳襄南下一趟為陳然出售貨物,遍尋各地收羅而來。   本意就是當做禮物來培養。   顧橫波與柳如是年歲相仿,尤其唱曲的時候聲音婉轉宛如黃鶯清脆。   當然了,陳然留下她不是因為這份好聽的聲音別有用處,純粹是因為改變其命運,能得歷史偏差值。   陳然沒有多留,迅速將其送往旅順堡。   軍前陣中,身為主帥身邊留女子,上行下效之下,軍紀立馬就得崩潰。   “子厚。”   又數日,從錦州趕來的孫承宗,登上了覺華島“你能來真是太好了。”   “閣老言重了。”陳然含笑回應“打韃子,自然要來。”   “好好好。”孫承宗一副頗為欣慰的神色“你能來,這一戰就能贏。正好吳襄他們要出兵,就一起去吧。”   “去不了。”陳然非常乾脆的拒絕“不是不願,而是我現在隻有幾千人,後續人馬物資還在海上。這麼著一趟趟的添油戰術,純粹就是白送。”   “唉!”   孫承宗重重嘆氣“我也知道,可沒辦法。”   的確是沒辦法,他在遼鎮也不是一言九鼎。   這裡可是有監軍太監的,還不止一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天天給京師送書信。   而且遼東巡撫邱禾嘉等人也是跟他對著乾,搶奪對遼鎮的主導權,一力主張立刻派遣援軍,有多少派遣多少。還不斷的上彈劾,說孫承宗見死不救雲雲。   二次督師遼東的孫承宗,壓力很大。   “此事我也沒辦法。”陳然乾脆表態“兵馬軍資未抵之前,我是不會出兵的。”   他不僅僅是在等後續兵馬軍資,更是在等天氣變化,什麼時候海浪洶湧了,什麼時候才會出兵。   沒錯,之前‘明軍為海浪卷走萬人’的字幕之中,他將明軍改成了韃子。   孫承宗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他是遼東督師,可朝廷吸取了之前袁蠻子的教訓,將東江鎮獨.立在外。   陳然這次過來援助,屬於客軍,可以不停孫承宗的命令。   無奈之下的孫承宗,隻好急匆匆的來了又走,再度跑去錦州,督促吳襄宋偉等人出兵救援大淩河堡。   他也不想添油戰術,可皇帝催促的太急切了。   結果可想而知。   號稱一萬五千大軍,實際上隻有六千人馬的吳襄宋偉所部,得到了皇太極的高度重視。   他親自帶領打援軍團來迎戰。   結果就是,僅僅隻是數百白甲兵的突擊,就打垮了明軍。   甚至於吳襄自己,都被圍困起來不得脫身。   關鍵時刻,吳三桂帶著二十名家丁,擊破韃子的包圍圈殺入陣中,成功將自己的父親給救了出來。   消息傳出,遼東震驚。   人人皆傳‘吳家二郎,孝勇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