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華宰殺了兔子之後,緊接著就開始林夕早已準備好的課程。今天下午本來是要教林月華如何製造百草丹的。 百草丹的主藥是百草霜,就是鍋底灰。 百草霜是稻草、麥秸、雜草等燃燒後附著在鍋底或煙囪內的黑色煙灰,具有止血消積的功效。 百草霜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是由各種草藥經過復雜的加工而製成的,具有很強的止血作用。根據其止血作用,可以將百草霜用於治療各種可用於治療出血癥,如吐血、咯血、便血、外傷出血等。 同時,百草霜還具有消積化滯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脘腹脹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癥狀。此外,根據其收斂作用,可以用於治療潰瘍病、炎癥性滲出、結核性滲出等病癥。 和百草霜有相差不多。止血功能的,還有剛剛燃燒完的香灰。香灰都是由香料和草木沫製成的。 剛剛燃燒完的香灰是能夠封閉傷口,堵塞血管的,而且剛剛燃燒完的香灰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無菌。 而百草丹則是以百草霜為主要摻和一些消炎止血的中藥,並加入魚膠進行揉製摔打而形成的一種藥墨。 為什麼林夕要首先教林月華製作百草丹,因為製作百草丹所應用的各種炮製中藥的手法就是炮製各種丸、散、膏、丹中成藥的手法。 其有研磨,篩製,柔製,摔打比例調和等,隻要有一樣達不到要求,最後的藥墨就成型不了,或者無法進行研磨。 而且配置藥物的各種藥材非常便宜來源十分廣泛。而且藥方並不是非常的精確,甚至在製作者可以親自進行采集非常適合初學者進行練手。 而且這種東西大部分人都是不會吃的,而是作為書寫的墨條進行使用,所以安全性很高,不會出醫療事故。傳說中的可以治病的藥墨其實就是這種東西。 在考生趕考途中,都會準備幾塊兒藥墨,以防意外受傷和內出血的情況。 這種中藥百草丹的配方是林夕從《赤腳醫生手冊》中找到的。 此時在大明的所有藥墨的配方都是嚴格保密的,林夕雖然知道有這種東西,但卻沒有想到配方居然如此簡單。 林夕看著林月華他們幾個拿著鐵板在大鍋底下刮去鍋底灰,然後把刮下來的鍋底灰倒到銅製的藥碾中,用雙腳推著進行研磨。 同時按照刮取鍋底灰的稱量出來重量,把需要的草藥一小塊兒,一小塊兒的扔到藥碾當中,把他們碾成跟鍋底灰一樣細膩的粉末才能達到合格,這是一個慢工出細活兒的過程,估計這個藥碾子她們要推一個月。然後接下來便是把這些已經研墨好的碎末滴入魚膠反復的摔打。 最後摔打均勻之後再放到模具中,用木錘成墨條然後再陰乾發酵三個月就算完成了。 林月華一邊推著藥碾子一邊向林夕抱怨道:“讓我碾這些鍋底灰有什麼用,還不如你教我如何給人治病呢?” “治病要用藥,你要想先學會治病,就要先學會認藥。我帶著你在山上認識一些能夠找到的草藥。然後再根據草藥給你講解這種草藥能治什麼病?如何炮製?” 然後林夕看了林月華一眼,說道:“你是怎麼做的?我給你講解了才三四種草藥,你就開始滿山的追兔子去了。” “正好你現在正在乾活兒,我在旁邊給你講解一下一些需要你了解的知識。草藥都是從吃東西上引申出來的。也就是說,大部分草藥都是能當飯吃的。” 這時林月華插嘴道:“這個我知道,蜂蜜、桂圓、蜜餞、梅乾兒這些中藥都可以當零嘴兒吃的。” “現在醫術流派。現在大概分經方派和溫病派。”林夕沒有理會突然插話的林月華繼續講下去。 “經方派就以就是以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為基礎引申出來的中醫流派。經方派講究六經辨證,特別講究診斷的準確性和用藥的精準性。 藥到病除和偏方治大病都是說的是經方派,也就是說用一劑藥的能治的病,絕不用第二劑藥。 經方派用藥非常嚴謹,每一味藥的加減都要經過反復的思量,多方考證,最後才能夠確定用藥劑量。 經方派療效也確實很好,經常能夠幾記方子就能將病治好。 但是經方派也有一個非常的大的缺點。就是說幾乎一病一方,一人一方。 每人即使同樣的癥狀,同樣的病,每個人治療的方法也不一樣。 而且經方派為了治病用藥當中毒性偏大,有時候會造成很大的反應,或者直接將人致死。 大部分民間偏方都屬於經方派的,就是一副藥止痛兩副藥治好,治病的效果非常顯著。 所以很多人都是打著經方派的名字招搖撞騙。” “我一定要學經方派一副藥就將病治好。”小丫頭邊用腳使力邊在那裡大聲的叫嚷著。 林夕冷笑道:“如果我是你的話,一定先學溫病派,不然你恐怕都出不了師,就得被人打死。”說完不等小丫頭的抗議便就繼續說。 “溫病派講究病是因四時不正之氣引起,溫病派認為人的病都是因為人體的體熱引起的。所以溫病派主張用寒涼之藥。 按照這個理論,唐朝的孫思邈應該也屬於溫病派的。 提出溫病派這個理論概念是南方的醫生提出來的。人為把醫生分為兩個流派,經方派和溫病派。 因此,也就有了南溫病北經方的說法。 其實究其根本原因,溫病派因為病人都是南方人,所以用寒涼藥沒有問題。 而且南方多疫病,所以溫病派在治療瘟疫、傳染病上有獨到之處。溫病派主要是調理身體的抵抗力來抵禦病癥。所以他們的藥主要是加強身體,調養身體為主。 加之南方人比較有錢所以他這溫病派所用的藥比較昂貴。而且主要以調理身體為主,並不主要以治病為主。所以,溫病派的中醫重養生,療效慢,但是他的治病雖然療效慢卻不易復發。 但是溫病派也有它的缺點。有很多人自學醫,都是學溫病派,因為他們配藥比較溫和,不容易治死人。而且他采用的治療病的藥癥見效慢。也讓初學者和醫術不精者有調整用藥的時間和推脫的借口,這也是為什麼初學者大都學溫病派的原因。 有些甚至一些無良的醫生就是開一些太平藥,可以把它當飯吃,但是不治病。所以這些溫病派對窮人來說是看不起的,隻有有錢人家才能看得起溫病派。 溫病派也深得一些醫生的推崇,因為溫病派掙錢比較多而且非常適用於一句話。看好了是我醫術高超,看不好是你的病太重了。 溫病派和經方派誰是正統,誰比誰更厲害,這個沒法分。 溫病派說經方派用藥,蠍子、蜈蚣等各種毒藥都敢使用,毒副作用大。 經方派說溫病派,不懂用用藥,不通藥理,胡亂用藥。一劑藥方要用幾十味藥?就是為了賺病人的錢。 其實兩家各有所長,溫病派的治療傳染病上有獨到之處,對一些熱癥有很深的研究。 經方派診斷明確,用藥嚴謹,見效快對於急癥和一些外傷的治療手段相當高明。 我治病理論是,是藥三分毒。能不用藥,盡量不用藥。現在所能找到的醫書就是中醫各個流派基礎,他們都是以此為基礎進行醫學研究的。 所謂中醫學理論,就是把那些能夠治病的藥方一種道理串聯起來讓人們好學習。 並不是說那些醫學理論說的就一定是真理。甚至有些醫學理論都是相互矛盾的。 而對於經方派來說重要的不是那些醫書,那些隻是理論指導。而是他們治療時、治病時所累積的醫案。那一個才是學習經方派的主要東西。 醫案就是對一個一個具體病人的具體描述和使用的藥方方法,這些是經方派的不傳之秘。 因為那些秘密都是在中醫醫療實踐中總結或者偶然發現的充滿了偶然性,根本無法用理論推導出來一些比較有用藥方。 因為那些理論是針對某一種病,都不能把所有的疾病都套到其中去。 有些東西就都是一層紙,一點就破。使那些秘方和治療的手段看到了或者了解清楚了。任何人都能學,都可以學會。 所以就造成了經方派不輕易收徒,不輕易傳方的特點。結果造成了經方派神醫和庸醫一樣多。 而經過經方派實驗出來的一個一個的中藥成方,也就是所說的驗方。也就成了經方派的醫術傳家的醫藥世家的不傳之秘。 但是這些驗方、經方就是一個一個的金元寶。經過不斷的爭爭奪奪或者因為傳承者的突然死亡。 那些有效的驗方和治療方法也跟著消亡,很多總結出來的經方也消失了。 因為所有的方子,哪怕草藥的分量差的稍微一點點或者產地稍微有偏移。藥物療效恐怕就是天差地別了。 我師父學醫也是半路出家。師父的醫學基礎是從練武時的健身方子而得來的。 因為練武是難免損傷,所以有一些滋養經脈,滋補身體,治療外傷的傷藥。給我治傷的時候,在道藏中得到了一些醫案。 所以師父就用這些淺顯的醫術,給周圍的人看病。在看病的過程中,在不斷驗證自己所學。至於我的醫術也跟師傅的來歷差不多,就是在師傅不斷給我治病的過程中,我就久病成良醫了,加上我得到了一些比較有效的單方。所以顯得我的醫術比較高明。” “聽你這樣一說,我都不敢和你學習醫術。” 林夕看了一眼,小丫頭說道:“我的醫術再差教你還是綽綽有餘的。” “聽我解釋,這樣你就會明白,不要迷信那些所謂的名醫。所謂用名醫救的人和殺的人幾乎是一樣多的。 他也是拿這些患者不斷練習自己的醫術。也是患者為什麼看醫生都願意找歲數大的人看呢? 就是因為歲數大的人看的病多。開的藥比較準確。拿患者練手的幾率比較小。 並不是說歲數大的人一定比歲數小的人醫術高明。所以說對中醫來說,你能看多少醫案和你能夠診治多少病人?基本上就能決定你醫術的高低了。” “那你就給我看看醫案,這樣我的醫術就會很快的提高了。”小丫頭向林夕撒嬌道。 “想的倒美,醫案我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的驗方我也有,但是我給你,你看得懂嗎?別人是還沒學會走就想跑,現在你更過分,直接想飛。” “你別不知道好歹,為什麼醫術大多都是家傳的呢?因為家傳名醫,家裡有很多醫案。 就是沒有診治過病人,也看了很多醫案。聽說和見過的病也很多。所以有家傳的中醫稍加練習,就能夠使醫術達到一定的水平,加之家中有人指導,即使犯了錯誤,也有人給你糾正。這就是師承的重要性。” “哼,你才學了多長時間的醫術,就在這裡教訓我。”小丫頭不滿的說道。 “一般的民間的鈴醫和遊方郎中有傳承的很少,一般都是仗著幾個驗方而治某一種病。這就叫一招鮮,吃遍天。而且他們由於長期和底層人民接觸,所以他們的驗方一般都是偏重於時效性的。” “所以,你不是不要覺得你有醫術傳承就很厲害。不要瞧不起那些遊方郎中。他們對某一方麵的病治療的效果相當好的。 比一般名醫有的治療的還有效果,一般都是三兩服藥便能治病,如果三兩副藥不起作用,基本上他們就會找借口逃跑,因為這個病他治不了。” 小丫頭這是感慨一句:“這麼多人手裡頭都有藥方,而且都是秘方,這些人就不會打起來了。互相都會尊重,這是多麼好啊。” 不會打起來!林夕心裡暗道,豈止是會打起來,簡直是生死相爭,你死我亡的那種鬥爭。 林夕不由的想起了後世中醫和西醫之間的爭鬥。由於林夕上一世跟著的老師是家傳的中醫,而且從建國之後開始學習中醫,所以他對中西醫之間的內鬥相當清楚。 他跟林夕具體講過中西醫之間有兩次比較出名的鬥爭,在辛亥革命之後。 第一次中西醫之爭1929年,在民國時期有一群人想要廢除中醫,為了逐步消滅中醫。 當時民國衛生部的人員大都是西方留學西醫人才。 於是民國衛生部的人製定了六項要求,一是50歲以上的醫生不可治療傳染病,二是不準進行中醫宣傳,三是不準開辦中醫學校。四是醫生需要考證。五是中醫不能登報。六是每個醫生需要在一年內進行登記。 這些條例雖然沒有直接廢除中醫,但這無疑是想讓中醫慢性死亡,如果不是老一輩的中醫在奮力抵抗,恐怕早在那時就斷了傳承。 北京老中醫孔伯華為了給中醫證明主動站了出來申請與西醫較量醫術。 孔伯華在民間招來12位身患重病,高熱不斷的患者,分別交由中醫和西醫治療,孔柏華更是大大方方的讓西醫賢挑選病人,待一天的治療結束後,雙方都將病人給治愈病患。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的差距也顯現了出來,以孔博華為代表的中醫團隊不僅將病人的病癥全部治好了,而且沒有一點後遺癥。 反觀西醫代表,雖然當天病人確實治好了,可病情卻一直反反復復,治標不治本,這場比試讓全國上下看到了中醫的實力。 國民政府迫於輿論壓力,沒敢通過這項議案但中西醫的梁子卻在此時結下。 再加上數萬名的中醫聯合請願,民國衛生部的那六項條例隻能一直被擱置,可即便如此也沒能打消西醫想鏟除中醫的念頭。 由於當時中西醫矛盾相當嚴重,所以這本書編撰者大部分為中醫,隻有少量的基層西醫參加了這部分書籍的編撰,所以當時在西醫手術中的很多手段都沒有列入在這本書中,《赤腳醫生手冊》這本書可以說是純中醫專著。 在中西醫結合之後,國家利用中西醫結合徹底絕跡了困擾了百姓多年的血吸蟲病,還研製出了抗瘧疾特效藥的青蒿素等。 在林夕看來中醫診脈,西醫實驗各有所長,用後來的一句話形容,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尤其中醫經方派中的中醫骨科和西方的外科手術極為相似,所以不能說外科手術隻有西醫會,其實中醫也會。 這時一陣香味從廚房中傳來,林夕看著林月華在那裡神不守舍的工作,他心裡不由得暗笑,林夕這個燉兔子的方法可是他那位魯菜師傅一生所鉆研出來的。 這種燉肉的秘方來自於叫做‘渾羊歿忽’的一道菜。 這道菜是唐朝富貴人家吃的一道菜肴,在名畫《韓熙載夜宴圖》上曾經記載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道菜的做法其實這是一隻肚子裡塞滿了糯米和調料的肥鵝,然後再把這隻鵝放到一隻羊的肚子裡縫好,之後按照烤全羊的方法做。 等到全羊烤熟之後,整隻羊都不用上桌,就把裡麵用羊肚包裹的鵝拿出來。 之後那個羊肚一見風就會變脆變得無法食用,那隻鵝也因為隔著整隻羊加熱,既帶著羊肉的風味肥而不膩,同時那糯米也是豐腴肥美。 因為這種做法極度浪費,所以即便在唐朝時,也隻有權貴之家才能吃得起。與其相似的一種做法,在後世的阿拉伯國家也流行過,就是在駱駝肚子裡裝隻羊,羊肚子裡裝隻雞,雞肚子裡裝著雞蛋。最後吃了那顆雞蛋。而那位魯菜師傅曾經吃過一回之後對這種滋味念念不忘,最後終於通過他的研究能夠模仿出那隻鵝的味道。 林夕接過來之後又把這個調料做了一些調整,使它成為了他在海南島開的那個小飯館兒的特色菜。 調整過的調料能燉所有的肉類,但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在燉肉的時候要往裡放肥油,牛油,豬油,羊油都無所謂,但是油一定要足,這也是那道菜會非常好吃的主要原因。 林夕看到幾個人都有些神不守舍,於是讓廚娘把燉好的兔肉拿出來,一人盛上一碗,然後坐在桌子旁邊開始吃。林夕看小丫頭吃的不亦樂乎便笑著逗她:“你不是說兔兔很可愛,你舍不得殺他們。” 小丫頭振振有詞的說:“兔兔是可愛,我也舍不得殺它,但這不耽誤我吃它的肉啊。”小丫頭的這這句話頗有君子遠庖出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