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後第二天的一大早,齊格弗裡德就被嬸嬸叫醒了。因為嬸嬸決定接受科普主教的邀請,帶曼弗雷德和齊格弗裡德去參加主教座堂兒童唱詩班的排練。 對這兩個孩子來說,坐馬車進城已經沒什麼新鮮感了,但這次他們把齊格弗裡德版風箏拖在了馬車後麵,他們一路上看著馬車拖曳的風箏在天上飛,是一種很新鮮的坐車體驗。風箏的升力抵消了一部分馬車的重力,因此馬車跑得比平日輕快了許多。這個風箏加快車的組合讓路人紛紛側目,很多人先遠遠的看到天上有個奇怪的不明飛行物,接近後才看到是一輛馬車拖著風箏,甚至還有人駕車跟在馬車後麵好奇的看了一路。 裡希特霍芬家的馬車過橋到達奧得河北岸,然後停在了聖約翰洗者主教座堂門口。叔叔、嬸嬸帶著曼弗雷德和齊格弗裡德下車時,發現一路跟著他們的馬車也停在了旁邊,車上下來一位青年中尉軍官。 那位軍官走過來打招呼:“這位先生和夫人,上午好,打擾兩位了。”他脫下帽子略有歉意的繼續說:“我是雨果·馮·阿伯克隆(Hugo Wilhelm von Abercron),我為普魯士陸軍的飛艇隊服務。” 阿爾布雷希特見這位軍人很有禮貌,也微笑著回禮:“很高興認識你,阿伯克隆中尉,我是阿爾布雷希特·馮·裡希特霍芬,這位是我太太庫寧古德,這兩個孩子是我兒子曼弗雷德和我侄子齊格弗裡德。請問有什麼可以幫你嗎?” 阿伯克隆指了指還沒降下來的風箏,說道:“我在軍隊擔任氣球飛行員,這幾天正好休假回家探親,我剛才一路上發現這隻風箏飛得非常平穩,即便是有風也幾乎不受影響,我感覺這個設計可能對飛艇隊也有用,所以冒昧的想問一下這隻風箏是哪裡買的,我想去買一隻研究一下。” 阿爾布雷希特聽到“買”字有點小興奮,還用佩服的眼神看了一眼齊格弗裡德,然後他回復阿伯克隆:“這隻風箏不是買的,是我侄子齊格弗裡德設計並製作的,可能你看過他創作的小說或漫畫。這隻風箏正是為了漫畫情節而製作的試驗品,如果你有什麼想法可以直接和他溝通。”說著就把齊格弗裡德介紹給阿伯克隆。 阿伯克隆驚訝的看向這個英俊的小男孩:“請問你是創作出《天空之城》和《曼弗雷德歷險記》的神童齊格弗裡德嗎?”當他看到齊格弗裡德點頭肯定後,興奮的跑回馬車,然後拿出一本《天空之城》遞給齊格弗裡德:“能否給我簽個名?我是你的書迷,你的小說太棒了,那種能自由飛行的世界真是太吸引人了。” 剛才齊格弗裡德在聽他自稱是氣球飛行員時,就認出這位阿伯克隆是上一世德國著名的氣球飛行員,他也是西裡西亞人,未來會多次參與國際上的氣球飛行比賽,還在一戰後幫助重建了德國空軍。 齊格弗裡德微笑著為他簽名,然後介紹道:“因為我打算在《曼弗雷德歷險記》裡設計一個主角用風箏飛上天偵察敵情的橋段,所以我設計了這個風箏來驗證是否能帶人上天。我和哥哥已經用這個風箏驗證過,可以帶小孩飛上天的,我覺得如果繼續放大的話,也許能帶成年人飛起來。” “真是個天才的想法。”阿伯克隆贊嘆道:“如果風箏能有足夠載重的話,那肯定比現在部隊裡那些醜陋的觀察氣球要好用,至少省去了野戰時製備氫氣的麻煩。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實現。” 齊格弗裡德覺得這是個不錯的合作機會,如果有軍隊支持,肯定能加快載人風箏的研製,也有助於後續飛機的開發。略一思索後,他就說:“隻要放大這個風箏就有可能實現,我也會請奧托·李林塔爾叔叔協助風箏的開發,如果您感興趣的話,等成功完成後就聯係您來測試一下。” 阿伯克隆非常期待這種新型飛行裝備,與阿爾布雷希特互換聯係方式後就離開了。 風箏的插曲沒有耽誤多少時間,等裡希特霍芬一家走進教堂時,科普主教正好出來迎接,他也很高興齊格弗裡德和曼弗雷德能參加唱詩班,還給他們兩人安排了專門的聲樂培訓老師開小灶。老師是一位有點謝頂中年大叔,名叫馬修斯①,雖然穿著有點邋遢,但講話很幽默,能輕易逗得曼弗雷德哈哈大笑。他知道這兩個孩子對於聲樂是零基礎,所以就細心的從呼吸、咬字、發聲等基礎開始教,並告訴他們一些好玩的招數來進行訓練,比如為了練習胸腹式聯合呼吸,可以模仿聞花香、吹蠟燭、咬住牙、數數字、繞口令等方法來練習,隻要每天堅持就會有不錯的效果。 齊格弗裡德掌握得很快,但可惜聲樂課不是一個上午能講完的,馬修斯安排他們每天上午上一節聲樂課,然後下午參加唱詩班的合練,因為兒童唱詩班要在聖誕夜上臺表演,練習的就是聖誕夜的保留曲目——《平安夜(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這首歌是由奧地利鄉村神父約瑟夫·莫爾(Joseph Franz Mohr)作詞,奧地利鄉村音樂教師弗朗茨·格魯貝爾(Franz Xaver Gruber)作曲,兩人於1818年合作完成。上一世,這首歌因為詞曲的優美而幾乎成為聖誕節的“官方指定應援歌曲”,因此在每次聖誕節的活動中,唱詩班都會必唱這首歌。合唱練習相對上午的聲樂課更是輕鬆,在唱詩班老成員的帶領下,齊格弗裡德和曼弗雷德很快就融入了合唱之中。 一天的練習結束後,科普主教又親自把裡希特霍芬一家送到教堂門口,他猶豫了一下後對齊格弗裡德說:“小齊克,我有個不情之請,希望能請你為我們的唱詩班寫一首歌。這些孩子們都非常優秀,如果能有一首合適的德文歌曲,就能讓唱詩班獲得更多的榮譽。” 齊格弗裡德考慮了一下就同意,他也想借唱詩班這個平臺,測試一下上一世的歌曲能否符合19世紀末的聽眾口味。 回到家後,齊格弗裡德把阿伯克隆的需求告訴了李林塔爾,他覺得這個很容易滿足,隻需要根據現在這隻“齊格弗裡德”風箏的升力,然後參考成年人的體重,測算出所需風箏的翼麵積,最後照著放大就可以了。因此李林塔爾就指導謝纘泰進行風箏放大的研製工作,謝纘泰也很高興能承擔主要工作,他感覺這不僅能讓中國傳統文化在自己手中發揚光大,而且更是把一件純粹的玩物變成實用的裝備,非常有意義,也非常有價值。 齊格弗裡德做完甩手掌櫃後,就去動腦筋給唱詩班寫歌了。第二天去教堂練習的時候,齊格弗裡德交給科普主教一首歌——《小小少年(Kleine Kinder, Kleine )》,這首歌就是上一世電影《英俊少年》的主題曲,但齊格弗裡德沒有直接套用電影版的編曲,而是用了德意誌威斯巴赫童聲合唱團(Windsbach Boys Choir)所演唱的版本。這個上一世成立於1946年的德國著名童聲合唱團,不僅有著120人的超大編製,也曾經在2015、2018年多次訪華演出,齊格弗裡德當年聽過,當即被深深的打動。他希望能把上一世這個合唱團給予自己的感動,也傳遞給這一世的德國聽眾。 科普主教驚訝於齊格弗裡德的創作速度,也有點懷疑他的創作質量。等齊格弗裡德和曼弗雷德上完聲樂訓練課後,科普主教就請神父指導唱詩班練習這首新歌。結果主教隻聽了一遍練習後,就對齊格弗裡德再無任何懷疑,他已經相信齊格弗裡德是被上帝選中的孩子,齊格弗裡德的出色才能就是最明顯的神跡。 經過幾天的訓練,曼弗雷德已經能基本勝任唱詩班的和聲要求,齊格弗裡德則進步更快,他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卡拉OK歌神”了,上一世上不去的高音都能輕鬆完成了。 12月24日平安夜,聖約翰洗者主教座堂裡坐滿了前來參加聖誕午夜彌撒的布雷斯勞民眾,唱詩班照例用一首《平安夜》為大家祈福: “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 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 Alles schl?ft, einsam wacht. Nur das traute hochheilige Paar. Holder Knabe im lockigen Haar, in himmlischer Ruh, in himmlischer Ruh...... 平安夜,聖善夜! 萬暗中,光華射, 照著聖母也照著聖嬰, 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靜享天賜安眠, 靜享天賜安眠......” 教堂中的人們也跟著一起哼唱起來,每個人都發出自己的聲音來喚起心中的祥和安寧。 等整場彌撒儀式結束後,唱詩班的孩子們又登臺獻歌為大家送別: “Kleine Kinder, kleine und ein Haus voll Sonnenschein. kleine Kinder, kleine k?nnt es so für immer sein. Doch so schnell vergeh’n die Jahre. Gro? wird bald dein kleines Kind...... 小小少年,很少煩惱, 眼望四周陽光照。 小小少年,很少煩惱, 但願永遠這樣好。 一年一年時間飛跑, 小小少年在長高......” 當這首新歌的前奏響起時,人們很好奇這從未聽過的旋律,所以都沒有急著離開。隨著這優美的旋律展開,充滿少年稚氣的歌詞配合著童聲直達聽眾心底,敲開了塵封已久的童年回憶。歌聲結束時,所有人都站起來鼓掌,尤其是幾位衣著陳舊、看上去不太得誌的中年人一邊鼓掌一邊擦拭著眼角,仿佛過往的煩惱都被這歌聲沖走了。 這個聖誕夜,當眾人走出教堂時,天上寒風陣陣,但人們卻都覺得心裡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