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追隨(1 / 1)

我要你活著 四都中學 3743 字 2024-03-17

休息半天後,菩薩要繼續自己的修行或者調查了,他問我願不願意跟他一起出去走走看看,我當然高興地說這可以嗎?我的身份是個奴役呃,沒有得到農場主的批準,我是不許隨便離開我所生活的這個區域的。菩薩說當然可以,這個農場主是好人,而且是他邀請我的。   馬上,老牧人、大哥和大姐就上前對我表示祝賀,也跟我握手道別。臨行前,大姐送我一竹節的牛奶,輕聲囑咐要我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努力。我說出去一趟後,我還是會回來的,我們又會在一起。大哥要我承諾,以後有機會路過此地,必定來翠竹萍探訪他們。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這個地方叫翠竹坪。最後,他們雙手合十,向菩薩和我道別。   第一次出遠門,我心裡感到既惶恐又喜悅,緊張得腸子打結。菩薩說他要帶我到王城,也就是那個有七座塔的高山的那個地方,此去需要十天時間才可以到達。   菩薩步行比較慢,而且十分從容。可是他高大,走一步,我要走上三步才能跟得上。見我腳步匆匆,行色不穩,菩薩再次放慢腳步,並告訴了我走路的法門。   我學的還算比較快,沒一公裡,我就學得差不多了。我照著菩薩說的,步伐放緩,心也跟著平靜下來後,開始感覺自己是在走路,而不是在趕路。   之後,有些奇怪的感覺上來了。我從沒發現走路也需要有的感覺,走路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嗎?不,這就跟學競走似的,真的感受腳底板和身體的重量才成,尤其是我們這樣的紙片人,微微的搖晃就會不穩,增加難度。   望著前頭要走的道路,再轉過頭來,最後深情地看看我熟悉的人群、土地和水牛,老牧人、大哥和大姐漸漸在我的視線中變成塵土般細小,溶入了林樹的幽深裡。   隨性的地走路,跟漫步似的,竟然可以不那麼累地走上一段很長的路程。半道上,我們有意農場主家,畢竟要帶走一奴仆,必須跟主人說一聲啊。   菩薩降臨,農場主一家在大門處迎接,其他村民沿路非常恭敬地跪在路旁,把食物托在頭頂。當菩薩接受他們托在頭頂的食物時,他謙卑地輕聲地為村民們誦經祝禱。   農場主邀請菩薩去他家坐坐。菩薩不肯,說過來說一聲,他們還得趕路了。農場主說送了些奶酪,囑咐我伺候好菩薩。農場主的女兒拍拍我的肩,羨慕地說這是我的幸運也是農場的榮幸。於是我得了一件身份文書,成了自由的人。   又走了一段很長的路,我們在離開一座中性城市不遠的地方,在路邊找一處空地坐下來休息和進食。我把自己當成菩薩的仆人,用藤蔓和落葉做了一個蒲團給菩薩坐,又到附近的溪澗盛一竹節的清水回來,配上奶酪,並恭敬地拿到菩薩跟前。菩薩坐在了蒲團上,合上雙手形成蓮花狀後,我便把水慢慢倒在他的手上,讓他清洗雙手。我同樣洗凈雙手。   進食前,菩薩合掌念誦,我也跟著合掌閉目,但我不會念經。之後,我們默默地吸食。菩薩看著我把所有的食物都吸得乾乾凈凈,留心品味每一口食物的樣子,歡喜地說我的前生一定是一個勤奮的人。我笑了笑,說我也可能是一個很窮很窮的人,餓壞了。   休息的時候,菩薩教了我認字,一些經文,以及修習坐禪的方法。我真是個勤奮的人,一一跟著做了,還很用心,不懂就問。不過,菩薩能坐著睡覺,我不行,不知道坐了多久又不知不覺躺下睡著了,總之,醒來的時候,我是躺著的。   睡醒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我們再次動身,繼續旅程,直至灰蒙蒙的天空變暗淡。就這樣,我們又經過了很多村莊和城市,村莊和小城鎮,我們還會進入看一看,大城市,我們不進入,菩薩怕耽擱更怕麻煩。不過,從城鎮和鄉村,菩薩還是能獲得一些信息,民眾普遍對女王和執行官不滿,女王不作為,執行官似乎更支持巫師而不是向導,任由那些走不出執念的家夥反對向導,而且,拉姆濕地隔離區的病人越來越多了。   沒錯,菩薩就是來處理這事的,用他聖潔的光芒去進化那些固執得不行不行的執念,並超度那些變成怨靈的靈魂鬼。   這一路上,我看到很多,更學了很多。有個事讓我很生氣,竟然有些人對菩薩不滿。菩薩見我憤憤不平的樣子說:“你別在意,這個世界有很多執念,各種各樣,總有很多不滿,不如意,讓人人都滿意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菩薩也一樣無能為力。你要相信有些人即使三輩子對自己都不理解,對這個世界和別人就更不理解。”   “是啊,菩薩,對,有這樣的人,好不少,對此,您會怎麼辦呢?”   “沒辦法,有些人隻能活在他們自以為是的世界裡,那個世界隻有他自己,你不能勉強他們。那樣的勉強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到拉姆濕地,一定要經過王城的五環城。拉姆濕地,本來算王城市郊的一片濕地,可是,隨著王城的人口逐漸增多,城區一直擴大,老早的拉姆濕地隔離區竟然也成了王城這座特大城市城區之一,甚至有人一直在建議,把隔離區撤出拉姆濕地,把拉姆濕地建成一個新城區。說是這麼說,那麼多的怨靈留在隔離區內,誰敢住進去呢?   第一次見到大城市。馬車在布滿房舍的街道上疾馳而過。到處都回響著喧鬧和歡笑聲。但菩薩和我依然是那麼平靜地緩步而行。城裡人紛紛停下來看我們,他們起先是驚訝於菩薩的光亮,後來人人都認識到了這是地藏菩薩的法身,慌忙匍匐在地,雙手作揖頂禮。也有個別人對地藏菩薩根本不理不睬,直挺挺地站著,甚至冷眼相對。要知道地藏菩薩可不止是這裡的菩薩,他是好幾個空間的菩薩,好幾個空間的精神導師,守護者。   當然,因為他能掌管著我們魂靈的出身,也就是給我們扣帽子,這決定我們的出身,因此,他也得罪了很多底層人民。被扣上什麼帽子,形式上是由向導負責的,本質上是地藏菩薩的安排。也許是因為這個,有人對自己的出身不滿,卻不會反思他的功過,他隻會看見眼前的不利的社會地位,因此也就對菩薩不滿,用這樣的冷暴力表示自己的立場和抗議。   絕大多數人知道能遇上菩薩的法身的機會是非常非常渺茫的,可能幾輩子都碰不到,這些人都用匍匐這個最大的禮節表達了自己的虔誠。   城裡的房屋不允許建低矮的三角形屋頂的房屋,因為,尖角會傷人,就連屋頂也是圓形的。隻有城墻和王宮是長方形的,墻角還有紅色的警戒色線條標誌,防止一個粗心或精神不集中的行人迎麵撞上方形的角而造成傷害。此外,防禦工事、火藥庫、兵營和警察署這些要害部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房子都被建成了方形,屋頂四角是紅色三角形,提醒廣大民眾不要接近這些地方。   王宮離這裡還比較遠,在遠處的山上,人們叫那山是七塔山,塔山的山腳一塊很大的平原,平原中有一條河把彎彎曲曲流過,那條河叫拉姆河,拉姆河經過王城西部的一片沼澤地,那就是拉姆濕地。   陸續收到消息或者見到大光明的的向導和城主都趕到五環來迎接,一來是為了禮節覲見;二來是來領受菩薩聖潔的光芒,這種光芒是有療愈作用的,比世間的任何靈藥都要靈,更有利於我們紙片人這層皮囊的防黴,至少能保養三五年不長黴斑吧。   菩薩拒絕向導和城主的服侍進而追隨,向導界是清凈之地,不能有官僚作風,他要他們回去做好自己本職工作,說過後回到王城的寺廟去,有什麼話題,到那裡再說。   我們繼續往西北方向的拉姆濕地隔離區而去。   拉姆河兩岸有寬闊的大路,兩側還有兩排茂密而高大的古樹林。紙片人怕皮囊生色斑或者黴變,而水汽充足的地方最容易發黴,所以,水邊通常比較空曠。   我們紙片人也會生病,生的病都是皮膚病,其中色斑、發黴引起的瘙癢是常見病。色斑一般還是比較安全的,瘙癢就不成了,那是會傳染的,貧通常因為沒錢治病,瘙癢變成了潰爛和腐敗,那時候就該被送進隔離區。   水邊通常有大路,都是最便捷、最暢通的交通要道,所以如果有人迷路或者路盲,沿著大路走就沒錯。當然,大城市周邊的河流才有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