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白紙人生的第1筆彩繪一-二(1 / 1)

一年又一年,每年我也會收到父母拍的照片,我也按照父母要求把自己每年的生日照拍了寄給他們。   晚上看著他們的照片,拿在手裡睡著。我想父母也一定是把我的照片放在枕頭下麵。是他們緩解一天工作疲勞的良藥。睡前都會對著照片裡的我,叮囑幾句。   1994年,我讀2年級,他們過年回來了。   回來那天下午,我已經放了寒假,在家裡寫作業。當爺爺告訴我,按照行程,父母今天下午就會回來。當晚我晚睡了很久,因為不知道怎樣麵對父母。因為四歲時的那種感覺,在我8歲孩子的心裡,是興奮加惶恐的不知所措。當我聽到父母和鄰居的聊天聲音時,我不自覺的躲進了廚房。當父母在屋外一遍又一遍的叫我小名時,我扭捏的走向門口。也扭捏的小聲叫了媽媽,爸爸。然後母親過來抱著我。我哭了。也許是思念成真後的開心,也許是為幾年父母不在身邊,受到的委屈。   我哭了,任性而小聲哭著,不想出聲,因為不想父母看到我受的委屈。同時,我也看到母親的淚水,我明白,她每天都在想我。我任性的撲在母親懷裡,開心的哭著。我知道此時,我有人寵。   父親眼圈也是泛紅的。父親說,回來了,就高興點。母親帶著我到了臥室,讓我試穿她給我織的幾件毛衣,一直到我18歲,織的毛衣都是正合適。我知道,母親是知道孩子的體型,因為孩子是母親最重要的心上肉。試完毛衣,母親有把買的外套,秋衣,秋褲,褲子,鞋子,一一讓我試穿。當時的我隻是感嘆,母親是如何知道我穿什麼尺寸的鞋服。   晚上,父母,爺爺奶奶,還有表弟,一家人吃了吃了豐富的晚餐。因為父母買了肉,各種菜,花菜,藕,木耳等。那晚我很知足,因為我爸媽在身邊,這菜是我母親做的,菜也比平時豐盛很多。   我穿著母親買的秋衣秋褲,在母親的懷裡睡到了天亮,我記得在母親對父親說,你看孩子好瘦,平時應該沒吃飽的聊天中,很快睡去。   到了外婆家,我也是很開心,因為父母給了買響炮的錢,我買了響炮和我的表哥,表弟們分享。   外公外婆也很開心,因為每年的過年,就是他們的女兒,女婿,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都在身邊。打麻將,聊天,一起每天大餐。   早上起來,收到親戚給我們小孩的壓歲錢。拿著嶄新的錢,孩子的開心是收到新錢和祝福。父母和親戚給晚輩的祝福,是樸素的老百姓,對大家庭和血脈傳承的認可,更是看著晚輩成長的欣慰。   這在我們獨生子女這一代,大家族的過年,也慢慢的開始淡化。很難在每一年能大團圓的相聚。正如有趙本山大叔的春晚,總能在舊年的最後時刻,帶來開心的笑容。現在隻能是回憶,而不再有了期待。更希望這樣的親情,能夠回來。少一些手機的祝福,多一些麵對麵的相聚。   大年初六,走完親戚,再次祭祖後,父母也開始準備繼續去外地打工。每天叮囑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每天中午要吃飽飯。上學放學的路上注意安全。這些話,父母反復說,因為在父母心中,孩子健康安全,他們就心滿意足。父母不求大富大貴,隻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但我沒有明白這些道理,心有多大,命有多薄,古人的遺訓,驚醒世人,世人知而不解。遺憾。   過完年,他們又要去外地工作,臨走前,母親給了15塊錢,當時學校午餐,買菜才3毛錢。   我很舍不得他們走,但我知道他們為了家,也需要繼續工作。   而我在有了這筆巨款後,請同學吃各種零食。他們叫我老大,我虛榮心,又驅使我繼續消費買單。當時的我,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也隨著我把錢花光,也不再是他們老大。   而在與父母的信件溝通中,我撒謊說,大部分錢,我都用在了午餐買菜上。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需要讓他們快樂。但正確的金錢消費觀,需要從小培養。知道什麼是必需品,什麼是短暫精神快樂,什麼是需要一輩子不碰的糟粕。   讓身體健康的食品,是從小需要保證的。每天攝入身體需要的各種蔬果,充足飲水,健康睡眠。   而糖果,零食,屬於偶爾的食品,不是必需品,需要控製購買欲望和攝取沖動。   傷害身體的不健康食品,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違禁品,需要抵製。   精神上需要自信,積極,陽光。這不是同學給的,也不是老師給的。是父母讓孩子認識到,作為獨立個體,就是需要每天充足睡眠,出門前就是需要穿乾凈的衣服和鞋子。和任何人溝通,看著對方眼睛,認真傾聽,回答。   父母的言傳身教,能更好的讓孩子更有自信,去處理好同學關係,去處理好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孩子的學業之路,很快。一個寒暑假,一個年級結束了。一年光景結束了。   讓父母唯一感覺欣慰的就是,我在四年級,實現了從班級倒數,成為了班級前五名,且一直持續到中考,能考上當時的省重點高中。   現在來看,我覺得小學教程,主要是培養出學習習慣,並掌握每個章節的知識點,不斷練習。語文需要記憶重點的詞語,成語,詞句,語法,並多閱讀。數學需要掌握基本的數學基礎,公式,並熟練運用,舉一反三。自然科學需要記住基本物理化學等名詞,現象,原理。   現在有各種名師網課,更能通過老師的課程講解,理順思路,從而掌握知識點,建議在課後輔導作業時,重點使用。讓孩子一起觀看,並告知觀後學到的知識,並練習。直到掌握。   此時的孩子除了學習,專注力,性格也在逐漸形成,也有一定的小夥伴,需要聆聽孩子的分享,並參與和分析。   興趣愛好,家務勞動,金錢觀,都可以根據情況,進行適當的普及。先聽孩子說,再告知。可以知道孩子是否真的從想法上和父母期望的保持了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