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色的天空,潑灑了一地的光芒,我們相約在畢業後共同騎車到307郊遊。現在隻記得有茸姐,芋頭,我,還有兩三個同學,卻也記不清楚了。 騎著自行車看著大家熱情的臉龐,微風都顯得異常和煦。騎車累了的我們便在蟬鳴不斷的大白楊樹下乘涼,靜靜的安適在柔和的風中,待褪去了汗味,便再次啟程,一直迎著上坡到目的地的廣場。 此時,我們幾個已是不知路了,便等茸姐上來帶路,我們慢慢的將車推上小山坡去尋找公園的影子,記得公園有一汪清水,我們去時卻已乾涸,芋頭還張羅著要下去“紮燕窩”,我們也隻好讓他打住。而在公園裡,自然的花枝環繞在公園的小路,賞心悅目,山上的空氣,沁人心脾,我們在公園慢行,推著叮鈴鈴響的小車,如此的逛著公園。 一圈下來是旅途中的愉快感,在白天鵝公園碰頭之後,便順著公路的一路下去,不用踩腳踏便順利的滑向鎮子上的街道,各自便在下去後的糧站橋頭分道揚鑣。 那是小學出行的記憶,是令人難忘的,難忘的是一個個稚嫩真摯的臉,難忘的是充滿著熱鬧勁兒的青春感。阿茸和芋頭後續與我也各奔東西了。小學的時光裡,忘不了的還有那學校背後的唐安公主墓,以及幾千年傳說的張飛拴馬樹。 小學時光恍然如昨,到現在還記得快畢業的一天,被選去到鎮子上給人家坐在那裡,簽選票的場景,早上餛飩加包子,中午美美的吃碗麵,走時還給我們發一支筆,也算是享受了公務員的生活。再有的,是那難忘的在風中響起的一首老歌。 “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蕩起小船兒~晚風輕輕吹……”畢業季的末尾,李老師教我們唱了這首歌曲,其中的八零後也被改成了屬於我們的時代。老師囑咐說:期望我們以後再相會,你們也各自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業與成績,在所在地能造福一方,出人頭地。隻是——現在的我還一事無成,早年楊老師說我是大器晚成,嘿,我也不急不躁,一步一步的走,倒也不必另尋他方,王陽明有言: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我想我也有我的路兒走,但卻並不一定是寫作。我老婆和我常說有六十四中可能,我也不曾忘記自己的無窮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