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是個愛讀書的壞孩子。長大以後聲色犬馬,還是愛讀書。 倒不是他天生愛讀書。王燾的父母都要上班,那時候又沒有幼兒園,於是王燾白天就被鎖在家裡,隻好看書。其實這也是王燾父母讓王燾早上學的唯一原因,上學以後假期裡也是一樣。家裡有一部掃葉山房的百子全書,是王燾父母結婚時的禮物。民國三年重印版,八函八十本,第一函開篇孔子家語第一卷開篇相魯第一。掃葉山房的書頁黃黃軟軟的,木刻的字跡,帶著穿越時光的秀麗。所以王燾長大就跟人吹牛,我小學沒畢業就看完了百子全書!其實百子全書豎版沒標點,王燾真正看進去的,百中無一。王燾看書的胃口偏又好得很,陽春白雪,下裡巴人,天仙玉美人,無鹽嫫母,隻管照單全收。無所事事鎖在家裡的王燾就抱著抱樸子陰符經跟三國演義丁丁歷險記連環畫書一塊看,豬八戒吃人參果。 實驗小學有了個圖書館!老師們各自按照自己的興趣購書,男老師們喜歡武俠,就有了射雕英雄傳,後來是絕代雙驕,四大名捕會京師;女老師們喜歡言情,就有了瓊瑤,然後是三毛,席慕蓉;王燾媽媽是校長,於是就有了收獲,十月,人民文學,當代,讀者文摘。棋王,紅高粱,神鞭,空中小姐都是那陣子從時代的水底深處慢慢的冒出泡來的,一地雞毛,動物兇猛,妻妾成群是稍微後麵一點的事情了。王燾迷上武俠跟黃書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天龍八部是在父親單位圖書館借的,搶手,所以是次序顛三倒四的看,有哪本就借哪本,不挑。雲海玉弓緣跟大唐遊俠傳是跟二舅借來看的。王燾是拿紅高粱當黃書看的,會專門翻到好看的章節,小小的心裡被刺激得不要不要的-王燾能去西遊記找黃段子看!說起來王燾一直對紅樓夢,廢都興趣缺缺,大概是因為裡麵的黃段子,乾巴巴的味如嚼蠟。供電局圖書館還有約翰·克裡斯朵夫,幻滅,基督山伯爵,茶花女,悲慘世界,狄公案(荷蘭人寫的那本),都挺好看。 書看多了,自然就想動筆。好像是在一次寫作競賽的時候,老師讓看圖寫童話,於是王燾就寫了個兔兒寶寶學遊泳的故事,得意洋洋呈上去。未曾想,老師非常不滿意,批復道,“兔子何嘗會遊泳?重寫!”。他倒覺得兔子說話事屬平常!王燾第一次發表文章是在六歲多,發表在紅蕾上,題目好像是紅色的雨傘。大概故事是一天下雨了,有個同學沒帶傘,於是同學們相親相愛的借雨傘給他,紅色的雨傘在雨中綻放的故事。這麼正能量的故事,雖然的確是王燾寫的,可肯定不是王燾自己想出來的,王燾母親自然有提點潤色。所以王燾後來吹牛自己六歲多就發表文章的時候,是很有點心虛的。 王燾小時候基本上每年都回上海省親,對上海的印象五味雜陳,恨愛交織。恨的是自己土裡土氣,在上海人眼裡是鄉下人,雖然在鄉下,自己也是格格不入的外地人。愛的是上海的洋氣大氣,寬寬的馬路高高的樓,跟書裡麵寫的一樣。靜安寺到南京路十裡洋場,外灘上最漂亮的是和平飯店,綠頂子在金碧輝煌的照燈映照下在夜色裡顯示著雍容和神秘。要知道,那是八十年代的上海,在一個鄉下孩子的眼中。而上海的女人,上海的女人居然燙頭!到八十年代中後期,一片灰色調藍色調的海洋裡麵,已經浮現出星星點點的裙子,喇叭褲甚至是高跟鞋。那時王燾已經十歲上下,跟在父母後麵逛街的時候看見裙袂翩翩驚鴻一現的肌膚,小雞雞會很可恥的立起來,然後隻好直著腰並著腿的挪步,希望別人不會注意到。王燾母親就罵,“我怎麼生出你這樣的兒子來!”都是讀書惹的禍! 1982年,王燾母親家被抄的房子返還。老爺爺的住房還了三棟樓,三個兒子一人一棟。王燾母親兄弟姐妹六個,雖然談不上親密無間,那年之前關係還好,還了房子以後反而急轉直下,爭得頭破血流。外公乾脆就不回上海了,說,“西瓜都丟了,還爭個芝麻。”其實他不懂,正是因為西瓜沒了,幾十年土坷垃都沒見過的下一代眼裡,芝麻才比山還重。王燾母親一開始也想要間房,因為想著王燾以後回上海好住。後來乾脆退出爭奪,你們愛誰誰吧。一家人那年如常回上海省親,王燾那時大概八歲不到,這一次,住在WLMQ北路445號剛返還的房子裡麵。那是一棟三層小樓,黑色的大門,木質旋轉扶梯窄窄的,扶手被歲月摸得油光錚亮,房子裡麵很暗,帶著點陳腐的味道。 第二天一家人出門逛街,靜安寺有個新華書店,三個人就進去買書。新華書店裡麵人很多,新華書店有兩個門,一個前門,一個後門。不一會兒王燾父母抬頭一看,王燾不見了!也不知道是從前門還是後麵溜出去的。這下子王燾父母就急眼了,那可怎麼辦啊!這也是王燾媽媽十一歲以後第一次回靜安寺住,王燾當然不知道住哪條街幾號。好在一大家子人回來分房子,人多,就都出去找,有的走路,有的騎自行車,找來找去找不到。王燾父母都絕望了,這實在沒法找呀。問題是王燾啥都不知道,上海話也不會說,家裡住哪也不曉得,然後王燾母親說,“咱們還是回到原地吧,就是新華書店那,也許王燾會找到這個新華書店呢。”於是就回新華書店找,新華書店對麵就是靜安寺那個廟。王燾父母在那個路口等的時候,就看見從常德路方向開來了一輛帶鬥的摩托,王燾就很神氣的坐在那個拖鬥裡,他看見父母了,就大叫,“爸爸!媽媽!”大家就問了,你是怎麼找回來的呀。王燾說,“媽媽說過,有事找警察!要是丟了,找不著家的時候什麼都不用慌,哪裡有派出所就上哪!”王燾走丟以後溜達出去挺遠,他也沒哭,他也沒鬧,正好看見常德路上麵公安分局,就跑進去找人幫忙。問他家住哪他當然不知道,他就說,“家旁邊緊挨著一個高高的賓館!”那是上海賓館,當時應該還沒開業,那時候沒什麼高樓,附近就杵著上海賓館一家高高在上。於是警察叔叔就帶著王燾往上海賓館走,沒想到半路上看見等待的父母。 1985年小學畢業,終於離開了班主任母親的監視。媽媽已經三天沒有管我了,我感覺輕飄飄可以上天了!這就是王燾進到三中讀書一開始的感覺。出供電局大院門左轉不是個鐵道口嘛,順著鐵道一路走,走半個小時左右,就能走到三中後門。本來試過坐公車來著,好像是一次在公車上又被本地孩子們欺負了,就還是回去走鐵道。一直走到初三學了自行車。 沒媽媽管有兩個後果。第一,書是絕對不想讀的,更不想做作業。王燾初中作業一大半是父親寫的。父親寫了一手銀鉤鐵劃的剛勁好字,王燾寫了一手狗爬的爛字-不是沒讓他練過字,再練也是狗爬,何況王燾根本不想練。所以父親用左手幫王燾寫作業。於是成績每況愈下。第二,在小學有校長母親保駕,沒孩子敢在學校欺負他。到了三中可就要麵對真實的人生了。王燾比同年級別的孩子至少小兩歲,又白,又矮,衣服是母親上海買的也跟別人不大一樣。開學沒兩個禮拜,課間活動孩子們下樓,樓梯上就有孩子一把把他推下去摔了個脆的,然後幾個孩子把他拖到操場上的沙坑揍。王燾比別的孩子矮半頭以上,又是幾個打一個,自然沒有任何打贏的可能。不過王燾繼承了一點父親的有種,打不過還是要打,咬,所謂打無非就是挨揍,咬了就挨更多的揍。不管你有種沒種,挨揍照樣還是挨揍,這不是個辦法,於是王燾就想出了個狐假虎威的主意。 王燾有個同學,以前也是王燾媽媽的學生,叫宋偉,長得人高馬大,從小學就是一霸。王燾就去找了宋偉幫忙,宋偉看在王燾母親的分上幫了他。老規矩,孩子們課間跑到沙坑分個高低。可別小看土匪之鄉熊孩子打架,兩邊都帶著家夥。矸子山上雖然沒多少煤剩下來了,機械還在,熊孩子們就撿了高速鋼條,用砂輪磨出短短的尖,開刃極短,紮大腿就不會出事。小城驢多,所以本地一特殊武器就是驢屌,曬乾了又硬又韌,打人往內裡麵傷。當然那幾個熊孩子揍王燾的時候沒動家夥,他那小身板,動家夥丟人。長話短說,宋偉跟他的小弟們乒乒乓乓把那幾個欺負王燾的孩子打成了狗頭,從此三中裡麵再沒孩子敢找王燾麻煩。 王燾感激涕零,從此把宋偉當作最好的朋友,準確來說,第一個朋友。王燾在小城長大到幾乎14歲,滿打滿算就兩個朋友,另外一個叫葉兆,是初中踢球認識的。王燾人小癮大,跟著大孩子們後頭吃灰追著跑,碰不著球。葉兆個子不高,卻踢了一腳好球,又平易近人,王燾追星過來他也不煩。於是王燾童年終於有了兩個朋友,一個是他巴結的校園黑社會老大,一個是他粉的校園球星,人家兩個都是兄弟球友一大把,也沒把王燾小屁孩太當回事,不過王燾小小的心中已經很滿足了。實話實說,兩個人對王燾都真還不錯,宋偉把王燾帶回他家,給他看拳擊手套和練拳的沙袋。葉兆偶爾會教王燾踢球,怎麼玩盤帶。後來葉兆一家搬去了煙臺,那時候沒有什麼手機電話Email,就斷了聯係。 王燾父親真的很能乾,沒幾年升了生技科科長。領導重視,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讓他去吉林東北電力學院進修一年。於是1986年王燾父親就千裡迢迢去讀書了!沒座位,一路三十個鐘頭站到吉林!那年,王燾初二。 那一年的冬天特別冷。家裡沒男人,沒人買煤。王燾一家人都有個臭脾氣:萬事不求人!王燾母親用小推車弄回來一點煤球,杯水車薪。所以王燾長大以後,就知道隻要女人隨隨便便願意出去吃飯收禮物的,看上去大家閨秀也好,小家碧玉也罷,都是能上的。蒼蠅不叮沒縫的蛋! 不求人就得挨凍!家裡的臉盆要是晚上忘了倒,早上就是一整塊冰!於是王燾母親找來幾疊子油紙,就是油光光又厚又亮的那種。王燾爸爸不在家沒人帶他去澡堂,就在滴水成冰的家裡,點了油紙洗澡(這是濾油紙,供電局用於過濾變壓器油,潤滑油的。所以含油量很高,燒起來溫度很高)。就見火光一閃,油紙熊熊燃燒,溫度一下子就能上去好幾度,王燾媽媽就趕緊洗王燾,跟洗蘿卜相似,洗完就鉆被窩。被窩那叫個冷,從腳跟冷上來,一路冷到頭發梢,寒戰從腳心一路爬到臉上,於是就聽著牙齒得得得得,得得一陣子才於極寒中漾出一絲絲暖意。後來,後來王燾母親買了電熱毯,那叫一個天上人間! 有電熱毯也好,沒電熱毯也罷,王燾坐在冷冷的家裡麵就想爸爸。越冷,就越想。 然後爸爸終於回來了,家裡終於有了煤。小城的煤雖然不多了,可都是鐵一般黑鋼一般硬鋁一般亮帶一絲藍盈盈的煤塊,爐子燃放出如蜂蜜一般的暖意。王燾小狗一樣趴在爸爸媽媽中間,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