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女之耽兮,不可說也!(1 / 1)

日子就這麼在看似波瀾不驚中匆匆前行著。   與國內“隻爭朝夕”的工作及生活節奏相較,英國的工作時間規律,生活愜意。但不知何故,曉艾似乎怎麼也無法安然投入那種“鬆弛”的狀態。“也許壓力更多源於內生的自我驅動力吧。”她暗暗感慨。   雖然不比法國人更為浪漫、閑散的天生逸致,英國人對待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感同樣強烈。曉艾所在的設計事務所,除了實行彈性工作製之外,朝九晚五的工作節奏鮮有被打破。尤其是周末,除非天塌下來,否則定是雷打不動的家庭日,莊嚴而不可侵犯。曉艾和另一名韓國裔同事成了“唯二”周末還泡在工作室加班的異類。   不得不承認,於勤勉自勵之克己復人,亞洲人的確讓歐洲友人望其項背。相較於歐洲友人“兵來將擋”的天生底氣,國人頭頂那“時移勢易”的警鐘好似遼闊草原一望無際的羊群般,一撥羊群退去,另一撥羊群伴著滾滾塵埃席卷復來。“習慣性”焦慮乘著“羊群效應”的東風肆虐蔓延。“腳踏金戈,策馬狂奔”,仿佛早已如慣性般深入骨髓,成了為數不多的觸達心靈深處安全感的常態。   曉艾的新事務所的工作氛圍輕鬆,承接的也大多是她所熟悉的古建改造項目。這本該是一份駕輕就熟的人生,但曉艾的心頭卻似乎總有成千上萬根無形的芒刺在黑暗中蠢蠢欲動。這種隨時準備承受萬箭穿心的恐懼感驅策著她,惴惴不安中如履薄冰。原來,享受生活,確也需要從投胎開始。   在英國,甲方與乙方之間早已天然形成了一種良性的製衡關係,比如預約會議時間至少需要提前一周;而出差計劃更是早在三個月前就已排進了時間表。這份基於分工而非經濟地位的尊重與默契到了國內卻好似一夜退回到了封建社會的“主仆”關係。無論是政府還是開發商早已陷入了頤指氣的慣性思維,驅使乙方“隻爭朝夕”,不過隻是規定動作罷了。   帶著這份“早已上緊發條”的慣性,在艷羨安逸的同時,已在倫敦生活幾年的曉艾依然無法擺脫內心那份因“鬆弛”而停擺的焦灼。潛意識裡,曉艾甚至暗暗祈禱著每天都可以在高速轉動的腦力中、極度奔波的疲憊下,消耗掉最後一縷意識。“這可能是為數不多的抵抗對Rug深切思念的特效藥吧。”她在心底默默合十雙手。   “是啊,既然選擇同路,那就修煉自己,時刻跟愛人保持同頻吧!”她總是這樣開導自己。   曉艾依然保持著每周去海德公園晨跑的習慣。雖然新公司的位置距離那裡還有些距離,但她卻依然堅持在每周五清晨提前半小時出門,轉一趟公車抵達海德公園。朝陽中,一縷金光將那個孤獨前行的身影投映在碎石小徑上,拉得長長的,像是腳步中留下無盡的眷戀。輝映著晨光中搖曳閃動著的蒼翠,Rug的麵容亦如從前般浮上心頭。許是奔跑間揮汗如雨的暢快淋漓撥動了曉艾心底最深的那根神經,她兀地感從中來,“自己莫不像是個克己修煉的苦行憎般,默默忍受著軀體的風吹日曬。也許肉身的搓摩,才是抵抗內心苦楚最有效的方式吧。古而有之!”   殊不知“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卻也是古來顛撲不破的常態!    Rug在聖誕前夜回到了倫敦。   “他特意挑這個時間段回來,定是為了多留些時間陪伴自己!”想到這兒,曉艾原本酸楚而猶疑的心瞬間被一股溫熱的暖流擊中。這股初如燭火般的溫度,伴著心房的脹痛逐漸成燎原之勢,順著毛細血管灼燒著、升騰著,直至熱流翻湧奔騰席卷全身,直沖天靈蓋。人麵桃花,原來竟是種生物界的化學反應!   國外的聖誕、元旦假期好似中國傳統春節,提前兩周,歐洲人就迫不及待地開啟了度假模式。無論是市中心還是小鎮商業街畔,滿眼的聖誕裝飾伴著遍布街道的購物打折橫幅,以及頻繁閃爍的彩燈串和燈火通明的廣告牌,一股腦地如萬千高速飛舞的鋼針般射入眼底,讓密集恐怖癥患者無處遁形。更何況身為群居動物的人類更容易被身邊的氛圍裹挾。就像在聖誕前夜這種萬人空巷般火熱的氛圍下,任何的形單影隻,似乎都會被這闔家團聚、奔走喧囂的熱烈氛圍,襯托得愈發渺小卑微,低入塵埃。   在英國的這幾年,曉艾尤其懼怕節日。獨自走在摩肩接踵的街道上,人來人往間,人們攜妻帶子,歡聲笑語不絕於耳。其樂融融的祥和氛圍、一眼望不到頭的幽幽長假,宛如緩釋發作的慢性毒藥,溫水煮青蛙般啃食著她本就沉在水底的內心。似乎隻有把精力都耗盡在無休無止的工作中,曉艾才能勉強在皮囊困頓的同時,得到一絲心靈的平靜。   也許麵對苦楚,人的本能反應永遠是逃避而非直麵吧!    Rug直到踏上了飛往倫敦的航班,才給曉艾打來電話。曉艾知道,他定是推掉了堆積如山的工作,千山萬水,為她而來。   即使努力佯裝鎮定,那噴薄而出的情感還是令她抑製不住地淚流滿麵。這是一份混雜著思念、委屈與無限悵惘的卻上心頭;是一份隻可意會而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奮不顧身!   這一年的聖誕節於曉艾而言是獨具意義的。她內心暖流湧動,心底湖光蕩漾。身邊有個思慕之人相守,即使身在天涯,心之歸處是吾鄉。   不得不承認,相較於國人靈光的“假日經濟頭腦”,歐洲人則顯得因恪守“傳統”而過於“迂腐”。尤其對於聖誕節這種大日子,舉國閉戶停擺。甚至連“老佛爺”這種地標商業中心、以往全日無休的街邊餐飲店都全部閉門謝客。但換個角度思之,似乎歐洲人才是著眼於當下。國人的焦慮,卻總是與“深謀遠慮”唇齒相依。想想我們終其一生的拚搏,修身也好,齊家也罷,如果連唾手可得的當下都視而不見,又有什麼底氣暢想未來?    Rug飛機落地後直奔曉艾在倫敦的公寓。開門的那一瞬,四目交匯,流光四溢;唇齒相依,陶醉綿長;肌膚相親,身心交融。。。   整整一周的時間,Rug沒有去住酒店,而是蝸居在曉艾那緊湊的套間裡。方寸之間,朝夕相對,一茶一飯,耳鬢廝磨間,曉艾內心升騰著一股久違的安定感。“願得一心人,恩愛兩不疑!即使承受再多的痛苦、再多的等待,終究都是值得的!”曉艾心中竟莫名升起一股“飛蛾撲火”般義無反顧的決然之情。   也許深陷情網的女人就如“網中之蟲、籠中之獸”,荷爾蒙上頭,智商、情商雙雙落敗,最是容易拿捏。有情郎在側,滿心都是歡喜,滿目都是景致。為了愛人,天涯海角亦可去得,粗茶淡飯亦是甘之如飴,就連生活的瑣碎消磨也都成了甜蜜的日常。   毋庸置疑的是,Rug的陪伴點燃了曉艾心底那堆餘溫尚存的焦炭。是否熱愛生活,取決於心底是否有愛。在全城餐廳關門謝客的日子裡,平淡的食材,在綿綿情意的調製下,變成了一道道活色生香的佳肴美饌。呼吸著愛人的氣息,曉艾心底那團復燃的火苗好似有鼓風機的催化般,燃起了熊熊烈焰。   但不知為何,隨著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一抹陰霾漸漸在曉艾心頭蔓延開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自己實在是敏感得庸人自擾了!”曉艾努力告誡著自己著眼於當下,拋棄那些庸人自擾的小心思。但愈發深重的思慮就好像不受控的汩汩流淌的情感那般,漸漸困住了她的夢境。“在自我救贖的荊棘道路上,我們是否都能在暗夜中摸索著重拾光明呢?”夢中的曉艾喃喃自語道。   蘇菲打電話過來,聲音裡滿是疲憊。最近Tony的狀態不太穩定,大多數時間把自己鎖在房間裡,安靜得嚇人。偶爾蘇菲敲開他的房門,總能撿出一地的酒瓶子。“唉,地窖裡的存酒都已經見底了。”蘇菲悠悠的聲音緩緩飄蕩在耳邊。   “曉艾,我真的害怕了。昨天半夜我醒來摸到樓下喝水,月光下一個人影立在餐臺前。我嚇得驚叫著打開燈,卻看到Tony就像個雕塑般垂著頭立在原地,仿佛五感全失。我走過去叫他、搖晃他,但他就那麼慘白著臉站著,不帶一絲表情。目光仿佛穿透了我的身體飛向了另一個時空。唉。。。”曉艾被這聲深深的嘆息驚得渾身一顫,眼前瞬間浮現出那個如石雕般精致卻慘白而冰冷的麵容。Tony此刻仿佛就在眼前,他一動不動地坐在客廳的三角鋼琴前,月光透過天窗潑灑在他的腳下,無聲無息間,溫度、感官甚至是時間的流淌都凝固了。。。   “我想組織個派對,給Tony調劑一下心情。”蘇菲稍稍頓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麼似地說道:“對了,你帶上Rug一起來吧,這麼久都隻聞其名,也把他帶過來讓我見見真身。”蘇菲又恢復了打趣的閑淡語氣。   “是啊,不如就趁此機會與Rug共遊牛津!定也是別有一番景致!”曉艾在心裡暗暗盤算著。   曉艾本就個性淡然,雖談不上有社交恐懼癥,但絕對跟Party Animal和“混圈子”絕緣。尤其是這幾年獨在異鄉為異客,更是早已習慣了一個人的和諧共處之道。閑暇之時,一個人跑步、一個人泡圖書館、一個人從整條街頭踱至街尾、一個人在慵懶的午後坐在街角的Cafe品一杯咖啡的醇香,獨自感受暖陽照進心靈的晴朗。。。因為於曉艾而言,這些不是孤獨,而是與內心對話最好的契機。其實無論身在何地、無論孤身一人還是身處人海,隻要內心明媚,總能尋得寧靜祥和的歸處。每每想到要應對一大群操著各國語言、素未謀麵的男男女女,口若懸河間,杯盤碗盞的喧囂和嘈雜總讓曉艾心生抗拒。   但這次似乎很是不同,聽到蘇菲的邀約,曉艾內心竟升起一種難以名狀的雀躍感。“這是因為太久沒見到蘇菲了嗎?是太懷念那個寧靜而優雅的牛津小鎮?還是Rug,這是份內心期盼許久的能與愛人同行的旅程?”   “同遊牛津。。。”曉艾嘴角微微上揚,陷入了甜蜜的遐想之中。也許,連曉艾自己也沒有意識到,有愛人為伴固然溫暖,能夠與朋友分享的愛才是她內心最為期盼的。   看著曉艾興奮的表情,Rug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而此時的曉艾似乎仍舊沉浸在與愛人共遊牛津的浪漫暢想中,全然沒有意識到這份沉默背後的重重陰霾。   “要不你一個人去吧。”似乎經歷了一番艱難的權衡,Rug才開了腔,意味深長地與曉艾對視了一眼。   曉艾茫然地抬起頭,一件黑色吊帶絲綢晚禮服緩緩從她瞬間僵直的指尖滑落。   這件禮服是曉艾為了平安夜晚餐而特意采購的。   聖誕節前,是西方傳統的打折購物季。被街麵充滿節日氣氛的燈飾以及鋪天蓋地的廣告裹挾,在一波又一波的低價折扣麵前,貪婪、虛榮。。。人性的弱點在群體效應的加持下被不斷放大。在堆滿商品、因搶購而淩亂不堪的賣場裡、在一眼望不到頭的結賬隊伍前,“過了這一村就沒有這一店”,被策略銷售成功PUA的消費者們爭先恐口地加入了“搶購”大潮,一撥接著一撥的人流被“不斷加碼的促銷”裹挾著、燃燒著,熱情一浪高過一浪。殊不知,這本就是臺精心策劃的商業演出。你方唱罷,我方登場。顧客們身兼編劇和演員二職卻極難自知。   在這場不斷發酵,直至瘋狂的盛宴中,鮮有人能保持頭腦清醒而“獨善其身”。擁擠的街頭,曉艾被裹挾在熙熙攘染的人潮中,抬眼間就被櫥窗中模特的身姿擊中了:那高高盤起的發髻,修長的肩頸,一襲如融化了的巧克力般柔順、絲滑的黑絲綢包裹著凹凸有致的胴體傾瀉而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直至延伸到腳腕處收成一抹漂浮的魚尾。   “這是個販賣夢想的季節!”曉艾本對於英國人繁冗的社交禮儀不大感冒,為了實現“刻意”的“精致”而極具流程化的各式禮儀,未免讓人揣度“做作”,而迷失了本心。   但女人就是這樣,心口不一,卻不自知。其實有些許瞬間,曉艾自己都迷惑了,“是否內心深處還是有些許向往那種‘有儀式感的生活’的?或許是女人慣常的‘雙標’作祟罷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但那又如何呢,生活的確需要偶爾的一點“甜”才能在日復一日的平淡、消磨甚至是煎熬中向“光”而行。是的,就是這條充滿了儀式感的晚禮服,在櫥窗中看到它的第一眼,曉艾就決定要穿上它,穿上這件滿是甜蜜和期盼的戰袍,與愛人共度平安夜。。。   “蘇菲那人太多了,不太方便。。。而且,新年後有個匯報,我這兩天要做作準備。”   “準備匯報?”曉艾一時有點糊塗,什麼時候Rug需要專門拿出大塊的時間來準備匯報了?在她的印象裡,Rug是那種足以橫掃甲方的建築大師,哪怕隻是在會前快速瀏覽一遍圖紙,他那親和博學的藝術修養、堅定剛毅的目光、與生俱來的感染力和縝密的邏輯思維總能瞬間擊中人心,讓甲方信服得五體投地。   屋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亦如籠罩在曉艾心頭的陰霾。   這一夜,他們背向而臥,誰都沒有開腔,似乎生怕多說一個字就會戳破那層被小心翼翼維護著的幻想和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