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分班的節點。 這一段時間,大家都對“選物理還是選歷史”這個話題討論的熱火朝天。 樂晴心裡偏向物理,她初中物理不錯,是課代表,老師很看重她。高中這個物理老師她也很喜歡。但是她的物理成績差的簡直沒眼看。雖然歷史也讓她覺得與初中相差甚遠,但是一向相信努力的她,堅信隻要多花功夫,就一定能出頭。加之歷史老師這幾天每次上課都來時不時“宣傳”學習歷史的好處,如“有些人就是不適合學物理”“學歷史就業雖然比物理少,但是學文也不差,看我......”歷史老師話說的很隱晦,盡量不顯示出她可以拉攏的痕跡,但是很多人明顯被說中了。 彭穎安這段時間也時常跟樂晴討論這事,朋友在什麼時候不能拿一時情感用事?大概就是選科分班、高考填誌願這樣的人生大事上。彭穎安物理和歷史在這幾次的考試都是差不多及格往上的水平,但是物理明顯學的更費力氣。 她就問樂晴該怎麼辦,“我家裡人告訴我選物理方向,以後就業廣;但是我覺得學理太吃力,想騰時間在數學這個大麻煩上。樂晴,你覺得我選什麼合適呢?”樂晴沒告訴她,她內心深處某處黑暗作祟,她想讓彭穎安選理,因為她還是沒放下心裡的芥蒂。雖然即使選文,她們也不一定能分到一個班,但是樂晴害怕那六分之一的可能。特別是最近一次的考試她們相差不多的名次。但是她嘴裡說出的,卻是“那你跟著心走唄,你覺得選文你能學得輕鬆點你就選文。” 在模擬選班的時候,彭穎安選的還是大文,那時樂晴已經做好了和彭穎安在一起的準備。她們在一起這麼長時間了,樂晴心裡一直覺得彭穎安也沒把她當成真正的朋友吧。她想如果這次在和彭穎安成為同窗,她一定要好好厘清她們之間的關係。把一直憋在心裡的“你覺得我怎麼樣?你覺得和我成為朋友開心嗎?”講明白。 但那天分班卡最終交上去後,彭穎安對樂晴說:“我選的物政地,聽認識的學姐說,選文漲分也挺難的。”樂晴說不清楚感覺,隻覺得全身都鬆了,這是她從未體會過的。 這次分班,統共25個班。19個理科方向班6個文科方向科班。理科班裡一班是火箭班,二班到五班是快班。文科班裡二十五班是火箭班。其他是普通班。學校沒有史政生的組合。 樂晴被分在在二十一班。整個教學樓中間是中空的。文科類班在一層,按順序依次是理科類班往上。 一層樓能容納6個班,左邊五個文科班占齊之後,還剩一個班,留給得天獨厚,無論文科在上,還是理科在上,都能夠享受搶飯前線的一班。 一班剛好在文科一排文科班的對麵。 搬教室那天,天空晴朗無比,正是下午,陽光正盛時。12月也能有晴空萬裡。樂晴看到整個高一樓像炸開了鍋,各種聲音交雜錯亂,聲聲不息。樂晴想著上午最後一節課,化學老師,這個她最不想上的課的老師,給11班告別,她心裡竟緩緩升起了惋惜與悵然,連同這並不長久的前三月的一切。 天南海北,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