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高中(二十二)學習在路上(1 / 1)

4年高中 作家mpoZRf 4062 字 2024-03-17

每周往返學校或家的路上,我一個人獨自行走的時候,認真地觀察了路上的人來人往或遇到的風景。各種想法,很多年都一直藏在心裡,沒有分享。現在慢慢道來,說給那些願意看也認真看的有緣人,你不一定喝彩或共鳴,唯願您能夠理解一個高中學生不成熟或天馬行空的視角與夢遊。   有人問:別人或同齡人都沒有讀書了,有的都有老婆了或學手藝賺錢了,你還在讀書?你還去那麼遠讀書?你究竟想做什麼呢?父母親其實沒有那麼具體而偉大的期望,不過是希望兒子不要務農,將來有份在農村人看來是體麵的工作而已。我從家裡與家人說再見而返校的時候,我一邊爬坡,一邊想未來什麼在等著我。我爬到坡梁上俯視大石盤時,我想法又不同了,我似乎瑕想有一天可以衣錦還鄉、美麗的女人相伴,儼然是功名成就的科學家或小有名氣的領導或腰纏萬貫的老板回來了。我好像是做過這樣的夢,夢著還不斷完善自己的美夢,甚至夢想全村人都出來吹鑼打鼓歡迎我……下坡了,一不留神,差點摔跤,才知道這是幻想。真實的情況是正在上學路上,抓緊趕路,不要遲到。   大巴山盆地的春天小路上,下午三四點鐘,你看到最多的是綠油油的小麥,遠近高低都是。小麥地裡是否有豆雞菇?不得而知。但如果是五六月份,躲在小麥地摘豌豆莢或發現豆雞菇定美妙無比,農村孩子吃豌豆莢的膽量與海南老太婆爬椰子樹的氣魄可以媲美。   小麥再綠,從小到大,見得太多,綠麻木了。豆雞菇再美味,也沒有學校老師的包子好吃。豌豆莢再嫩,吃多了也會拉肚子,這道理我懂,所以還是決定快步在路上走,那一段長長鐵路和過河坐船是想象代替不了的現實。   走在鐵路上,有時心情不錯,數一根一根的枕木,時不時趴在鐵軌上聽是否有火車帶來的音符,非常有趣。路上遇到的人,多是挑東西或趕路的人,難有驚喜與憧憬。如果能夠邂逅一位美麗的女孩,年齡相當,她有意無意朝我微笑,然後再看到她婀娜多姿慢慢遠去,下次這路上一定多了更多期待,這其實是很多行者的情懷,連漫長的鐵路也一下縮短了。但對我來說,這是做夢做多了,姐姐說男兒誌在四方,農村姑娘有什麼好?千萬莫留戀。其實農村孩子求學之路一定是想改變自己的人生,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牧生活,真沒有多少幸福可言,但據說表哥弟現在生活比我們做老師的強多了,那是因為不需要多少數理化知識而靠膽量與運氣出人頭地,我沒有那種膽量,所以做個普通老師,拿著普通工資,連一個學生的理想都改變不了,這是現實中的教育。   現在的學生其實還不如“以前的”農村娃,農村娃沒有書讀,還有土地可種,現在的學生沒有繼續讀書直到找到工作,就隻有打工的份,土地已經不屬於他們了。那時,我在路上,也想到如果考不上大學,回家做什麼呢?在路上,隨時都可以看到很多同齡人在莊稼地裡揮灑汗水,在山坡上放牛,在農田裡吆喝。我知道等著我的是什麼。但現在,我甚至想做一個農民,晚上七八點就就抱著沒有那麼多復雜思想的老婆睡覺了,難道不是一種幸福?   鐵路上,放眼望去,大大小小房子節次鱗比,我可能在想象,哪家的孩子與我同夢,哪家是有錢人。然後,一切都沒有答案,一個在路上行走的高中生,就是大地上一個慢慢爬行的螞蟻,沒有成千上萬的螞蟻當你是王認你為後,你隻能默默無聞堅持不懈地爬行,也許哪一天突然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毛毛蟲變成蝴蝶了,你振翅在綠色大地上傲視彎彎曲曲的路、高高低低的山、如蚯蚓般流淌的小河,你才知道求學的路是人生的長征,路阻且長,需千辛萬苦方可到達。   走在路上,下了鐵路就是坐船了。船老大每天搖來搖去,來來回回,接送了多少人。他沒有時間想這些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他長年累月隻想多賺點錢,蓋房子娶老婆或兒媳婦。水上的風雲霧水變化,定比山丘下冒著炊煙的房子上多,誰願意在這風雨飄搖的水裡謀生活。我坐在船裡麵,有一天突然問掌舵的老人,他認真地告訴我,我也就記住了。旁邊有一個女孩,是學生不是學生都不清楚,但我分明看到了她美麗好看的睫毛閃了幾下,我希望她是哪個老師的女兒,有一天她在北國的城墻上突然拍了我背一下:你在金埡高中讀過書吧?然後突然不見了,隻有回音慢慢在我心裡回想:我在BJ讀大學。我當然希望這樣,雖然那美麗的睫毛就是掉在草叢中,也與我沒有半分錢關係,但我還是夢想是這樣。   到岸了,感覺在船上瞇了一會兒,難道我中午沒有午睡,居然能在船上打了個盹。容不得去多想這些別人才不關注的事情,現實擺在眼前,要爬山了。三公裡的山坡,是山也不是山。我沾了一定乾凈河水,抹了一下眼睛,一下清醒很多。   每次爬這座山坡,我都不想爬,我實在是夢想能夠坐車上去。老百姓長年累月走山路,太辛苦了。我們做學生的,當時也有理想將來做一個工程師,改變這裡的交通。但想起來偉大,做起來艱巨。現在看來農村這十多年變化太大,確實當年不敢想的事情現在都實現了,如交通與三路、房屋建設、網絡等等。但也很容易看到,一個人的理想與力量太微不足道了。莫說改變大山長河,也許連農村一個破舊的房子都改變不了,因為你沒錢;也許連單位上一個同事或一個權利者的行為都改變不了,因為習慣與惰性思維或陳規陋習根深蒂固;也許連自己身邊的人都改變不了,因為定性思維或價值取向不同,難以形成很多的共識。   想想又回到爬坡的事情。除了辛苦的爬坡,沒有其他辦法。不可能花錢坐人力椅上去,既沒有那份錢,新社會也沒有人做這行業了,除非在名山如黃山泰山腳下,偶爾還有這樣的營生。   爬上坡後,經常經過電站旁邊,裡麵有很多電線與設備。裡麵還有什麼?誰在裡麵工作?他們從哪裡來?工資高嗎?各種想法都有,但都沒有答案,沒有人告訴我。   經過一個冰棍廠,聽說我們在路邊買的冰棍就是這裡生產出來的。炎熱夏天,有點熱或辛苦走了一段路時,能夠吃到一個5分錢的冰棍是非常開心的。冰棍成分非常簡單,就是加了糖精的水(是自來水還是井水不知道,不可能是開水是肯定的)冷凍成長方形,中間有一個小木棍(一般是竹片),外麵包了一層紙,僅此而已。那個時代,每個人的腸胃都無比強大,喝自來水或不乾凈的井水都沒有問題,極少肚子不舒服的。   我記得小時候我們家幾戶人喝的井水,基本上沒有蓋子,樹葉、灰塵掉井裡是非常正常的,井裡什麼小動物都可能有。青蛙、蜘蛛網、甚至水蛇都有,但農村人沒有辦法去講究,去過濾消毒等等,然後大家用比較不乾凈的木桶(經常放地上),在水井裡打水上來,挑回家倒在水缸裡。你可以想象,那種水的質量!   我們吃的冰棍也是這樣的衛生級別,但盡管如此,男女老少吃冰棍時根本不在乎冰棍的“出生”,就連非常講究衛生的工人階級的夫人或老師漂亮的女兒,也同樣不介意。   那個時代就是這樣。其實現在也一樣,隻是我們看不到而已。化學老師的眼光犀利:你去過蛋糕店的加工間嗎?你去過小市場的廚房嗎?你看過外賣生產的“車間”嗎?你去殺雞殺鴨的地方看過嗎?你了解汙水中的魚的生活質量嗎?……現在社會依然大量比冰棍比井水還不衛生或有害的環境,但年輕的學生們、花枝招展的姑娘們、為生活奔波的人們,用比殲擊機還強大的火力或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消耗了成千上萬的難以計數的垃圾食品和三無食品或劣質食品,他們依然在歡歌笑語、茁壯成長、生兒育女。想起來非常不舒服或惡心,但社會就是這樣,一個人幾個人改變不了太多習慣,最多你能夠做的就是少去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然後司空見慣,見多不怪!   那個時候吃冰棍是欣喜若狂的,正在讀高中的我們知道它不那麼綠色環保。但你炎熱與咽乾的情況下,冰棍比較及時地安慰了你如饑似渴的嘴巴,特別是在少糖的時代,糖分彌補了饑餓帶來的不快,你想象一下:吃到冰棍是多麼的幸福!   你再進一步想象:那個時代的戀人接吻在乎對方是否刷牙嗎?難道一定要刷牙了才親熱、洗過澡才擁抱,那樣的話,恐怕你一輩子找不到異性朋友或老婆或老公,因為你沒有辦法要求那麼多。就是剛吃完飯,滿嘴油水,也無所謂。   現在的青年人應該好好了解過去,不忘歷史,不忘初心,真的是提升自己人生價值與艱苦奮鬥精神的唯一辦法。年輕人可以不按照過去人生活的方式生活,但過去的無數優秀的勞動人民傳承下來的好的精神與追求還是非常值得繼續傳承下去。我這些隨筆中介紹很多,應該可以略見一斑,希望給年輕一代人一些啟示。   我繼續再走十分鐘,就到學校了。我快到學校大門時,我有點興奮了。雖然走了兩個多小時,沒有怎麼喝水與交流,但校門口不是有個小賣部嗎?小賣部裡是否有一種期待,心裡在暗暗提問?但表情上鎮定自若,有與沒有現在不重要,將來就知道。我就這樣,背著書包和行囊回到了學校。   下坡,快速跑向宿舍。心裡嘀咕:還是不看到吉同學或潘同學好。中學時代的兒女情長,容易傷心傷肺的。任老師或師母最好也不要遇到,因為我作業上有幾道化學題沒有解決,不好意思見老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