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高中(二十五) 走在金埡街上(1 / 1)

4年高中 作家mpoZRf 2987 字 2024-03-17

金埡鎮的街非常簡單,從南到北就一條街,長500米左右。旁邊雖有小分支,但路小人少,基本上是住戶,無商機可看,可忽略不看。街上有商店、郵電局、飯館、理發店、書店等。學生要去的地方多是書店、理發店。整個讀書過程中上金埡街的次數不到十次。一般是周末不回家才去看看。去的目的主要是理發、補衣服、買點生活用品等,畢竟口袋錢不多,並沒有買多少東西。   我都是與同學一起從學校後校門口出來,經過金埡初中、金埡小學,然後到金埡街主路的支路上。支路是公路,大車少,拖拉機最多,時不時有突突突的聲音傳過來,你就知道後麵有拖拉機來了。那些拖拉機本來是拉貨物的,以前拖拉機拉人非常常見,有時候一個拖拉機有七八個人,行進過程中搖搖擺擺,看起來非常危險,但那個時代人們安全意識沒有那麼強,大家也靈活,很少出事的。我們有時調皮,會抓住拖拉機後麵蓋子在公路上跑或腳踩在拖拉機上走一段路程,等司機發現了就下來。這種行為在那個時代司空見慣,有時這樣做可以節省一些上學的。但危險係數比較高,特別是上坡下坡時,如果司機剎車控製不好,真的倒退多了,很容易傷害到後來呆拖拉機的人。所以,有些司機,開車全部精神在前麵,不知道後麵有人呆著跑。一旦知道了,為了自己的安全,也不自找麻煩,都會停車下來,趕走呆車後麵蓋子的人,有時生氣了還會罵人。有些特別好心的,乾脆讓你坐在他旁邊去,如果是這樣,那是非常善良好心的司機,開心得很。   在幺塘初中復讀初三的時候,我在上學過程中,遇到過這樣的好事情。原來開拖拉機的是一位與我們年級差不多的小夥子,他看到我們走路辛苦。又看到我們在後麵這樣偷偷吊車跑,於是友好地邀請我們到前麵坐在他的兩邊。拖拉機司機坐位相當於沙發,有一定彈性,坐起來舒服一些,一般可以坐三個人。後來,聊天知道,他很想讀書,但成績不好,家裡也沒有錢,他的父母就想辦法貸款給他買了一輛拖拉機,每天到煤炭吃拉煤炭2趟,可以賺10元錢。一個月下來,如果每天都跑,就有300元。而那個時候,我們30多歲老師的工資也就100多元。所以,他辛苦開拖拉機收入是相當可觀的。後來,他看到我們在路上走,就會拉我們一段路。我非常感謝他,但因為隻有一個學期,我就不在那裡讀書了。後來,我再也沒有遇見過那位與我差不多年齡的拖拉機司機。我感謝與想念這樣的同齡好心人,心裡總有一些情結想見他,但也許一輩子也不會見麵,也許擦肩而過也不知道。這是每個人都有的事情,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遇到與相處的時間有那麼一小段,然後從此杳無音信。想與不想,都是那樣。再見是緣分,不見是自然。   走在金埡街上,街上也沒有什麼特色的風景,遇到趕集,買賣東西的人多一些,平時人並不多。我們在街上走,街上的人都看得出我們是金埡高中的學生。他們對於金埡高中的學生保持比較好的尊重,連賣東西也能夠優惠一點。金埡高中多年來培養了很多大學生,是金埡鎮的驕傲。他們以能送孩子到金埡高中讀書為榮,畢竟要把孩子送到麻柳高中或蒲家高中太遠太難,送到渡市高中又覺得不如金埡高中好。   高中學校對農民來說是非常聖潔的地方,很多農民能夠在炙熱的大地上忍饑挨餓、汗流浹背,能夠在寒冷的冬天裡赤腳勞作、單衣單褲,能夠節衣縮食、砸鍋賣鐵供孩子讀高中,是因為他們認為讀高中就是美好人生的起點,在這裡能夠刨出真正的希望,比任何一畝小麥地或水稻田刨出的希望更多、更體麵。   我們走在金埡街上,代表的是金埡高中,每個同學其實在這一點上思想一樣。沒有同學會在街上臟話連篇、與女孩子勾肩搭背、大聲說話、打架,更沒有同學會抽煙喝酒等等,我在金埡街上甚至痰都沒有吐過一次。   回想現在的學生與我們那時完全不同,我所在寶島新村嚴格意義上沒有街,隻有幾條路,自然而然好像是街。長不過100多米。但這裡有多個銀行、郵局、市場、車站、藥店、五金店、超市、快餐店、烘培店、飲料店、書店、路邊小攤等,可以說一般生活用品都有,是一個生活小圈子。遇到放學或周末的時候小街上學生就特別多,賣吃的、喝的、拿快遞的為主。現在學生愛吃小街上食品,因為這些食品與學校的飯菜不一樣。小街上食品,味道好一些,原因很簡單,好在鹹酸辣麻上、好在醬油雞精味精胡椒上量多,非常能夠彌補學生在學校沒有的和中學生對食品味重的需求。實際上,小街上食品衛生非常差,材料也是參差不齊,半變質、半汙染的食品素材為多數,但在各種調料與油脂的掩護下,那些不明真相、為了滿足口味而無所畏懼的學生是大吃特吃、津津有味的。人在物質精神生理需求下,受環境影響,很多時候是不斷降低條件或無可奈何的。   走在金埡街上,我沒有熟人,但看到的人都覺得熟悉,他們與父母姐妹們差不多,都是農民,老老實實的農民。穿著、愛好、語言都一樣。都是因為有事情,特別是賣點自己的農產品而到街上,都是要買點肉或柴米油鹽醬醋茶而來。連走路都是有效率的,不是閑逛那種,漫無目的那種。   走在金埡街上,看到的都是農村人,熙熙攘攘,吵吵鬧鬧,都是在上午十點多到中午,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過後人就不多。   走在金埡街上,還可以看到水牛大搖大擺走過,也沒有什麼驚喜。大街的最北端就是一個交易豬牛羊的地方,再往北走也有公路,附近就是真正的農村了。   我不認識附近的人,但回想:再下去是什麼地方?那邊還有學校嗎?還有大河嗎?更遠處又是什麼地方?不像我在河市鎮,知道往西走是城裡,再繼續往西,是襄樊方向,襄樊過去就是武漢了。那個時候聽說過武漢,很牛的一個地方,地理老師說過。在河市鎮往北走就鐵山,鐵山的後麵就是BJ方向,當然很遠。   現在看看地圖知道金埡大街往北方向是南方,所以如果一路往南走下去就可以到廣州,繼續東北方向走就到湛江,再到海安,過海就到海口。海口西南方向就是儋州了。在地圖上,金埡高中到儋州兩院也不遠,幾厘米而已。   走在金埡街上,想起來幾句話:房子可以很小,幸福可以很大;學校可以很舊,快樂可以很多;街上可以很窄,視野可以很寬;舞臺可以很小,理想可以很大。這街對我來說是陌生而窄小的,但對很多人,可能是一輩子都在仰望的地方。就如我在兩院生活幾十年時,覺得兩院很小很偏,可對很多人來說,兩院是他們的夢他們的根他們的思念。   走在金埡街上,我是否想過,很多年後我是否會想念這個地方,現在看來,有一年多的記憶,一定有思念。如果有空,我挺想回去看看,當然母校舊址已經不在了,但金埡街一定在。   新聞說去年那裡有機場了!好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