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高中(二十八)高2第1學期的大變化(1 / 1)

4年高中 作家mpoZRf 3549 字 2024-03-17

一年的金埡高中生活習慣了那裡、熟悉了學校。選擇理科後,同學變化了一些,班主任還是任老師,數學老師換了,因為他在忙於工作自己調動的事情,背數學書的時間也不會太多,他不方便再教我們,但我還是認為他是一個好老師。   外甥女一歲多了,他們在城裡住,周末偶爾才回來,帶好吃的和幾元錢回來。二姐夫與我們家熟悉起來,三姐也在談戀愛。妹妹初中畢業沒有考上重點高中,河市高中應該可以讀,她不願意讀。妹妹的數學老師也教過我一年,數學老師說妹妹的學習不如哥哥的一根小手指,這讓妹妹很沒有學習的信心。妹妹不想讀高中,父親也不勉強。   家裡就我一個人讀書了,我知道父母親的壓力與希望。四個姐姐妹妹實際上都比我聰明,我讀書不就是因為男孩子務農沒有出息,就一直堅持讀,讀得地老天荒,讀得家裡總是為我花錢。如果不是我花錢多,反過來幫助一下家裡,再娶個老實的農村姑娘,我家的房子就應該是兩三層樓。就因為我讀書,家裡隻蓋了有四間的水泥板頂房子,自己做的水泥板,接縫技術不行,下雨天老漏水,以至於很多年都這樣。   我上高二時老想家裡的事情,也喜歡做夢或美好想象。父母親不知道,知道了肯定要批評我。我總想為家裡減輕一些負擔。但想歸想,一個人的能力有限,空想可以天馬行空,說自己是上帝、是皇帝,是超人、是萬人敬仰的科學家、是數萬萬姑娘喜歡的大帥哥……。回到現實,打飯時吃五分錢菜還是一毛錢,吃四兩米飯還是六兩,還得認真計算,這是窮孩子的高中真實生活。   往後看一下,讀大學時,其實姐姐妹妹都結婚了,但每個家庭都是普通家庭,都在想蓋房子、做點能夠改變命運的手藝或生意。都沒有富足的錢。父母親靠在莊稼地上吃飽沒有問題了,但糧食賣不了多少錢。所以我讀書的費用是父母親的壓力。   為什麼選擇提前錄取的重點師範?因為我想少花錢,不完全是填著玩。為什麼大學辛苦做家教?想賺錢,哪怕一個月50元。為什麼有些女朋友說我小氣?因為我確實沒有多少錢大方,特別是在女朋友的宿友麵前。吃飯要錢、看電影要錢、吃零食要錢、過生日要錢,一個月父親最少寄給我20元,最多寄給我50元,我真的沒有多少錢來滿足那個時代女孩子其實並不過分的“虛榮”,畢竟人家都牽你的手了,你男子漢花錢又不流血,算得上什麼呢?話是那意思,沒有錢就是人窮誌短,想象力都受限製。所以,我在女朋友上花錢不多,當然我可以給女朋友精神生活,聊天講故事還可以,散步鍛煉身體還可以。   又回到高二,學校的生活變化不大,與吉同學保持正常而友好關係。她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感覺與我的距離越來越遠,也不想打擾我,所以高二的第一學期到冬天時,她乾脆不回家了,就在學校,這樣路上肯定少了她。她是聰明的,她覺得我的想法在增加,她估計我在醞釀大的學習計劃,但因為我從來不說,她也隻是猜想。   吃飯還是要排隊,排隊總是會擠來擠去。廁所還是老樣子,衛生狀況不好。二娃的花卷依然好吃,吃不膩。晚修後的油餅還是那樣香,有時候一周可以吃到四個。與邱同學、陳同學、潘同學等等關係還是不錯,回家與返校都輕車熟路了。   選擇理科後,政治還是要學。地理、歷史不學了。李老師不教我們,但他依然非常關心我。少學兩科了,我覺得輕鬆很多,至少訓練數理化的時間更多。但英語的學習開始吃力,因為需要記憶的單詞和詞組越來越多。老師的課堂教學越來越不適合我,我上課基本上都是自己看,也記老師的筆記。老師非常好,很多時候用漢語不斷翻譯,我至少知道老師在做什麼說什麼。英語課本上漢字越來越少,我必須積累更多單詞,不然很多問題難以回答。   語文還是復雜,聽課彈性很大,多閱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多時候不知道讀什麼,也難以立竿見影,作文認真寫就沒有問題,但寫起來總是不穩定。立體幾何不能難、電學好懂、化學開始學習元素周期表,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難理解的。政治學科在那時死記硬背就有效,老師上課補充很多。一到高二,分文理科後,同學們的變化很大。學習呈現兩頭發展現象,成績逐步上升的不少,但越來越學不走的也多。   高二讀書人生目標真正有點規劃後,我比較喜想當醫生。理由在於看見一個連碳酸氫鈉都不清楚的鄉村醫生在街上擺攤都能夠賺錢很多,不要說大醫院厲害的醫生。理想是華西醫科大學。實際上那時分數並不高,我完全可以實現。   有了目標,學習自然用功些。每天在學校都很充實,雖然四川的冬天對農村孩子來說是寒冷的考驗。已經過了高中第一個冬天,堅持下來了。高二的冬天衣服方麵多了毛衣——姐姐織的毛衣,外套也厚一點了。進入12月後的每一天早上,我都能夠堅持在外麵墻邊讀英語,與同學交流時間少一點,學校缺水狀況改善。所有的老師都了解我了,幾次考試,我都能夠名列前茅。老師們對我期望很高。   在學校,老師95%以上都是以學生為榮,他們對學生充滿了很多的期待,負責的有水平的老師嘔心瀝血,他們的成績就是老師的成績,每個老師都巴不得每個學生都能夠為他們爭麵子,他們也願意付出自己所有的心血。特別是農村中學,他們的整體生源基礎不好,教學質量不理想,如果有一些學生,他們覺得能夠學好,將來能夠考好大學,那所有的老師都將非常珍惜,他們願意傾出自己所有的精力來培養這些孩子。一旦在一個農村中學有一個同學或者幾個同學考上了重點大學或者名牌大學,那麼對這個學校的老師來說都是極大的鼓舞,是他們一輩子都自豪的事情,而不在乎也不奢望這些學生能否感恩老師。他們不像重點中學一樣,管得好管得不好,再怎麼都有幾十或上百人上大學?而農村中學在八九十年代,高考競爭激烈的時候,說不定沒有學生能夠考上大學,最多有幾個大專或中專生就不錯了。這個時候要出成績,要麼老師們非常認真有方法,要麼學生有天賦,否則也是非常難有希望的。金埡高中在我們這一屆是充滿希望的。   80年代末的高考,四川考七科,文理都有政治。數學、語文是120分,英語隻有100分,生物隻有70分。文科是地理70分。當時710分總分上本科的分數線一般在480左右,低5分左右就是大專線,再低5分就是中專線。有的時候485或者490就是重點線,那個時候的重點線跟這個本科線距離不大,但有的時候又差二三十分。有些學生考到470多分,一般都選擇讀個大專,因為在那個時代,不管是讀個本科、大專甚至中專,畢業出來,都能夠分配工作,也算是有麵子了。當時,很多人是差幾分沒有上本科,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然後就讀了大專,那麼讀大專讀最多的就是達縣師範專科學校,我們叫達師專。中專的話就是衛校,還有糧食學校、財政學校等等。這些學校還是非常搶手,畢業多數是分配到糧站、銀行等單位。在那個時候,這些單位工資待遇都非常好。就算是讀了達縣衛生學校,畢業了職稱是醫士。可以在一般醫院做醫生。工作幾年,也可以成為副主任醫師,還是不錯的。   我對前途信心很大,特別是快第一學期快結束時,班主任說六月份全縣統考,交叉監考,要選拔學生和老師到新的達縣中學。不僅僅我的思想、目標、行為在變化,同學們都在變化。王同學上課也少睡覺、吉同學很少來問我問題、各科練習增多、校長也經常來教室輔導、學校飯堂的菜也改善一些…總之,學校不知不覺有一些新的氣象,我似乎感覺華西醫科大學離我隻有100公裡了,慢慢走路都可以達到。   學校教職工宿舍前麵有兩株桂花樹,每每經過那裡時都會認真看看,好好聞聞。桂花、梔子花、玉蘭花與茉莉花、九裡香都是非常純正的白色花,茉莉花、九裡香遠遠就可聞到香味,桂花、梔子卻要認真聞才能聞到那種特殊的奇香。南方也有桂花,新品種,多是盆生,小小的就可以開花,鼻子靠近聞才聞到香味。在金埡高中看到的的兩株桂花樹屬於“夫妻”數,師母後來說是一雌一雄,彼此一起才會開花結果,一般是八月開花。它們好像我的任老師與師母,一個在教育園地默默散發出靜雅的奇香,一個默默陪伴卻同樣給學生無限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