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高中(二十九)老師也是普通人(1 / 1)

4年高中 作家mpoZRf 2785 字 2024-03-17

社會給教師這個職業附加了多層“麵紗”。學校外的人看教師總是似敬非敬、葉公好龍、朦朦朧朧。學校裡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老師,同行中部分看得到、多數看不到看不清或假裝看不見,包括學校多數領導。家長更是如此,如果老師對自己孩子好一些就認可老師一下,小孩成績好一般不認為老師的功勞大,多半認為是孩子聰明好學。如果自己孩子調皮或成績不好,總是覺得是老師的問題或學校的問題。   教師的顯性勞動即在學校上課輔導批改作業等等容易看得到,隱性勞動如專業提升、在家備考、自己不斷的調整心態等等卻不容易看到,而多數真正用心的教師都做了大量的隱性勞動。如在家的各種備考、充電工作、大量的好像無關的閱讀與愛好、無數次失敗的創新、認真地批改作業、克服各種困難的付出等等。學生和家長是看不到的,學校老師或領導同樣看得到一點點。   社會給予老師的要求很高,老師傳道、授業、解惑、道德高標準一項都不能馬虎。如果哪方麵出問題了,學校、教育局、家長、學生、社會都會給予該老師較大的批評或處理。老師一旦被批評或處理,輕的幾年抬不起頭,重的一輩子抬不起頭。社會對老師群體的理解度和容忍度很小,學校一個老師出問題,很可能讓整個學校蒙羞或整個教師蒙羞。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媒體、輿論都愛這個體事情上發酵,影響這整個學校或教師群體的心情。   教書能力強的老師、負責任的老師、耐心的老師有好口碑,但家長或社會認為你做老師的就應該教好書育好人、應該無私奉獻、應該是春蠶是蠟炬、應該有非常大的愛心與耐心,應該任何時候不計較學生的調皮與無知,不應該求任何回報……。所以教師是被標簽化、道德強化、特殊要求的。我在金埡高中讀書就朦朦朧朧體會到了這一點。我讀師範也一次錯誤的隨意選擇,我的理想是醫生或科學家。   有一次,我們幾個男同學被悄悄約去金埡街上吃飯。這種情況是唯一一次,原來是一個同學過生日。那個時候沒有吃生日蛋糕的條件,大家在一起吃一頓就是最好的祝福。本來就幾個同學的,但不知道什麼原因譚老師也來了(校醫,也叫他老師,衛校畢業的,與我一個村的)。大家一起談天論地,點了幾個菜,少不了雞肉、魚香肉絲、燒白、粉蒸肉、花生等等,大家很少這樣吃,後來同學提議請譚老師喝啤酒,譚老師沒有拒絕。後來,覺得他一個人喝沒有意思,結果同學們提議大家也意思意思,表示對譚老師的尊重。後來,同學們喝了幾口啤酒,興致來了,控製不住,每個人都喝了幾杯,敬來敬去,譚老師也喝了不少。桌上菜吃光光,大家吃得非常開心。最後結帳8元錢,過生日同學沒有帶那麼錢,同學們麵麵相覷,很尷尬。譚老師有點半醉狀態,大大方方從口袋拿出10元錢,付給老板了。同學說後麵一定還上,然後就說說笑笑回學校了。進學校後遇到校長、班主任,他們沒有說什麼,我們也沒有說吃飯喝酒的事情。這事就這樣過去了。那同學是否還譚老師錢,校長和班主任是否真正知道我們在外麵悄悄聚餐喝啤酒,一切都不知道,但那錢應該還,老師一個月才七八十元工資。   D老師的愛人L阿姨沒有工作,就在學校裡麵搞小飯店。D老師要上課,但L阿姨希望D老師多幫忙,更希望D老師在自己班上拉人氣來吃飯。D老師幫忙不給力,畢竟上課方麵事情很多,同時也不願意在學生在拉客,覺得不好意思也丟麵子。這種矛盾沖突逐漸升級,終於在一天中午賣飯菜時間,D老師與L阿姨吵起來了。D老師開始還忍住,一直不說話。因為這種吵鬧,同學們去買飯菜的更少,L阿姨非常生氣,想不通,罵D老師更加難聽。   四川話罵人,太難以入耳。像海南罵人的“DMH”,在四川屬於低檔次的,有時它又變成口頭禪,不是罵人的意思,而是粗人之間的親熱態度。小時候農村人鄰裡鄰居之間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兩個人或兩家人一起對罵,時間可以長達幾個小時。有些媽媽罵自己女兒,那話也非常難聽。……此處省略100字。所以一直文文明明的D老師怎麼受得了老婆的謾罵,大聲回敬了幾句。L阿姨氣得麵紅耳赤,氣得暴跳如雷,居然把飯菜全部打翻了,然後兩夫妻推推拉拉起來,L阿姨還把D老師的眼鏡丟了、臉也抓出幾道痕跡,然後又哭又鬧,不可開交,D老師無計可施……我們在遠遠地方看,不知道如何勸。好在學校不大,很快有其它老師來勸架,做他們夫妻的和好工作,後麵慢慢也沒有再吵了,D老師到處找自己眼鏡,L阿姨後來也幫助找,終於在五米外的地方找到,基本上變形了,但勉強還可以戴。那一餐他們的飯菜都丟了喂豬,損失幾十元。下午D老師還是來上課了,戴著那副變形的眼鏡,看起來非常滑稽。臉上又有紅印跡,塗了一點紅藥水,看起來非常明顯。雖然不是我們任課老師,但同學之間會交流。他們說D老師沒有說什麼,平平靜靜上課,隻是沒有什麼激情。後來,好幾年後聽說D老師離婚了。   農村中學周圍就是田野和雞鴨牛羊,生活枯燥單調,年輕老師覺得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電視不普及,遊戲、手機、網絡沒有,年輕人要麼周末去城裡瀟灑,要麼在學校臥薪嘗膽、苦讀考研書。九十年代和00年代的研究生,很多都是中學老師,特別是生物、地理、英語老師多,為什麼?因為他們接受不了一輩子這樣的生活。公平的說,社會不能把老師綁架在精神高地——老師就應該在教室裡汗流浹背的付出,就應該默默無聞一輩子,這是不對的。老師考研究生而離開農村中學環境,是有本事,應該支持。在我讀書的二十個月裡,我看到這樣的老師不少。但要離開也不容易,需要孤獨地熬夜學習或走很多人情,否則也是空想。有個z老師,沒有教幾年書就考上某農業大學的研究生離開了學校。   有些老師愛打麻將,在學校與同事打。我住老師房子時就經常聽到麻將聲音,有時候很早就結束,有時候就很晚。有時還去外麵打……這樣,老師上課就容易走神或出錯,我的任課老師中就有一位。我那時不理解,也沒有說什麼。現在人到中年,曾經滄海,想想、看看,完全理解。老師有自己的一些愛好無可非議,有些愛好社會也沒有打標簽:禁止教師涉足。如打麻將、跳舞、唱歌之類。當然,老師教書育人,盡量不去玩那些有點消極、有點賭博、有點男男女女是是非非的事情也是對的。老師的道德標準比普通人高一些,言傳身教起來對一代又一代學生的影響的正能量要大些。從這個角度說,老師確實要潔身自好、為人師表、無私奉獻。但每個人都應該底線思維,老師其實就是普通人,生活上沒有什麼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