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胡騎羌兵入涼州鐵血圍城(1 / 1)

飛將闖關記 千嶂仞 3464 字 2024-03-17

第三章胡騎羌兵入涼州鐵血圍城   開元二十一年的冬天異常寒冷,雄渾的黃河結了冰,羌族與突厥結盟,涼州注定有一場浩劫。   羌族,一個群居在涼州的古老民族,羌民與漢人因生活方式、民族習慣、宗教信仰等不同,時常與漢人發生沖突,縣衙差役置之不理且時常壓迫他們,他們忍受著貧困與饑餓,生活淒苦。   突厥一族主要聚居在祁連山-黑河-弱水一帶,逐水草而居,遊牧範圍北至居延海南至青海湖。祁連山一帶,冬季漫長而寒冷,氣候嚴寒乾燥,全年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他們一直垂涎涼州的富饒,他們覬覦著這裡的物資和土地,時刻準備著發動進攻。   這一年的冬天,甘州城外冰天雪地,寒風呼嘯,暴雪肆虐,突厥人終於找到了機會,借著道路冰封,沙州、伊州的援兵過不來,他們攻下甘州之後,兵分兩路,一路直接奔著涼州城而來,另一路沿著青海湖行軍,截斷鄯城、蘭州方向的唐朝援軍。著實把涼州城圍得水泄不通。   這是一場圍城之戰!   突厥王朝此次發兵派出多路精銳,包括可汗阿拉那-默赫連的親兵、葉護阿拉那桀的領兵、左賢王領兵、右賢王領兵等全族精銳。   考慮到阿拉那桀與大唐旁支的姻親關係,也為了給日後和談留個退路,阿拉那桀及其子並未掛帥。   突厥王庭左賢王和右賢王是以王庭為中心,按照部族群居方位定名的,左賢王一族在王庭左邊沿著弱水-居延海而居,右賢王一族在王庭右邊沿著黑河-青海湖而居。   此次攻城,兩路突厥人馬先合攻甘州,攻下甘州城之後,再兵分兩路,左路由左賢王率領正麵進攻涼州城,右路由右賢王率領側麵圍追堵截助攻涼州城。左路兵馬掌管突厥王旗代表王庭,右路兵馬潛形匿跡主打一個神兵天降,這攻城主帥便是左賢王阿拉那單。   葉護一族阿拉那桀久病纏身,便由其子阿拉那嵐的親哥哥阿拉那搓率領。並入右賢王阿拉那曼率領的一路人馬,負責突襲。   阿拉那桀乃可汗阿拉那-默赫連胞弟,阿拉那搓和阿拉那嵐兩兄妹,哥哥身材魁梧身形矯健,妹妹天生麗質容貌俊俏,一直生活在王庭,深受默赫連賞識。   默赫連對這兩兄妹寄予厚望:他盤算著阿拉那嵐的美貌,多年前安排她嫁入李唐王室旁支,打探消息。又通過其父兄牢牢把控住她,阿拉那桀早年征戰一身傷病,葉護一族在族中威望日漸衰退,阿拉那搓在軍工不夠多的情況下,特別需要可汗的栽培。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突厥信使把可汗信物神鷹金印和阿拉那桀的密信一並交給阿拉那嵐,那一刻,她知道這不僅僅是父親的意思,如果隻是父親的意思,她還可以討價還價。金印的權威固化在每個突厥人的血液中,金印一出如可汗親臨。   父親在密信中囑咐她務必與城內羌族首領阿古達取得聯係。一邊是父親的囑托,一邊是摯愛的夫君。阿拉那嵐內心忐忑不安。為了他的父親能在王庭安度晚年,為了他的長兄能在王族扛起葉護一族,此事不得不做。然而此事一旦做了,她就沒有後路可退,李唐王室豈會不知她乃突厥聯絡史?即便找不到真憑實據,朝廷也會做實她就是突厥與羌族的聯絡史。甚至會牽連到李秉文全家。這可如何是好?!   夜幕降臨,涼州城的城墻在夜色的掩護下顯得更加古老而沉重,這座邊陲重鎮卻彌漫著一種不同尋常的緊張氣氛。   羌族首領阿古達,一個身材魁梧、目光如炬的男子,站在寨子前,眺望著遠方。他的心中充滿了憤怒與無奈。這些年來,唐朝的官員貪婪腐敗,對羌族百姓的疾苦視而不見,時常騷擾羌族村落。阿古達曾試圖通過和平的方式向大唐朝廷反映問題,但得到的卻是冷漠與嘲笑。   “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阿古達咬牙切齒地說道,“我們要為自己爭取應有的尊嚴和權利!”。他的眼中閃爍著憤怒與渴望。他和族人渴望被尊重,渴望在這片土地上過上安寧的生活。   於是,阿古達秘密約見了阿拉那嵐,阿拉那嵐出示了金印,這一刻她代表了突厥王庭。   入漢這些年,阿拉那嵐把涼州城的守軍布防圖和換防時間打探的一清二楚,會麵中,她悉數奉上。阿古達召來族裡將領,商定了起兵時間、策應信號和各種細節。   從羌族寨子出來,史瀾嵐心裡五味雜陳,不知道怎麼回去麵對李章平,她不能把這些事告訴他,她本來應該和他無話不說。   突厥和羌族按照雙方約定的時間攻城。突厥聯軍訓練有素,騎兵精悍,弓弩手例無虛發。他們如狂風驟雨般席卷而來,讓守城的涼州軍措手不及。突厥勇士們禦風而來,工兵們快速搭起天梯,突厥神兵如騰雲駕霧般攀上城墻。守城的唐軍被嚇得屁滾尿流,一時間亂作一團。   與此同時,城內的羌族軍民也同仇敵愾,齊心協力。他們多年受到的壓迫化為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約定時間一到,散步在城中各處的羌族暗哨紛紛起兵響應。瞬間城內亂成一鍋粥,喊殺聲震天響。   然而,涼州守軍本就兵力匱乏,麵對城外突厥聯軍的猛攻和城內羌族的暴動叛亂,他們更是捉襟見肘。涼州城將危在旦夕。都督郭辰安帶著都督府眾將士沖向城墻,身後的戰士一個個倒下,心中充滿了絕望。他知道,再這樣下去,涼州城將麵臨滅頂之災。   為了挽救危局,郭辰安一方麵組織涼州軍民加固城防,死守城墻護住城門,另一方麵他讓李章平火速出城向駐守靈州的大唐邊軍求援,並經由靈州、鄜州把軍報百八裡加急送至京城。他自己則決定采取一個冒險的行動——夜襲羌族軍隊的營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夜色中,郭辰安帶領著數十名精銳戰士,悄無聲息地接近了羌族營地。他們如同黑夜中的幽靈一般,迅速地穿過了營地外圍的警戒線,直撲營地的大帳。營地被突如其來的襲擊打得措手不及,一片混亂。阿古達和他的戰士們在夜色中揮舞著刀劍,與唐朝軍隊展開了殊死搏鬥。一時間,喊殺聲、慘叫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火光四濺。   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夜戰,涼州軍終於取得了勝利。羌族營地一片狼藉,死傷慘重。郭辰安站在羌族營地中央,看著四周的景象,心中充滿了復雜的情緒。他知道,這場勝利隻是暫時的,涼州之亂的結束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在守城將領們的帶領下,涼州軍民奮勇抵抗突厥聯軍的進攻,一次又一次地擊退了突厥人的猛烈攻擊。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大唐朝廷一方麵派出鎮遠軍趕到了涼州城。他們帶來了大量的援兵和物資,為守城的唐軍注入了新的力量。在援軍的幫助下,唐軍將士們士氣大振,他們決心與突厥聯軍決一死戰。另一方麵調集原州、岐州兵力加固鄯城和蘭州城防,擊退了突厥右賢王的突襲。   突厥聯軍見勢不妙,知道繼續進攻已經無法取得勝利。於是他們決定撤退,帶著搶奪來的物資和戰利品離開了涼州城。而羌族叛亂分子也在唐軍的鎮壓下徹底失敗了,羌族首領阿古達在叛亂中被殺。   涼州之亂終於平息了下來,涼州城滿目瘡痍一片狼藉。無數無辜的百姓在戰亂中失去了家園和親人,他們需要在戰爭的廢墟上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