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天祿商號和天祿絲路行(1 / 1)

飛將闖關記 千嶂仞 3473 字 2024-03-17

第五章天祿商號和天祿絲路行   史瀾嵐被押入大牢之後,出奇的平靜。她癱坐在地上,既不拚命掙紮,也不拳打腳踢,那模樣就好像她進的是休息室。   此刻,渾身抽搐、情緒崩潰的人是李章平。郭辰安和幾個涼州軍兵士把他扶起來以後,他就開始喃喃自語。一直問為什麼為什麼,可是卻沒有人回答他。   涼州城經此一劫百廢待興,瑣事繁多,本來郭辰安還能仰仗李章平幫著一起處理這些雜事。現在李章平是側底指望不上了。郭辰安隻得交代手底下幾個兄弟務必把他送回李府親手交給他爹李兆豐。   幾個平日刀尖舔血的漢子,叫他們上戰場拚殺,那自是不在話下,現在倒好了,叫他們照顧似乎得了魔怔的李章平,平日的英雄氣概早就煙消雲散,兄弟們不知所措,唯有對待病人般小心翼翼,他們抬來府衙後院閑置許久的官轎,把李章平輕拿輕放地扶進去,這比對待傷兵——可不知強上多少倍。   回李府這段路,腳程最多不過半個時辰,怕顛著李章平,抬轎的兄弟們特意放慢了些步子,這也不過耽誤個半刻鐘。這段最熟悉的回家的路,讓李章平感到無邊的恐懼,他心神渙散,史瀾嵐可能再也回不去李府了,沒有她的家還是家嗎?   往日心心念念急急忙忙趕回去與她見麵,她長此以往坐在他們住的廂房裡砌杯茶邊品茗邊等他。一想到今天堂上史瀾嵐的模樣,李章平抑鬱不住的壓力已經快要爆發,往日的美好猶如蒸汽一樣不斷湧現。往日多甜蜜,現在就有多殘忍。   “秉文,秉文!你醒醒!你開口跟為父說句話呀!”不知不覺轎子穩穩的停在李府門前,李老爺和李夫人在門口已等候多時。稍早以前,欽差大臣命令鎮遠軍查抄李府,鎮遠軍把史瀾嵐住的廂房抄了個底朝天,並未搜到個啥,眼見無法回去復命,就把李府裡裡外外翻了幾遍。李兆豐和夫人鄭焯蓮始終正襟危坐,未流露出絲毫畏懼,倒是看見得了魔怔的兒子,這對夫婦方才慌了手腳。   李夫人名叫鄭焯蓮,她一手創建了李家那名滿天下的商號——天祿商號,總店位於都城長安,在絲綢之路上有多家分店,遍布於洛陽、開封、敦煌、涼州等地——主營絲綢、棉布、麻布等絲綢相關的紡織商品貿易。   鄭氏自打生下李秉文以來,一門心思幫襯夫家,把祖上經營絲綢生意的路子和夫家的地理位置優勢緊密結合起來,短短幾年,就打通了一條東起長安,往西途經突厥、伊拉克沙赫、伊朗沙赫等國,最終達到大馬士革國的西域絲綢之路。李家天祿商號經營著一支名為“天祿絲路行”的駝隊,每日穿行於絲綢之路上的駱駝,少則數十峰,多則數百峰,駝鈴聲一浪連著一浪。   天祿商號和天祿絲路行,既是李家從發家到顯赫的根本,也是李家禍事的起源。   先來說說天祿商號,李家祖上雖是大唐王室宗室郇王房的一員,但他們這一王室旁支被派往邊陲駐守邊疆,無召不得入長安。歷來官場離不開銀子開路,王室宗親也不例外,李家乾癟的錢包逼的鄭氏不得不女子行商,鄭氏確實是塊行商的好材料,一個女子把偌大的天祿商號和天祿絲路行打理的井井有條,李家在短時間積累了大量財富。為其小叔子李兆林的仕途源源不斷地供血。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鄭氏一門心思撲在生意上,對其子李秉文的照顧和教導就少的可憐,大部分時間連見麵都甚是匆忙,也沒給李秉文生個弟弟或者妹妹相伴長大,李秉文從小就孤孤單單一個人,養成了一副遊手好閑富家貴公子的習性,讓其父母甚是頭疼。   李兆林深知兄嫂為了李家、為了他,吃了不少苦頭,故而對李秉文這個侄子偏愛有加。李秉文的識文斷字一小部分是私塾先生教的,一大部分是李兆林手把手教的。兒時的李秉文驕縱頑劣,一看到李兆林,就恭恭敬敬規規矩矩,他大部分兒童時光是跟著李兆林一起度過的。   漸漸的李兆林仕途有了起色,離開了涼州,李兆豐和鄭焯蓮的生意蒸蒸日上,每日忙裡忙外,無瑕顧及李秉文,李秉文慢慢地學得各種遊手好閑的公子哥習性。為了讓他知上進有擔當,李兆林與兄嫂商議後把他送入涼州軍歷練,給他謀了個僅次於涼州都督的長史之職。   有了一官半職的李秉文懶散作風改了不少,可說起肩上有擔當,就不得不提起其妻阿拉那嵐——她才是那個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   阿拉那嵐身為突厥公主,打小就是美人胚子,眼眸深邃如海,嘴唇柔軟如花瓣,微微上揚的弧度帶著天生的高貴和優雅,她的肌膚如雪一般白皙,與自然卷的秀發相映成趣,配上沙漠王族與生俱來的氣質和魅力,集華美嬌艷於一身,但凡有幸見過她一麵的人都為之傾倒。   這樣的美人為何會遠離父兄嫁入大唐?遠在關內的李家又是如何發現這位美人的?   天祿絲路行在這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天祿絲路行一邊把東方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運往西方,一邊把西方的珠寶、藥材、香料等商品運往東方。天祿絲路行請了突厥人幫駝隊訓練駱駝,讓它們能夠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和行走。駝隊途經突厥境內時,需要穿越沙漠、隔壁、高山等復雜地形,經常麵臨著水源短缺、食物匱乏、天氣變幻莫測等重重困難。突厥王室派兵隨行,護送駝隊安全出行。作為回報,駝隊給突厥王室提供了大量的布匹、食物和藥材。這樣一來二去,突厥公主的美名自然而然傳到了李家主母鄭氏耳中。   鄭氏久經商場又會以貌娶人,促成這門親事的推手其實是李兆林。   天祿絲路行的腳程遍布長安--中亞--西亞,這路上的每一隻駱駝和每一個駝隊成員都是一個耳目,這一隻神奇的運輸隊,也是一張巨大的情報網。強大的運力、源源不斷的情報和堆積如山的錢財,誰見了不眼紅?   這其中最為眼紅的是貴妃楊氏一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一起紅塵妃子笑”的背後是一女侍二夫的荒誕,開元二十一年,貴妃楊氏已三十七歲,後宮之鬥加之年齡不饒人,楊氏一族竭盡全力斂財,對天祿商號眼紅已久。   數年前,李兆林時任刑部侍郎,他對吏部侍郎的位置謀劃已久,無奈皇帝聽信貴妃楊氏讒言,並未直接擢升他為吏部侍郎。此舉反而把楊氏對李家的羨慕嫉妒恨挑撥得一清二楚。   讓李兆林更確信,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在朝野的地位,貧不與富鬥富不與官爭,李兆林迫切需要背後有軍隊有兵權有靠山爭,此刻他想到了突厥,突厥軍隊神勇無雙,是當下唯一能與大唐軍隊抗衡的力量,於是他當了這個月老,把突厥王庭的明珠和自家的賢侄促成了一對。   千裡姻緣一線牽,成親以後的李秉文瞬間猶如脫胎換骨,阿拉那嵐身上的突厥英氣深深改變著他,他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吊兒郎當的公子哥,這種改變令李兆豐夫婦甚是欣慰。直到此刻,負責護送李秉文回復的軍士按照郭辰安的交代,恭恭敬敬地把李秉文交到李兆豐手上。   沒了阿拉那嵐的李秉文,現在癱在轎子裡不出來了。看樣子一時半會兒是拿不回轎子了,這幾個抬轎子的差役便把轎子留在李府,他們先打道回府衙復命。   “對不住各位軍爺了,稍後我定派人把轎子完好無損地送回去。軍爺慢走。”李府的管家李發忠忙前忙後張羅著。   “老爺,少爺這怕是得了魔怔。”   “啪”鄭焯蓮一巴掌扇在管家臉上“盡在這胡謅,還不抓緊把少爺扶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