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國有個通州灣嗎? 我們順著中國沿海線看,北方,是渤海灣,這是眾所周知的。山東沿海有靈山灣、膠州灣、嶗山灣、五壘島灣、石島灣、桑溝灣、榮成灣,以及一個大大的萊州灣。 山東以南,長江以北,江蘇境內標有一個海州灣,就沒有灣了。 南方南端有一個灣卻叫北部灣,在廣西北海市臨海區域。南方的廣東沿海,有大亞灣、紅海灣、碣石灣,在東南的福建有海門灣、詔安灣、浮頭灣、圍頭灣、湄州灣、黃歧灣、羅源灣、三沙灣、福寧灣。而在浙江沿海,由南往北有溫州灣,隘頑灣、臺州灣、三門灣等,再往北,就有一個大大的杭州灣。 在一般性中國地圖上,甚至沒有具體標出通州灣的位置。 ——通州灣,在哪裡呢? 通州灣,自然是在通州了。 通州,有南北通州之分。 曾有一付對聯說南北兩個通州: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那個下聯就對得不甚高明,是以當鋪對通州的,透著一股落魄相: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我一直在想,哪一天,當有一個高明之士,可以撰一副對聯,對得起南通州與北通州的通州美名。 因為北通州,現在是中國首都BJ的副中心了,是BJ市的主要行政機關所在地了。 而南通州呢,在中國近代史上,享有近代中國第一城的美名。 通州灣,就在南通州。 南通州,古稱通州,今名南通,與上海隔江相望,被人稱為北上海。 憑一支筆,起草清帝遜位詔書,宣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朝結束的的清末狀元、中國現代化之父、中國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與實業家張謇張季直,就是南通人。 而在本書所寫的遍布全球的華人一個武術隱秘團體組織“神州龍行社”裡,張季直是僅次於被奉為精神領袖的國父中山先生的第二號人物:狀元公張二爺,位置還在以武術稱雄一代的著名武術大師孫祿堂孫三爺與青幫洪門雙龍頭、南北大俠杜心五杜五爺之上。 日人武士天修宰介與“神州龍行社”傳人,因一場百年武術約戰之約,決戰之地,定在通州,通州灣。 月圓之夜, 通州灣畔。 ----------------- 說起通州灣,其歷史也就遠了。 這要從把中國分為南北兩部分、橫貫中國東西大地上的長江說起。 萬裡長江從西部昆侖高山與青藏高原上奔騰東流,奔向大海,其從六朝古都南京而下,史稱揚子江。而古揚子江經江蘇大地奔騰入海,其古長江河道,奔流出海的末端一段,江海相激,形成江海地形,這是今日通州灣的前身,而在宋代時,這裡的江海交會區域,被稱為北海。 我們以為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四海,在中國地圖上,點來點去,就是渤海、黃海、東海與南海四海,納悶,為何渤海不叫北海呢?原來,北海,在這裡。 北海,這裡是古長江的入海口。 宋代愛國主義詩人、也是狀元公的愛國將領、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由此而南行,去領導當時的抗元鬥爭的。 文天祥在此寫下名詩《揚子江》: 幾日隨風北海遊, 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詩中“不指南方不肯休”的那一片拳拳忠君愛國之心,誦之可掬,更因這種愛國主義偉大情感,成為千古名句。 這在南通州,文天祥文文山與張謇張季直,被稱為古今兩狀元。 而昔日之北海,後來形成了一個馬蹄型地形地貌狀的海灣,臨海形成了一片江海沖積平原,今稱江海平原,歷史名字有扶海洲、胡逗洲等名稱。此為後來南通州之前身。 歷史上,通州灣也有倭寇登陸入侵之事。然而登陸入侵之倭寇,被在抗倭英雄曹頂為代表的英勇的通州軍民英勇抗擊下,全被殲滅於此,在歷史上曾留下了倭子墳。在現代歷史上,抗日戰爭中,南通人民支持新四軍抗戰,火燒竹籬笆,轟轟烈烈,反清鄉反掃蕩鬥爭,可歌可泣,留下不少英雄事跡。被稱為中國戰神的新中國第一大將粟裕將軍領導新四軍一師,就在蘇中大地上(當時南通稱為蘇中四分區),打得日寇丟盔棄甲,鬼哭狼嗥。 今日通州灣,是中國新興的灣區經濟中的重要一員,將是以上海為中心的世界航運中心的北部地區,通州灣港區與北之大小洋口港、南端的呂四港與海門港形成了大通州灣港城建設格局,實現昔日中山先生《建國方略》中建設東方大港的民族夢想,正成為江蘇新出海口。連上海在繼虹口機場與浦東國際機場之後的第三機場建設,也建在通州灣這塊熱土上,。通州灣,將成為中國的南北交通樞紐地區與江海聯動、連結萬裡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江海港口城市。 而通州灣在近現代史上最初的建設,也是狀元公張謇在此開創的。通州灣沿海,處處都留下有狀元公沿海墾牧的足跡。 月圓之夜。 中國武者與扶桑武者於通州灣一較高下。 這場戰鬥,將被歷史時空中的文天祥所看到,被抗倭英雄曹頂所看到,被“神州龍行社”的三巨頭之一狀元公張二爺所看到,被新中國軍隊第一大將、開國元勛粟裕將軍所看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因而,意義非凡。 ----------------- 通州灣在上海的一小時經濟圈內,自駕車經過長江上大橋而直奔通州灣海濱,一路大道寬暢。而在通州灣有名的一家叫曹家大院的飯店用過晚飯,驅車往海邊,不過十多分鐘時間,更是極為方便。吃過晚飯出來,西天,餘霞尚未褪盡,而東方,海天之色尚清明一片。通州灣園區內,燈火通明,儼然都市風景,現代化道路四通八達,高樓大廈,已具現代城市輪廓。 安東、鐘衛之與神州龍行社王十二、蔡莫測、吳戰、白天方、貝見我、麻黑芝、宋元明“七神”,分乘兩輛車,馳向海邊,靜候約戰的另一方到來。而在大家看不見的地方,也有負責安全保衛的人員,散布在各處,以免到了決鬥時間內,被人誤闖入決鬥區域,發生意外。 決鬥區域,為防事後發生有關糾葛,也提前布設有攝像錄製設備,以保留現場證據。 諸事,要做到萬無一失。 時間,便在等待中,慢慢過去,漸見圓月東升,紅紅的如同初日一般。隨時間過去,月亮照耀之下,海天一色,銀白如晝。而海洋在月光下,靜謐如同披上婚紗的新婦。 ----------------- 安東攜鐘衛之之手,兩人站在海天之間,如同淩風仙人。 兩人俯瞰地麵,神州龍行社七子,分布在一片空曠區域,布下一個“七星聚”鬥的陣型。 月明星稀,七星在地,靜以待之。 一切,隻候扶桑武者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