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卜天神算(1 / 1)

天道歸於墟 3IM 5318 字 2024-03-17

道門即皇權,四大道門位居於神州東南西北疆域中心,信徒便於天下,各自撐起疆域內的皇權宮門,吸納信徒供養天地信仰之力。   北疆,青山洲;九真洲;雁門洲;荒原洲;一統歸於北遼。   南疆,褚安洲;南原洲;天渡洲;一統歸於南唐。   東疆,長平洲;即墨洲;瑯琊洲;一統歸於東漢。   西疆,平陵洲;廣陵洲;慶徽洲;一統歸於西蜀。   四大王朝,戰亂不止。   四大道門,論道不休。   東疆,戰力最強。   武當,道統正宗。   劍九歌,武當開派祖師,道門始祖。   而南疆,則是道門與宮門勢力最新最弱者。   五毒門鐘疏與黎元楚所慮者,皆為此也。南疆雖有三洲,但奇峰;險地;毒潭;山澗所占十之五六,十萬大山更是與世隔絕。民風彪悍;人口稀少;信仰之力匱乏更是製約極大,所賴地勢與毒瘴才可自保,外擴則難於青天。   南疆統治者是南唐王朝,轄兩大宗門;三洲;四億人口;五大奇峰據小修;六十萬鐵甲騎兵;三言兩語涵蓋所有。   鐘疏扭頭看向另一位黑臉長髯中年書生,沉聲問道:元策師弟,可有何良策?   黑臉書生黎元策聞言,微微沉思道:元楚師兄所慮不無道理,不過我覺得還有一個更好的選擇,更能實現掌教師兄的宏圖大誌。   哦?鐘疏聞言一震,挑眉問道:何為更好選擇?   卜天神算!黎元策沉聲道。   世間第一卜算吳友子?鐘疏問道。   對,此事成敗係於吳友子,黎元楚似乎也想通其中關鍵,開口附和道。   鐘疏也在二位師弟的重復點醒下,明白了褚安洲轉世真仙降臨之關鍵,喜道:確實如此,還是元策師弟看到了本質。   隻是這吳友子行蹤成謎,難以尋覓所在。鐘疏眉頭微皺道。   師兄不用擔心,三百餘年前我歷練江湖時,恰在廣陵洲偶遇吳友子祖孫二人,其孫身中奇毒,我耗費宗門回元丹藥數枚歷經年餘方才救回孩童,在分離之際,他送我卜算竹簡一枚,曾言隻要我打開此竹簡,無論身在何處,他必會現身來見,報答我施救他們二人性命之恩,幾位師兄弟是否還記得此事?黎元策緩緩道。   黎元楚聽聞點頭道,元策一說此事我想起來了,有此等關係存在,我們的把握又增大了幾分。   那元策師弟,便邀請世間第一卜算吳友子現身一探究竟吧,鐘疏笑道。   好!掌教師兄。說完,黎元策伸手自袖中掏出一枚細長竹簡,雙指微微一壓。   “啪”,竹簡應聲斷開,點點熒光飄散與眾人眼前。   慢慢的,點點熒光開始匯聚。一分一秒時光緩慢的流逝著,熒光也在緩慢的聚集,逐漸形成了一個蒼老消瘦的邋遢老者麵容。   吳友子!熒光形成的居然是世間第一卜算吳友子的臉龐。   黎元策驚奇道。   吳友子蒼老的臉龐上露出微微笑意,開口道:黎道友,三百餘年未見了,當初我以卜算到今日你會麵臨如此抉擇,而我報答你的方式便是再單獨為你卜算一卦,再將此次真仙轉世的一切告知與你,以便於你有更大的機會達成所願。   修道之人皆知,世間有數個位麵,我們人間界隻是其中之一,羽化成仙者飛升上界,而上界真仙,也會因為天劫;賞罰;爭鬥導致隕落或轉世人間。冥冥之中,每三千年是為小仙轉世,每三萬年是為大仙轉世,而今這個三千年轉世,便是近三千年來的第十個轉世之期,故此次降臨人間界之真仙,必為上界一等一的大仙。世間宗門皆需我卜算一卦,我便於數日之前當著四大道門;三大佛宗;二大儒家;宮門武夫;三山法家;幽冥鬼道以及你藥門等各派宗門麵前卜算出真仙降世褚安洲之地亦所言無虛。今日清晨,太陽初升,雲海層巒之際,我用人間陽壽百載換問天道窺視卦象一枚,據卦象顯現,天機如下。   褚安洲上,橘子洲頭,龍吟為鳴,鳳弦同奏,日月同盈,暮雪青丘。   說完,吳友子蒼老的臉龐上露出一抹凝重,說道:力盡於此,黎道友保重。   就在熒光消散之際,一聲低聲輕嘆喃喃飄出:古今寒來暑往,儒家終得道來。   隨著吳友子離開此間,鐘疏急聲問道:六位師弟可能記下剛才所說的卦語。   身著黑袍的粗壯漢子回道:掌教師兄放心,我已經同步記下,一字不差。說話之人,正是五毒門這一代中才藝最為出眾的黎元傑,亦是掌門鐘疏師兄弟七人當中的老幺,一身修為隱隱有著突破道宮境,直上築廬境之勢。   五毒門上一代掌教鐘子奇,二千餘年前的天地無極大境界者,打破這片天地束縛,羽化成仙,飛升仙界。留下兒子鐘疏及徒弟六人,是為現在五毒門的實力屏障。   鐘疏初入上三境強者。   黎元楚上三境中期觀海境強者,實力堪為五毒門第一人。   黎元策中三境後期道宮境,隱隱要突破至上三境。   黎元名中三境中期洞府境。   黎元英中三境中期洞府境。   黎元安中三境中期洞府境。   黎元傑中三境後期道宮境,隱隱要突破至上三境。   說罷,將手中的紙張遞出,讓眾人一起觀看。   褚安洲,橘子洲頭,龍吟為鳴,鳳弦同奏,日月同盈,暮雪青丘。這到底所指何意呢?黎元英最為直爽,心思簡單,看了兩眼便張嘴問道。   黎元策應道:這應該便是真仙降世最為詳細的地點了,但是字麵依然存在謎題,需要我們找尋破解。   黎元楚突然緊縮眉頭,疑聲自然自語道:難道是那裡?   鐘疏聞言黎元楚似乎參透了謎底,趕忙急聲問道:元楚師弟,你知道謎底在哪?   黎元楚抬起疑惑的雙眼,似乎不可置信的說道:南唐皇宮。   什麼!你是說此次真仙轉世,是我們南疆南唐皇子?眾人不可置信的道。   黎元楚又低頭看向紙上的謎題,沉聲說道:褚安洲這點毋庸置疑了,橘子洲頭,咱們南唐皇宮建造之地為激流回旋、沙石堆積而成。原有桔島、織島、誓島、泉島四島,大江水流平緩,河床寬闊,下遊綠洲片片。四島久負盛名,春來,明光瀲灩,沙鷗點點;秋至,柚黃橘紅,清香一片;深冬,淩寒剪冰,江風戲雪,皇宮圍地勢而建,整體呈現圓形似桔子。而龍吟為鳴,鳳弦同奏為唐帝與唐後似乎也說得通,日月同盈,暮雪青丘應該是日月同時出現到最充盈之際,大雪大山之上真仙降世,我突然想到南唐皇宮外便有我們南疆第一高山霧影山。隻是是否準確,我沒有把握。   幾人聞言略一沉吟,頓覺黎元楚所分析頗有道理,不覺的大喜起來,畢竟褚安洲雖大,但是完全符合吳友子卦象的地點卻是少之又少。   鐘疏立刻道:那就請各位師弟行動起來,各自安排門內弟子探查霧影山一切信息,這座山上一草一木,每戶人家都不要遺漏,還要牢記,千萬不要走漏消息,隱秘行事,任何走漏消息的弟子嚴肅責罰。   是,掌教師兄!六人應道。隨即轉身遁走,返回各自堂內忙碌起來。   看著六人遠去的背影,鐘疏沉吟道:五毒門一定會在我手中達到巔峰,超越道門的。說罷,雙手用力一握,一股真氣蓬勃而出,瞬間化無。   霧影山。   褚安洲第一險峰,亦是南疆域內第一險峰,南唐皇宮在山下一片陸地據險而建,陸地四周除一條南唐修建的陸路之外,均被南海包圍,水深千米,形成天然堡壘,易守難攻。   乘桴入南海,海曠不可臨。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樹林。   青鸞臨南海,天上雙白鶴。   擊水移南海,追風出大宛。   自古南海多壯闊,我又能道出幾何。   霧影山,山高五千七百米,終年寒風積雪不散。由於地處南唐皇宮附近,山上生活著除了部分耐寒打獵的尋常百姓之外,其它多為極地苦修之士,過著尋仙問道簡樸的生活,依據霧影山高低的不同,大致分為尋常百姓多居於山下平原處及千米以下,千米以上的高度均為南疆苦修士所在之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山下,大和村。   南疆自有文字記錄起,以難計算存在歲月,隻知有這片天地以來,南疆就在這裡,便有原住民存在著,大和村世世代代居住於此,依山傍海世代繁衍著。村中有丁萬餘戶,在冊人口五萬餘人,多獵戶;漁民;農戶;亦有部分書香門第的世家,多在朝中為官,在南唐的郡府當中,大和村都是屬於規模和人口最多的存在。民風樸實,夜不閉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便是村落真實的寫照。由於村中世代村民走出不少南唐官宦,有文官;有武將;奮力守護著相對羸弱的南疆南唐王朝,在戰亂動蕩的背景影響下,大和村世代信奉儒家與武道,也誓死守護這片故土。   儒家;奉恭則不侮,寬則得眾,立國立人。   武道;奉知武道,行武道,行道有方武之大成。   天下讀書人,均奉儒道,即儒家精神。   征戰沙場者,均奉武道,即殺敵衛國。   所修的道沒有高低,隻有境界的不同,儒家強盛,道家即勢弱。武道強盛,佛門即弱勢。   同理,天地之間修道,隻有道不同,各領風騷數百年而。   修道七門,各有驚艷絕倫之才引領前進千百年,互相交替,互相輝映。   隻是,近萬餘年,道門昌盛,信徒眾多。儒家繁榮,人心所向。武道巔峰,名將輩出。   似乎,這片天地還是吸收信仰之力的。   似乎,隻有信仰之力足夠的人才能打通這片天地羽化成仙吧。   隻是這天要信仰之力又所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