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疏將黎元楚所思結果一五一十稟告與唐王,並對吳友子報恩之事也進行了詳盡解釋,使得唐王大喜過望,精神為之一振。 待鐘疏詳盡稟報後,唐王追問道:鐘掌教,距離吳友子卦象破解後至今已三日,霧影山探尋如何?可有什麼結果?有無符合真仙轉世之孩童出生?另外其它三大疆域勢力動向有何進展? 吳友子當初驚天一算之後,唐王便在第一時間接到了相應信息,並通知南唐內的各種勢力與軍方,密切注意和應對各方勢力,但是萬沒想到其他三國會借機出兵,攻占南唐,最近被各種軍報所累,便將應對江湖勢力與修道宗門之事交予鐘疏負責。 南唐境內雖數黃老道門與儒家翰林書院實力最為深厚,但黃老道門主要在於弘揚信仰;修道養生;為南唐紮根布道,對朝政參與極少。 但每有重大事件黃老道門必然會鼎力支撐南唐王朝,畢竟如無南唐默許與支持,黃羲之絕無可能在南唐境內開宗立派傳道授業,更別提成為天下煙火最為繁盛的四大道門之一。 儒家翰林書院,與另一儒家聖地萬柳書院並稱“二儒”,與黃老道門不同的是,翰林書院幾乎全員都在竭盡所能的支持南唐,部分優秀書院子弟有的入朝為官,有的開課授業,有的雲遊南疆各地,堪稱南疆儒家子弟,全部匯聚南唐朝中。 陸巡,便是儒家翰林書院其中之一,更是翰林書院創立以來最佼佼者。 鐘疏稍一整理思緒,道:回陛下,霧影山高五千七百米,根據高度大致可分為四個區域。山腳下是大和村,萬餘戶在冊,老幼壯年及孩童五萬餘人,其中近期月餘內出生的孩童為七百餘人。半山腰,獵虎村,三千餘戶,萬餘人,其中近期月餘內出生的孩童為二百三十三人,均以安排至門內“隕星穀”定居,所有孩童也由我們師兄弟親自查探資質情況,正在逐一排查。上山峰,三千米高峰上,霧影觀,頗有名氣的道門,存在時間與黃老道不相上下,弟子三百餘人,無出生嬰孩。霧頂崖,南疆五大奇峰之一,四千米以上區域終年冰雪不散,人煙稀少,隻有少部分大能修道之人在此苦修,經過在下師弟六人親自探查,也並無出生嬰孩存在。 微微一頓後,再次說道:其它三大疆域江湖勢力目前已經了解清楚。各宗門均是派出了門內長老攜精銳弟子而來,其中尤以三大道門與儒家為甚,均是道門內大長老與講席前來南疆,可見勢在必得之心。 眾人聽聞廟堂與江湖的信息後,均是心頭一沉,略顯凝重。 三十年前一場歷經兩年的衛國之戰,南唐六十萬鐵甲騎兵損失近半;邊境三大將軍一死一傷一破鏡。各宗門抵擋三大疆域宗門強者死傷慘重不矣,儒家中三境上數千人死亡,武道強者戰場死亡不計其數,五毒宗等宗門門內精銳戰力除了鐘疏等人僥幸存活,長老等死傷也是殆盡。黃老道門黃羲之親傳弟子三人陣亡,信徒死傷無數,法門東來瞬施陣子弟全軍覆沒,無一存活,更是慘烈。 三大道門大長老,跺一跺腳,江湖抖一抖的存在。 鐘疏停留片刻,繼續道:黃老道門內,四位長老已經前去接觸應對三大道門。翰林書院五位講席也已啟程出發,五毒門內元策三位師弟昨日也已奔赴各處。還有很多散修均已三五結伴自發參戰,因為各派宗門主要目的還是在於尋找轉世真仙,故此次派出的隻是各自宗門的部分力量,目前形式還在掌控之中。 唐王明黃聽完後,臉色微微舒緩,點頭道:這麼短的時間內,鐘掌教便有如此安排,難能可貴,很好很好。 陸卿,江湖之事便按照鐘掌教安排先行應對,你先將三國侵犯一事做下詳細安排。唐王囑道。 是,陛下。陸巡恭聲回到。 段舍離將軍,率二十萬鐵甲騎兵固守東部邊境南陽城。 甄螚凎將軍,率二十萬鐵甲騎兵固守西部邊境西嶽城。 臥罪刑將軍,率二十萬鐵甲騎兵固守北部邊境北明城。 洛沛兮統領,率三萬金胄禁軍,拱衛都城。 高大上總管,率三百暗影及一千內侍保護陛下。 鐘疏掌教,奉詔統領江湖,抵禦三疆來犯之敵。 寬仁儒師,奉詔統領儒家,抵禦三疆來犯之敵。 桐鍋法相,奉詔統領法家,抵禦三疆來犯之敵。 大道散仙,奉詔組織探子刺探敵情,及時上稟。 陸巡大學士,奉詔為此次真仙降世衛國總督,總覽戰局,上陳天子。 諸位,國在人在,國破人亡,誓死擊退來犯之敵,揚我大唐國威。 眾人肅穆,目光堅毅同聲回到:必勝。 翌日,臥罪刑將軍一早便率輕騎快馬出發,直奔北明城。 根據大道散仙組織的情報探子回報,北遼的四十萬騎兵已經連夜進發,不到一月便要抵達邊境展開攻擊。 北明城距離褚安洲所在的南唐都城距離甚遠,即拚盡全力行進,亦需十餘日,臥罪刑邊境三大將軍之一,外形酷似黑金剛一般;強壯精悍;滿麵軋染胡須。 道宮境,距離武道巔峰的上三境一步之遙了,隻是這一步之遙已經囚禁了他幾十年了。 根據大道散仙的書信情報所說,北遼此次帶兵出征南唐的是正南大將軍宇文燈。 北遼五大柱國將軍之一,傳說的上三境武道巔峰強者吧。 臥罪刑思緒片刻,對這個男人他是十分了解的,目前的戰力情況來看,宇文燈境界高於自己,北遼的騎兵號稱漠馬騎兵,戰力絲毫不輸自己所率鐵甲騎兵,但是四十萬對戰二十萬,一倍的差距決戰勢必敗北,為今之計,隻能依據北明城的高山險要,堅固城防據守一途了。 同日傍晚,甄螚淦與段舍離亦去往各自決戰邊境,隻是臥罪刑沒有發現,他疾馳駿馬遠遠的後方,三匹快馬沿途一路尾隨,似有所圖。 天渡洲,唐邊境,北明城。 城高數十米,兵甲數萬,城內百姓均為隨軍家屬及子女,部分土著居民在此繁衍生息,因為南唐立國至今,邊疆戰亂不斷,所以北明城歷經戰火洗禮,一直駐紮重兵防守,軍士家眷多有匯集於此,熱鬧非凡。 然而,大和村工部侍郎唐溪知卻火冒三丈,因為家裡的王八蛋丟了。 一聲聲憤怒低沉的怒罵聲在唐府響起:唐生煙,唐三你這個王八蛋到底跑哪裡去了。堂內下人們噤若寒蟬不敢發聲,平日裡唐侍郎極為嚴肅,隻有唐生煙,唐三公子視他爹為無物,兀自我行我素,不把老唐這位朝廷大員放在眼裡。 唐府管家唐老衙見唐溪知發完脾氣冷靜下來後,方才輕聲說道:老爺,三少爺定是帶著小浣熊和砍柴農夫出去遊玩了,也許不日玩夠了就回來了,您也別太擔心了。 唐溪知聽聞掃視一眼堂內下人,怒聲問道:你們都不知道三公子去往哪裡了嗎? 聽到老爺詢問,幾位下人頓時把頭搖晃的跟撥浪鼓一般,均表示都不知情,畢竟,唐府內三公子一向跟侍女浣熊和砍柴的老夫子關係最好,此次三人一起失蹤,一定又是出去偷魚摸蝦去了,貌似這也不是第一次了。就在去年,唐生煙就帶兩人偷跑出去一次,跑到南原洲瘋玩了三個月,最後還是被唐溪知托付軍方出麵給抓了回來,一直關在唐府院內至今。最近,朝堂軍事緊急,又逢真仙轉世,唐溪知忙的無暇分身,府中精銳也調走數人奔赴邊疆,就一時疏忽了對唐生煙的監管,沒想到就被他再一次越獄而出。 瞥了一眼唐老衙蒼老的麵容,這是一位跟著唐溪知父親經歷過風雨的老人,任勞任怨一輩子在唐家操持著,語氣一緩,無奈道:唐叔,你就是太袒護這小王八蛋了,現在戰爭馬上就要來了,我是怕他別出什麼危險,更別弄出什麼幺蛾子出來,給我惹麻煩,畢竟這混蛋敢想敢乾,天下沒什麼事是他不敢想的。 唐老衙笑道:像三少爺這麼聰明的人,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遇到,雖然看著他從小長大,但他還是不斷給我意料以外的驚喜。老爺,恕我說句冒犯您的話,三少爺以後的成就恐怕要遠超於您的,即使大小姐和二公子皆是驚艷絕倫之人,不過與三少爺相比,還是有所不如啊。 唐溪知聞言臉上怒意緩緩消散,露出一絲笑意,對於這個不省心的唐老三,他內心還是很是寵溺的。對於這個孩子 未來,他也是充滿信心的,畢竟朝堂之上,能讓唐侍郎另眼相看的少年英才,僅有三五而已,假以時日,唐生煙必定是南唐之翹楚吧。 入夜,繁星點點,月影星河。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三道影影綽綽的身影沿著北明城寬闊的街道悠然而至,其中一道白衣少年身影最為瀟灑,手提酒瓶高聲吟唱著優美詩句,抒發著胸中乾坤。 醉裡挑燈看劍,夢裡吹角連營。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吟一句詩,飲一口酒,美哉美哉。你說是不是啊?小浣浣。 少爺!我的這個名字就不能改改嗎?哪有一個大姑娘家的名字叫做浣熊的。綠衣女孩嬌嗔的道。 白衣少年正是讓唐溪知咬牙切齒,翻天覆地尋找的唐府三少爺唐生煙。大和村裡雞飛狗跳找尋的人,此刻卻已經偷偷的溜到了唐國邊境北明城內。 不同於唐溪知的怒火,唐生煙此刻無比高興,終於脫離了父親的管教,老師的監督,府丁的限製,此刻的唐三少爺手提杏花玢酒,一口酒一句詩,無比的快意灑脫。 瞥了一眼嬌嗔的侍女浣熊,唐生煙笑道:那不行啊,我們立世人間,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誰叫你是在浣熊窩裡撿的呢,所以你隻能叫浣熊。但是,我可以叫你浣浣,這是專門屬於我們之間的秘密呼叫,你說是不是啊?砍柴的。 說完,沖著身旁破布爛衫的農夫狡黠的一笑,露出一口整齊的白牙。 是,我就覺得浣熊這個名字不錯,簡單好記,又朗朗上口。砍柴農夫喝著杏花玢酒,美滋滋的附和道。 哼!你們兩個人就是古人常提及的狼狽為奸,一丘之貉,朋比為奸;豬朋狗友;同流合汙;氣味相投;貓鼠同眠;魚龍混雜;沆瀣一氣。一口氣十數個形容二人的成語脫口而出,說的義憤填膺,好像二人十惡不赦一般。浣熊不依不饒的道。 唐生煙錯愕的看著浣熊,半晌才道:你什麼時候會這麼多成語知識了?古人有雲,要讀聖賢書,看聖潔的知識,你怎麼學的都是如此惡毒之語,嗚呼哀哉。 話音剛落,砍柴農夫塞滿美酒的嘴裡咂巴幾下,似是回味無窮的道:浣熊肉,真的很香很好吃,那個肉細膩爽口,入口回味無窮啊。 說完,兩人默契十足的提著酒壺沿路狂奔起來,絲毫不顧及路人詫異的眼光,以及浣熊侍女那恨不得殺了他倆的雙眼。 你們兩個死鬼,一會抓到你倆看我不好好收拾你們一頓。浣熊罵道。 北明城位於天渡洲最北端,四麵環山,自古便是由北至南的必經之道。數代人經過無數次慘烈的戰役,以死傷無數的代價在此建立起了地勢險要的城池要塞。想要進入南疆,北明城便是唯一的通道,畢竟四周青山的高度,過於險要,實在無法翻越,一旦戰役發生,北明城就是戰場第一道防線,也是最堅固的防線,整體城池與防禦依山而建,普通雲梯難以企及,走進城內彩石鋪成的古老街道,邊見河渠流水孱孱,眼前呈現出一幅古樸;典雅;幽靜的畫麵,大片的房屋屋頂,是用黑色瓦片整齊拚搭而成的,給人一種超脫的意境。此刻的街道上,人流三三兩兩,也許是受到戰事又起的影響吧,此刻的城市要塞,顯得肅穆莊嚴,在四周蒼翠青山的環繞中,城內的建築錯落有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鱗次櫛比,正是花溪迎曲巷,歲月久悠增。 近月內,隨著鐵甲騎兵和守城軍士的逐漸進入,北明城逐漸殺戮之意漸濃,宵禁開始實施,代表北明城已經采取封閉管理,除了南唐軍隊及所持證明的人員方可進入城內,其他人員一律無法進入,防止三大王朝臥底進入發生內患,同時城內偏將率人一直在挨家挨戶核查城內居民,以保萬無一失。 北明城西爾敦客棧,北明城內最大的客棧,有房百餘間,全南唐連鎖經營十餘家,按照南唐豪華五星級客棧標準修建,歷代皇帝巡遊或駐防之時,均是入住在此。此刻,客棧內進來一位仙風道骨的鶴顏老道,手持一柄浮塵,身著淡藍道袍,一頭茂盛白發隨意箍在腦後,出彩之極。 店小二一甩手中的白毛巾,快步迎上去,笑道:老道爺,歡迎光臨西爾敦客棧,您是住店還是用餐啊? 老道士看著熱情的小二,回道:貧道千裡迢迢而來,自是要住店的。 小二聽聞老道士要住店,笑著回道:那您可趕巧了,客棧裡現在就剩最後一間豪華套間了,正合您老身份。 老道士微微頷首道:那就帶貧道去吧,客棧裡這麼多客房都入住滿了? 小二作勢帶路,邊走邊回道:最近邊關吃緊,很多江湖義士都自發前來拒遼守唐,目前都被朝廷安排在我們客棧內居住。 老道士聽聞,似自言自語道:這一次,都亮出底牌了。 店小二似懂非懂的應和道:這一次又要死很多很多人了,哎。 老道士微微嘆息道:救苦渡厄,盡我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