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種草(1 / 1)

老燈先生 穀天一 5494 字 2024-03-17

跑到老燈跟前,馬武笑著搖搖頭說:“眨眼功夫你就忙完了,害的我白跑一趟。”   說完將地上的錢和銀行卡拿在手裡,對老燈道:“剛剛被這小子要去的,不該我破財啊。”   老燈撕碎牛廣田的恰克衫,將三人捆好又蒙上眼睛。   馬武上前幫著將人拖到樹底下,老燈才問:“你們剛見過?”   馬武小聲把在河邊的事簡要說了一遍,老燈聽完,向正走過來的閆鳳茹母子擺擺手,打發馬武一家三口離開。   馬國良很快來到,招呼秦川和管延年將陳彬三人抬上車,跟老燈揮揮手便駕車離去。   又到大年初五,老燈的義弟義妹們又來到教育局宿舍的小樓內,給他們的大哥大嫂拜年。   今年人員齊全,穆文哲兩口子,帶著不到一歲的兒子飛飛,頭次登門拜年。   老燈和喬伊娜準備大把紅包,每個孩子都給了五百元的壓歲錢。   高霞一大早來到老燈家中,幫忙整治飯菜。   方正進因為他老婆郎桂枝初七開庭,他早早去了省城參加旁聽。   看他如此執著,眾人也沒好意思勸他和離。   也是因為如此,今年老燈家中的宴會,隻能由兄弟們的家眷負責。   每家都捎了幾個菜,熱熱上桌幾乎就滿了,老燈家中也隻是做些涼菜和炒幾個青菜而已。   今年隆興地產公司的分紅,達到了創記錄的35個點。   在座的除了洪文智和張誌強,其他人都跨入了百萬儲蓄的家庭行列。   眾兄弟皆受老燈影響,從穿戴到出行車輛,沒人追高逐低。   開的大多是捷達麵包類車輛,穿的也是普通棉紡織品的服裝。   他們的老婆孩子,也沒有佩戴金銀首飾的。   走在街上,很難看出這些人家中儲蓄都過百萬。   酒至半酣,穆文哲講述了鋼管廠地塊的申報過程。   在為職工支付了補償金,和欠繳的各項安置款後。   隆興地產公司,終於辦齊了這塊占地五百畝的開發手續。   雖然為此付出了兩千多萬元,但老燈除了心疼一個晚上後,還是為這個項目簽了字。   申報過程艱難,作為盤活老舊企業資產,銀行壞死賬目方麵,總算是找到條路。   鑒於地價、房價、材料、人工等相關行業價格皆漲的今天,開發破產企業地產,反而沒了競爭者。   為了保證公司收益,包括鋼管廠職工安置房在內,這個小區將全部建設18層的小高層樓房。   由於隆興地產公司寫字樓發賣並不理想,賬麵上隻有不到兩億元資金。   因此通過穆文哲銀行貸款,成了這個新開發小區的唯一選擇。   想到要從銀行首期貸款達十多億,每個人心頭都是沉甸甸的。   鋼管廠舊址,位於西城區和南城區之間,位置雖不算偏僻,也不算是熱門地塊。   因為那裡沒有成規模的行政和商業圈,導致很多開發公司都對這個項目沒有興趣。   盡管地價相對便宜,麵對完成申批公示就花掉兩千多萬的投入,多數地產公司還是很難接受。   老燈當初也是抱著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的決心,才勉強同意了這個項目。   加上西城區溫區長多次遊說,並承諾為項目提供便利保障後,連王瞻也最終同意了這個開發項目。   而蔣衛國對此卻毫不在意,相對於二十棟18層高的大小區,在他眼裡,也僅僅是中等規模。   老燈知道,蔣衛國並非狂妄。   他當年實習的省城小區,最多的有八千多戶,是目前項目的一倍。   酒宴結束後,老燈確定了以蔣衛國為首的九龍居小區項目開發部。   並暗自下定決心,這個為期三年半的項目結束後,就將九龍居單獨核算,給蔣衛國的才華,打造充分施展的舞臺。   正月十五後,打樁機進駐九龍居項目工地,開始采土取樣。   到二月二龍抬頭這天,二十個樓座的地槽已經開挖完畢。   隆興出手,一如既往的穩準狠。   當巨大的小區效果公示圖,在春寒料峭中佇立時。   定房款已如流水般淌進隆興地產公司賬戶。   到三月初,鋼結構落地玻璃,全明通透的售樓處完工,鄭金蘭率領綜合業務部正式入駐。   當五一勞動節到來時,九龍居的二十棟小高層,已經澆築到地上兩層。   隆興地產公司的發售正式開始,每平米2500元起的價格,在北海又一次引起轟動。   因為此時的北海樓盤均價,已經到了三千左右。   東城開發區的小高層,甚至到了四千多。   穆文哲派出專業金融團隊,為那些交了首付款的購房者,極速辦理貸款,並在當月將房款調撥進隆興地產公司賬戶。   隨著隆興公司上半年財務報表出臺,老燈終於長舒了口氣。   因為整個九龍居小區的定房率已經超過八成,辦理按揭手續的,也超過一半。   這個項目總算度過危險期,剩下的時間,就是祈禱不出現極端惡劣天氣,確保質量進度如期進行即可。   有了楓林苑小區的合作鋪地,雖然承建方依然是華興建設,但此次供貨單位的建材采購價卻低了三成多。   因為眾多建材供應商,直接在梁衛國的項目開發部簽訂供應合同。   如此一來,不僅建材廠家銷售人員得了業績實惠,隆興地產公司也拿到了高質低價的建材,可謂是雙贏的局麵。   沒了壓力的老燈,每天呆在金蘭酒店後院,開始改造升級院內那七畝左右的樺樹林。   首先是樹木種類的改造,在伐掉一部分直徑四十多厘米的樺樹,運到九龍居工地後。   從北海周邊采購了十年以上樹齡的楓樹、銀杏樹、海棠樹、蘇子樹、紅鬆樹、柿子樹等七八種樹木,按照季節交替時間,有序進行栽種。   林中全部進行了平整,鋪設了蜿蜒起伏的路徑。   不僅修建了小橋涼亭水係,還增加了秋千滑梯和半籃球場。   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老燈帶領七八個勞力,用一臺能挖能推的小挖機,硬生生把個雜草叢生、垃圾遍地的荒樹林,打造成了小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前前後後總共花費十二萬多元,都是老燈自己支付,沒用公司賬麵一分錢。   改造後的樹林,又安裝了驅蚊蟲設備和夜間景觀燈。   這使得金蘭酒店,成了西城區唯一一個自帶休閑區的酒店服務單位,一躍跨進了四星級酒店行列。   酒店後麵的那排磚瓦平房,也進行了升級改造。   房前屋後鋪設了青石地麵,外墻和屋頂都加掛保溫層,門窗也換成了雙層中空鋁合金。   房前的樹林整理後,又栽種了柿子、核桃、山楂、冬棗等經濟樹木。   在平房和樹林之間,移植了大批的青竹,使得這排平房,有了書香門第的氣息。   當七月初學校放暑假,老燈的義弟們領著孩子來遊玩後,餘下的八套平房被他們瓜分一空。   最東頭的三間住著梁海東一家三口,他西側的兩間被穆文哲和鄭金蘭夫婦占據。   再向西兩間,成了呂濤一家三口的別院,他的西側,被張誌強一家三口霸占。   最西頭三間,本就是老燈的辦公場地,沒人再好意思搶占。   老燈喊來邱師傅,給每戶都裝上電表水表,氣的梁海東好幾天都拉著臉。   因為其他人沒來的時候,他一家三口從沒交過水電費。   若不是西城區招商局於曉平找來,老燈都忘了自己還有個九龍居項目在施工中。   下午三點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老燈正帶著鬥笠,穿著背心大褲衩在種植薄荷與驅蚊草。   於曉平開著二手桑塔納來到後院,將車停到車位後,走到老燈跟前。   一邊看著竹林中的磚瓦房,一邊問正乾活的老燈:“大爺,請問有個搞房地產的老燈在這嗎?”   老燈忍住笑,指指那排平房說:“他在那邊辦公。”   於曉平聽著聲音耳熟,仔細一看笑道:“燈大爺,您擱這種草吶?”   兩人哈哈哈大笑,老燈起身,邀請他到涼亭喝茶。   正躺在竹椅上的梁海東,見來了客人,趕緊起來給二人泡茶。   老燈為於曉平做了介紹,梁海東笑笑,倒上水就離開涼亭。   老燈洗完手,擦著臉問:“你不在招商辦賺錢,跑我這裡乾啥?”   於曉平撇撇嘴說:“你那個九龍居小區項目,被一組上報,分得三十萬獎金。   “我們二組,從來不屑此做派,零分就是零分。”   老燈皺皺眉道:“一組?那個叫王麗的科長?”   “就是她,還去你那工地視察過的,溫區長駕前紅人。”   老燈笑道:“難怪你半年沒開張,這是有天然劣勢,我聽說你正聯係成立西苑街農貿市場來著?”   “嘿,別提了,規劃沒通過,白瞎了,”於曉平搖搖頭道。   老燈喝了口茶,看了眼沒有愁容的於曉平問:“你這輕鬆的樣子,難不成把楓林大廈租出去了?”   於曉平端著茶杯道:“有問的,正在洽談中。   “不過,你那文娛城倒是有人看中了。”